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赏析
- 格式:pdf
- 大小:196.38 KB
- 文档页数:3
李清照宋词名篇,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古典诗词精选
《怨王孙》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文末有白话翻译)
【赏析】
李清照的词,常以清新朴素的语言细腻地表现出她对周围事物的感触,抒发她
的情感。这首《怨王孙》词便是“以浅欲之语,发清新之思”的佳作。词以深秋
景色为描写对象,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陶醉于山水风光之中的欢欣
心情。“湖上风来波浩渺”,但见秋风起处,碧波万顷,一望无际。气象开阔,令人顿
觉秋高气爽,神情为之振奋。同样是写秋风、水波,南唐中主李璟词曰:“西风
愁起绿波间”,便给人以低沉衰飒之感,只觉秋意袭人,愁情满怀。而此词的首
句虽也写秋风、水波,但自有一种高爽之气,令人感到作者写此词时自是别有
一番胸襟,绝无丝毫悲秋伤时之意。
“秋已暮、红稀香少”,点出时节已至深秋。天气转凉,西风渐紧,自然界早已
过了繁花似锦、花香馥郁的季节。“红稀香少”,正抓住了“秋已暮”这一时节的景
物特征,给人以切实的暮秋之感。自然界虽然花落香消,但仍然有令人赏心悦
目之处。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没有悲愁,却有一种轻快愉悦的情绪在
感染着你,作者在这里用“说不尽、无穷好”这样浅近的口语直接表达了她对山
水自然的喜爱,令人感到亲切自然。然而直中有曲,不说人对自然的喜爱,却
说“水光山色与人亲”,这就使自然景物带上了人的情感,物我两接,越发显示
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作者的陶醉心情于此可见。
下片仍是写湖中秋景,角度却与上片有所不同,上片是从总体上概括地写,下
片则选取了眼前所见的有代表性的一二景物着意点染,使暮秋景象更为具体,
也更显示出上片所云“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莲子长成,荷叶已老,没有衰败之感,
却有秋于特有的成熟之美;露洗蘋花汀草,又使这一切染上了清幽的色彩,也
暗示了时间是在清晨。秋日美景,使人优游赏玩,产生无限依恋之情。时光流
移,不觉暮色渐浓,寒意顿起,在郊外游玩了一天的游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纷
纷归去。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栖息在汀渚上的水鸟对陆续归去的人们
不屑一顾,仿佛是在怨恨人们归去太早。这样结尾,妙趣横生。分明是人不得
不离去因而怨恨归早,却偏偏说水鸟恨人归早,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之情感
投射到水鸟身上,写来生动曲折,别有情趣。此外,古人常用与鸥鸟交游来形
容置身于天地之间、不用心机、无忧无虑的隐居生活,此处写鸥鹭的通人意,
似乎也暗含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之意,因而更显得作者陶醉于山水
之中时心境的恬淡宁静、怡然自得。
李清照词多用白描手法,描写细致生动,不追求辞藻的浓丽,且善用口语、俗
词,而又显得超凡脱俗,别具一格,使人从中得到充分的美的享受,欣赏此词
便能体味出这些特点。【白话】
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
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不清这无比的美好。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
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眠伏沙滩的水鸟也不回头,
似乎怨恨人们归去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