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角度参数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3
刀具几何角度45°切断刀主要角度标注
一、一面二角分析法
表示空间任意一个平面方位的定向角度只需两个,所以判断刀具切削部分需要标注的独立角度数量可用一面二角分析法确定。
即刀具需要标注的独立角度数量是刀面数量的二倍。
分析任何一种刀具,包括钻头、铳刀、等复杂刀具几何参数时,都可将复杂的刃形分为一个个切削刃,每个切削刃应有前、后两个刀面、每个刀面应标注两个独立角度。
例如用Yo和Ns两角确定前面的方位,用α o、Kr两角可确定后面的方位,用Kr和入S两角可确定主切削刃的方位。
二、切断刀分析与标注
如图所示的切断刀有一条切削刃,两个刀尖、两条副切削刃组成。
其中两条副
切削刃与主切削刃同时处在一个前刀面上,因此,这把切断刀共有4个刀
面。
4X2=8,需要标注的独立角度共有8个。
习惯上标注左
切削刃上的主偏角、刃倾角,而右刃角度是派生角度。
因此, 切断刀各刀面的定向角是:
前面定向角:Y、λ sL;后面定向角:ao、KrL;左o
副后面定向角Q'oL、KrL右副后面定向角α'O R、
KrR'
四、
其它参考系
1、假定工作平面参考系由P、P、P三个平面组成。
其中:rfp
(1)假定进给平面P过切削刃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2)假定切f
深平面(背平面)P过过切削刃选定点既垂直假定工作平面又垂直于基面的平
图1-10 T7]1∏,后用和刃籁用正、员的板东β)时.后角b)刃伍角。
90度外圆车刀角度参数
90 度外圆车刀的角度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数设置:
1. 粗车角度:为了保证车刀的强度,通常需要设置较大的前角和后角,以避免车刀断裂。
粗车角度的大小取决于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的强度。
一般来说,前角和后角的大小分别为 -3 到 0 度和 8 到11 度。
2. 精车角度:精车角度需要保证车刀的锋利度,以便高效地进行切削。
一般来说,精车角度的大小为 15 到 20 度,前角为 12 度,后角为 8 到 11 度。
3. 主偏角:主偏角的大小决定了车刀在工件表面上的切削方向。
一般来说,主偏角的大小为 75 度到 90 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4. 刃倾角:刃倾角的大小决定了车刀在工件表面上的切削角度。
一般来说,刃倾角的大小为 3 到 5 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5. 副偏角:副偏角的大小决定了车刀在工件表面上的切削方向。
一般来说,副偏角的大小为 6 到 8 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以上是 90 度外圆车刀的一些常见角度参数,具体参数设置取决于实际需要和刀具材料等因素。
1.车刀分: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内孔车刀、螺纹车刀。
2.车刀的角度有:前角、后角、副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副偏角。
(1)前角γ0: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主剖面中测量。
前角的大小影响切削刃锋利程度及强度。
增大前角可使刃口锋利,切削力减小,切削温度降低,但过大的前角,会使刃口强度降低,容易造成刃口损坏。
取值范围为:-8°到+15°。
选择前角的一般原则是:前角数值的大小与刀具切削部分材料、被加工材料、工作条件等都有关系。
刀具切削部分材料性脆、强度低时,前角应取小值。
工件材料强度和硬度低时,可选取较大前角。
在重切削和有冲击的工作条件时,前角只能取较小值,有时甚至取负值。
一般是在保证刀具刃口强度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大前角。
如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钢材料时前角值可选5°-15°。
(2)主后角α0: 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在主剖面中测量。
其作用为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它也和前角一样影响刃口的强度和锋利程度。
选择原则与前角相似,一般为0到8°。
(3)主偏角κr: 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其作用体现在影响切削刃工作长度、吃刀抗力、刀尖强度和散热条件。
主偏角越小,吃刀抗力越大,切削刃工作长度越长,散热条件越好。
选择原则是:工件粗大刚性好时,可取小值;车细长轴时为了减少径向切削抗力,以免工件弯曲,宜选取较大的值。
常用在15°到90°之间。
(4)副偏角κ'r: 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间的夹角,在基面中测量。
其作用是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减小副偏角可使被加工表面光洁。
选择原则是:精加工时,为提高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应选取较小的值,一般为5到10°。
(5)刃倾角λs :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
主要作用是影响切屑流动方向和刀尖的强度。
以刀柄底面为基准,主切削刃与刀柄底面平行时,λs =0,切屑沿垂直于主切削刃的方向流出。
在计算刀具工作角度时,可以采用解析法。
解析法基于切削刃的几何形状和位置,通过数学表达式来计算工作角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刀具形状和几何参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解析法的基本步骤:
定义变量和已知量:例如,已知前角(γ0)、后角(α0)、刃倾角(λs)和切削速度(v)等。
根据切削刃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确定切削刃上各点的坐标。
根据已知的工作角度和切削刃上各点的坐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工作角度。
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得到刀具工作角度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解析法的精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切削刃几何形状的复杂性。
对于复杂的刀具形状和几何参数,需要采用更精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加工中心内外倒角刀参数设定
加工中心内外倒角刀是常用于金属加工的一种切削工具。
以下是一份倒角刀的参数设定,供参考:
1. 倒角刀编号:A001
2. 材质:硬质合金
3. 刀具直径:10mm
4. 刃数:2
5. 刀尖半径:1mm
6. 刀尖角度:90度
7. 刀杆类型:直柄
8. 切削速度:200 m/min
9. 进给速度:0.05 mm/tooth
10. 加工深度:2mm
11. 冷却液类型:切削油
12. 冷却液压力:2.5 bar
13. 冷却液流量:10 L/min
14. 加工设置:先预钻倒角刀位,再进行倒角切削
15. 刀位磨损检查周期:每小时进行一次检查,如有磨损需及时更换或修复
以上是倒角刀的一般参数设定,具体的切削参数还需要根据实际加工材料和机床的工作条件进行调整。
对于不同硬度、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参数优化和调整。
在进行实际加工时,应根据机床和刀具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确保切削过程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