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 .doc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申论分类模拟题71(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1.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在“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部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是“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首次现身,也是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表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正式向全国发出“互联网+”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提的四个建议之一就是“互联网+”。
马化腾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向记者表示:“‘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全社会、全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振奋。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则提出,“互联网+”的提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政府此前已经明确提出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更多的提法是“培育”,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近两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以及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
而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相结合会有更多看点。
2.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有人说,“互联网+”,不是要做简单的物理拼盘,而是要创造“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
这个“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不是喊出来,而是用智慧干出来的。
2015年3月初,南开大学“农梦成真”创业团队的“创客”们,来到S省山区帮临县枣农卖枣,就很好地诠释了总理所说的“双创”和“互联网+”乘数效应。
2015年年底,“创客”们通过与枣农沟通,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渠道发布销售信息,使枣农的供枣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信息实现互通……如今,12万份网络、微信订单购买的120万余斤红枣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概念提出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并未明确与“+互联网”的区别,两种模式主体不同,适合的经济体也不同,不可通俗的认为加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
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
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体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的创新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运⽤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运⽤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络将庞⼤的计算处理程序⾃动分拆成⽆数个较⼩的⼦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户。
透过这项技术,⽹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效能的⽹络服务。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络信箱等,使⽤者只要输⼊简单指令即能得到⼤量信息。
进⼀步的云计算不仅只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未来如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都可以透过这项技术轻易达成。
云计算时代,可以抛弃U盘等移动设备,只需要进⼊Google Docs页⾯,新建⽂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档的URL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上司,他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URL。
我们再也不⽤担⼼因PC硬盘的损坏⽽发⽣资料丢失事件。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规模的数据中⼼或⼤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式提供给使⽤者。
由于云计算的“云”中的资源在使⽤者看来是可以⽆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随时扩展,按使⽤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电⼀样使⽤IT基础设施。
根据研究机构IDC预测,全球云计算相关IT⽀出2012年将达4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7.3%,发展速度是传统IT⾏业的6倍以上;⽽当前中国正处于移动互联⽹发展的初期、两化融合(⼯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政策讨论期,云计算概念刚刚兴起,未来的潜能巨⼤,可以说中国将迎来云计算发展的黄⾦⼗年。
云计算是⼀个综合概念,⽬前在A股尚处于主题投资阶段,短期之内云计算需求增长主要来⾃传统IT设备的改造和转型、新型应⽤软件的升级、移动互联⽹的⼴泛普及,本⼟的软硬件⽣产商、系统集成商、3G应⽤提供商和云计算平台提供商将在新型产业中⾯临巨⼤商机。
印象通信展特别报道3ICT 中国2011高层论坛:聚焦云计算、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本刊记者|陈琛9月26~27日,本届通信展官方论坛——“I CT 中国2011高层论坛”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资委主办,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协办,以“开放协作共赢社会化未来”为主题。
本届论坛上,来自政府机构、三大运营商以及设备厂商等的代表就我国通信业机遇与挑战、转型方向等进行了交流分析,并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年度重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十年内进入后摩尔时代目前,信息通信技术进入了转折期,网络时代云计算的崛起反映了对计算能力不受限、通信地点不受限的愿望。
随着对于通信带宽的需求增长,预测十年内将进入后摩尔时代。
在后摩尔时代,能效和安全性是永恒的挑战,这也引发了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反思,电信运营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IC T 行业要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
“十二五”指出,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产业竞争格局正处在深度调整中,信息技术面临新的改革,每次变革更是机遇也是挑战。
历史经验表明,能否应对成败,事关国家在战略期的行为,要抓住I T 技术变革的机遇,增强自主创新,以开放合作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王秀军:2011年通信业着力应用创新与普及“十一五”以来,我国通信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竞争力不断提升,电信技术改革取得新突破,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网络和保障能力提升,通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日益增强,用户权益保障日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在城乡不断普及延伸,通信业对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通信业转型步伐加快,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6%,其中,移动通信收入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互联网产业创新不断,出现了众多的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它们所带动的数字经济更是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互联网产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互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产业现状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截至2020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9.05亿人,其规模巨大且不断扩大。
同时,中国拥有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14亿,占总人口数量的58.6%。
互联网产业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包括电商、社交媒体、游戏、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
其中,电商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先行者之一。
目前,中国的电商市场已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电商市场规模之和。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市值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虚实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
其次,社交媒体是中国另一重要的互联网产业领域。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中国各年龄层次人群的重要社交工具。
中国社交媒体的代表企业是微信和QQ,它们已经成为了各种应用的中心,甚至为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的日常生活服务。
这也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再来看游戏,中国游戏市场已经排名全球第一。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超过6亿人,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而且,由于近年来游戏中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游戏体验,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而且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和积极向上的竞技氛围。
总结来看,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多样、受益面广泛、创新能力强、活力充沛。
而其背后的原因,则是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在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的同时,政府尤其是央行、工信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
二、互联网产业未来趋势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未来将会呈现出哪些趋势呢?1.云计算将成为核心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正在迅速崛起。
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人性化、智能化和移动化的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在助力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随着4G、5G技术的应用,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流。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上网,更便捷和自由。
此外,移动互联网也为社交、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在线教育等行业提供了无限商机,让各种应用和服务形态更加灵活多样。
二、人工智能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如语音交互、虚拟智能助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为人们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和体验。
同时,人工智能也正在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三、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保障信息安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给互联网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部署在互联网上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保证信息流通的可信度和不可篡改性,还可以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安全和更高效的服务。
由此,区块链技术有望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提供更全面和更系统的解决方案。
四、互联网能源将成为推动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传统能源的供应逐渐紧张。
而互联网能源的发展则为推动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互联网能源综合利用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多种清洁能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类能源设施,全面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未来的互联网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生态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和拓展,将会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期待未来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融合时代Fusion time 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融合情况目前,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公司均已开始在移动互联网布局,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深度融合正在探索中前行。
能否将移动互联网业务通过智能终端直接布局到达最终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移动互联网业务与智能终端在硬件方面的融合智能终端GPS、高清照相机、配件等基本硬件成为与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的基本方式。
如三星 Galaxy Note 2专门开发了笔记应用、图片处理应用、笔记录像应用,通过一支手写笔( Spen )与手机相连,提供诸多商务功能。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Galaxy Note的业务融合能力,三星已将 Spen 的开发接口开放,通过吸引广大优秀开发者,扩展基于 Spen 的移动互联网商务应用生态体系。
移动互联网业务与智能终端在基础能力方面的融合短信、通话、通讯录这些智能终端的基础能力均被运营商及传统互联网厂商在内的众多公司看中,纷纷开发相关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作为移动互联网联系人的社交关系入口,如QQ通讯录、友录通讯录、彩云通讯录等。
云联系人搜索、云备份等功能的深度融合,现在成为依托智能终端、掌控用户入口的主要途径。
移动互联网业务与智能终端在操作系统方面的融合依托Android原生操作系统,开发出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自有操作系统,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较为独特的方式。
如通过深度融合淘宝、支付宝等核心业务的阿里云系统及阿里云手机,将B2C业务从PC端渗透到手机端;深度融合了Sense UI的HTC手机,以满足用户体验为目的,集成了诸如天气、邮箱、Widget等基础移动互联网应用。
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融合趋势满足和激发用户需求是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业务融合的基础移动互联网将传统电信网和移动网紧密结合在一起,其边界越来越难以区分。
同时,它也将运营商服务、增值业务服务、智能终端与最终用户联系起来,并将用户体验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
前些年每回演讲都要用十页左右篇幅解释什么是云计算,现在不需要了。
赛迪顾问软件与通信业务总监赫建营日前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经过近年政府部门的推动,云计算在中国是星星之火已经燎原。
基于云计算的燎原之势,IT咨询包括大型云计算中心整体打包咨询方案和数据处理类运营服务成长较快,增速超过30%,超出IT服务市场的整体增速。
目前中国云计算整体布局分为四大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
四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各有不同定位北京要成为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中心,上海想成为亚太云计算产业中心,深圳是华南的云计算中心,成都是西部云计算产业中心。
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会以超过90%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2013年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即将进入高速成长期和全面整合期。
赫建营解释,云计算在中国的布局是由地方政府纷纷发起和驱动的,中央层级政府没有参与,但中央层级云计算的统筹规划正在酝酿中;此外,目前各个地方政府组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业联盟,尚没有中国云计算产业联盟。
赫建营透露,赛迪顾问正在酝酿成立中国云计算产业基地联盟。
在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赫建营认为将发生一系列新变化。
首先,应用驱动型发展模式将会逐渐取代政策驱动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现在的情况是县级市都在建立云计算中心,这显然与产业发展
的初衷相悖,未来中央政府一定会出台一些相应的规范政策,从战略产业发展角度推进整个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而不是各自为政。
其次,云计算资源池和应用将逐渐在地理空间脱节、分离。
大型云计算中心最主要的成本是带宽费用和电费,因此可以在那些电费便宜的地方兴建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如鄂尔多斯,而应用可以在别处。
如果你不看好云计算,也不要看好移动互联网。
赫建营强调,当下,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紧密结合在一起。
身处云计算时代,中国IT服务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转型,对原厂的IT服务来说,你是否要把你的服务搬到云端,是否要增加你IT服务的复杂度?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对第三方IT服务商来说,做系统集成、做咨询将来可能都不再是单打独斗,不再只提供单一硬件产品或软件产品,客户需要的是一个打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面向高端的服务,你就出局。
赫建营举例,因为云计算时代的兴起,去年或前年有几个来参加赛迪IT服务年会的IT公司,今年不再见踪影,这或许就是产业发展趋势的最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