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培养计划表(硕士阶段)
- 格式:pdf
- 大小:138.80 KB
- 文档页数:8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属系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填表时间2009-9-24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制
桂林理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本表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填写,一式五份,研究生处、院(系)、导师和研究生各一份。
)
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入学时间:2009年9月
专业:结构工程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应用研究
导师姓名:导师职称:教授
一、硕士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概述(逐条简明说明)
二、导师组成员
三、课程学习计划
四、研究生必读的重要书目与经典论文(精读、泛读一栏打勾)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七、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全⽇制硕⼠专业学位研究⽣实践要求及计划表考核表.南京农业⼤学全⽇制硕⼠专业学位研究⽣实习实践要求及管理规定为保证我校全⽇制专业学位研究⽣实习实践⼯作的顺利进⾏,切实有效地对研究⽣实习实践进⾏全过程管理、服务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制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作的若⼲意见》(教研【2009】1号)⽂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基本要求应⽤性和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的突出特点,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专业学位研究⽣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专业实践,使专业学位研究⽣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相关学院和指导教师应⾼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的专业实践⼯作,在学校研究⽣院总体布置和协调下,整体规划,统筹协调,主动与企事业单位等建⽴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加强专业学位研究⽣培养与⽤⼈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组织管理全⽇制硕⼠专业学位研究⽣的实践环节由各学院落实和实施。
各学院须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和⽅案,对专业实践的项⽬、模式、组织、管理和考核等问题作出规定,并由专门⼈员负责管理和联络。
三、实践模式专业实践的组织⼯作应贯彻和体现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作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种⽅式灵活进⾏。
1、由校内导师结合⾃⾝承担的应⽤型课题,安排学⽣的专业实践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利⽤企业的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3、依托省级、校级、学院等的企业研究⽣⼯作站、专业实践基地、研究⽣联合培养基地等,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由学院统⼀组织和选派学⽣去现场进⾏专业实践。
4、依托校内实验中⼼、⼯程中⼼和研究中⼼等单位,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以专业课程实践和科技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实践。
5、研究⽣结合本⼈的就业去向,经导师同意,⾃⾏联系实践单位。
应用统计(025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从事应用统计工作的能力。
3、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可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排队论及其应用;2、可靠性数学及其应用;3、寿险精算理论及其应用;4、统计质量管理;5、统计计算及其应用;6、实验设计理论及应用;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制为2.5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4年,提前、延期毕业按《关于全日制研究生最短答辩时限的决定》(燕大校字〔2006〕79号)、《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燕大校字〔2007〕179号)、《燕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05年9月)等文件规定办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的方式。
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可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
3、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创造条件进行学位论文的实践活动,并协助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
说明:带*号的课程与“0714统计学”研究生课程相同,合并开设。
带+号的课程与“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生课程相同,合并开设。
六、学分要求及其他实行学分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分。
应用统计(025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从事应用统计工作的能力。
3、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可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排队论及其应用;2、可靠性数学及其应用;3、寿险精算理论及其应用;4、统计质量管理;5、统计计算及其应用;6、实验设计理论及应用;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制为2.5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4年,提前、延期毕业按《关于全日制研究生最短答辩时限的决定》(燕大校字〔2006〕79号)、《燕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燕大校字〔2007〕179号)、《燕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05年9月)等文件规定办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的方式。
2、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可采用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
3、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创造条件进行学位论文的实践活动,并协助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
说明:带*号的课程与“0714统计学”研究生课程相同,合并开设。
带+号的课程与“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生课程相同,合并开设。
六、学分要求及其他实行学分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40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8分。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崔晓明 s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闫志杰于志强姓名学号所在学院工程领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填表日期2012 年3月12日填表说明一、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和监督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硕士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基本条件。
二、导师应按照本工程领域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践目标、内容、方法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三、专业实践计划一旦确定就应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原则上不予更改。
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书面修改计划申请,经导师和所在学院(部)同意后报研究生学院批准备案。
四、计划制定和审核程序。
专业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第2学期末,由校内导师与硕士生共同制定,并由导师和领域所在学院(部)主管院长审核签字,经实践单位同意后执行。
五、专业实践计划表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五份,一份交研究生学院存档,一份交培养学院存档,一份交实践单位,一份交校内导师,一份本人留存。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计划1、拟实践单位基本情况篇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附表1 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是否应届生是√否□学号_622085210040 _姓名__张志远____学科、专业__控制工程___研究方向_运动控制___导师姓名__舒志兵____填表日期__2013-9-13___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制二〇一三年九月填表说明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请认真做好实践计划。
一、实践要求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实习,结合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艺术学(美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504)一、培养目标1.热爱艺术设计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有志于艺术设计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学专业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素养,在艺术设计研究和教育方面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工作,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3.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美术理论研究2.艺术设计研究3.传统美术研究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修满不少于35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详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具体方式如下:1.课程教学采取面授、研讨、自学及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教学实践,指导论文教学。
2.参加必要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艺术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六、学位(毕业)论文学生修满学分后可进入学位(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1.结合学位(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课题研究性考察及艺术教学实践工作,实践工作结束时,应提交相应的调研报告和教学汇报及教学评价材料。
2.学位(毕业)论文的选题应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论文撰写完毕,应有两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并写出书面评审意见,评审通过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4.论文答辩按照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与办法进行。
附:艺术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艺术学(美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艺术学(美术)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平面设计基础理论总学时:108 学分:3开课单位:美术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冯建基副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艺术学(美术)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一、概论二、平面设计基本原理三、平面设计中的基本造型要素与形态四、平面设计中的基本方式五、平面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六、现代设计中的新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七、感觉与设计参考书目:《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编制人:冯建基审核人:王玉芳课程名称:设计色彩研究学时:108 学分:3开课单位:美术学院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凤琴副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课程论文适合专业:艺术学(美术)修补课程:教学内容:一、概述二、色彩原理三、设计色彩对比原理研究四、设计色彩统一原理研究五、色彩心理与色彩感觉六、设计色彩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参考书目:1.《包豪斯》,(美)费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三联书店,2001.2.《色彩艺术》,伊顿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3.《设计心理学》,李彬彬著,中国轻工出版社,1989.编制人:李凤琴审核人:王玉芳课程名称:图形设计与研究学时:90 学分:3开课单位:美术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李凤琴副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课程论文适合专业:艺术学(美术)修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一、传统图形研究二、中国汉字图形创意研究三、中国民间剪纸图形艺术研究四、现代图形研究参考书目:1.《汉字学》,蒋善国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2.《中国书法大字典》,林宏之著,光华出版社,1980.3.《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刘波著,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4.《艺术的起源》,朱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5.《艺术形态学》,M·卡冈著,凌继尧译,三联书店,1986.6.《现代图形设计》,(美)W·保罗著,EUE出版社,2004.7.《李骆公书法篆刻集》,李骆公著,河北美术出版社,1982.编制人:李凤琴审核人:王玉芳课程名称:现代平面设计与研究总学时:90 学分:3开课单位:美术学院开课学期:第四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冯建基副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实验考核方式:实验报告、课程论文适合专业:艺术学(美术)补修课程:版式设计、广告设计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一、概论二、现代平面设计的种类三、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要素四、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版式设计五、平面设计与主题六、平面设计中的现代感七、想象力与现代平面设计本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解新的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现代审美能力与大胆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