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童话中有趣的角色》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群文阅读:《童话中有趣的角色》教学案例群文阅读: 《童话中有趣的角色》教学案例介绍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童话中有趣的角色,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活动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和重要性。
目标-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童话书籍的封面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你最喜欢的童话角色是谁?”等,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 群文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童话故事,并将故事分成几个部分。
每个小组负责阅读和理解一个部分,并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想象。
接下来,每个小组将分享自己的理解给整个班级。
3. 角色分析学生将被要求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童话角色,并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该角色的特点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角色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在故事中的作用。
4. 创作角色学生将被要求创作一个自己的童话角色,并用文字或图画来描述该角色的外貌、性格和扮演的角色。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的角色有什么特殊能力?”、“你的角色在故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来评价他们的研究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答、小组讨论或书面作业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童话角色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结束语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案例,学生将从中获得乐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童话故事中有趣的角色,并通过创作自己的角色来发挥想象力。
希望这个教学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创作的热情。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童话中有趣的角色》说课稿我们即将呈现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同步阅读课,内容是《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第三单元《童话中有趣的角色》。
下面,我对文本的解读,议题的确立以及我们团队的磨课经历,最终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这些方面进行说明。
一、文本的解读我们团队在选材上作了思考,考虑到童话是孩子们心中永远的爱,同时刚学习了第三单元童话故事,正是同步拓展阅读的最佳时机,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补充阅读内容。
所以选择了第三单元《童话中有趣的角色》。
这个单元内容有《童话两则》《腿》《第一朵花的故事》《圆》《秋天山为什么会变红》这些童话。
读了选文后,从我们成人的视角,每篇童话的角色各有趣点,如:《童话两则》中白菜与南瓜比摔跤,白菜会脱衣服,有趣;《腿》中的马本来是腿麻了,却四处去找腿,把椅子、桌子踢坏了,朋友的腿踢疼了,好搞笑哟,有趣;《第一朵花的故事》中小花居然不会开放,那小太阳就热心地去教它开放,有趣;《圆》中的圆呢,自己想当厨师,不顾劝阻,不断尝试后取得成功,励志,有趣;《秋天山为什么会变红》中捕山怪们追锝大大小小的山四处逃,有趣。
但是,对象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课堂也只有四十分钟,故而精选了三篇《腿》《第一朵花的故事》《圆》作为“X”进行拓展学习。
二、议题的确立内容确定了,如何确定议题?是以单元主题“童话中有趣的角色”作为议题呢?还是另取议题?我们反复思考,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觉得“角色”“趣”这几个关键字眼更具有吸引力,故我们将议题确立为“童话中的角色,有趣吗?”用疑问句的方式设定了一个探究的“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产生探究的好奇心。
三、磨课的经历面对群文阅读这种课型,究竟怎样实现课堂呈现,我们很模糊,举棋不定,真的是一边磨课一边修改,反复地研讨,查阅相关资料,斟酌群文阅读“1+X”的教学目标,对达成目标的教学流程改了又改。
西师大版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三年级上册童话中有趣的角色教学设计【正文】一、议题确立本课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中角色的趣,能以文本为依托,找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梳理出角色类型、分享有趣角色的趣点,感知作者巧妙的方法。
二、选文意图中段孩子由于识字量的大量增长,对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读本。
我们发现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普遍喜欢阅读想象丰富、情节夸张有趣的童话故事,因此从同步阅读的八个单元中选择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童话中有趣的角色”这一组文本。
目的是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同时用所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策略运用于课外阅读当中。
三、议题:童话中哪个角色最有趣?四、选文:《童话两则》、《腿》、《第一朵花的故事》、《圆》五、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六、教学目标:(一)学习用默读、略读、猜读、精读等方法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阅读交流的乐趣。
(二)学习以文本为依托,说出喜欢这个角色的理由,培养学生关注童话角色的意识。
(三)感受童话中神奇的想象和拟人,产生编写童话的愿望。
七、教学重点:通过读、交流,了解童话中角色的趣八、教学准备:PPT、板书纸贴九、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今天不仅我要和你们交朋友,我还带了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你认识他们吗?平常在生活中看到他们会说话吗?(二)共读交流,搭建阅读支架文本一:《童话两则》8分钟1.请打开书第24页,看到文本一《童话两则》默读文本一,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勾画童话中出现的角色?时间为2分钟。
(师巡视,鼓励有阅读好习惯的孩子)2.鼓励孩子会用这样的方式来交流:《》这则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有________。
(板书:贴角色、类型)3.用默读的方式,选择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个角色,文中找一找它有趣的地方并用“___”勾画出来。
4.请用:“我觉得_________有趣,我是从文中这个地方感受到的: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句式交流。
《童话中有趣的角色》说课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们本次说课由六个部分组成:说议题、说学生、说文本、说理念、说过程、说板书。
首先说说我们的议题:一、说议题我们团队上课的议题是:谁是最有趣的角色?本课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中“角色的趣”,能以文本为依托,找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梳理出角色类型、分享有趣角色的趣点,感知作者巧妙的方法。
我们在提取议题时,遵循以下原则:1.适可性原则紧扣学段目标,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紧扣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即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学习编童话、写童话。
2.可议性原则这个议题的可议点是童话角色的趣。
着力点在“趣”字上,意即要学生发现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趣在哪里、趣从何来,在读、比、议、评中去发现童话故事角色的“趣”来源于作者善于使用了拟人的方法以及丰富夸张的想象。
3.整合性原则我们将选文看成一个整体,每个文本虽然有不同类型的角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把普通的事物赋予了人的行为,并且借助夸张的语言动作等丰富的想象变得引人入胜又趣味盎然,让孩子们对文本进行比较、综合、概括、归纳后,发现共同点。
4.开放性原则我们议题提取的途径和选文范畴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目标。
二、说学生刚进入三年级上册的孩子,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还相当于二年级下册的水平,而我们的文本又是全文不注音的“一组多篇”文本。
因此,我们将原本的五篇文本减少到四篇,并提前布置预习。
教学时,老师重点指导第一篇,学生用习得方法自读后三篇。
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二年级下册刚学习了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本学段还有待于继续强化此方法,以提高阅读速度。
同时,本期第一单元刚开始接触略读,因此,我们本次教学中也会对略读方法继续训练强化。
三、说文本我们团队发现,中段孩子由于识字量的大量增长,对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读本。
群文阅读《童话中有趣的角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成莲县文化街小学参赛团队成员,我说课的题目是《童话中有趣的角色》,我将从议题、学生、文本、预设、课堂结构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议题我们团队上课的议题是:童话中有趣的角色。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是开启群文阅读的引擎,文本因它而选,教学因它而立,建构因它而生。
我们确定的议题具有可议性和开放性,所谓可议性,就是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所谓开放性是指议题的多元理解的可能性。
“有趣的角色”这个议题涉及到的四个文本,为学生和教师深入探讨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提供了积极参与的空间,不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角色,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读者,对“有趣”的感悟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这个议题可议点是“有趣”,通过师生交流、共享、建构,我们相信,一定能创造精彩无限的语文课堂。
二、说学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从身心特点来看:三年级的学生正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有所提高,思维发展水平正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从基础能力来看: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初步学会了默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批注记录、朗读体会、类推式阅读等学法的点拨与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三、说选文围绕这个议题,我们从《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中选择了:《圆》《寓言两则》《腿》《第一朵花的故事》四个童话故事展开教学,结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同一体裁中领略群文阅读的魅力。
《圆》讲述的是圆在追寻厨师梦的道路上积极动脑、善于观察、永不言弃,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圆了厨师梦;《童话两则》中喜欢攀比的汤勺和铲子比个儿,最终招来了一顿骂,白菜和南瓜比赛摔跤,因为无知脱掉了一件又一件衣服,结果输掉了比赛;《腿》讲述的是一匹马睡觉时腿麻了,却愚蠢地以为自己的腿被偷了,于是到处去找腿的故事;《第一朵花的故事》中乐于助人的小太阳鼓励并教会第一朵花勇敢绽放,后来大地上才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童话中有趣的角色》说课稿
——xx参赛团队 xx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小学参赛团队成员,我说课的题目是《童话中有趣的角色》,我将从议题、学生、文本、预设、课堂结构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议题
我们团队上课的议题是:童话中有趣的角色。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是开启群文阅读的引擎,文本因它而选,教学因它而立,建构因它而生。
我们确定的议题具有可议性和开放性,所谓可议性,就是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所谓开放性是指议题的多元理解的可能性。
“有趣的角色”这个议题涉及到的四个文本,为学生和教师深入探讨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提供了积极参与的空间,不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角色,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读者,对“有趣”的感悟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这个议题可议点是“有趣”,通过师生交流、共享、建构,我们相信,一定能创造精彩无限的语文课堂。
二、说学生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从身心特点来看:三
年级的学生正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有所提高,思维发展水平正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从基础能力来看: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初步学会了默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批注记录、朗读体会、类推式阅读等学法的点拨与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三、说选文
围绕这个议题,我们从《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中选择了:《圆》《寓言两则》《腿》《第一朵花的故事》四个童话故事展开教学,结合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同一体裁中领略群文阅读的魅力。
《圆》讲述的是圆在追寻厨师梦的道路上积极动脑、善于观察、永不言弃,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圆了厨师梦;《童话两则》中喜欢攀比的汤勺和铲子比个儿,最终招来了一顿骂,白菜和南瓜比赛摔跤,因为无知脱掉了一件又一件衣服,结果输掉了比赛;《腿》讲述的是一匹马睡觉时腿麻了,却愚蠢地以为自己的腿被偷了,于是到处去找腿的故事;《第一朵花的故事》中乐于助人的小太阳鼓励并教会第一朵花勇敢绽放,后来大地上才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四篇选文,主人公都个性鲜明,各具特色,通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感知故事内容,感受角色的有趣,这样的结构便于学生阅读发现,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说预设
议题确定后,团队成员都认真研读教材,在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集体备课、设计教案。
围绕议题,怎样确立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怎样推进?教学重难点怎么突破?我们一边反复阅读这几篇童话故事,一边在网上查找学习关于童话教学的案例,终于设计出初稿并开始试讲。
第一次试讲时,我们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录像,课后及时总结当堂课的成败得失。
可是第一次试讲后,我们发现,整堂课与课本上三单元的课文完全没有建立联系,于是将导入部分观看动画片,聊熊大熊二的这两个有趣的角色改为从教材入手,聊《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中的青头和红头这两个角色,接着,老师便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一组童话去认识更多有趣的角色。
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做到了与教材同步,从教材出发,既立足于教材的“1”,又拓展了同步的“X”,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议题。
经过五次试讲后,我们都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五篇选文的教学,所以把最后一篇《秋天山为什么会变红》放在课后拓展阅读。
一次次激情试讲,一次次推倒重来,一次次集体磨课,教学设计历经了八次易稿,我们的群文阅读课才得以初步成形。
五、说课堂结构
我们预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默读,学习运用跳读、猜读等方法阅读童话故事。
2.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有趣特点,学习制作“角色海报”。
3.会借助“角色海报”简单介绍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我们把目标2、3确立为教学重难点。
以上教学目标是我们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精心预设的,用简明的教学目标、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唤醒已知,激趣导入
从课本入手引入新课教学,直接入题,干净,简洁。
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这样引入,旨在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群读共建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用好《圆》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读、想、说、演,教师相机示范制作角色海报,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角色海报。
这样设计,让学生去阅读、去寻找、去发现童话中有趣的角色,推动学生在思考中发现有趣,在交流中总结规律,既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三环节:导图呈现,集体建构
我们将多篇并行,引导学生去童话中寻找有趣的角色,通过“我会读——我会想——我会说——我会做”的层推递进式阅读,引导孩子体会所读故事中角色的有趣,进而激发孩子们用习得的方法阅读其
他童话故事的兴趣。
设计意图:老师通过导引、点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读议实践,并用“角色海报”的形式进行总结和概括,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四环节:对比归类,自主创作
出示表格,对比归类,引导学生发现大千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我们童话故事里的角色。
如果要你选择一个事物当童话主角,你会选择什么?你会为他塑造怎样有趣的特点呢?
我们想:阅读中孩子们只理解故事内容只是低级思维的培养,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分析、归纳、评价、对比等,是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高级思维能力。
第五环节:好书推荐,拓展延伸
回顾学习情况,进一步升华主题,拓展阅读优秀篇目,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节群文阅读课的预设。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
商榷求得真知,切磋方成良玉。
我们真诚地期待着和各位同行交流、研习、协作,在“群文阅读”的路上继续前行!
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王丽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