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成语故事
- 格式:pptx
- 大小:92.33 KB
- 文档页数:8
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全_四字词语有哪些在中华⽂化这座花园中,成语⽆疑是最缤纷的⼀朵奇葩。
作为中国⼈最熟悉、最常⽤、最喜爱的⼀种⽂化形式,成语可谓贯穿了我们的⼀⽣。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全,供⼤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照猫画虎明末年间,登州府蓬莱城有个⾮常出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浒【故事】,擅长画梁⼭好汉.这⼀年他得了重病,临死前只画了梁⼭⼀百零七个好汉,只剩下武松沒画.他覚得画武松离不开⽼虎,可他⼜不熟悉⽼虎,所以拖到最后.他咽⽓之前,把徒弟叫到⾯前说:徒⼉啊,我还有武松打虎沒有画,你要在我死后把画完成.你⼀定要到后⼭上去找到⽼虎,看仔细了再动笔.他说完便断了⽓.徒弟遵照师傅的嘱咐,带着⼲粮和防⾝的⼑棍便到⼭上寻虎去了.可是,他找了数天也沒找到,有些灰⼼丧⽓.这⼀天他遇⾒⼀个⼩和尚,说明来意.⼩和尚听后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去找只猫不就⾏了吗?它俩长得⼀样.徒弟说:猫太⼩了.⼩和尚说:画⼤⼀些不就⾏了吗?再说,猫还是⽼虎的师傅呢!你照猫画虎准成.徒弟觉得有理,就回家找了⼀只⼤黄猫,照着样⼦把虎画成了.他终于完成了任务,画成了⼀幅武松打虎图,把⼀百零⼋位好汉图挂了出来.有个⽂⼈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图边上题词道:佳作名画,⼀百担⼋将个个英雄.唯有武⼆郎误把黄猫作虎.从此,照猫画虎的故事传开了,成了⼀句俗语,专门形容那些做事不深⼊实际,敷衍塞责的⼈.四字成语故事2⼀鸣惊⼈战国时代,齐国有⼀个名叫淳于髡的⼈。
他的⼝才很好,也很会说话。
他常常⽤⼀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不管国家⼤事,每⽇只知饮酒作乐,⽽把⼀切正事都交给⼤⾂去办理,⾃⼰则不闻不问。
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些爱国之⼈都很担⼼,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赶出来劝谏。
有趣的成语故事简短搞笑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语,以简练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而有些成语背后的故事也是充满趣味和幽默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笑一笑吧!1. 鸡犬不宁相传在古代有一位文人常常在家中弹琴,琴声优美悠扬,令人陶醉。
他邻居家养了一只小狗,每当他开始弹琴时,小狗总是兴奋地叫个不停。
一天,他决定不再耐烦地忍耐小狗的叫声,于是找了一只小鸟放在屋内。
当他拨动琴弦时,小狗听到了琴声就开始兴奋地叫,而小鸟则在墙壁上飞来飞去。
于是,他左闻小狗的叫声,右看小鸟的飞动,琴音与动静交织在一起,整个家里顿时鸡犬不宁,非常喧嚣。
2. 卧薪尝胆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勾践的君主,他的国家被敌对势力吴国攻占。
为了报仇,他每天都躺在火炉上的薪木上,用火炙身体,一方面鼓励自己奋发图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自己对吴国的恨意。
他决心要卧薪尝胆,等到重新夺回自己的国家后,重振国家的威严。
最终,勾践果然成功赶走了吴军,重夺了故国,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君主。
3. 画蛇添足古时候,有一个画家擅长画蛇。
他很有名气,但是由于他画蛇速度太快,一只蛇都还没画完,他就决定“画蛇添足”了。
于是,他在蛇的画像上画上了蛇的两条腿。
当别人看到他的画时,都会笑话他:“画蛇添足”了!这个成语就从此而来。
4. 夜郎自大夜郎是古代一个土著部落的名称。
这个部落的人自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种,其他部落的人都是下等人。
这种自大的态度引起了其他部落的讥笑和不满。
后来,夜郎部落的人参与了一场战争,结果却被打得落花流水,他们才意识到他们的自大是多么的可笑。
5. 掩耳盗铃古代有一个偷东西的人,他想要偷一只铃铛。
他拿着铃铛,但担心别人听到声音,于是他掩上了自己的耳朵。
他以为别人听不到声音,但是别人可以看到他手中拿着的铃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明知道真相,却选择视而不见。
以上就是我为您带来的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
它们不仅带有幽默和趣味,更富有哲理和智慧。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_趣味成语小故事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结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国四字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管中窥豹【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成语故事】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
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
”【典故】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片面看问题【相近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相反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成语举例】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成语造句】◎ 作为一名观众,对人艺这座艺术大厦中的舞台美术创作,只凭自己的直觉和感受,浮光掠影,走马看花,不免管中窥豹,顾此失彼.与其他院团的舞台一样,人艺的舞台美术创作,35年来走过来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留下了摇摇摆摆的脚印,包括单一的、概念的和人为的脚印,其创作的面还有待于大大地开阔。
四字成语故事2女娲补天【拼音】nǚ wā bǔ tiān【成语故事】传说盘古开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撑天地,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将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条大缝,女娲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炼了36501块五彩石把天的裂缝补了起来,砍大鳌腿支撑天,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出处】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用法】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近义词】炼石补天【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成语故事大全趣味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1.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丢失了羊,然后及时修补羊圈,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及时采取行动,可以避免更大的问题。
2.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画了一条蛇,然后给它添上了多余的脚,结果反而使蛇变得不伦不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贪心不足、贪婪过度。
3.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只蛙在井底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开阔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4.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欺欺人是不行的,要正视问题,勇于面对。
5.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帮助禾苗快点长高,于是把禾苗拔高了一些,结果反而导致禾苗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背自然规律是不行的,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6.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用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仗势欺人是不可取的,要靠自己的实力说话。
7.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树下等待兔子自己撞死,结果兔子没有来,农夫却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坐等机遇是不行的,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8.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丢失了一匹马,结果这匹马带来了好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祸福相依,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影响自己的心态。
9.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画家在画龙的时候加上眼睛,使龙变得栩栩如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点睛之笔,可以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10.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报仇雪恨而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复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幽默爆笑的趣味成语故事大全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几篇爆笑的成语故事,让大家在趣味中学习成语,记住成语和掌握成语的内在含义和它的精神内核。
一起学起来吧。
一、削足适履1、春秋时,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
这次出征非常顺利。
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
楚灵王的这个弟弟弃疾,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乐。
弃疾手下有个叫朝吴的谋士,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这一天,他试探道:“现在灵王率军出征在外,国内一定空虚,你不妨在此时引兵回国,杀掉灵王的儿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决朝政,将来当上国君还成什么问题吗!”弃疾听了朝吴的话,引兵返楚国,杀死灵王的儿子,立哥哥的另一个儿子子午为国君。
楚灵王在征讨途中闻知国内有变,儿子被弟弟杀死,顿时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就上吊自杀了。
在国内的弃疾知道楚灵王死了,马上威逼子午自杀,自立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2、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
骊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
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
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骊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
但他们的密谋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
二、杀鸡取卵:从前有个人,家里养了只老母鸡,这只鸡特别能下蛋,可有一段时间这只鸡老是不下蛋,而且还病歪歪的。
那个人想,这鸡不下蛋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就杀了这只鸡,破开鸡肚子后发现这只鸡生病的原因原来是生了胆结石,大大小小的胆结石就像鸡蛋一样。
杀鸡的时候正巧邻家的快嘴婆祥林嫂过来串门。
趣味四字成语故事五篇1.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
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趣味四字成语故事对牛弹琴春秋时期,鲁国有个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全_中国成语故事这些成语故事的语⾔⽣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化的独特魅⼒。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趣味成语典故故事⼤全,供⼤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欺欺⼈有个楚国⼈,过着贫穷的⽇⼦,⼀次读《淮南⽅》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树叶遮蔽⾃⼰的⾝体,可以⽤这种⽅法隐蔽⾃⼰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的那⽚树叶,来摘取它。
这⽚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是螳螂隐⾝的那⽚树叶。
楚⼈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筐树叶拿回家中,⼀⽚⼀⽚地⽤树叶遮蔽⾃⼰,问⾃⼰的妻⼦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天,就厌烦疲倦得⽆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
楚⼈内⼼暗⾃⾼兴,携带着对叶进⼊集市,当着⾯拿取⼈家的货物。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
县官审问他,听他说了事情的本末后⼤笑起来,把他放了,没有治罪。
《吕⽒春秋·⾃知》:“范⽒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则钟⼤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闻之⽽夺⼰也,遽掩其⽿。
”【典故】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
有⼈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吊着⼀⼝⼤钟。
钟是⽤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偷⼼⾥⾼兴极了,想把这⼝精美的⼤钟背回⾃已家去。
可是钟⼜⼤⼜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偷找来⼀把⼤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声巨响,把他吓了⼀⼤跳。
⼩偷着慌,⼼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们我正在这⾥偷钟吗?他⼼⾥⼀急,⾝⼦⼀下⼦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由地抽回双⼿,使劲捂住⾃已的⽿朵。
“咦,钟声变⼩了,听不见了!”⼩偷⾼兴起来,“妙极了!把⽿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刻找来两个布团,把⽿朵塞住,⼼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赏析有启示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常常流传了千百年,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学习汉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素材。
其中不少成语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启示性,让我们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也能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一、惊弓之鸟惊弓之鸟一词来自《战国策》,讲述了楚国的一名猎人在林中打猎时,一只碰巧经过的鸟被他的弓箭吓坏了,飞了起来,撞到了树枝上,最终摔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外界环境和事件所影响,以免后悔莫及。
二、鸠占鹊巢鸠占鹊巢一词源自《战国策》,讲述了有一只鸠居然占了一只鹊的巢。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能占用别人的财产、名誉或地位,这不仅道德有问题,而且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矛盾。
三、守株待兔守株待兔一词来自《庄子》,讲述了一个愚蠢的农民发现一只兔子不小心撞死在他种的树旁边,于是他就天真地认为他的好运将会持续下去,就一直守在那棵树边等着兔子,结果什么也没等来。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懒惰和依靠运气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源自《韩非子》,讲述了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在画一条蛇,认为蛇不够完美,于是自作聪明地使用笔给这条完好无缺的蛇画了几个脚,从此就把这幅画毁了。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过分再加别人已经完好无缺的作品上,要珍视原有成果的完整性和美好。
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词来自《诗经》,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虽然容貌出众,却内心空虚、品格低劣,和她相处最终会让人非常失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外在的美貌、权势和名声并不代表其内在的质量,我们应该更注重人的内在和品质。
以上是一些有启示的成语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和人生经验,让我们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积累人生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们时常要回归这些故事,用它们来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做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导语】学成语的⽬的是为了⽤成语,想熟练运⽤成语,就要掌握成语的含义,这样才能把话说得或者写得更简洁、更准确、更⽣动。
下⾯是⽆忧考分享的趣味的成语故事精选【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趣味的成语故事精选 掩⽿盗铃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灭掉了范⽒。
有⼈趁机跑到范⽒家⾥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吊着⼀⼝⼤钟。
钟是⽤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偷⼼⾥⾼兴极了,想把这⼝精美的⼤钟背回⾃⼰家去。
可是钟⼜⼤⼜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偷找来⼀把⼤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声巨响,把他吓了⼀⼤跳。
⼩偷⼼想,⼼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们我正在这⾥偷钟吗?他⼼⾥⼀急,⾝⼦⼀下⼦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主地抽回双⼿,使劲捂住⾃已的⽿朵。
“咦,钟声变⼩了,听不见了!” ⼩偷⾼兴起来,“妙极了!把⽿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他⽴刻找来两个布团,把⽿朵塞住,⼼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砸起钟来,⼀下⼀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
⼈们听到钟声蜂拥⽽⾄把⼩偷捉住了。
《吕⽒春秋·⾃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则钟⼤不可负。
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闻之⽽夺⼰也,遽掩其⽿。
”2.趣味的成语故事精选 惊⼸之鸟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箭⼿,叫做更赢。
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双。
有⼀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群鸿雁。
更赢很⾃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
” 魏王很怀疑。
正在那是,⼀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
鸣声凄惨。
更赢见了,就张着⼸,扣着弦,砰的⼀声,直⼊云宵。
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
魏王惊叹之余,不明⽩这是怎么回事。
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箭伤;它鸣叫的声⾳悲⽽哀,因为它离了群。
⾝伤⼼碎,突然发出⼸弦的声⾳使它⼼跳加速,极⼒上冲,但受伤的两翼却⽆⼒上升,体重失去平衡,坠落下来。
简单趣味成语故事10篇1.简单趣味成语故事篇一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2.简单趣味成语故事篇二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3.简单趣味成语故事篇三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4.简单趣味成语故事篇四无价之宝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
他把玉献给魏王。
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
”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5.简单趣味成语故事篇五画龙点睛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