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24.82 KB
- 文档页数:12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法,简单实⽤“光”是决定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要素。
⼀名合格的⼈像摄影师需要有能⼒把握好⾃然光与环境光,并且合理适时地加⼊⼈造光摄影灯来进⾏拍摄。
我们来了解⼀下有关⽤光的基础词汇有哪些⼀、正⾯光正⾯光是摄影中常⽤的光,它常⽤来照亮主体,有增强主体光效的作⽤。
我们通常看到的时装模特照⽚,其使⽤的光多为正⾯光。
在证件照⽚拍摄时,必须使⽤正⾯光。
在⼀般情况下,特别是在⼈像摄影中,正⾯光常常是作为主光使⽤的,⽤它来展现主体的细节和⾊彩。
然⽽,单独使⽤正⾯光,会使画⾯产⽣单调、刻板的感觉,缺乏⽴体感。
这也是有些摄影⼈在室外单独使⽤阳光做正⾯光,光效不够⽣动的原因。
⼆、侧光侧光也常常被⽤于辅助光源,拍照时,凡是⾃被摄物的左右侧⾯45°?90°⾓打来的光源,都可以泛称为侧光。
侧光能够依据被摄物的型态特征,营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因此在各式各样的摄影领域中应⽤甚⼴。
即使是看似平淡⽆奇的拍摄对象,都能利⽤侧光创造的阴影表现出戏剧张⼒,或是藉由光影对⽐增加⾊彩的层次感。
⼀般说来,侧光适合应⽤在表现被摄物的质感、轮廓、形状或纹理,或是⽤来强调甚⾄夸⼤被摄物的⽴体感与深度,因此⾮常适合在⿊⽩摄影中使⽤。
四、蝴蝶光蝴蝶光是⼀种⼈像摄影中经典的布光⽅式,即将主灯置于被摄者的正上⽅,在⼈像⿐⼦下⽅形成美丽的类似蝴蝶状的阴影,也是好莱坞经典电影中常⽤的极富魅⼒的布光⽅式。
蝴蝶光在拍摄⼤头照的时候,⾮常实⽤和常见;也是⼤家鉴别摄影师的最基础的问题。
五、轮廓光和造型光轮廓光是⼀种辅助光源,它的作⽤是在被摄体的边缘勾勒出轮廓,使⽤此光源时,背景应较暗,例如在舞台摄影、艺术摄影、静物摄影中,常常见到轮廓光。
在⾃然环境下,有些摄影师也常常利⽤斜阳,为逆光拍摄的⼈物勾勒出轮廓光。
在轮廓光使⽤上,常见的有整体轮廓光和局域轮廓光。
造型光来⾃斜上⽅的光,⽤于照射头顶,令发质健康亮泽,附有活⼒,同时跟轮廓光⼀样,在主体和背景影调重叠的情况下,起到分别⾊块的作⽤。
12种基本布光方式的介绍1. 正面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正面,使得光线直接照射到被摄物体的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细节和形状,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强调细节的静物照片。
2. 侧面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使得光线斜射到被摄物体的侧面。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质感,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戏剧性效果的照片。
3. 背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背后,使得光线从背后透射到被摄物体的前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轮廓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明亮的边缘和暗淡的中心,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神秘感的照片。
4. 上方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上方,使得光线从上方照射到被摄物体的下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柔和的阴影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平衡和自然的光线分布,适用于拍摄静物或需要均匀照明的照片。
5. 下方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下方,使得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摄物体的上方。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营造出奇特的光影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不同于常规的视觉效果,适用于艺术照或需要创意性布光的照片。
6. 散射光: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然后通过反射板或遮光罩将光线散射到被摄物体上。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柔和均匀的光线效果,减少硬阴影和反射,适用于拍摄肖像或需要柔和光线的照片。
7. 前后光:将光源分别放置在被摄物体的前方和背后,使得光线同时从前后两个方向照射到被摄物体。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逆光和背光的效果,增加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突出被摄物体轮廓的照片。
8. 均匀光:使用多个光源将光线均匀照射到被摄物体的各个方向。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均匀的照明效果,使被摄物体呈现出平衡和自然的光线分布,适用于拍摄静物或需要均匀照明的照片。
9. 对比光:使用两个或多个光源,将一个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另一个光源放置在相反的一侧。
这种布光方式可以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适用于拍摄人像或需要营造戏剧性效果的照片。
摄影技巧静物篇拍摄商业透明产品告诉你最常见6种布光方法淘宝透明产品包括玻璃制品和液体。
拍摄淘宝产品像玻璃杯这样的产品是商业摄影中常见的题材,玻璃制品的表面非常容易产生反光。
表现透明体,要展示它们通透的质地和浓艳的色彩,并产生清晰的轮廓线,同时防止玻璃表面产生过多的反光。
拍摄淘宝透明体产品时,关键是用好光,并注意选择合适的背景。
今天就来告诉你最常见的6种布光方法:1、浅背景的布光在乳白色有机玻璃制成的静物台上拍摄,需要在有机玻璃的后下方打光,用闪光灯打直射光,并在有机玻璃的背景部分的反面沿两侧沾上黑色卡纸条,在静物台靠前处,玻璃杯的下方和两侧,也放上黑色卡条,必要时,在杯的顶部再安放一块黑卡纸。
构成的反射光就会勾出顶部杯口的黑线。
也可以将背景换成白纸,灯光直接打在背景上,形成反射,照亮玻璃杯,使其产生杯体通透,呈现黑色轮廓线条的效果。
2、黑背景的布光以深色的金丝绒做背景,用闪光柔光箱从两侧打光,或在顶部打光,两侧安放反光板,勾出白色线条效果。
3、背景中间亮、四周暗的渐变色布光要表现背景中亮、四周暗的黑线条玻璃器皿效果,打灯要比第一个布光技巧的灯光照明范围小些,背景的垂直部分离主体距离稍远些,以便形成中间亮区。
调整灯的距离,可以改变亮度和区域范围,并控制其在画面上的大小,以获得亮的拍摄效果。
4、上明下暗的渐变调布光由于玻璃器皿的透光性,运用前面提到的渐变布光的方法,略做调整,还可以获得上亮下暗的渐变背景效果。
不过底板需用黑色背景板,同时带有反光特性。
也可以用较大的玻璃板压在黑条金丝绒上,顶部用柔光照明,略靠后照亮远处,并获得较多的背景反光。
另外,靠前的底板部分,亮度应该较暗一些。
5、透明液体在玻璃器皿中倒入液体,如红酒、啤酒、橙汁等,用投射布光的方法可以提高液体的色彩饱和度,从而获得浓艳的色彩效果。
这些液体有的比较清透,有的比较厚浊,需要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质地。
6、背景交错效果的玻璃杯在高脚酒杯中倒入半杯无色透明液体,将它摆在垫有黑色金丝绒的立方体上,在较远距离的背景上放置两张红、白色拼合的背景纸,使拼合的中缝居中,并用灯光照明,再从后下方向玻璃杯打透射光,从正面取景拍摄,由于盛有饮料的杯体部分具有透缝效果,将背景的影像反投到前方,所以产生了红白交错的视觉效果,感觉奇特。
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五个在家中就能完成的简单拍摄项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大家利用闲暇时光创作出美丽动人的摄影艺术作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一、静物之美在起居室的硬纸盒里享受专业影棚才有的灯光效果。
使用窗口射进来的光线在家中进行摄影创作是一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只能在白天进行。
可冬日的白天实在短暂,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创作热情不会因阳光的慷慨或吝啬至极而受到影响,那么就需要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光源。
影棚灯组也许是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更简单、更廉价的解决方案也并非不存在。
台灯简单而廉价,但由于它们并非为满足摄影需要而设计,光线不够柔和,直接使用只能得到反差强烈的结果,乍看并非我们的理想选择。
但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以台灯作为基础,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迷你静物影棚。
·开始搭建选择一个足够放下拍摄对象的硬纸盒,切掉硬纸盒的底部,只留下足够帮助纸盒位置站立的边缘。
接下来使用黑纸贴满纸盒的内部,减少反射光线、避免干扰。
保留纸盒的顶盖,在两侧向外粘贴更多的黑纸,它们能起到额外的挡光作用。
最后,在原本的纸盒底部粘上一张描图纸或其他白色半透明材料。
·影棚布光在家中获得专业拍摄结果的最佳方法。
·背景布光为了模拟我们所追求的窗口光线的感觉,我们将一盏台灯对准“小影棚”背后的墙壁,试图用反射光线模拟窗口光线匀称而柔和的质感。
·前景布光我们将第二盏台灯放在硬纸盒的右后方,然后使用一块自制的银色反光板将其光线反射到位于“影棚”内的拍摄对象上面。
·相机设置为了模拟窗口光线的逆光效果,我们提高了一挡曝光补偿,并使用f/4的光圈设置模糊背景。
拍摄时焦点设置在酒瓶上。
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二、水滴飞溅想捕捉水滴跃出水面时的优美细节与形态,我们除了需要一支离机闪光灯,还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
静物产品摄影布光技巧1、吸光体的拍摄吸光体产品包括:毛皮、衣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胶、亚光塑料等。
它们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相对反光体和透明体而言。
因此对光的反射比较稳定,即物体固有色比较稳定统一,而且这些产品通常是本身的视觉层次比较丰富。
为了再现吸光体表面的层次质感,布光的灯位要以侧光、顺光、侧顺光为主,而且光比较小,这样使其层次和色彩表现得都更加丰富。
食品是比较典型的吸光体。
食品的质感表现总是和它的色、香、味等各种感觉联系起来,要让人们感受到食品的新鲜、口感、富于营养等,唤起人们的食欲。
2、反光体的拍摄反光体表面非常光滑,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犹如一面镜子,所以塑造反光体一般都是让其出现“黑白分明”的反差视觉效果。
反光体是些表面光滑的金属或是没有花纹的瓷器。
要表现它们表面的光滑,就不能使一个立体面中出现多个不统一的光斑或黑斑,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大面积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积越大越好。
很多情况下,反射在反光物体上的白色线条可能是不均匀的,但必须是渐变保持统一性的,这样才显得真实,如果表面光亮的反光体上出现高光,则可通过很弱的直射光源获得。
硬光虽然也可以表现反光体本身的特性,但较难控制,常常使反光比较琐碎。
如果不是为了特殊的反光效果,拍摄反光体时通常选择柔光,柔光可以更好地表现反光体的质感。
还要注意的是灯是有光源点的,所以必需尽量隐藏明显的光源点在反光体上的表现。
一般通过加灯罩并在灯罩里加柔光布的方式来隐藏光源点。
由于反光体反射特性,我们还要注意相机和拍摄师的倒影,否则就会出现黑斑。
一般会选择一个没有反射到自己的角度取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可以在硫酸纸制作的柔光箱上挖出一个洞,将镜头伸进去拍摄,目的就是尽量将摄影师和相机隐藏起来。
反光体布光最关键的就是反光效果的处理,所以在实际拍摄中一般使用黑色或白色卡纸来反光,特别是对柱状体或球体等立体面不明显的反光体。
许多商业摄影师为了表现画面视觉效果,不仅仅用黑色、白色卡纸,还会运用不同反光率的灰色卡纸来反射,这样既可以把握反光体的本质特性,又可以控制不同的反光层次,增强作品美感。
静物摄影的5种布光技巧静物摄影的5种布光技巧静物摄影的5种布光技巧一、正面光(也称为“顺光”)摄影者背对光源,即由摄影机后面射来的光线,亦称顺光。
因为被摄体的所有部分都沐浴在直射光中,面对相机部分到处有光,所得结果是一张缺乏影调层次的影像。
用正面光特别是高的正面光拍摄面部时,可能不好看。
二、主光+辅光辅光是补充光照射不到的被摄物其他面的光种,以弥补光照的不足,起辅助作用,须配合主光使用,所以又被称为副光。
一般用辅光来平衡被摄物明暗两面的亮度差,体现阴影不分的更多细节,调节画面的光比(照明反差)。
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要明确,辅光的强度应该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三、顶光顶光,即来自被摄物体顶部的光线,与景物、照相机成90度左右的垂直角度。
用银反射板或频闪灯光,将正面光改作辅助光使用,不合适情况立即消失。
对于拍摄肖像等是最不适合的灯光。
四、侧光侧光,即来自景物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同景物、照相机成90度左右的水平角度。
这种光线能产生明显的强烈对比。
影子修长而富有表现力,表面结构十分明显,每一个细小的隆起处都产生明显的影子。
采用侧光摄影,可造成较强烈的造型效果。
五、逆光逆光一种是由于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的状况,这种状况极易造成使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
在一般情况下摄影者应尽量避免在逆光条件下拍摄物体,但是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
虽然逆光条件增加了摄影的难度,但是逆光情况有时也可用于某些艺术创作。
技艺高超摄影师往往利用逆光达到某种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如逆光拍摄的手法尤其擅长锐利鲜明地展现物体的轮廓。
拓展阅读静物暗调摄影技巧入门和常规不同,你不需要为静物摄影专门找一间工作室或者专门为此找一处非常理想的地方。
你可以在家里找一个简便的空间开始你的摄影工作,例如床边的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简单的背景,还要利用到一些灯具。
微距静物摄影是一种通过放大拍摄非常小的主题(如昆虫、花朵、食物等)的摄影技术。
在微距摄影中,布光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帮助你突出主题的细节、形状和纹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微距静物摄影布光方式:
1.自然光:使用自然光是微距摄影中最简单的方式之一。
寻找光线柔和、均匀
的环境,比如室内靠近窗户的地方或者阴天的户外环境。
利用自然光可以创造柔和的阴影和温暖的色调,使主题更加自然。
2.反射板:使用反射板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反射板可以是专门的摄影
反射板,也可以是白色或银色的硬纸板、泡沫板等。
通过调整反射板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光线聚焦在主题上,增强细节和纹理。
3.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可以提供强烈的光源,使主题细节更加清晰。
然而,直
接使用闪光灯往往会产生强烈的阴影和反光。
为了软化闪光灯的光线,可以使用柔光罩、漫射板或遮光板。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外置闪光灯,通过间接光照射来减少阴影。
4.灯光箱:灯光箱是一个透明的盒子,内部安装有照明设备。
将主题放置在灯
光箱内,可以获得均匀的背光效果,使主题细节清晰可见。
此外,还可以在灯光箱上方或两侧添加反射板,以增强主题的形状和纹理。
5.灯具和照明器材:根据主题和创意,可以使用各种灯具和照明器材来实现特
定的光线效果。
例如,LED灯、灯泡、台灯、小型手电筒等,可以提供不同颜色、亮度和方向的光源。
在微距静物摄影中,布光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可以根据主题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和实验。
尝试不同的光线角度、光源位置和光线强度,以找到最适合你的主题的布光方式。
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以下是整理的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静物摄影5种实用布光技巧一、静物之美在起居室的硬纸盒里享受专业影棚才有的灯光效果。
使用窗口射进来的光线在家中进行摄影创作是一个很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只能在白天进行。
可冬日的白天实在短暂,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创作热情不会因阳光的慷慨或吝啬至极而受到影响,那么就需要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的光源。
影棚灯组也许是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更简单、更廉价的解决方案也并非不存在。
台灯简单而廉价,但由于它们并非为满足摄影需要而设计,光线不够柔和,直接使用只能得到反差强烈的结果,乍看并非我们的理想选择。
但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以台灯作为基础,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迷你静物影棚。
·开始搭建选择一个足够放下拍摄对象的硬纸盒,切掉硬纸盒的底部,只留下足够帮助纸盒位置站立的边缘。
接下来使用黑纸贴满纸盒的内部,减少反射光线、避免干扰。
保留纸盒的顶盖,在两侧向外粘贴更多的黑纸,它们能起到额外的挡光作用。
最后,在原本的纸盒底部粘上一张描图纸或其他白色半透明材料。
·影棚布光在家中获得专业拍摄结果的最佳方法。
·背景布光为了模拟我们所追求的窗口光线的感觉,我们将一盏台灯对准“小影棚背后的墙壁,试图用反射光线模拟窗口光线匀称而柔和的质感。
·前景布光我们将第二盏台灯放在硬纸盒的右后方,然后使用一块自制的银色反光板将其光线反射到位于“影棚内的拍摄对象上面。
·相机设置为了模拟窗口光线的逆光效果,我们提高了一挡曝光补偿,并使用f/4的光圈设置模糊背景。
拍摄时焦点设置在酒瓶上。
布列松在谈到他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时一定没有想过水滴摄影这件事,但是这个理论用在水滴摄影领域却再合适不过。
水滴四溅的美,确实只属于短暂的瞬间。
为了拍摄出优美的水滴摄影作品,有人用上了花费不菲的高科技设备。
例如说使用电子阀门产生时间固定的水滴,然后结合动态捕捉装置触发闪光灯闪光。
事实上我们使用最简单的设备与手段也能得到令人惊叹的拍摄结果。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自动生成不断滴落的水滴。
其实方法有很多,例如说在塑料袋上钻一个小孔,把水龙头拧开一丁点,使用沾水的毛巾或海绵,再或者找一支吸管都行。
关键有两点,一是确保水滴每一次都能落在相同的位置上,二是确保水滴滴落的频率基本相当。
我们使用了一支连接软管的注射器安装在支架上作为水源。
除了准备好水源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个容器接住落下来的水滴。
虽然任何盘子或盒子都能担当此任,但是它们的深度和形状却会对涟漪的样式造成影响。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足够规则的水波纹,就必须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圆形为佳。
·点睛之光照明水滴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要记住一点——光源的照明范围一定要控制在水滴而不是水面上。
只有这样,才能让水滴成为画面中显而易见的主角。
所以在拍摄时除了必须使用离机闪光灯之外,还需要使用一块面积较大的卡纸反光,或直接将闪光灯放在面积较大的半透明薄膜背后提供照明。
万事俱备之后,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把握正确的拍摄时机,在水滴接触水面的一瞬间释放快门。
想做到时机恰好需要一定的练习,按照我们在拍摄例图时搭设的装置,使用遥控器释放快门的最佳时机是水滴刚刚从注射器滴落的瞬间。
·水滴摄影看过水滴摄影的简明入门介绍,你也能拍摄出精彩的照片。
·水滴的来源我们使用了一个安装在简易支架上连接着软管的注射器作为水滴来源。
确保水滴每次滴落的位置一致非常重要。
一个容量仅为1mL的小注射器能帮助我们更加精确的控制水滴。
我们需要反复试验加水的力度,才能掌握其中的规律。
·光线的位置将一块磨砂玻璃放在盛水的容器后面,然后将离机闪光灯放在磨砂玻璃背后,这是我们经过试验找到的最简单的布光方法。
闪光灯使用同步引闪触发,出光功率手动设置为1/32。
这种布光能制造纯净的渐变背景。
·相机的设置相机安装在云台上,设置为手动对焦与曝光模式。
先找准水滴落下的位置,放置一个标记物辅助对焦。
确认对焦点之后再移除标记物进行实际拍摄。
调整好三脚架之后,尽量避免碰到相机,脚架腿每次细微的移动,都会影响构图。
烟雾变化多端、神鬼莫测,想把这个题材拍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永远也无法把握自己究竟能拍到什么,但这正是该题材的魅力源泉之一。
很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捕捉到永远无法再现的自然与形态之美。
事实上在拍摄烟雾的时候,我们并非全无控制的余地,尤其在加入布光因素后更是如此。
从烟雾后方打光能帮助我们得到最优秀的拍摄结果,这个方向的光线最能表现烟雾的形态与纹理。
但是为了让烟雾的形态与纹理在画面中显得更加突出,我们还需要使用黑色的背景布才行。
天鹅绒布由于其吸光特性,比普通背景布效果更好。
但是它比较容易粘灰,所以在拍摄之前必须做好清洁才行。
·熟能生巧尽管我们能精确的控制灯光,却没有办法完全把握烟雾的数量和形态。
虽说接下来我们会告诉大家几条行之有效的简单拍摄技巧,但是想真正拍摄出完美的作品还得依靠不断的实验和实践。
大量的废片是精品诞生的基础。
烟雾简洁的美感已经足够让人着迷,但如果我们添加一点点小静物又能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魅力。
我们选择了一个红辣椒,从“辣到冒烟这个俗语来看它倒是烟雾不错的伴侣,而且红辣椒简单的外形与明艳的色彩也正好符合我们的需要。
我们把一根牙签从背后插在辣椒里面后再用一支黑色的夹子夹住牙签固定辣椒的位置,从拍摄结果来看支撑物很好隐藏在了黑色的背景布中。
辣椒的照明使用了单独的一支闪光灯,灯头前同样安装了我们自制的卡纸束光桶,防止光线照射到背景或夹子上。
·后期处理尽管我们在布光时已经再三留心,但是在拍摄完成后还是需要进行少许软件调整才能保证结果的尽善尽美。
留神观察成片,我们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支撑辣椒的夹子。
偷懒的话可以使用Photoshop工具栏中的加深工具直接将其压暗为黑色,追求精确则可以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将其覆盖。
另外我们还使用了色阶命令加强照片的饱和度。
·烟雾与灯光三步还原用作本节范例的烟雾辣椒静物图。
·烟雾的布光为了表现出烟雾的细节,我们在烟雾轨迹的背后使用了一支闪光灯提供照明。
我们使用黑卡纸制作了一支束光桶装在灯头前面,一来避免光线对背景造成影响,二来避免出现镜头眩光。
·静物的布光接下来我们使用另外一支闪光灯放在相机右侧对静物进行布光。
我们同样使用了一支自制束光桶限制光线方向,确保闪光灯光线只照射在静物上,不对背景和用作支撑的夹子造成影响。
·相机的设置使用离机闪光灯拍摄时,最好将相机设置为手动曝光模式并将快门速度控制在1/125秒以上避免环境光线的影响。
根据闪光灯出光功率设置光圈大小,范例使用的光圈为f/8。
但是我们不用浪费钱,“倒也能开开眼界。
拍摄微距题材,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大价钱购买什么尖端器材不可。
想靠近你的被摄对象,除了昂贵的微距镜头,其他廉价解决方案还有不少。
镜头倒接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便宜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听上去好像很离谱,其实不然。
为了得到更好的拍摄结果,也许你得花上百来块钱买一个镜头倒接环,这个玩意的工艺并不复杂,淘宝上比比皆是。
它的一面是正常的镜头卡口,另外一面是与镜头口径相当的滤镜接环。
借助它,我们就能将镜头稳稳当当的反过来接在机身上。
便宜的镜头倒接环就是一个金属圈,没有任何机械或电子触点供镜头与机身交换信息,因此在使用这类倒接环的时候我们必须放弃相机的大部分甚至所有自动功能。
近年来不少专为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镜头取消了光圈环甚至是对焦环等机构,这类镜头倒接在机身上会给我们带来不少使用局限。
缺少光圈环的镜头只能使用最大光圈拍摄,而缺少对焦环的话就只能依靠我们改变机身或拍摄对象位置进行对焦了。
·回归手动想玩镜头倒接,最好选择一支尼康、宾得、奥林巴斯、美能达等相机公司过去为机械相机生产的带机械式光圈环的老头。
由于镜头是倒接使用,因此它们原有的卡口结构对我们并不构成影响,我们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其镜头口径是否与我们的倒接环螺口口径兼容。
在各大摄影论坛的二手市场上,两三百块钱差不多就能收到一支可以使用的类似镜头。
如果遇到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镜头,哪怕滤镜口径与手中的倒接环口径不一,也可以使用转接环转接。
为倒接拍摄选择镜头时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定焦镜头的倒接拍摄效果更好;二是镜头焦距越短倒接时的放大倍率越高。
上面看到的这幅例图是使用手动镜头倒接拍摄的。
·玩转对焦堆叠如何扩展景深范围得到更加清晰的照片。
在放大倍率极高的情况下,画面景深浅得可怜。
即便使用镜头的最小可用光圈往往能保证被摄对象清晰的景深范围也只有窄窄的几毫米。
我们可以使用一种被称为对焦堆叠的技术克服这个困扰,即以连续的不同对焦点拍摄一系列照片,每张照片均保持被摄对象的某一部分清晰,同时还保证清晰范围有所重叠;拍摄结束后再使用图像编辑软件挑选各自的清晰部分合成在一起。
如果我们使用的恰好是一支没有机械式对焦环的新式镜头,那么在拍摄时就只能采取调整相机位置的方式改变对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希望不因为调整相机位置而改变画面构图,就必须使用一种被称为对焦导轨的附件取代传统的三脚架云台。
对焦导轨除了能保证相机沿着一条直线精确的前后移动之外,还能保证每次前后移动的距离均等。
遗憾的是这种设备并不便宜,即便最普通的国产货在淘宝上差不多也要五百多块钱。
不过如果你真的对微距上瘾,这笔钱还是值得花的。
·微距拍摄如何使用倒接镜头的方法拍摄吸引眼球的微距摄影作品。
·反接镜头本次拍摄中,我们使用的是尼康AIS 50mm手动镜头和二十多块钱的52mm镜头反接环,购买时要注意镜头的口径,将反接环拧在镜头前面,然后反接在相机上。
此时你可以拧动光圈环来调节进光量,然后采用手动模式调节快门。
·微距灯架为了方便布光,我们还用了一个特殊的微距灯架,这里使用的是富图宝DMM-901,你可以把它拧在相机底部,然后再接到三脚架上,也可以手持使用。
这款灯架可以随意改变角度,底座采用了长滑轨,可以微调相机和物体的距离。
·考虑布光这款灯架上设计了一个迷你云台和热靴插座,你可以安装长明灯或外置闪光灯,通过小云台调节光线的角度,配合三脚架,可以实现精准布光。
拍摄的时候注意不要让灯本身进入镜头,或者让光线直接射入镜头,造成眩光。
冬天的天空大多是灰色的,阳光被厚厚的云挡住,变得无精打采。
室外的景物也和光线一样没有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出门拍照,结果总会令人失望。
但是回到室内,也许你能发现这种光线的精彩之处。
窗户是连接室内和室外的纽带,室外透进来的光线照到什么地方,以及照不到什么地方,完全取决于窗户的位置。
我们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反光、柔光、遮光的手段,控制这些闯入室内的光线,得到完美的拍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