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加工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共65页
- 格式:ppt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65
果蔬加工学论文题目:我国果蔬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学号:**********班级:07级园艺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产品加工国,近年来我国果蔬加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20 年来我国的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其产量自2001 年以来居世界首位,但是果蔬产业加工严重滞后,大多数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产品较少。
文章介绍果蔬加工产业的国外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我国果蔬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果蔬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果蔬加工;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目录前言 (5)我国果蔬加工的现状 (7)1.果蔬种植和加工区域化格局日益明显,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我国果蔬种植业已形成优势产业带 (8)2.高新技术得到了逐步的应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需求和企业研发能力的增强,高新技术在果蔬加工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9)2.1 在果蔬汁加工领域 (9)2.2 在果蔬罐头领域 (10)2.3 在脱水果蔬领域 (10)2.4 在速冻果蔬领域 (10)2.5 在果蔬物流领域 (10)3. 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日益明显,国内外市场逐步扩大 (11)4.果蔬产品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12)我国果蔬加工趋势 (13)1. 果蔬功能成分的提取 (13)2.果蔬的最少加工 (14)3.果蔬汁加工 (14)4.果蔬粉加工 (14)5.果蔬脆片的加工 (15)6.谷一菜复合食品的加工 (15)7.我国果蔬加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应包括 (16)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17)1.专用加工品种缺乏和原料基地不足 (17)2.果蔬加工技术与加工装备制造水平低 (18)(1)在果蔬汁加工领域: (18)(2)在罐头加工领域 (18)(4)果蔬速冻加工领域 (19)(5)在果蔬物流加工领域 (19)(6) 果蔬产业的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完善 (20)(7) 新型高附加值产品少,综合利用水平低 (20)(8) 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不高 (21)建议 (21)参考文献: (23)我国果蔬加工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前言农产品加工业是把农产品更多地推向市场的后续加工产业,是农业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农产品商品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
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果蔬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也是我国食品工业重点发展的行业。
果蔬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是保证果蔬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采后减损增值,建立现代果蔬产业化经营体系,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的基础我国发展果蔬加工业的重要意义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水果年产量近7 000万t,蔬菜产量约5亿t,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
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1亿t和6亿t。
丰富的果蔬资源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因此,果蔬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我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1~3]。
以目前我国果蔬产量和采后损失率为基准,若水果产后减损15%就等于增产约 1 000万t,扩大果园面积66.7万hm2;蔬菜采后减损10%就等于增产约4 500万t,扩大菜园面积约133.4万hm2,则若使果蔬采后损耗降低10%,就可获得约550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而果蔬加工转化能力提高10%,则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300亿元。
由此可知,及时针对目前我国的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果蔬生产已开始形成较合理的区域化分布,经过进一步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通过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我国果蔬产业“西移”已现端倪。
切实抓住“果蔬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果蔬加工业的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我国果蔬加工业的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果蔬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总体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果蔬采后加工业发展迅猛,初加工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市场供应丰富,为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起到一定的作用。
/NONGCUN XINJISHU /农村新技术储藏加工·综合果蔬干燥加工果蔬干燥加工新技术水果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摄取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生物活性物质等营养成分的重要来源。
现在人们日益追求营养、安全、方便的加工食品,果蔬干制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传统的果蔬干燥加工方法有自然晾晒、阴干、热风干燥,这些方法存在能耗大、生产能力小、效率低、不符合产品工艺及卫生要求等缺点。
因此,研究果蔬干燥新技术,对果蔬干制行业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果蔬干燥新技术主要有微波干燥技术、远红外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联合干燥技术。
一、微波干燥技术微波的穿透能力比红外线强,而且微波加热不是由外部热源加进去的,而是在加热物体内部直接产生的。
因此,微波干燥具有干燥时间短、加热均匀、反应灵敏和热效率高等优点。
另外,由于微波对水分的选择性加热效应,使原料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干燥,这对于提高制品品质,减少制品营养成分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微波干燥的技术路线如下:果蔬→洗涤→去皮去核、切片→护色→热烫→甩水→微波干制→回软→成品→包装。
二、远红外干燥技术远红外干燥技术是一种新型经济的干燥技术,其原理与近红外干燥完全相同,只是射线的波长不同。
远红外干燥的主要特点:第一是干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其干燥效率一般为热风干燥的10倍;第二是较热风干燥耗电少;第三是干燥品质量好,产品表层和表层下同时吸收远红外线,所以干燥均匀,制品的物理性能好;第四是设备尺寸小,成本低。
远红外干燥技术目前大部分还是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若要真正推广还需要对其设备、工艺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使其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三、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是先将产品中的水分低温冻结,然后抽真空使冰结晶直接转化为气态升华致使产品脱水。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而且食用简单方便、重量轻、易于运输,所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目前研究的最广泛的干燥技术之一。
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果蔬加工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地行业,也是我国食品工业重点发展地行业。
果蔬加工业地发展不仅是保证果蔬产业迅速发展地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采后减损增值,建立现代果蔬产业化经营体系,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地基础我国发展果蔬加工业地重要意义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水果年产量近7 000万t,蔬菜产量约5亿t,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地第二大农业产业。
预计到2010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1亿t和6亿t。
丰富地果蔬资源为果蔬加工业地发展提供了充足地原料。
因此,果蔬加工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地地位日趋明显,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地经济来源和新地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外向型发展潜力地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我国农业地支柱性产业[1~3]。
以目前我国果蔬产量和采后损失率为基准,若水果产后减损15%就等于增产约 1 000万t,扩大果园面积66.7万hm2;蔬菜采后减损10%就等于增产约4 500万t,扩大菜园面积约133.4万hm2,则若使果蔬采后损耗降低10%,就可获得约550亿元地直接经济效益;而果蔬加工转化能力提高10%,则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300亿元。
由此可知,及时针对目前我国地优势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业,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产后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地快速发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和区域性高效农业产业地健康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地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均具有十分重要地战略意义。
另外,我国果蔬生产已开始形成较合理地区域化分布,经过进一步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通过加速西部大开发地步伐,我国果蔬产业“西移”已现端倪。
切实抓住“果蔬产业转移”地机遇,积极推进西部地区果蔬加工业地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我国果蔬加工业地现状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果蔬贮运保鲜与加工技术总体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果蔬采后加工业发展迅猛,初加工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市场供应丰富,为满足城乡居民地消费起到一定地作用。
果蔬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果蔬加工产品在市场上的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果蔬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阐述。
一、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食品的健康安全和营养价值。
相比于传统的食品,果蔬加工产品更具备健康和营养价值,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现代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缺乏时间进行食物的处理和制作。
因此,果蔬加工产品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得健康食物,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二、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的运用,果蔬加工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例如,现代化的果蔬加工生产线可以帮助加工商增加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还可以保证果蔬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品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加快果蔬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
2019年,国务院颁发了《促进农业产业转移加速推进主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积极发展果蔬加工产业的具体措施。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为果蔬加工产业提供了稳定的政策保障。
四、消费市场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的购买力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以及一个极具潜力的果蔬加工市场。
据统计,目前每年全国果蔬加工品消费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市场总量超过2000亿元,加工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元化。
五、产业链的完善产业链的完善是加快果蔬加工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内果蔬加工产业链逐渐完善,从果蔬种植、收割、采摘、储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一体化运作,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同时,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购买途径更加便利,也为果蔬加工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契机。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果蔬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相当乐观。
中国果菜果蔬深加工发展六大趋势果蔬不仅美味可口,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元素,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随着果蔬加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果蔬制品出现在人们的购物车中。
发展果蔬深加工,不仅可以减少浪费,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
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果蔬制品有:冻干果蔬,蔬菜汁、发酵蔬菜饮料、乳酸发酵菜汁饮料,净菜,蔬菜膨化食品,果蔬粉,蔬菜脆片,具有特殊功能的花色蔬菜制品,如美容蔬菜、蔬菜面条、蔬菜面包、蔬菜豆腐等。
近年来果蔬的加工呈现出以下几种新趋势。
1果蔬成分提取品加工成功能食品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果蔬都被发现含有生理活性物质。
蓝莓被称为果蔬中的“第一号抗氧化剂”,其氧化效果极强,具有防止功能失调作用,更有学者进一步发现蓝莓提取物具有逆转功能失调作用,不仅能改善短期记忆,还可提高老年人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在欧洲、蓝莓长期被认为具有改善视力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蓝莓的花青素成分。
此外,红葡萄含有白藜芦醇,能够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防止动脉中血小板的凝聚,有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并具有抗癌作用;坚果含有类黄酮,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抑菌、抗肿瘤;柑橘含有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能抑制血栓形成、抑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南瓜含有环丙基结构的降糖因子,对治疗糖尿病具有明显的作用;西红柿中含有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前列腺癌、消化道癌以及肺癌的产生。
许多果蔬均含具功能作用的生理活性成分,研究人员正通过各种方法从果蔬中分离、提取、浓缩这些功能成分,再将其添加到各种食品中或加工成功能食品。
2最少量加工前景广阔传统加工食品因经过剧烈的热加工,失去了原料的新鲜,营养成分也被破坏,产品的风味发生变化,已逐渐被消费者冷落。
因此,在食品工业中便出现了最少量加工(简称MP)。
果蔬的MP加工与传统的果蔬加工技术如罐装、速冻、干制、腌制等不同,加工方式介乎果蔬储藏与加工之间,不会对果蔬产品进行剧烈的热加工处理。
果蔬加工行业发展果蔬加工行业是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蔬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并且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背景、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果蔬加工行业的发展。
首先,果蔬加工行业的发展得益于产业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产品的产供销体系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而果蔬加工行业通过将农产品进行加工,延长了产品的保鲜期和销售周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市场需求是果蔬加工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
果蔬加工产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能够提供便捷的食用方式和多样化的口味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便携式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为果蔬加工行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再次,果蔬加工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果蔬加工行业仍然相对不成熟,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随着大型果蔬加工企业的兴起,市场竞争逐渐加剧,但同质化竞争仍然较为严重,创新能力和品牌认知度仍然相对较弱。
因此,对于具备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的企业来说,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最后,果蔬加工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果蔬加工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加工后的产品需要及时销售。
因此,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供应链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果蔬加工行业还需要加强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此外,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果蔬加工行业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果蔬加工农村致富的新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果蔬加工逐渐成为农村致富的新领域。
通过加工果蔬,不仅可以延长其保鲜期,增加附加值,还能满足市场对各类果蔬产品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果蔬加工在农村致富方面的潜力和机遇进行探讨。
一、果蔬加工带来的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和方便的食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果蔬加工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通过加工,可以将果蔬变成便携、易保存的产品,满足快节奏生活中的需求,例如果蔬干、果蔬饮料等。
同时,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损失相对较小,能够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种类的果蔬产品,提高膳食的均衡性和多样性。
二、果蔬加工的潜力和前景果蔬在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各类水果和蔬菜的品种繁多。
然而,由于其易腐性和季节性,导致农民在大量丰收时期无法顺利销售,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果蔬加工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将大量的果蔬加工成各类产品,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来源。
同时,果蔬加工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无论是本地销售还是出口,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应和经济效益。
三、果蔬加工的发展模式与技术果蔬加工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资源条件进行选择。
一种常见的模式是农户自行加工,将丰收的果蔬原料加工成各类产品,通过农贸市场或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另一种模式是果蔬加工企业与农户合作,由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销售。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农户的资源,提高整体产能和效益。
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一定的加工技术支持,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常见的果蔬加工技术包括果蔬干燥、果蔬浸泡、果蔬酿造等,这些技术可以延长果蔬的保质期,并且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多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
四、果蔬加工带来的农村发展机遇果蔬加工的兴起,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首先,果蔬加工业的兴起为农村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不仅提供了农户自身的就业岗位,还吸引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
我国果蔬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果蔬加工是我国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已成为中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极具有外向型发展潜力的区域性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和中国农业的支柱性产业。
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全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
2009年全国水果栽培面积约1067公顷,产量1.2亿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果蔬生产国和果蔬制品加工基地。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果蔬产业必将进入新的迅速发展阶段,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缓解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果蔬加工业现状1、果蔬种植已形成优势产业带。
目前,果蔬产品的出口基地大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产业正向中西部扩展,“产业西移转”态势十分明显。
例如:脱水果蔬加工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省份及宁夏、甘肃等西北地区,而果蔬罐头、速冻果蔬加工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果品如苹果、柑橘、梨主要集中在山东、陕西、河北、四川、重庆等省市,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
山东、河北、辽宁三省以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设施优势成为我国蔬菜的主产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五省区,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冬季蔬菜生产,对于北方地区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具有重要的外埠调剂和补充作用;与此同时直饮型果蔬及其饮料加工则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广州等省市为主的加工基地。
2、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高效榨汁技术、高温短时杀菌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膜技术等在果蔬汁加工领域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低温连续杀菌技术和连续化去囊衣技术在酸性罐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技术也在少数脱水果蔬加工企业中得到应用。
同时企业也从瑞士、德国、意大利等有名的专业设备生产商家,引进了许多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果蔬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