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院感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9.49 MB
- 文档页数:45
实习生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培训讲义一,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源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病历统计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二,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施可以得到控制?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源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者,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院感可以散发,也可以暴发。
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
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
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
救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1)接触传播:直接,间接,飞沫。
(2)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菌类,医院性气溶胶。
(3)媒介传播:主要通过食品,水。
血液及血制品,输液制品,药物,医疗器械和设备,生物媒介的传播引起医院感染。
四,医院的危险因素有那些?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1)易感因素,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放疗和化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环境的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挤,这些因素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增加了院内感染和真菌感染的机会。
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课件准备:一、法律法规二、相关术语定义三、临床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四、手卫生与标准防护五、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学习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院感染管理规范》《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二、相关术语定义1、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2、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4、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5、5、感染药物:是指用以治疗病原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茵、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其中包含抗菌药物(抗生素、合成类抗菌药)、抗结核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物。
6、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不可佩戴手饰。
3)物品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一周左右,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通用15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
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篇1随着卫生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将重新制订我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办法,具体如下:一、培训目的1、加强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促进感染制度的落实。
2、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护理质量。
二、培训对象: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专职人员。
三、培训内容1、共同学习内容:消毒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医院废物管理、锐器伤及其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2、医师学习内容: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常识和医院感染的预防。
3、护士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概念、消毒灭菌隔离知识、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浓度监测、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医技人员学习内容: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控制消毒剂的合理应用、侵入性操作相关性医院感染的预防、临床微生物学知识和抗感染药物的管理与合理应用。
5、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解的.进展。
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要点和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
6、后勤人员学习内容:消毒灭菌隔离基本知识、消毒剂的选用和洗手知识、各部门包括污水处理、医疗废物暂存处、洗衣房工作人员应分别掌握《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7、感染管理部门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进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标准与法规、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本院各科室部门医院感染的特点、管理要点及控制措施消毒学基本原理与消毒灭菌新进展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
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标题:院感知识岗前培训
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岗前培训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护人员院感防控能力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培训活动。
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匡助医护人员掌握院感知识,提高院感防控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一、培训内容
1.1 学习院感基础知识
1.2 掌握院感防控流程
1.3 熟悉院感相关法规政策
二、培训方式
2.1 线上培训课程
2.2 线下实操演练
2.3 专家讲座和研讨会
三、培训对象
3.1 医生
3.2 护士
3.3 医技人员
四、培训效果评估
4.1 考核测试
4.2 实际操作评估
4.3 反馈和总结
五、培训成果
5.1 提高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
5.2 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
5.3 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通过院感知识岗前培训,医护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院感防控能力,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这项培训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医护人员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希翼更多医疗机构能够重视院感知识岗前培训,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在院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我院院内感染做了大量工作。
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以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感染管理工作,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
第一,注重依法管理,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学习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规范管理。
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
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质量,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产房、手术室、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
第三、吧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卫生院感染组织机构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医院按照职责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季度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规范、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检查制度、院内感染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考核制度等。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结合本院实际,营造氛围,院感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院内感染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培训就是培养训练, 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
国内培训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 侧重于行为之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范文,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篇1在院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 我院院内感染做了大量工作。
从组织落实开始, 到严格管理制度, 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 采取多种措施, 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将以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现将我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 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感染管理工作, 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
第一, 注重依法管理, 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不断学习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 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 规范管理。
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 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
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保证医疗质量, 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 对产房、手术室、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
第三、吧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 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卫生院感染组织机构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医院按照职责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每季度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 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 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