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3.66 KB
- 文档页数:3
涂料污染物排放标准
涂料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涂料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文将就涂料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首先,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涂料生产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颗粒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大气
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各国针对涂料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涂料生产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涂料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涂料在施工和
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VOCs,对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控
制涂料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各国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定,规定涂料产品必须符合一定的VOCs排放限值,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另外,涂料废弃物的处理也是涂料污染物排放标准所关注的内容之一。
涂料废
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或不当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因此,各国都对涂料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涂料废弃物,防止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损害。
总的来说,涂料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对人体健
康的影响。
各国都在不断完善涂料污染物排放标准,以适应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涂料行业的发展变化。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控制涂料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国际标准检测方法的对比以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应用于测定此类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咸洋【摘要】在各主要国家对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定义及其限量要求,以及各国现行的检测VOCs的国家标准方法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并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应用于VOCs的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了详述(引用文献55篇).【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19(055)004【总页数】6页(P483-488)【关键词】标准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比;挥发性有机物;涂料;综述【作者】咸洋【作者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 2004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涂料消费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涂料的安全使用已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无论是涂料原材料的生产、还是单体的聚合加工,每个过程都与化学品的使用有关。
由于涂料性能的要求,市售的各种涂料中,一般都有一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添加量,在使用过程中释放至大气中污染环境,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近年来,全世界涂料的使用范围在逐年扩大,产量和使用量也都在不断增加,据有关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通过使用涂料排放到大气中的溶剂约1 000万t[1]。
从广义上讲,VOCs是在常温常压下,在大气中可挥发的任何液体或固体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等[2]。
VOCs对人体的危害较为广泛,不但能引起癌症[3-8]、损害肾脏[9-12],而且还会对神经功能[13-23]、生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24-25]等造成损害,诱发硬皮病[26-28]且对遗传[29-30]产生不良影响。
调查表明: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质量浓度小于0.2mg·m-3时不会产生刺激反应,人体感到舒适;大于3mg·m-3时就会出现某些症状;在3~25mg·m-3之间时可导致头痛和产生其他神经毒作用,使人体感到不舒适;大于25mg·m-3时,呈毒性反应。
喷漆VOCs排放的标准要求喷漆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标准要求,旨在控制和减少涂料喷涂过程中释放到大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这些标准通常是由政府制定并强制执行,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免受VOCs的危害。
1. VOCs的定义和危害性(引言)在开始深入探讨VOCs排放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VOCs的定义以及它们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易挥发到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溶剂、溶剂型胶粘剂、涂料和汽车尾气等。
它们可在大气中和其他空气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道和生态系统造成伤害。
2. 国际和国家VOCs排放标准的概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科技发展的进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VOCs排放的标准要求。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VOCs排放限制,欧盟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可持续化学品使用的指令。
国内,中国环境保护部也发布了一系列限制VOCs排放的政策和标准。
3. 涂料行业中的VOCs排放标准在涂料行业中,对VOCs排放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喷涂过程是VOCs释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特定的VOCs排放标准,以限制涂料的VOCs含量和VOCs排放率。
这些标准要求涂料企业采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产品,或者通过先进的喷涂设备和工艺控制VOCs的释放。
4. VOCs排放标准的意义和挑战VOCs排放标准的实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减少VOCs 排放可以降低臭氧和细颗粒物的生成,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然而,VOCs排放标准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涂料企业的技术和经济能力、公众意识和配套政策等问题。
5. 对VOCs排放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制定和执行VOCs排放标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尽管其实施可能会对涂料行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但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监管来解决相关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有机voc浓度排放标准
有机voc浓度排放标准
有机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大气污染物质。
各国针对有机VOCs的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包括VOCs浓度排放标准。
以下是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有机VOCs排放标准:
1.中国:GB 31570-2015《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规定了各类工业企业有机VOCs的排放限值;GB 37823-2019《汽车VOCs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了汽车排放的VOCs浓度限值。
2.美国: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制定了各种类型工业企业和车辆的VOCs排放限值,例如对汽车和轻型卡车的限值为0.090 g/mile (0.056 g/km)。
3.欧盟:欧盟委员会制定了各类工业企业和机动车的VOCs排放限值,例如对印刷、涂装和表面处理等行业的排放限值为20-200 mg/m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排放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排放标准应根据当地法规进行查询。
1/ 1。
voc排放标准国内外对比
国内外的VOC排放标准有所不同。
国内对VOC排放的管控主要依
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
放标准》和《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等。
国内的VOC排放标准较为严格,对各行业的VOC排放限值有具体
规定,要求企业进行监测和控制。
而国外的VOC排放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例如,欧盟对VOC排
放采用了《欧盟VOC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指令》,该指令对不同行业的VOC排放限值进行了规定。
美国的VOC管控则主要依靠《清洁空气法》以及由环保署(EPA)制定的相关标准,如《意向使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清洁技术强制规范》等。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VOC排放标准都致力于减少VOC的排放,保
护大气环境和人民健康。
然而,由于各国国情和环境条件的不同,标
准制定和执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在未来,国内外可通过加强合作和
经验交流,共同推动更加严格的VOC排放管控,实现全球环境保护的
目标。
涂料中可挥发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量限值是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地区的VOCs含量限值作为参考:
1. 欧盟:欧盟对涂料中VOCs含量制定了《涂料和涂料产品VOCs限值指令》(Directive 2004/42/EC)。
根据该指令,涂料产品的VOCs含量限值根据涂料的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例如,室内墙壁涂料的VOCs含量限值为30克/升,而木器涂料的限值为130克/升。
2. 美国:美国环保署(EPA)针对涂料制定了《综合空气污染规则》(CAA),其中包括《涂料、清漆和清漆剂VOCs限值规则》(VOCs in Paints, Coatings, and Paint Thinners Rule)。
根据该规则,室内涂料的VOCs含量限值为250克/升,而室外涂料的限值为380克/升。
3. 中国:中国对VOCs含量进行了监管,并制定了相关标准。
例如,中国《涂料产品污染控制技术要求》(GB 18582-2017)规定了室内涂料的VOCs含量限制,不同涂料类型的限值范围从40克/升到100克/升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限值仅供参考,具体的VOCs含量限制可能因地区、涂料类型、用途和环境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合规性,建议根据当地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咨询相关的法规机构或专业机构,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VOCs含量限制信息。
我国各领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控制标准国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控制标准39年8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HJ/T293-XXXX》,将于12月1日实施如表3-7所示,这是中国首次对工业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做出具体规定。
表3-7汽车涂料清洁生产标准的指标要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产(g/m2)涂料一类二级三级备注2C2B涂料3C3B涂料4C4B涂料5C5B涂料≤30≤40≤50≤60≤50≤60≤70≤80≤70≤80≤90≤100一级是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是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是中国XXXX清洁生产的基本水平9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6月1日制定了《英国24409-XXXX》,以限制汽车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本标准对汽车用涂料进行了细分。
在本标准中,汽车涂料分为两类:甲类为溶剂型涂料,分为热塑性、单组分交联型和双组分交联型;乙类是水性的(包括电泳涂料)汽车表面涂装工艺所用原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应符合表3-8和表3-9的要求。
表3-8 A涂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涂料品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溶剂含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克/升)底漆、中间漆、底色漆(效果颜料漆、纯色漆)、过面漆、底漆中间漆底色漆(效果颜料漆、纯色漆)过面漆、天然色漆双组分交联底漆、中间底漆(效果颜料漆、纯色漆)≤770苯≤0.3甲苯、总乙苯和二甲苯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甘醇丁醚醋酸酯总量≤0.03热塑性单组分交联类型≤750 ≤550 ≤750 ≤580 ≤670 ≤750清漆自然色光≤560 ≤630注:1。
涂料供应商应提供能够确保应用的组分比和稀释比范围。
测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受限溶剂的含量项目时,应在准备好组分比例和最大稀释比例后进行测试。
2.用于汽车发动机、排气管和其他零件的耐高温涂层被归类为底漆。
在单组分交联类型中,用于3C1B(三涂层干燥)涂覆工艺的第一和第二涂层被分类为底涂层类别3.当产品用作不同的油漆品种时,应执行最严格的要求。
最全发布!涂料大省多个行业VOCs排放限值汇总!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 20102010-11-01实施涂装生产线单位涂装面积的VOCs排放量限值
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s浓度限值
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 44/814-2010
2010-11-01实施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单位:mg/m3)
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 815-20102010-11-01实施印刷油墨VOCs含量限值
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 815-20102010-11-01实施排气筒VOCs 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单位:mg/m3
电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点VOCs浓度限值
单位:mg/m3
集装箱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44/1837—20162016-7-1实施集装箱制造涂装生产线单位面积VOCs排放限值
排气筒VOCs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电子设备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清洗、刻蚀、表面涂装、烘干室排气应安装废气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排气筒排放的VOCs排放限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厂界和车间边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浓度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车间边界仅限于车间外、厂区边界范围内,若出现厂界与车间边界重合情况,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执行车间边界标准。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
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工业涂装工序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以及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583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4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604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 732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 734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44 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 1086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涂装WS/T 757—2016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涂装将涂料涂覆于基底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
3.2工业涂装工序工业生产中涂料调配、溶剂擦洗、涂覆(含底漆、中涂、面漆、清漆、胶)、流平、干燥/固化等环节的生产工序。
工业涂装工序所涉及的行业范围见附录A。
国内外涂料VOCs含量限值标准比拟分析一、中国涂料使用VOCs排放估算依据有关资料显示,202X 年中国涂料总产量1272万吨,其中各行业涂料产量及比例变化情况见图1。
依据最近各年度产量,加稀后按VOC增加10%计算,估算出各行业VOCs的排放量见图2。
二、中国涂料VOC含量限值与国外的比照涂料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国防工业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起爱护、装饰、标识和特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业材料。
202X年全国涂料总产量1267.33万吨,产值约3000亿元。
目前业内涂料总产量中,溶剂型涂料占51%左右,其余为水性、粉末、光固化、高固体等低污染型涂料。
与兴旺国家相比,我国溶剂型涂料比例大〔美国溶剂型占30%左右,日本是35%~40%,德国是20%〕,产生的VOCs比例高;国内大多数涂料缺少VOCs限值的标准,已有标准与兴旺国家相比拟为宽松。
下面分别从外墙涂料、溶剂型木器涂料和汽车涂料三个方面比照我国标准与国外的差距。
(一)外墙涂料表1 中外外墙涂料VOCs含量限值标准比拟(二)溶剂型木器涂料表2 中外溶剂型木器涂料VOCs含量限值标准比拟(三)溶剂型汽车涂料表3 中外溶剂型汽车涂料VOCs含量限值标准比拟三、国外涂料相关行业对VOCs排放的法规标准〔一〕美国美国在1998年的针对消费及商业产品制定了VOCs排放标准律法〔40 CFR Part 59〕,分别针对汽车修补漆、建筑涂料和消费品等行业限定了具体的VOCs限值。
D局部详细的介绍了建筑涂层VOC的含量限值,其中也包含了木器涂料的限值,详见表X。
汽车修补漆的限值在B局部进行了规定,前面已有介绍。
此外,各州为了积极降低臭氧的浓度,也提出了比国标更加严格的治理条例,例如美国马里X为了更好的完成大气中臭氧的操纵,提出比国家标准更高的的要求,其建议的规章规定,到202X年7月1日对涂层和清洗溶剂实行以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限值,详见表X和表X。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首先,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来源包括石油化工、化肥、合成树脂、颜料涂料、医药等行业。
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限值。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不同行业、不同工艺的排放限值,以及相应的监测和治理要求。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工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中国,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主要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地方环保要求共同构成。
国家环保标准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地方环保要求则根据当地的环境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化工企业的环保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国家和地方标准外,国际上也存在着一些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标准和指南。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制定,对于化工企业的全球化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化工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时,需要遵守相应的国际标准,以避免因排放问题而受到法律和商业上的制约。
在实际操作中,化工企业需要严格遵守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加强排放监测和治理工作。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提高设备技术水平、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等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的环保体系,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也是保障排放达标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企业应当认真遵守相关标准,加强环保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监督和支持,共同推动化学工业的环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关于涂料⼯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城市区域和⼯业的快速发展,涂料的应⽤越来越⼴泛,其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
我国涂料产量从2000年的183.9万吨增加到了2004年的298.1万吨,已成了世界涂料⽣产和消费的第⼆⼤国。
国际上著名的涂料公司PPG、阿*苏、⽴-邦、巴*夫等都已经落户中国。
与此同时,涂料使⽤对⼈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得到⼈们的重视,绿⾊、环保已经成为产品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也成为国际贸易中国绿⾊壁垒的组成部分。
限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已成为加强⾏业管理、提⾼市场竞争⼒的重要⽅⾯。
除了涂料使⽤过程中VOCs的挥发外,涂料⽣产过程中产⽣的废⽔、废⽓、固体废物等也是涂料⼯业污染物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定程度上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影响,美国,欧盟等对涂料⽣产过程中的VOCs的排放制订了专门的较为严格的标准,⽽我国⽬前仍执⾏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前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符合涂料⼯业发展的趋势。
为了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已经下达任务制订《国家涂料⼯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进⼀步加强⾏业污染控制,规范⾏业环境保护管理⼯作。
该标准也已经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强制执⾏标准。
涂料种类繁多,虽然⽔性涂料、粉末涂料、辐射固化涂料、⾼固分涂料等“节约型、环保型”涂料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很长时间内,溶剂型涂料尚⽆法完全退出市场,因此制订涂料⼯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既要考虑⽣产⼯艺的特点,⼜要考虑⾏业的发展趋势。
本⽂下⾯主要对制订标准的原则、国外标准的状况和标准体系的构建进⾏了探讨。
2制订标准的总体原则(1)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标,以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规划为依据,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2)有利于保护⽣活环境、⽣态环境和⼈体健康,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件的实施;(3)符合涂料⼯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与经济、技术发展⽔平和相关⽅的承受能⼒相适应,具有先进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4)按照优先污染物的原则,逐步进⾏实施;(5)以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依据;坚持控制技术可⾏和经济可⾏;(6)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参照国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7)淡化功能区分类控制,重视总量控制;(8)促进清洁⽣产,体现污染的过程控制;3国外标准体系及控制标准⽐较。
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比较邹文君;刘杰;鲍仙华;修光利【摘要】VOCs(挥发性有机物)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物,涂料的生产和使用是VOCs排放的重要固定源.美国、欧盟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涂料制造工业的VOCs排放标准,而中国自2010年起才开始管控VOCs的排放.通过对美国、欧盟和中国现行的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体系完整且严厉,由源头替代、工艺过程控制、排放限值、监控与管理等构成,但存在表征方法不明确、分析方法不准确、总量控制指标缺乏等问题.因此,基于优化VOCs全过程防控标准体系,提出以下4点建议:①强化源头VOCs排放控制,制定高固分涂料、水性涂料(油墨)各类涂料产品的VOCs含量限值,并配以相关分析方法;②加强VOCs工艺过程控制,在强调密闭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吸风罩捕集效率的统一判断标准;③选用TOC(有机碳)代替NMHC(非甲烷总烃)作为VOCs的表征指标,借鉴欧盟的逸散率制定排放绩效值,构建总量控制指标;④实施溶剂管理计划和PRTR(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记录),以实现VOCs减排的长效机制.【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年(卷),期】2019(032)003【总页数】10页(P380-389)【关键词】涂料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控制;排放标准【作者】邹文君;刘杰;鲍仙华;修光利【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上海市环境保护化学污染物环境标准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 200237;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北京100079;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33;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上海市环境保护化学污染物环境标准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中国大部分地区正面临着以PM2.5和O3为特征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1-3],作为PM2.5和O3的重要前体污染物[4-6],VOCs(挥发性有机物)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物. 研究[7-11]表明,VOCs除了对O3和PM2.5有贡献外,还可能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威胁人类健康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自2010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首次将VOCs列为防控重点污染物以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关于VOCs排放的控制政策,全方位控制VOCs排放. 但是,国家和地方的VOCs排放标准体系尚不统一,甚至VOCs的主要目标污染物种类和表征方式也没有统一,推行VOCs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存在阻碍.由于在涂料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助剂,所以涂料生产和使用成为VOCs的重要排放源. 尽管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出台,但涂料制造工业仍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发展.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的统计,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涂料年产量达1 899.78×104 t,逼近2 000×104 t[12].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监管体系的日趋完善,涂料制造工业必须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对VOCs加以管控. 该研究通过梳理比较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VOCs标准体系,结合中国目前政策法规的要求,提出了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优化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或标准提供依据.1 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控制要求比较美国、欧盟是开展VOCs污染控制较早的国家,分别对VOCs制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并且针对涂料制造工业均有具体的VOCs排放规定. 美国针对VOCs制定了新固定源排放标准(NSPS, new source performance standards),针对HAPs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制定排放标准(NESHAP),涂料制造工业是通过该标准控制,标准号为subpart HHHHH of 40 CFR part 63 (68 FR 69164),标准中对新的和现有的涂料生产操作规定了排放限值和操作要求. 2010年,欧盟颁布了IED (工业排放指令,DIRECTIVE 2010/75/EU)[13],将1999年颁布的《关于生产活动和装置中VOCs 溶剂控制指令》(1999/13/EC)[14]收录在附录中并加以更新,规定了20种有机溶剂在特定使用装置和活动中的VOCs排放限值,包括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总量排放.中国自2015年以来,天津、上海、北京、河北、陕西、福建等地陆续出台涂料制造工业相关的排放标准. 国家也启动国家行业排放标准《涂料、油墨及胶黏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等待发布. 新的标准体系中包括工艺过程控制、排放限值、总量控制等,控制方式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1.1 VOCs控制指标体系1.1.1 有组织排放控制指标针对VOCs有组织排放,美国融合了技术要求与排放控制标准,充分考虑了最佳可行技术(MACT)的原则,配以分析方法Method 18[15]和Method 25[16]. 利用GC-MS (气相色谱法),FID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ECD (电子俘获检测器)、ELCD (电导检测器)、氦离子化等检测器检测总的气态有机物〔如TOC (总有机碳)〕.TOC取值采用“以碳加和”的方式,以体积分数ppm为单位,要求总HAPs削减98%或通过收集后经过密闭系统进入处理装置(火炬除外)排放口的有机HAP (或TOC)≤20×10-6.欧盟规定了不同生产规模下涂料、油墨及黏合剂的VOCs排放标准,并出台一系列VOCs监测的技术指导文件. 欧盟和美国相似,以TOC作为VOCs有组织排放控制指标,并推荐使用FID方法监测TOC.目前关于中国固定源VOCs的测定方法尚未确定,目标污染物不同,VOCs测定方法不同. 当使用GC-MS对VOCs组分进行测定时,虽然可以定量测定的物种较多,但测试成本相应增加,技术含量高,推行难度大. 当前,NMHC (非甲烷总烃)是中国工业企业表征VOCs的常用指标,中国于2017年颁布了新的NMHC分析方法HJ 38—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代替原来的HJ/T 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7],分析方法与美国Method 25[16]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的测试方法,NMHC已经不再局限于碳氢化合物,而是在FID上能响应的除甲烷外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但NMHC指标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原因是NMHC值通常为总烃和甲烷之差,使用不同方法分离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效率、灵敏度也不同,导致误差较大,同时考虑到涂料制造工业中甲烷排放量极少,因此选用TOC或THC (总碳氢)代替NMHC作为VOCs的有组织排放控制指标更为合理. 表1对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VOCs有组织排放控制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表1 美国、欧盟、中国涂料制造工业有组织排放控制指标体系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organized emission control index of paint industry in USA, EU and China国家或地区控制指标限值分析方法原理美国TOC∕消除率TOC≤20×10-6或消除率>98%Method 18、Method 25A∕B气相色谱、FID、ECD、ELCD等欧盟TOC50 mg∕m3(胶黏剂生产);150 mg∕m3(涂料生产)BSAEN12619、13526FID中国国家标准地方标准NMHC100 mg∕m3(一般地区);60 mg∕m3(重点地区)HJ 38—2017FIDTVOC1)120 mg∕m3(一般地区);80 mg∕m3(重点地区)尚没有规定尚没有规定NMHC (上海、北京、河北、陕西、江苏)50~80 mg∕m3HJ∕T 38—1999气相色谱TVOC (天津、四川)80 mg∕m3HJ 734—2014GC-MS注: 1) TVOC为总VOCs,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对空气或废气中各VOCs物质进行定量,加和得到TVOC.图1给出了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的有组织排放限值,其中,北京DB 11/1385—2017《有机化学品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最为严格,有组织ρ(NMHC)(20 mg/m3)比欧盟标准(150 mg/m3)严格6.5倍. 但是根据企业实测结果发现,溶剂型涂料生产企业有组织ρ(NMHC)稳定达到20mg/m3是十分困难的. 另外,天津和河北的地方标准未在有组织排放限值中设置甲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限值. 由图1可见,各省市的标准限值差异较大,宽严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各省市环境背景值的差异及减排目标的不同所致,但不同的排放标准可能导致涂料生产企业的区域转移.标准名称:大气综排为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国家涂料油墨为《涂料、油墨及胶黏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合成树脂为GB 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综排为DB11/501—2017《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行业为DB 11/1385—2017《有机化学品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天津行业为DB 12/524—2014《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河北行业为DB 13/2322—2016《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陕西行业为DB 61/T 1061—20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上海综排为DB 31/933—20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上海行业为DB 31/881—2015《涂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江苏行业为DB 32/3151—2016《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厦门综排为DB 35/233—2011《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欧盟为IED (工业排放指令,DIRECTIVE 2010/75/EU). 下同.图1 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标准限值(有组织)对比Fig.1 Comparison of standard limit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atings industry (organized)1.1.2 无组织排放控制指标针对涂料制造工业中VOCs的无组织排放,欧盟基于物料平衡条件使用了3%~25%的溶剂逸散率来控制VOCs无组织逸散,既控制了无组织排放总量,也通过逸散率判断了工艺过程中对VOCs的收集效果. 逸散率(E)计算公式:F=I1-O1.1(O1.2)-O5-O6-O7-O8(1)F=O2+O3+O4+O9(2)E=F/(I1+I2)(3)式中:F为逸散性排放量,kg;I1为VOCs购买量,kg; O1.1为收集后直接排放量,kg;O1.2为经净化设备处理后的排放量,kg;O2为废水中的VOCs量,kg;O3为残留在产品中的VOCs量,kg;O4为逸散至大气中的VOCs量,kg;O5为净化设备的VOCs净化量,kg;O6为废弃物中VOCs量,kg;O7为成品中固有的VOCs量,kg;O8为回收准备再利用的储存部分的VOCs量,kg;O9为VOCs其他排放量,kg;E为逸散率,%;I2为回收后再利用的VOCs量,kg.表2为欧盟基于逸散率对VOCs无组织排放的控制要求. 目前,欧盟的溶剂使用行业正通过基于逸散率的溶剂管理计划对VOCs无组织排放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 图3给出了中国各省市企业厂界、厂区VOCs排放标准限值的对比. 中国侧重对厂界浓度[18-24]进行VOCs无组织管控,上海首先增加了厂区监控质量浓度限值,河北等省市也开始增加厂区质量浓度管控无组织排放[25-29]. 利用厂界质量浓度控制指标来要求企业边界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虽然能较为直观地反映VOCs无组织逸散的情况,但该指标受气象条件、监测位点、工况条件、周边污染源等干扰因素影响,不能有针对性地反映无组织控制效果,并针对逸散点位进行排查. 对于厂区特征污染物质量浓度限值仅有北京和河北的地方标准有规定,陕西、上海则仅对厂区的ρ(NMHC)进行限值控制,国家标准亦是如此,因此,建议在今后标准制定中考虑增加对厂区特征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控制,以管控VOCs无组织逸散.表2 欧盟VOCs无组织排放标准Table 2 Unorganized emission standards of air pollutants for coating and ink industry in EU产品溶剂用量∕(t∕a)年消耗溶剂量∕t溶剂用量比例∕%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量逸散率∕%胶黏剂>55~15>152520——20涂料、油墨和清漆>100100~1 000>1 000535320图2 欧盟逸散率示意Fig.2 The sketch map of escape rate in EU图3 国内涂料行业厂界和厂区VOCs排放标准限值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standard limits in boundary and within boundary in domestic coatings industry1.1.3 总量排放控制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提出了总量排放控制要求,并要求“增一倍减”. 但核算的基准尚没有统一,而针对北京和上海等较早在环评中提出VOCs排放总量备案要求的区域来说,“增一倍减”的总量控制政策实施较为困难. 原因是采用环评核算方法的核算总量很小,并且与当前方法不一致. 中国在《涂料、油墨及胶黏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尝试增加对涂料制造工业排放VOCs的总量进行控制,拟设定排放绩效值(即单位产品VOCs排放量)来对排放总量进行管控,但涂料品种众多,排放绩效值相差太大,难以统一,因此待发布稿中取消了排放绩效值. 针对总量排放控制,欧盟采用了逸散率进行控制,基于溶剂使用量来确定排放总量,可以不受产品限制,因此建议考虑借鉴逸散率规定总量排放控制指标.1.2 典型VOCs无组织排放源控制要求比较1.2.1 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逸散和装载逸散针对涂料油墨胶黏剂工业,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固定顶罐、内浮顶罐、外浮顶罐. 储罐的呼吸损失、工作损失、储存损失及边缘密封损失都会造成VOCs的无组织逸散. 不同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采用不同工艺控制要求,表3总结了美国和中国涂料制造工业中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主要管控类型和要求.表3 中国和美国涂料制造工业中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主要管控类型和要求Table 3 Main control types and requirements of volatile organic liquid storage tanks in China and USA序号中国1)储罐类型管控手段序号美国储罐类型管控手段1储存真实蒸气压≥76.6 kPa且储罐容积≥75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2储存真实蒸气压≥0.7 kPa且储罐容积≥100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3储存真实蒸气压≥10.3 kPa且储罐容积在75~100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4储存真实蒸气压≥0.3 kPa且储罐容积≥50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采用低压罐或压力罐采用浮顶罐或设置气相平衡系统或VOCs处理效率不低于90%浮顶罐或设置气相平衡系统或VOCs处理效率不低于80%1储存真实蒸气压≥13.1 kPa且储罐容积≥75.708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2储存真实蒸气压≥10.34 kPa且储罐容积≥75.708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3储存真实蒸气压≥0.69 kPa且储罐容积≥94.635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4储存真实蒸气压<0.69 kPa且储罐容积≥94.635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5储存真实蒸气压≥0.138 kPa且储罐容积<75.708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6储存真实蒸气压<10.34 kPa且储罐容积≥75.708 m3的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采用浮顶罐或设置气相平衡系统或VOCs处理效率不低于90%浮顶罐或设置气相平衡系统或者VOCs处理效率不低于80% 注:1)来自中国《涂料油墨胶黏剂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待发布稿).由表3可见,从受到管控的储罐类型来看,在储罐容积的选择角度两国类似,但在真实蒸气压的选择上,两国有所差异,美国严于中国. 中国和美国对储罐VOCs排放的控制手段大体相同,都是通过采取内浮顶罐或气相平衡系统或对不同VOCs 处理效率进行控制,而欧盟则规定储罐VOCs排放的最低处理效率为90%,从这点而言,严格程度顺序依次为欧盟>美国>中国.1.2.2 设备与管线泄漏为了将涂料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从储罐输送到生产环节,由管道、输送泵、阀门和法兰等组成的输送系统中连接部件的泄露形成无组织排放源. 美国针对设备管线泄漏制定通用标准(40 CFR Subpart TT和40 CFR Subpart UU),涂料制造工业可直接引用通用标准,该标准较为详细地规定了现有源(生产环节没有连续排放源、生产环节含有至少1个连续排放源)、新源(所有环节)的控制要求. 中国在《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标准》(待发布)也对设备管线泄漏环节进行了类似规定. 表4比较了美国、欧盟、中国设备管线泄漏VOCs排放控制要求.表4 美国、欧盟、中国设备管线泄漏VOCs排放控制要求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emission requirements of equipment pipeline leakage for paint industry in USA, EU and China国家或地区源分类来源具体要求美国现有源新源生产环节无连续排放源40CFR Subpart TT①豁免条款为真空设备、年工作小于300 h的设备、不接触或包含流体的设备和管线组件;②泄漏限值定义为10 000×10-6生产环境至少1个排放源40CFR Subpart UU①豁免条款为真空设备、年工作小于300 h的设备、不接触或包含流体的设备和管线组件;②泄漏限值定义为500×10-6,搅拌器为10 000×10-6;③泄漏修复:发现泄漏后15 d修复完成;第1次修复在5 d内进行所有环节40CFR Subpart UU同上欧盟——①泄漏认定为动密封点≥2 000×10-6、静密封点≥500×10-6、密封点滴漏超过3滴∕min;②制定泄漏检测和修复计划中国《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标准》(待发布)①对泵、压缩机、阀门等组件的操作制定技术指南;②制定泄漏检查和修复计划1.2.3 有机液体装载操作控制要求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入罐车时,罐车内的VOCs被装入的液体置换而排入大气中. 中国与美国类似,建议装卸过程中VOCs排放采取气相平衡系统和末端处理设施控制,并规定经末端处理后的排放质量浓度或去除效率. 表5比较了美国、欧盟、中国有机液体装卸操作VOCs排放控制要求.1.2.4 废水处理单元针对废水处理单元,废水中含有部分油墨、溶剂等VOCs在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等环节逸散进入环境,形成无组织排放源. 中国对于废水处理单元的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较为合理,在敞开液面100 nm处的VOCs检测体积分数≥200×10-6时,要求密闭收集至末端处理设施. 表6比较了美国、中国在废水单元VOCs排放控制的要求.1.3 工艺过程控制比较一般而言,为在生产或使用过程控制VOCs排放,鼓励采用的主流措施为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另外针对无法密闭的情况,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提出对其做到有效收集. 在《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针对不同的涂料制造工艺提出了不同的收集率. 但是实际执法中,缺乏判断有效收集的统一标准. 中国于2016年颁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4274—2016《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规定了局部排风设施控制点(面)位置、控制风速的检测方法与限值标准. 控制技术规范提出了无组织排放吸风罩的断面风速的要求,在《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标准》中规定外部式吸风罩的吸入风速不能低于0.6 m/s.表5 美国、欧盟、中国有机液体装卸操作VOCs排放控制要求比较Table 5Comparison of emission requirements of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s for paint industry in USA, EU and China国家或地区具体要求美国①密闭系统收集后进入任何处理装置(火炬除外),使得总HAPs去除效率≥98%或体积分数≤20×10-6;②或经过密闭系统收集后进入火炬;③或进入燃料气系统或者设施;④或使用气相平衡装置控制欧盟采用油气回收或顶部浸入装载或当油气回收技术不可行时,将废气引入净化装置中国①对于蒸气压≥2.8 kPa的装载物料,其装载设施应配备废气收集系统或气相平衡系统,并排气至VOCs处理设施;②采用顶部浸没式或底部装载方式,顶部浸没式装载出料口距离罐底高度应小于200 mm;③经废气收集系统和(或)处理设施排放ρ(VOCs)≤70 mg∕m3表6 美国、中国废水处理单元VOCs排放控制要求Table 6 Comparison of emission requirement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unit for paint industry in USA and China国家废水处理单元VOCs排放控制要求美国对于废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应满足VOCs的削减率≥95%或排放体积分数≤20 ×10-6中国①距敞开液面上方100 mm处的VOCs检测体积分数≥200 ×10-6,应密闭废水液面,并排气至废气收集系统;②对于废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密闭排气至排气筒ρ(NMHC)≤70 mg∕m3美国环境保护局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涂料、油墨生产过程中VOCs排放控制》中提出全密闭系统,并定义其为围绕排放源设置封闭系统后经过收集,通过排气筒或通道进入末端控制装置的系统. 表7给出了中国、美国、欧盟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中对反应容器的密闭性要求. 美国在强调密闭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工艺设备的技术要求,规定了反应容器、储罐、设备泄漏、热交换系统等控制排放的根本方式,如对控制储罐的冷凝器温度、油气回收系统气液比等参数提出详细规定,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技术规范,特别是小源的控制,以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表7 中国、欧盟、美国涂料制造工业VOCs排放标准中反应容器密闭性要求Table 7 Comparison of emission requirements of container tightness for paint industry in USA, EU and China国家或地区具体要求美国、中国覆盖率1)≥90%欧盟对容器≥0.94 m的固定式容器要求加盖; 敞口设备,加设吸风罩装置注: 1) 覆盖率=(1-有可见非密封段的周长/盖子的周长)×100%.中国VOCs排放标准虽已经借鉴国外制定了对VOCs的储存装置、装载设施、废水收集系统的管控要求,但并未设定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参数,进行精细管控,无组织排放形势仍较为严峻.1.4 环境管理要求环境管理方面,中国涂料企业主要通过记录环保台账(原辅材料的使用量、污染防控设施的运行情况)等对生产状况进行管理,而欧盟最大的特色是对91种重点污染物实施PRTR (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记录)制度,并对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削减进展进行跟踪,该制度值得中国学习.2 涂料及类似产品VOCs含量限值对比自2013年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来,国家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均提出了涂料、油墨、胶黏剂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鼓励生产和销售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水基型、无有机溶剂型、低有机溶剂型的涂料、油墨和胶黏剂等. 但到目前为止,仅有京津冀地区联合出台了建筑涂料和胶黏剂的VOCs含量限值标准,江苏出台了涂料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深圳出台了SZJG 54—2017《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技术规范》. 但由于涂料产品种类众多,功能各异,制定统一的VOCs含量限值在执法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美国在磁带涂层排放标准(SSS)[30]、基材上聚合物涂层排放标准(VVV)[31]中提出VOCs含量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分析方法(Method 24[32]). 欧盟涂料指令(2004/42/CE)中从产品源头规定了汽车涂料及建筑涂料的VOCs含量限值,与工业排放指令配合使用,从源头到末端实现对涂料行业的VOCs管控. 而中国主要是通过环境标志产品标准来限制相关涂料产品的VOCs,另外少数涂装印刷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限制了即用油墨的VOCs含量.2.1 涂料产品ρ(VOCs)限值对比根据涂料产品用途不同、类型不同,欧盟涂料指令和中国香港都制定了详细的受规管的涂料产品ρ(VOCs)限值标准,中国也制定了部分涂料产品(如建筑外墙涂料、溶剂型汽车涂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图4分别比较了国内外产品标准中针对建筑外墙涂料、溶剂型汽车涂料的ρ(VOCs)限值的差异. 从图4可以看出,欧盟对涂料产品的ρ(VOCs)限值最为严格.图4 国内外涂料产品ρ(VOCs)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VOCs content standard limit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ating products图5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VOCs含量对比Fig.5 Comparison of VOCs content standard limits in environmental label product in China2.2 环境标志产品VOCs含量限值对比针对VOCs含量限值,环境标志产品标准中对涂料、油墨、胶黏剂有两种主要的表述形式:①规定其中的w(VOCs)小于或等于某一百分比,如中国水基凹印、柔印油墨中的w(VOCs)限值;②规定了单位产品中VOCs的最高允许含量的绝对值,如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建筑胶黏剂、胶印油墨对ρ(VOCs)的限值规定. 图5为国内涂料环境标志产品VOCs含量对比,建筑溶剂型胶黏剂的ρ(VOCs)、水基凹印油墨的w(VOCs)要求最为宽松.2.3 即用状态下的限值比较在涂料使用行业(如印刷、涂装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通过规定即用油墨的ρ(VOCs)或w(VOCs)限值从源头控制VOCs排放. 图6给出了北京、上海、广东。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也不断变得更加普及。
然而,由此产生的工业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保护环境资源,控制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一直是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热点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环保部门不断制定或修改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了推进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规定,针对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行业,我国环保部门制定了《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71-2004)。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行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特性,以及可能对大气环境有害影响程度制定的,其中重点关注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可能会有害大气环境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根据该标准,涂料、油墨及胶粘剂行业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有机物、氮氧化物和重金属,对每一种污染物设定了排放标准限值,并建立了监测、评价和防治等责任制。
要说明的是,《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执行后,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行业的污染源所发射的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都有明显的减少。
因此,涂料、油墨及胶粘剂行业的排放标准必须得到有效执行,才能确保大气污染控制的有效减少,有助于保护空气环境。
除此之外,涂料、油墨及胶粘剂行业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水平。
首先,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严格执行《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其次,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此外,进一步推进新技术的研发,采用低污染和节能的新工艺,采取有效的净化技术,开发净化设备,确保污染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努力,有效管控涂料、油墨及胶粘剂等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助于空气污染的减少,从而保护我们的环境,促进环境的持续发展。
涂料voc排放标准涂料VOC排放标准。
涂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它在装修和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涂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这些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为了控制涂料VOC排放,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法规。
在中国,涂料VOC排放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来规范。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涂料、油墨、胶粘剂挥发性有机物限量》(GB 18582-2008)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8)。
这两项标准分别规定了涂料中VOC的限量要求,以及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地方标准则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VOC排放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和限制。
为了满足涂料VOC排放标准,涂料生产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企业需要选择低VOC的原材料,包括树脂、稀释剂、颜料等。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采用低VOC的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VOC监测系统,确保产品的VOC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除了涂料生产企业,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也需要重视涂料VOC排放标准的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涂料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以减少VOC的排放。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换气,减少室内VOC的积累,保护居民的健康。
此外,政府部门也在加强对涂料VOC排放标准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对涂料生产企业的排放监测,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涂料VOC排放标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之,涂料VOC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举措,涂料生产企业、施工单位、使用单位和政府部门都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法规,减少涂料VOC的排放,共同建设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涂料VOC排放标准的执行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清新与健康。
国家喷漆废气排放标准
国家对喷漆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是因为喷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喷漆废气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质,如果排放不受控制,将会对大气造成
严重污染,危害人民的健康。
为了控制喷漆废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首先,国家对喷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喷漆设备必须符合国
家标准,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喷漆效果。
另外,国家还规定了喷漆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以鼓励企业使用更加环保的喷漆设备,减少废气排放。
其次,国家对喷漆废气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
喷漆工艺和喷漆材料,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喷漆废气的排放浓度,确保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
同时,国家还对企业的年度喷漆废气排放总量做出了限制,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喷漆废气的排放量。
此外,国家还对喷漆废气的治理设施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要求。
企业必须安装完
善的喷漆废气治理设施,如喷漆废气收集系统、废气处理设备等,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运行管理,确保治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和喷漆废气的有效处理。
总的来说,国家对喷漆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喷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喷漆废气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控制、喷漆废气的治理设施和运行管理等方面。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强喷漆废气的排放管理,减少喷漆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键入文字]
国内外涂料制造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比较
北极星VOCs 在线讯:摘要:VOCs(挥发性有机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物,涂料的生产和使用是VOCs 排放的重要固定源.美国、欧盟于20 世纪90 年代制定了涂料工业的VOCs 排放标准,而我国自2010 年起才开始管控VOCs 的排放.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我国现行的涂料工业VOCs 排放标准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涂料工业VOCs 排放标准体系完整且严厉,由源头替代、工艺过程控制、排放限值、监控与管理等构成,但存在表征方法不明确、分析方法不准确、总量控制指标缺乏等问题,因此基于优化VOCs 全过程防控标准体系,提出以下4 点建议:(1)强化源头VOCs 排放控制,制定高固分涂料、水性涂料(油墨)各类涂料产品的VOCs 含量限值,并配以相关分析方法;(2)加强VOCs 工艺过程控制,在强调密闭要求基础上,制定吸风罩捕集效率的统一判断标准.(3)选用TOC(有机碳)代替非甲烷总烃(NMHC)作为VOCs 的表征指标,借鉴欧盟的逸散率制定排放绩效值,构建总量控制指标.(4)实施溶剂管理计划,污染物释放和转移
登记记录(PRTR),实施VOCs 减排的长效机制。
我国大部分地区正面临着PM2.5 和臭氧(O3)为特征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作为
PM2.5 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污染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污染物. 其实VOCs 除了对臭氧和PM2.5 有贡献外,还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或者恶臭扰民,威胁人类健康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自2010 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首次将VOCs 列为防控重点污染物以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关于VOCs 排放的控制政策,全方位控制VOCs 排放. 但是国家和地方的VOCs 排放标准体系尚不统一,甚至VOCs 的主要目标污染物种类和表征方式也没有统一,推行VOCs 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受到了抑制.
由于涂料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助剂,所以涂料生产和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