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一、囚徒困境举例概述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

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1950年提出来的。他当时编了一个故事向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心理学家们解释什么是博弈论,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故事内容是:两个嫌疑犯(A和B)作案后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警方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8 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则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1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许多行业的价格竞争都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每家企业都以对方为敌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在价格博弈中,只要以对方为敌手,那么不管对方的决策怎样,自己总是以为采取低价策略会占便宜,这就促使双方都采取低价策略。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的竞争、各大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等等。在国内的家电大战中,虽然不是两个对手之间的博弈,但由于在众多对手当中每一方的.市场份额都很大,每一个主体人的行为后果受对手行为的影响都很大,因此,其情景大概也是如此。如果清楚这种前景,双方勾结或合作起来,都制定比较高的价格,那么双方都可以因为避免价格大战而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往往这些联盟处于利益驱动的“囚徒困境”,双赢也就成泡影。五花八门的价格联盟总是非常短命,道理就在这里。并不是每次个人的“理性选择”都能让自我利益最大化,也许会让你陷入一个“囚徒困境”。大量例子说明,在“囚徒困境”中,常常是先动手的一方会占一些优势。那么,“先下手为强”吧。

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1.个体理性

为了能够生存,人必需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算计和寻找给予本体安全感与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个体理性的基本行为目标。通常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效用、安全、自由。经济学主要研究效用问题。个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效用满足感的过程,因此总会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目标,如此行为即所谓的个体理性。为了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当代经济学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完美个人理性。

2.集体理性

集体理性是一个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的追求效用的行为,它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率、内部稳定和成员间的公平。通过生产和配置努力提高人们活动的效率,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是集体理性的基本行为。集体的稳定是集体存在的关键,协调好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保证集体稳定的核心条件。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效率和公平缺一不可,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成员间的公平理所当然成为集体理性的表现形式。

3.二者矛盾的根源

现实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总是存在着矛盾:个体理性必须以集体理性为基础,但集体理性的获得或保障却可能是以个体的非理性为代价,集体理性必须以个体理性为前提,但个体的理性行为却未必能保证集体的理性状态。由于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个体理性总是有限的,从而导致决策时往往忽视一些长远的,公共的利益。著名的“囚徒困境”、“公用悲剧”、逆向选择理论、不可能定理等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背离的重要佐证。其实,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基本根源在于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集体利益和集体理性不过是个体利益对立与冲突的建制化,组织化的表达。[1]个体利益的冲突来源于资源的稀缺, 稀缺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利益的冲突也就不能消除。在现代社会中,利益冲突比较文明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竞争本身也存在合作性竞争和非合作性竞争两种。合作性竞争可能导向集体理性,非合作性的竞争则必然导向集体的非理性。

三、如何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1.非合作性博弈问题的解决就是寻求合作之路

博弈可以划分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是效率、公正、公平;

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体理性,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一个典型模型,“公地悲剧”同样也是个体理性导致的结果。

一块公共的牧地本来可放50只羊,超过了这个放牧量就会导致这块公共牧地严重退化,最后的结果将导致这个牧场最后放不了羊。假设这块公地有10户人家,每户人的放羊是5头,但是每户选择的最优策略是放尽可能多的羊,因为他可以获取通过饲养牲畜所产生的直接受益,但是仅承担一部分来自过度放牧的成本。

2.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将导致牧场严重退化,最终放不了羊。

非合作博弈有着一些基本假设,比如资源稀缺、经济人、共同知识和互相不信任等。资源的稀缺是人类生活的事实,自然界并不能主动满足我们的需要。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仅仅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满足不了每个经济人的这种利益,结果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当个体之间没有达成共识,互相之间不信任时,必然导致非合作性博弈,这是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个体的最大自然偏好也满足不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非合作博弈所产生的集体理性缺失往往造成效率低下。与非合作博弈相反的是合作博弈,亦称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各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其他方的利益有所增加,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集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和公正。如何克服不信任显然是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的通路。关于非合作博弈的研究表面上是描述非合作的规律,更深的目标其实是寻找合作之路。事实表明,只有合作才有最佳的共同结果。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均具相对意义,即“个体理性”中的“个体”不仅指自然人,也指大集团中的小团体,而“集体理性”中的“集体”在相对于更大的集团时,则转化为个人。从帕累托改进的意义上说,当集体成员的数量严格小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数量时,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尽管它对该集体的成员而言是一件坏事。在囚徒困境中,尽管二人都坦白使囚徒集体的福利减小,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有益的。同理,令商家痛苦的价格战却使广大消费者从中受益。

四、结语

本文认为个体理性就是个体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