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民法课件(1)
- 格式:ppt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56
民法课件1第一篇:民法课件1民法总论一、民法的起源(一)国外民法的起源民法起源于罗马法。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
公元6世纪30年代,东罗马帝国皇帝优士丁尼编《国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法学汇编)和《查士丁尼新律》。
《查士丁尼法典》是一部罗马历代皇帝的敕令大全。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以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蓝本的官方指定教科书,《查士丁尼学说汇编》将历代法学家的学说加以整理。
《查士丁尼新律》收录和查士丁尼皇帝颁布的敕令。
罗马法结构:人法、物法、诉讼法。
二、民法的地位(重点)(一)民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
首先,民法基本理论对法学基础理论和其它法学科目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其他部门法只是从不同侧面对民事法律关系和基本原则的保护、充实和发展,或者为它们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法制条件和环境。
(二)我国民法的起源中国民法一词的来源。
日本明治维新后引入、制定日本民法典,从法语转译,并用汉字定名为“民法”。
1911年中国清朝政府聘请日本学者帮助,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因汉字“律”与“法”同意,由此中国有了“民法”一词。
(二)民法是生活之法。
民法最为贴近我们现实的生活,有人评价到民法就是生活中最为普通常识的集合,可能也是基于这个看法。
当然,我们很清楚民法不仅仅止于生活,更是对生活的高度抽象,最终再反过来作用于生活当中,从“摇篮到墓地”,民法对人的一生是一个终极关怀。
其实这一点应当是民法具有重要地位最为本质的体现,正是因为民法调整对象的极为广泛,所以它才能成为法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三)民法是人民自由与权利的圣典,并主张权利的同等保护。
私法以尊重、保护市民的私人利益、自由意志,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力,维护其精神安宁为出发点。
为此,民事法律必须以授权性规范为主体,赋予所有市民以广泛的民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