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一、《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攘攘,夫役绳绳。
山原旷其盈虚,泾渭湛其清浊。
君子未有恃,众则何依?留侯之懿,贾谊之贤,都人士之耻,朝妻良之姦,后宫之艳主,夕贵妃之媚。
荃不察阴阳之随,杂乱太仁之域。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日暮,孰云〔云从踪〕?问客行之报命或不遇。
苟富贵,无相忘。
子车单于将何及?终风且乐,何罪之有?尔生曾为乐,尔后何为病?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久。
男儿欲自守,青春岂不留。
二、《归去来兮辞》译文我归去来了,我的田园已漫芜草难回吗?既然自认心灵被形势所累,为何心烦意乱而独自悲伤?觉悟往事再不能警告,意识到未来是可以追寻的。
实际上迷途尚未远离,感受到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船飘远了,轻轻地飘着,风吹拂衣角。
问正在担心前路的征夫,为何悔恨晨光的微弱。
我仰望宏伟的宫阙,心情喜悦地边走边奔,仆人们忙碌着,士兵们守卫着。
山野辽阔,一片浩瀚而空虚,江水湖泊清澈而混浊。
君子仍未有所依靠,众人又该何去何从?留侯之行为崇高,贾谊之忠正,都市人士则感到惭愧,朝廷的良民却品行不端,后宫的女性主人们生活放荡,傍晚的贵妃们娇媚。
姜太公不明白阴阳的变化,挂着太多仁爱而乱了方寸。
你可曾思考过吗?房屋远了就是日暮,又有谁能找到云行的轨迹呢?问行人却无法得到报喜的信息。
如果财富富裕,不再相互遗忘。
子车单于将无法到达何境?终究风还是且快乐,何罪之有?你生来曾经是愉快的,之后又为何病态?人生有爱情就会流泪,江水江花又岂能永久。
男子欲自我保护,青春岂能不留下痕迹。
三、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被收录于《楚辞》中。
本篇通过描绘主人公归去来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疑惑。
1. 地理景观描写:诗中通过对田园乡村和山水风景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对山水的热爱。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一词多义1.行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②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③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④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行为)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⑥琵琶行(文体之一)⑦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列,队伍)2.引①引而不发(开弓)②引壶觞以自酌(端起)③乃引匕首提秦王(举起)④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带领)⑤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吸引)⑥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⑦李凭箜篌引(诗歌体例)3.乘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同乘一辆车)②乘虚而入(利用)③聊乘化以归尽(顺随)④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⑤自京师乘风雪(冒着)⑥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辆)4.策①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②策扶老以流憩(拄着)③退而论书策(竹简)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策略)5.之①求之靡途(代词,代“为长吏”)②四方之事(助词,“的”)③悦亲戚之情话(助词,的)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取独)⑤恨晨光之熹微(取独)⑥审容膝之易安(取独)⑦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取独)⑧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6.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使、让)②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③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④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连词,来,表目的)⑤倚南窗以寄傲(连词,来,表目的)⑥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结果)⑦策扶老以流憩(连词,表修饰)⑧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⑨景翳翳以将入(连词,表修饰)⑩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表目的)⑾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⑿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⒀聊乘化以归尽(连词,表顺承,然后)7.而①奚惆怅而独悲(表并列)②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③风飘飘而吹衣(表修饰)④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⑤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⑥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⑦抚孤松而盘桓(表修饰)⑧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⑨或植杖而耘籽(表修饰)⑩临清流而赋诗(表修饰)古:指做官。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城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3、形容词活用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菲”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重点实词(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二)一词多义1. 引(1)拉、牵: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2)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3)引导: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4)向上站起: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王》(5)投、掷: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2. 乘(1)shèng 一车四马:万乘之国——《韩非子·五蠹》(2)chéng ①趁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②顺着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③乘坐李白乘舟将欲行——《赠汪伦》3.心(1)心愿:因事顺心——《归去来兮辞》(2)内心:既自以心为行役——《归去来兮辞》4.夫(1)指成年男子: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2)指示代词,这、那: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5.故(1)旧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归去来兮辞》(2)所以:故便求之——《归去来兮辞》(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生生所资,策扶老以流憩,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1)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2)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倚南窗以寄傲(2)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四)古今异义风波未竟尝从人事悦亲戚之情话携幼入室有事于西畴既窈窕以寻壑二、重要虚词1.之(1)代词故便求之(2)助词的悦亲戚之情话取独感吾生之行休宾语前置标志何厌之有音节助词填然鼓之定语后置标志马之千里者中心语与补语之间,相当于“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动词惶惶欲何之2.以(1)介词让既自以心为行役用问征夫以前路把农人告余以春及因为家叔以余贫苦凭借然秦以区区之地在……时候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2)连词表修饰舟遥遥以轻飏表目的倚南窗以寄傲表承接园日涉以成趣表并列木欣欣以向荣(3)动词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认为皆以美于徐公3.而(1)代词通“尔”,你,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连词表假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转折门虽设而常关表修饰时矫首而遐观表承接鸟倦飞而知还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表目的振长策而御宇内表并列觉今是而昨非三、特殊句式(一)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2.既自以心为行役(二)状语后置1.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问征夫以前路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三)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惶惶欲何之3.乐夫天命复奚疑(四)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2.富贵非吾愿。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1.归去来兮辞中的通假字1衡通“横”乃瞻衡宇,载欣载奔2景通“影”景翳翳以将入2.归去来兮辞中的古今异义的词1亲戚古: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属;“亲”是指父母亲,“戚”是指包括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不包括父母,指自己家庭有婚烟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2有事古:指有农事;今:有事情;3.归去来兮辞中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快审容膝之易安易安,使……和悦安适2名词用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园,到园中,在园中日,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有时3名词作动词用乐琴书以消忧琴,弹琴书,读书或棹孤舟棹,划4归去来兮辞中的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快乐4.本文中的“以”、“之”以:1连词:表顺承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恰颜绮南窗以寄傲怀良辰以孤往登东皋以舒啸表并列请息交以绝游表修饰云无心而出岫舟遥遥以轻飏景翳翳以将入策扶老以流憩表目的问征夫以前路聊乘化以归尽乐琴书以消忧让既自以心为刑役用把农人告余以春及1助词的恨晨光之熹微悦亲戚之情话2助词取独不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动词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归去来兮辞中的特殊句式:1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刑役“为”表被动;2“载欣载奔”载,zài;载……载……,即:一边……一边一边高兴,一边奔跑;今有成语“载歌载舞”即指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归去来兮辞中的文言实词;通假字:衡、景古今异义词:亲戚、有事词的活用:怡、易安、园、时、琴、书、棹、乐、悦、以、之等文言特殊句式: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省略句联系成语“载歌载舞”,理解“载欣载奔”中“载……载……”的意义。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划)策扶老以流憩(拄着)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有时)3.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空膝的小屋)4.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5.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愉快)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6.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7.形容词作动词审容膝之易安(安居)三、古今异义词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9.或植杖而耕耔古:立今:种植10.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四、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五、虚词积累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六、疑问词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疑问词有“胡”(“胡不归”,相当于“为什么”)、“奚”(“奚惆怅而独悲”,相当于“为什么”)、“焉”(“复驾言兮焉求”,相当于“什么”)和“曷”(“曷不委心任去留”,相当于“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那么?(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一、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有春耕之事今义: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 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叹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三)词类活用1.幼稚盈室(形作名,小孩)2.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3.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4.眄庭柯以怡颜(使……快乐)5.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神情)6.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纳膝盖的小屋)7.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天)8.悦亲戚之情话(以……为乐)9.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10.或棹孤舟(名作动,用桨划)11.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即羡慕)12.乐琴书以消忧(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四)一词多义1.策(1)振长策而御宇内(竹制的鞭子)(2)策之不以其道(鞭策,驾驭)(3)策扶老以流憩(拄)(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简牍,册文,书册)(5)策勋十二转(记录,记录于策)(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计谋,谋略)2.乘(1)独与迈乘小舟(坐,驾)(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骑)(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4)因利乘便(凭借,利用,趁着)(5)若夫乘天地之正(随着,顺应)(6)千乘之国(车子)(7)约车骑百余乘(量词。
用以计算车子)(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2.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3.倒装句(1)状语后置问征夫以前路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2)宾语前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复驾言兮焉求乐夫天命复奚疑4.固定句式载欣载奔(一边……一边)二、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既有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当初自己为了谋生而出仕的懊悔。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归去来兮辞_知识点整理二、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3、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5、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6、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7、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8、委: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委托)教化从来有源委(末尾)委命下吏(把……交给)9、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10、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1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1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三、古今异义词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2.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9.或植杖而耕耔古:立今:种植10.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11. 审容膝之易安古:觉察12. 悟已往之不谏古:劝止、谏止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A、或棹孤舟(划船)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C、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有时)5.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愉快)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6.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倒装句(1)状语后置局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问征夫以前路(2)宾语前置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复驾言兮焉求?C、乐夫天命复奚疑?3、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4、固定句式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五、课文分析2、本文作于他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
..[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
追.[挽救,补救]。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
..[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áng)[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
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简陋的房子],载.
..[微明,天未大亮]。
乃瞻.[远望]衡宇
欣载.[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
僮仆欢迎,稚子
..[幼儿]候门。
三径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满杯]。
引壶觞以自酌,眄.(miǎn)[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
..[寄托
..[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
倚南窗以寄傲
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膝
..[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
园日涉.[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柱着]扶老
..[手杖]以流憩.(q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举]首而遐.(xiá)[远]观。
云无心
..[无意地]以出岫.(xi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
景.(yíng)[同“影”日光]翳翳
..[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
而盘桓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不相合],复驾言
..[指出游。
言,助词]兮焉求
..[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
春及,将有事
..[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óu)[田地]。
或命巾车
ào)[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
既窈窕
..(yǎo tiǎo)[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huánghuá
ng)[不安的样子]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
..[天帝所居,也就是所谓仙境]不可期.[至,
及]。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zǐ)。
登东皋.(gāo)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词类活用:
4、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二.词类活用:
1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2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3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4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5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6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
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
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五.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六.综合练习: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挽救)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情话:知心话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乘化:顺着自然的变化
1. 答案:B。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摇摇以.轻飏云无心以.出岫
B.悦亲戚之.情话感吾生之.行休
C.复驾言.兮焉求悟言.一室之内
D.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 答案:A。
相当于而,表修饰。
(B.的/取独;C。
语助/交谈;D.被动/语助)
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3.答案:C。
解析:①把;②而;③把;④因为。
4.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军中无以为乐B.引以为流觞曲水
C.临清流而赋诗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4.答案:D。
5.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一边……一边……)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
C.审.容膝之易安。
(明白,深知)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追赶,追逐)5.答案:D。
来得及弥补。
6.谢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矫.首而遐观(举,抬)B.策.扶老以流憩(马鞭子)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通“筹”,筹划)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怀念,想念)
6.答案:A。
(B、拄着;C、田地;D、怀着,趁着。
)
7.下列对文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作者把过去做官视为误入迷途,而把今天的归隐才看作是正确的选择。
这两句显示了作者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和与世俗读书人迥不相同的人生观。
B.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作者在外做官,迷失了回家的路。
这两句话实写心中的悔恨,与前文“迷途”相呼应。
C.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说明作者回到农村后,就谢绝与上层社会交往,每天独自在院中散步而兴味无穷。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心境:过去做官本来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而知还。
7.答案:B。
8.“归去来兮”一语在文中两次出现,对其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让人感觉他此志已定,此意已决。
B.第三段首句进一步宣言,我不仅弃官归隐,而且还要和当道者断绝交流。
C.第一句“归去来兮”引出从“归”至家的情景的描写,第二句“归去来兮”引出“隐”后的生活和感受。
D.两句“归去来兮”以抒情句式既表达出对短暂的“适俗”经历的反省和“迷途知返”的决心,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8.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