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
- 格式:pdf
- 大小:38.03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1.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
3。
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肌肉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随机血糖(指血)。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B超、眼底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5。
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1)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管理。
(2)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居民要定期随访.(3)告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
6.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流感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教育。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1.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人口信息。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
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上门服务.4。
每次年检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及解释1.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2。
健康检查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检查表数/抽样的健康检查表数×100%.六、附表1.老年人健康体检年检表2。
老年人健康管理随访表附表1:老年人健康体检年检表**如因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而住院/家庭病床,请特别说明填表说明本表项目内容应参照表格内容进行,检查结果应如实填写,未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填写.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应在相应项目后填写相关说明。
特别须说明的项目:1。
症状:项目可以多选,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症状编号的数字,如有其它症状,请在“其它”一栏中具体描述。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预约: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根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并进行评分偏颇体质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平和体质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四、服务要求(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性病患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
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工作指标(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注: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
老年人健康管理规范服务内容老年人健康管理规范服务是一项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全面健康管理计划,旨在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措施,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健康管理规范服务的内容,包括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教育、康复护理、营养指导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一、健康评估健康评估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起点,通过对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健康评估包括:1.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项目,以及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视力、听力等功能性检查。
2.生活习惯评估:包括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运动量等方面的评估,旨在发现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方案。
3.心理健康评估:评估老年人的情绪状态、认知能力、社交支持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慢性疾病、残疾等的应对能力,旨在发现和干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二、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持续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健康监测包括:1.定期体检: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制定定期的体检计划,包括常规的生化指标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及针对特定疾病的筛查。
2.疾病监测:对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进行定期的监测,包括血压、血糖、骨密度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对病情变化的及时调整和干预。
3.健康数据记录:将老年人的健康数据记录下来,包括体重、血压、血糖等,借助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追踪,为健康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向老年人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技能,提高老年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包括:1.健康知识教育:向老年人提供有关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及膳食、运动、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健康知识。
2.生活技能培训:培训老年人合理的饮食习惯、安全的居住环境、适宜的体力活动等生活技能,以提高老年人的自理和自主生活能力。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之袁州冬雪创作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平易近.二、服务内容每一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含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懂得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罕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今朝用药和生活自理才能等情况.(二)体格检查.包含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凑趣、心脏、肺部、腹部等惯例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停止粗测断定.(三)辅助检查.包含血惯例、尿惯例、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肚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和腹部B超(肝胆胰脾)检查.(四)健康指导.告知评价成果并停止相应健康指导.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归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3.对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或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4.停止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认知和情感等健康指导.5.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三、服务流程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有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分的接洽,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更.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承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详细内容详见《居平易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归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工作指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年内承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平易近数×100%.注:承受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承受了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健康体检表填写完整.六、附件老年人生活自理才能评估表附表老年人生活自理才能评估表该表为自评表,根据下表中5个方面停止评估,将各方面断定评分汇总后,0~3分者为可自理; 4~8分者为轻度依赖;9~18分者为中度依赖;³19分者为不克不及。
一、总则(一)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应当坚持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和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服务内容(一)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应当包括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指导三个方面。
1.健康评估: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全面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包括慢性疾病的存在和控制情况等,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2.健康干预: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采取预防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合理用药等,以及针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3.健康指导: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手段,提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还应提供日常护理、康复护理和终末关怀等服务。
1.日常护理: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如洗浴、饮食、口腔护理、转移活动等,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康复护理:根据老年人的康复需求,提供康复训练、理疗、运动疗法等,帮助老年人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
3.终末关怀:对于病情无法逆转、即将面临死亡的老年人,提供安宁疗护、心理疏导等特殊服务,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保障其尊严和舒适。
三、服务机构(一)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包括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护理服务机构许可证等。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具备完备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清洁、舒适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等,以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以保障服务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四、服务流程(一)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应当以老年人的个体需求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二、服务内容1。
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2。
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
3.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肌肉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4。
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随机血糖(指血)。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B超、眼底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5。
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1)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管理.(2)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居民要定期随访。
(3)告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
6。
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流感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教育。
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1.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人口信息。
2。
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健康管理。
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上门服务。
4。
每次年检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及解释1。
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2。
健康检查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检查表数/抽样的健康检查表数×100%.六、附表1.老年人健康体检年检表2.老年人健康管理随访表附表1:老年人健康体检年检表**如因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而住院/家庭病床,请特别说明填表说明本表项目内容应参照表格内容进行,检查结果应如实填写,未进行的检查项目不填写.检查出现异常结果,应在相应项目后填写相关说明.特别须说明的项目:1。
症状:项目可以多选,在方框内填写相应症状编号的数字,如有其它症状,请在“其它”一栏中具体描述。
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面向公众的卫生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与需求,提供全面、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所谓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即是指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内容、方法、标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1.目标和原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目标是通过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多种手段,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其原则是以老年人为中心,注重预防为主,强调个性化和综合性。
2.服务对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存在慢性疾病、脆弱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
3.健康评估: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包括身体测量、疾病筛查、认知功能评估、心理评估等。
4.健康教育:向老年人传授养生知识,提供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指导,帮助老年人正确应对老年期的生活和健康问题。
5.疾病管理:对老年人慢性病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规范的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等。
6.康复护理: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包括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等,并配备必要的康复设施和设备。
7.社会支持:提供老年人的心理、精神和社交支持,组织社区活动和康复娱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8.信息管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做好信息记录、管理和保密,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持久的健康管理服务。
9.绩效评估:定期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进行评估和反馈,总结经验,改进服务质量和效果。
10.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总之,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老龄事业的发展。
政府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