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作品分析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92 MB
- 文档页数:9
埃舍尔风格平面镶嵌作品设计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埃舍尔风格平面镶嵌作品的设计原理!你瞧,就像拼图一样,埃舍尔把各种形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比如说他的那幅《蜥蜴》,那一只只蜥蜴可不就像是在玩拼图游戏嘛!
埃舍尔风格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形状的利用。
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三角形啦、四边形啦,甚至是一些你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形状,他都能玩得团团转。
想想看,这是不是像搭积木啊,不同的积木能搭出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就好像《循环》那幅作品,那些奇妙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多有意思啊!
还有色彩呢,色彩在他的作品中也超级重要!明快的色彩能让作品充满活力,暗淡的色彩又能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这不就是像给房间刷不同颜色的墙一样吗,红色热烈,蓝色安静,每个色彩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比如《相对性》中色彩的运用,就让整个画面活起来啦!
以及重复和对称,这简直就是埃舍尔的秘密武器!不断重复的图案,就像音乐中的节奏一样,能让人陶醉其中。
而对称呢,又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这不就是和照镜子一样嘛,两边对称得那么完美!像《瀑布》就是很好的例子呀。
总之,埃舍尔风格平面镶嵌作品的设计原理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它让我们看到了形状、色彩、重复和对称的魔力,能创造出那么多让人惊叹的作品。
这样神奇的设计原理,难道不该让我们好好去探索、去欣赏吗?。
埃舍尔作品01-瀑布
埃舍尔作品02-观景楼
埃舍尔作品03-昼与夜
埃舍尔作品04-水和天
埃舍尔作品05-上与下
埃舍尔作品06-凸与凹
埃舍尔作品07-相对论
埃舍尔作品08-巴别塔
埃舍尔作品09-递增与递减
埃舍尔作品10-有序和无序
埃舍尔作品11-循环
埃舍尔作品12-蜥蜴
埃舍尔作品13-红蚁
埃舍尔作品14-画手
埃舍尔作品15-画廊
埃舍尔作品16-解放
埃舍尔作品17-旋转的阴阳鱼
埃舍尔作品18-带魔带的立方架
埃舍尔作品19-静止的街道
埃舍尔作品20-另一个世界
埃舍尔作品21-圆极限
埃舍尔作品22-天使与恶魔
埃舍尔作品23-婚姻的联结
埃舍尔作品24-相遇
埃舍尔作品25
埃舍尔作品26
埃舍尔作品27
埃舍尔作品28
埃舍尔作品29
埃舍尔作品30
埃舍尔作品31
埃舍尔作品32
埃舍尔作品33
埃舍尔作品34
埃舍尔作品35
埃舍尔作品36
237、埃舍尔作品37
埃舍尔作品38
埃舍尔作品39
埃舍尔作品40。
埃舍尔画作《爬虫动物》《越来越小》《瀑布》《水和天》《循环》《印刷走廊》《解放》《手与反光球》《递增与递减》《莫比斯带》《上和下》《双倍小行星》《凹与凸》《画图的手》《圆盘》介绍自画像(36k)埃舍尔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
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全名叫Maurits Cornelis Escher。
他的家庭设想他将来能跟随他的父亲从事建筑事业,但是他在学校里那可怜的成绩以及对于绘画和设计的偏爱最终使得他从事图形艺术的职业。
他的工作成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注意,1956年他举办了他的第一次重要的画展, 这个画展得到了《时代》杂志的好评, 并且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名望。
在他的最热情的赞美者之中不乏许多数学家, 他们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
因为这个荷兰的艺术家没有受过中学以外的正式的数学训练,因而这一点尤其令人赞叹。
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下面我们将看到这一点。
他也被悖论和"不可能"的图形结构所迷住,并且使用了罗杰·彭罗斯的一个想法发展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
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和我们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镶嵌图形豪华装饰的草图(92k)规则的平面分割叫做镶嵌,镶嵌图形是完全没有重叠并且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排列。
一般来说, 构成一个镶嵌图形的基本单元是多边形或类似的常规形状, 例如经常在地板上使用的方瓦。
然而, 埃舍尔被每种镶嵌图形迷住了,不论是常规的还是不规则的; 并且对一种他称为metamorphoses(变形)的形状特别感兴趣,这其中的图形相互变化影响,并且有时突破平面的自由。
埃舍尔的无尽的楼梯赏析
荷兰艺术家埃舍尔(M.C.Escher)的无尽楼梯(InfiniteStaircase)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描绘了一座似乎永无止境的楼梯,人们沿着楼梯爬升,但却永远回不到起点。
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副视觉奇观,它还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义。
首先,无尽楼梯展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悖论。
按常理来说,物体在空间中运动需要时间,然而在这幅画中,楼梯仿佛没有起点和终点,人们也无法通过楼梯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颠覆了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到困惑。
其次,无尽楼梯也暗示了人类对无限、永恒的渴望。
在这幅画中,人们不断地爬升,仿佛在不断追求更高、更伟大的目标。
然而,他们永远也无法到达终点,无尽的楼梯一直向上延伸,这种无限的延伸让人不禁思考人类对无限的渴望,以及无限的真正含义。
最后,无尽楼梯也暗示了人类的局限性。
在这幅画中,人们不断地在楼梯上徘徊,却始终无法到达终点,这种无助和局限让人不禁思考人类面对生命和命运时的无奈和无力感。
总之,埃舍尔的无尽楼梯是一幅意义深刻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幅视觉奇观,更是一个哲学隐喻,让人们反思时间、空间、无限以及人类的局限性等问题。
- 1 -。
埃舍尔作品解析
M.C.埃舍尔(M.C. Escher)是一位荷兰的艺术家和图形设计师,他的作品以其在数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作用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埃舍尔作品的解析:
1. 《楼梯》:这是埃舍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楼梯似乎在向上和向下同时延伸。
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欧几何图形,展示了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2. 《循环》:这幅画展示了一个不断重复的图案,看起来好像是在旋转。
这是一种称为“无限镜像”的效果,是埃舍尔的标志性手法之一。
3. 《白天和黑夜》:这幅画展示了一个建筑物的两个版本,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
这种效果是通过在两个版本之间交替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来实现的。
4. 《鱼和鸟》:这幅画展示了一种似乎同时在空中飞行和在水中游泳的生物。
这是一种称为“不可定论”的效果,使观众对画面的理解感到困惑。
5. 《相对论》:这幅画展示了一个似乎同时在两个位置的人。
这是一种称为“相对论”的效果,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比例和角度来实现的。
以上这些都是埃舍尔作品的典型特点,他的许多作品都包含了这些元素,使观众对视觉现实的理解感到困惑和挑战。
唠唠鬼才画家埃舍尔的平面镶嵌4: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女士们,先生们,老少爷们儿们!在下张大少。
前文回顾:唠唠鬼才画家埃舍尔的平面镶嵌1:妙用镜像对称唠唠鬼才画家埃舍尔的平面镶嵌2:史上最强背景图案唠唠鬼才画家埃舍尔的平面镶嵌3:三生万物的奇迹有时候,你永远不知道科学和艺术的界限。
这个系列,唠唠游走在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剑走偏锋的鬼才画家埃舍尔。
每期介绍若干幅埃舍尔的作品。
在有限尺幅的画布内作画,如果所有组成图案大小相等,则所能描绘出的图形个数总是有限的。
如果想要描绘出无穷多的图案,则必须逐渐缩小图案的大小,至少在理论上达到无穷小的极限。
埃舍尔深深迷恋"无穷"的概念。
他说:"我们无法想像,在夜空中最遥远的星球之外的某个地方,空间到了尽头,尽头之外,一无所有……我们的想像力不能从'无限'的意义上理解'无'。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会坚信……这一切都必将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休无尽。
"1958年,埃舍尔遇到了加拿大数学家考克斯特(H.S.M.Coxeter),他从考克斯特的一本书中偶然看到后者为解释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的双曲几何空间所绘的图示,意识到这可以作为他创作的一个主题。
此后,他连续创作了4幅《圆形极限》作品,表现的都是非欧几何空间。
其中,《圆形极限1》和《圆形极限4》采用了八角化六阶正方形镶嵌(下图1),《圆形极限2》和《圆形极限3》采用了交错八边形镶嵌(下图2)。
这个圆盘叫做"庞加莱圆盘模型"。
接下来,我们来逐一欣赏4幅作品。
1 《圆形极限1》,木刻版画,1958年,直径42厘米与从外向内缩小图形尺寸相比,从内向外缩小图形尺寸会带来更令人满意的结果。
极限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它包围着整个图案,并形成一道逻辑边界。
通过这种方式,埃舍尔创造了一个封闭的几何空间,亦可看作一个宇宙。
如果尺寸的渐进式减小以相等的速率向所有方向辐射,那么极限就变成了一个圆。
埃舍尔正负形简介埃舍尔正负形指的是荷兰艺术家毛里茨·康利斯·埃舍尔(M. C. Escher)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其特点是在平面上巧妙地运用几何形状和透视原理,呈现出正反交织、难以捉摸的视觉效果。
埃舍尔的作品给人以迷幻、奇幻的感觉,观赏者常常陷入其中,产生错觉和疑惑。
埃舍尔正负形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挑战着观者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家简介毛里茨·康利斯·埃舍尔,1898年生于荷兰的李斯,是20世纪最著名的版画艺术家之一。
埃舍尔早年接受传统造型培训,在学校学习建筑,后来在意大利学习艺术。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致力于探索几何学和透视原理,以及对形式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埃舍尔的作品多以黑白版画形式呈现,他通过运用数学原理和几何形状,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
他的作品迅速走红,并深受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爱好者喜爱。
埃舍尔正负形的特点1.正负交织:埃舍尔正负形通过巧妙地布局和透视变换,将正面和背面、上方和下方等对立的视觉元素交织在一起。
观赏者往往难以分辨画面中的前后、上下,产生不确定性和错觉。
2.几何形状:埃舍尔正负形运用了大量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等,在画面中形成复杂而有序的结构。
这些几何形状经过精确的布局和变换,营造出迷幻的效果。
3.透视原理:埃舍尔正负形的画面 oftenl 運用透視效果,使视觉中心发生偏移和扭曲。
例如,通过透视变换,画面中的楼梯或水波常常在视觉上延伸到无穷远,给人以错觉。
4.反射和镜像:埃舍尔正负形常常利用镜像和反射效果,使画面中的形状在不同的视角和方向上重复出现。
这种镜像和反射增加了画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感。
作品欣赏1. 无尽画廊《无尽画廊》是埃舍尔正负形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中呈现出一座奇特的建筑,里面的人物似乎在不断地上升和下降。
观看这幅作品,你会感到非常困惑和无解,这是由于埃舍尔巧妙地利用了透视原理和颠倒的视觉效果。
2. 手中手《手中手》是另一幅展现埃舍尔正负形风格的作品。
⽇读埃舍尔作品--《⾼与低》
多⽇未读埃舍尔作品了。
今天再介绍埃⽒的⼀幅名作,《⾼与低》。
《⾼与低》
作者/M·C·埃舍尔[荷兰]
这是⼀幅很奇妙的画作。
你从画的下部往画的中间看,你会发现你是在往楼顶上看去;你接着从画的中间开始再往画的上⽅看去,你会发现你还是从楼下往上看;你再次回到画的中间,这次不要往画的上部看了,改为往垂直于纸⾯往离开画⾯的⽅向看,你⼜会看到你是从楼的地⾯向楼顶看。
经过这样的三次“运动着看”的体验,你完成了⼀次⾼与低的“互换”,体验到了⾼与低的“⽆
常”和“相对性”。
⾼与低在这⾥互纠互缠着,⾼中有低,低中有⾼。
好像在跟你在上⼀堂辩证法的课,也好像在讲述⼀种⼈⽣哲学,在阐释⼀句佛教的偈语。
这样的画,岂能不称奇,不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