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深刻认识焚烧秸秆危害大力倡导秸秆综合利用【摘要】焚烧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影响。
本文从了解焚烧秸秆的危害和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焚烧秸秆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和好处。
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同时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也逐渐加强。
深刻认识焚烧秸秆的危害重要性,倡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保障健康。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我们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健康提供更好的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焚烧秸秆、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综合利用、政府政策支持、推动措施、保护环境、健康保障、倡导、必要性、共同努力。
1. 引言1.1 了解焚烧秸秆的危害焚烧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然而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被释放到空气中后,会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增加大气污染物浓度,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焚烧秸秆还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灰烬,这些灰尘和灰烬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危害农作物生长和人类饮用水安全。
焚烧秸秆还会加速土壤退化,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农田生产能力减弱。
焚烧秸秆还会引发火灾和烟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伤害。
了解焚烧秸秆的危害至关重要,只有深刻认识到焚烧秸秆所带来的问题,才能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保护环境,保障健康。
1.2 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留下的秸秆、根残体等农作物残体,常见的有稻草、麦秸、玉米杆等。
传统做法是焚烧秸秆,以达到清理田地的目的。
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关键。
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能源、沼气发电、有机肥料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利用。
农业科学NONGYEKEXUE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综合利用刘向勤秸秆违法燃烧是夏秋两季重要的农村污染问题,会对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大秸秆利用效率,降低焚烧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秸秆燃烧的危害,然后论述了秸秆综合利用措施。
1 秸秆焚烧的危害1.1 环境污染秸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和烟尘。
其中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重要气体,二氧化碳覆盖在大气层后,导致地表热量不能向着大气散失,使得地表温度不断增加,最终引起温室效应。
而氮氧化物和硫化物是引起酸雨和酸雾的重要化学物质。
雨水酸性增加,进入土壤之后,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导致土壤耕作性能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
酸雨进入水体之后,会加速水体酸化,不利于多种水生生物生长。
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这些烟尘会导致空气可见度下降,如果在高速、省道、国道、飞机场周围燃烧秸秆,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和航空事故。
1.2 引发火灾违法燃烧秸秆已经成为引发火灾的重大隐患之一。
在野外燃烧秸秆,尤其是在大风天气燃烧秸秆,常常会导致火势难以控制,如果周围存在成熟农作物,很容易导致大片待收的农作物倾刻化为乌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在农村周边燃烧秸秆,火星落入农家之后,一旦和可燃物相结合,就会造成严重的火灾危害。
1.3 破坏土壤很多农民群众认为秸秆焚烧之后产生的灰烬是优质的钾肥,会增加土壤肥效,促进农作物生长。
但实际上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秸秆燃烧之后自身所含有的纤维素,木质素和碳氢化合物都会被焚烧殆尽,所剩下的氮磷钾等灰粉很容易被水冲走。
同时,在农田焚烧秸秆,产生大量热量,会严重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杀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土壤不能有效分解农作物残骸,破坏了土壤自身的生态循环,导致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
1.4 资源浪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作物秸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生物质资源。
河南农业2018年第3期(上)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由大量有机物、少量无机物和水组成,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我国每年农业生产大约产生秸秆7亿t,位居世界第1位,主要为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及小麦秸秆。
其中玉米秸秆占9.7%、水稻秸秆占30.5%、小麦秸秆占19.8%。
农作物秸秆浑身都是宝,秸秆利用方式从低效燃烧发展到直燃发电、发酵沼气、固化、干馏等,既能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减轻环境压力。
因此,科学利用秸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焚烧秸秆的危害每到夏收、秋收季节,田间随意焚烧秸秆,烟雾缭绕,小火酿成大灾,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污染了大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对农业来说,秸秆直接烧掉最省事。
农忙时既要收又要种,加之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与老人,精力有限。
农机手在进行机械化收获作业时,为防止机器受损,一般留茬较高。
因此,下茬作物播种前既要清茬下种,又要打捆秸秆,甚至由于天气原因需要抢收抢种,时间仓促,往往导致农民力不从心。
加之农民本身的农业科技知识不足,未能真正认识到秸秆的利用价值,秸秆处理成本高以及缺乏正确引导等,只有把秸秆付之一炬了事。
露天焚烧秸秆不仅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一是秸秆燃烧时产生大量烟尘,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视线,给航空和高速公路客货运输带来安全隐患;二是秸秆焚烧容易引发火灾,危害群众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三是焚烧秸秆产生的巨大烟雾直接导致环境中PM2.5上升,污染环境;四是焚烧秸秆破坏土壤结构,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破坏农业生态平衡。
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综合利用孟津县农村能源环保站 韩延军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 主办二、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一)直接还田将秸秆经过机械化粉碎后翻地覆盖到土壤下,可代替化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秸秆还田是通用的土地增肥增产措施。
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肥用量越来越少,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而秸秆经粉碎后直接翻入土壤,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综合利用探究作者:隋华陈静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20年第03期摘要秸秆焚烧一直是困扰着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不仅会污染大气,造成温室效应,还有可能引发火灾。
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来禁止秸秆焚烧,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
基于此,从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入手,总结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通过秸秆的综合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秸秆焚烧;危害;综合利用秸秆的露天焚烧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大气质量,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焚烧时产生的浓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视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时释放大量的热能,会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带来毁灭性打击,不仅不利于后期作物的生长,还会改变土壤结构[1]。
虽说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制止秸秆焚烧,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要转变农户根本上的观念,才能有效地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1 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1.1 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的秸秆在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没有完全风干的秸秆,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多。
人们在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后,会产生胸闷、咳嗽、流泪等症状,长期生活在这种气体环境下容易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1.2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及大量碳氢化合物等,在气象条件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臭氧、PM 2.5等二次污染物,这些污染因子均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秸秆焚烧污染面广,焚烧总量大且基本上都是不充分燃烧,再加上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的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会使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增加,破坏大气结构,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农民的观念问题一直是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农民认为秸秆焚烧后会给土壤增加草木灰类肥料;秸秆除了焚烧没有其他的作用[2-3]。
这些想法是错误的,虽说秸秆焚烧可以给土壤增加一定营养,但却破坏了土壤结构。
焚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防治0 引言今年的10月份左右,一连几天河南郑州被浓浓的烟雾笼罩着。
烟雾笼罩造成郑州空气轻度污染,数十次航班延误。
郑州市很多市民都被四散的烟熏味呛得咳嗽,郑州市环保局回应说这是由于周边焚烧秸秆的外来烟雾所致。
近年来,国家一再明令禁止焚烧秸秆,但是结果仍然是屡禁不止。
每逢夏收和秋冬之际,一些地区农民将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直接在农地里焚烧,也使得周边城市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
本文笔者分析了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预防焚烧污染的措施及建议。
1 焚烧秸秆的危害1.1 焚烧秸秆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我们可以从各地环境监测站得知,由于市区周边村民焚烧秸秆等原因,每年的10月份以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明显增高,尤其夜间空气污染程度加重。
各地官方环境监测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秸秆焚烧时,大气中SO2、NO2、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都超出平时水平的好几倍。
一些权威的专家指出当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轻则会使人咳嗽、胸闷、流泪,严重的时候有可能导致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
1.2 焚烧秸秆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耕地面积广阔,由于野外比较空旷,焚烧秸秆时,空气对流加速,进而风速增加,并不时地改变风向,还会产生飘浮于空中的“火团”,人为难以控制,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引发房屋、农作物、森林的火灾,这样不仅会给农作物和财产带来损失,严重的会造成人、畜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1.3 焚烧秸秆会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秸秆焚烧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焚烧过程中产生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由于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两旁都有大量的农田,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轻则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更为严重的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1.4 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生态平衡,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一些权威专家指出:农民在农田焚烧秸秆时,农田地表温度急剧上升,土壤中的一些有益微生物会被直接烧死、烫死,这样地下害虫会加速孵化,土壤的碱性升高,会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土壤水分损失65%~80%,板结不耐旱,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深刻认识焚烧秸秆危害大力倡导秸秆综合利用秸秆是农民在丰收季节割下的残茬或废弃物,由于其不易利用和处理,常常被“丢弃”或者“随意堆放”,这样的做法给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焚烧秸秆是一种普遍的处理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危害也日益显现,这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焚烧秸秆的危害,提倡秸秆综合利用。
一、焚烧秸秆的危害1.空气污染秸秆燃烧释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稳定。
它们会使得空气中的PM2.5浓度增加,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是心血管疾病。
2.土质变差焚烧秸秆后,所剩下的灰分比较多,这些灰分的分解速度缓慢,长时间地积累在土壤中,从而导致土壤变得容易固化,难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3.能源浪费大量的秸秆都是可以作为生产生物质燃料的原料,然而,农民们往往将其焚烧掉,这样不仅浪费能源,以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4.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后产生的烟尘和异味,不仅使得空气质量恶化,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给人们的肺部和呼吸系统带来损害甚至是致癌的可能。
二、倡导秸秆综合利用1.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政府应该带头推动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利用化学处理、菌株分解等技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制作生物质燃料等用途。
2.提高新技术应用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和有机肥,以及枯枝落叶等固体垃圾,同时发展废弃物转化和利用技术,将废弃的秸秆处理变成赚钱的产业。
3.大力倡导节约资源大力倡导农民节省粮食、稳定生产、增加收益,并指导农民将秸秆用于生产肥料、制草纸、做砖头、编织纱绸等,减少废物,同时,保护环境,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4.推广农业现代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秸秆的处理方式也应该更加高效环保,推广农业科技文化,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培养良好的农业习惯和生活方式,减轻农村环境和资源的负担,保护人类的家园。
秸秆的综合利用是环保、节约、可持续的,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提倡农民们不再焚烧秸秆,积极探索可行性高的秸秆处理方法,开发更加多样化的利用项目,这样将有助于优化农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秸秆露天焚烧的危害与治理建议作者:徐培华程兰芳夏明随着夏收时节的到来,部分农民图省事,一把火将秸秆烧了了事。
近日来,我市市区多次被烟雾笼罩,空气既刺鼻又呛人,这些烟雾的导火索是市区周边一些村民连续焚烧秸秆造成的人为烟雾。
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危害是:1、污染大气环境。
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
每逢夏秋季节由于秸秆的大量焚烧,导致空中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大气环境质量。
2、危害身心健康。
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
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大量烟雾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3、威胁交通安全。
露天焚烧带来最突出的问题是产生大量浓烟,如气压低直接影响到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构成潜在威胁,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公共秩序,直接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4、火灾隐患重重。
野外集中焚烧秸秆时,加速空气的对流,增加风速,容易改变风向,还会产生飘浮于空中的“火团”,人为难于控制,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引发房屋、农作物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财产损失。
5、破坏土壤结构。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秸秆禁烧到底难在何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农忙时劳动力紧缺和秸秆利用率偏低,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原因,目前农村大多是老人。
由于体力有限,为抢农时,一些农民只能一把火把秸秆烧在田间。
因此,笔者建议:一要领导重视。
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落实属地管理和行政领导负责制,坚持落实责任、严管重罚、宣传引导、综合利用不动摇,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实行秸秆禁烧责任制。
坚持属地管理,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秸秆禁烧工作;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督促检查到位。
深刻认识焚烧秸秆危害大力倡导秸秆综合利用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秸秆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焚烧秸秆问题尤为突出。
每年秋季,秸秆焚烧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会上演,给空气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湿度小、温度低,秸秆容易逐渐蓄积,加上喜秸习惯的农民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焚烧秸秆,导致严重的污染,让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
首先,焚烧秸秆容易导致气象污染。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形成严重的PM2.5污染,对人体呼吸道和肺部造成损害,给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其次,焚烧秸秆还会对土壤造成损害。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钾、磷、氮等营养物质,但燃烧后这些养分被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同时,秸秆燃烧导致的高温和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最后,焚烧秸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也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
焚烧秸秆会使空气中的PM2.5浓度增加,影响到城市的空气质量,甚至会对周围地区的产业和旅游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焚烧秸秆也会造成火灾和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
针对焚烧秸秆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秸秆综合利用。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方法有很多种,像是直接还田,在田间直接将秸秆还原成土,或者运用割秸机利用秸秆做成饲料,并作为牲畜的饲料进行再利用,同时通过秸秆还田等方法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秸秆的重要性及其综合利用方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技素养。
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落实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给予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扶持,满足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环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秸秆综合利用是发展农业、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并积极倡导综合利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健康。
深刻认识焚烧秸秆危害大力倡导秸秆综合利用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作物秸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而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一个困扰农民和环保部门的难题,尤其是焚烧秸秆这一不当做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力倡导秸秆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认识焚烧秸秆的危害,则更能够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进程。
焚烧秸秆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尘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还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而且焚烧秸秆还会造成土壤的破坏,降低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焚烧秸秆还容易引发火灾,给农田和周围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焚烧秸秆对人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
焚烧秸秆释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会直接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加重患者的疾病症状。
焚烧秸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秸秆是农田的宝贵资源,它可以用于土壤改良、保水保肥、提高土壤肥力等多种用途,但是一旦焚烧,这些宝贵的资源就会被浪费。
焚烧秸秆也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农田的生产力,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于以上种种危害,秸秆综合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利用秸秆可以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
通过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增加农田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秸秆的综合利用还可以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政府、环保部门和农民都应该共同努力,大力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
政府和环保部门应该加大对焚烧秸秆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强对焚烧秸秆危害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鼓励农民采取更加环保和节约的农业生产方式。
浅谈焚烧秸秆的危害及综合利用的好处每年麦收季节,人们担心的滚滚浓烟笼罩时刻,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年复一年,年年禁烧年年烧,“夏天里的一把火”也足以让干群烦恼。
露天焚烧秸秆危害多多。
一是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秸秆焚烧中产生的滚滚浓烟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正常的大气高出一倍,二氧化氮物的浓度则要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具有黏膜的器官产生较大的刺激,轻则造成咳嗦、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二是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秸秆焚烧时,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庄、树木、电线杆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看到有人烧秸秆,我就害怕,心里直打鼓。
”李某家住村头,几年前曾被秸秆燃烧引起的大火殃及,5间房子被烧了3间,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野外集中焚烧秸秆时,加速空气的对流,增加风速,容易改变风向,还会产生飘浮于空中的“火团”,俗称“火老鸦”,人为难以控制,容易窜至院落和田间,引发房屋、农作物的火灾,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财产损失。
三是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直接影响我县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叫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四是影响土壤结构。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急剧升高,驱散水分,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十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民收入,五是焚烧秸秆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一个地区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严重影响政府形象。
六是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
我县每年产生80万t秸秆,当于1.2万t氮肥、0.8万t钾肥、0.3万t磷肥。
斛决秸秆焚烧的顽疾首先应通过教育手段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促使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培训教育、媒体宣传、广场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活动,营造禁烧氛围。
秸秆利用途径多。
要解决秸秆“疏”的问题,也就是秸秆综合利用,这一环节如果解决的好,不但能有效促进禁烧工作顺利开展,而且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各地都有成功的经验,牛山镇有的村夏收大忙时集中收购农民秸秆,农闲时加工外销。
深刻认识焚烧秸秆危害大力倡导秸秆综合利用1. 引言1.1 焚烧秸秆的危害性焚烧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但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
秸秆的焚烧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加剧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威胁。
焚烧秸秆还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灰渣,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
更为严重的是,焚烧秸秆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的危害,增加癌症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深刻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性,积极倡导秸秆综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1.2 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残留的茎秆和叶片,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利用,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依赖,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降低空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秸秆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综合利用秸秆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深入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积极实施综合利用措施,对于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秸秆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但其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秸秆焚烧释放的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有害气体会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加剧气候变化。
秸秆焚烧产生的灰尘和颗粒物会影响周边土壤和水体的质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健康。
焚烧秸秆还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如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焚烧秸秆的危害及措施引言秸秆是农作物的残留物,通常在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秸秆。
传统上,人们常常选择焚烧秸秆来处理这些农作物废弃物。
然而,焚烧秸秆却具有许多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焚烧秸秆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焚烧秸秆的危害1. 大气污染焚烧秸秆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些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污染。
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大量的一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也对人体健康有害。
2. 土壤质量下降焚烧秸秆后,残留在土壤表面的灰渣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肥力。
这会导致土壤退化,影响农作物的种植。
此外,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进一步损害土壤质量。
3. 水质污染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它们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水体。
这些有害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毒害,并且威胁到供水安全。
4. 健康影响焚烧秸秆释放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焚烧秸秆的烟雾中,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咳嗽等健康问题。
应对措施为了减少焚烧秸秆的危害,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1. 推广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如秸秆还田、压块制粒等,可以有效地利用秸秆资源,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农业原料。
化学处理技术,如生物质能源技术,可以将秸秆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
此外,生物处理技术,如生物堆肥和厌氧发酵等,可以有效地降解秸秆,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用非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焚烧秸秆的危害,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习惯。
3. 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立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包括收集、运输、处理和利用等环节。
通过统一管理和合理利用秸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焚烧活动的发生,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浅谈秸秆焚烧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手段的进步,秸秆成为了大户农民和公司生产的副产品,大多数农户和农民企业没有有效地利用秸秆,只能将其焚烧。
然而,秸秆焚烧问题已
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整治和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浅谈秸秆焚烧问题。
一、影响
秸秆的焚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
这些
气体会通过空气传播到周边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导致空气污染。
另外,秸秆的焚烧也会产
生大量的灰尘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被风吹到周边的地区,影响人们的健康。
同时,秸
秆焚烧还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二、整治
对于秸秆焚烧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整治措施。
首先,政府要建立秸秆综合利用
的法律体系,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和普及。
其次,政府要建立秸秆收购制度,让秸
秆可以有市场价值。
第三,政府要建立秸秆资源利用的技术支撑平台,为农业科技企业提
供技术支持。
对于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争取开发出更多的秸秆资源利用技术,促进秸
秆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可持续利用
综上,秸秆焚烧问题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严重问题,政府和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
加以整治。
同时,注重促进可持续利用,从技术、政策和市场三个方面共同推动秸秆综合
利用工作的开展。
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12期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收获之后,大量的秸秆根茬留在田间,很多农户为了抢农时、图省事,将这些秸秆茬一把火烧掉。
这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危害
(一)污染空气环境。
每年秸秆集中焚烧时,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灰尘弥漫、浓烟滚滚让人窒息,雾霾天气持续多日。
户外能见度大大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燃烧秸秆所生成的气体对大气有极大地危害。
有数据表明,露天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
可吸入颗粒物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二)破坏土壤环境。
农田焚烧秸秆使地表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土壤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损失严重,非常不利于土壤培肥。
据测定,每焚烧一次秸秆就会使土壤有机质下降0.2~0.3个百分点。
这些土壤有机质如果通过秸秆还田来生成,一般需要连续5~10年。
焚烧秸秆还会烧死大量的土壤微生物,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板结不耐旱。
相关实验研究表明,秸秆焚烧使土壤水分损失65%~80%,这种破坏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尤为严重。
焚烧秸秆破坏了农田生物群落,使一些病虫害加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收益。
(三)危害周边环境及安全。
焚烧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庄稼、可燃物,引发火灾。
每年都有很多未收获的小麦等农作物被引燃,颗粒无收,尤其是有风的天气,火势迅速蔓延,造成火烧连营,殃及周边村庄,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失惨重。
二、秸秆的用途
(一)用作肥料。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硫和有机质等,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秸秆中氮磷钾含量也很丰富,秸秆还田可以节省一大笔肥料开支。
(二)用作饲料。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约占总重30%~40%),能量充足,经过处理后会变得更好消化,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喜爱的美味。
(三)用作燃料。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燃烧过程中产生很少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通过粉碎、压缩制成的秸秆固体生
物燃料具有易燃、灰分少、成本低、便于储存运输等特点。
除直接燃烧外,还可以作为发酵原料生产沼气,用于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四)用作建筑材料。
秸秆还是绿色、环保的建材原料。
秸秆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
许多发达国家把秸秆经过技术处理加工成墙板、纤维板、彩钢瓦、人造丝和人造棉等,作为木板和瓷砖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其保温性、装饰性均属上乘。
三、如何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秸秆焚烧的危害如此之大,秸秆的用途又如此之广,一把火烧掉实在是浪费可惜。
秸秆全身都是宝,关键是如何利用才能变废为宝。
(一)做好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秸秆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增加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病虫害,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当前,秸秆还田技术已成为一项先进的耕作技术,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美国通过农场式机械化作业,实现秸秆的全部还田。
日本把秸秆直接还田当作农业生产中的法律去执行。
目前我国也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秸秆还田农机具的推广应用。
(二)做好秸秆饲料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秸秆饲料处理技术,是指对秸秆经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方式处理,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增多,质地柔软,动物更爱吃。
澳大利亚把小麦秸秆加工成奶牛的美味饲料,用来提高奶牛产量。
欧洲等畜牧业发达国家也充分运用秸秆饲料大力发展养殖。
(三)做好秸秆气化、固化等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秸秆气化技术,是利用秸秆原料,经过热解和还原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用作生活取暖、炊事。
秸秆固化成型技术是通过专用设备经过粉碎、压缩处理等工艺,将秸秆压制成一种可直接燃烧的固体生物颗粒燃料,其热值大,可替代木柴、原煤等燃料,广泛应用于取暖、生活炉灶、工业锅炉、发电厂等。
如今丹麦全国已建成100多座秸秆发电厂,靠新兴替代能源,由石油进口国成为出口国。
(四)做好秸秆建材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利用秸秆原材料,经粉碎成植物纤维,添加强化材料和粘凝剂生产成系列建材产品。
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研制了许多秸秆砖、人造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能、抗震、保温、隔音等优点,在建材领域市场需求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正因为有了成熟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欧美等农业大国虽然农作物种植多,却很少有秸秆焚烧现象。
目前,我国也正在这方面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政府补贴、宣传引导,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参与,建立科学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体系,使广大农户从秸秆综合利用中获益,从“不让烧”“不敢烧”变为“不愿烧”“不舍得烧”。
(杨丛瑞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