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的提纯实验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化学实验粗盐提纯教案
实验名称:粗盐提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用溶解、过滤、结晶等方法从粗盐中提炼出纯净的食用盐,并了解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实验材料:粗盐、烧杯、试管、漏斗、蒸馏水、酒精灯、火柴、蒸发皿、滤纸、玻璃棒、玻璃棒架、瓷漏斗。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粗盐倒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至溶解。
2. 将溶解后的盐水倒入试管中,用烧杯接住未被过滤的溶液。
3. 利用漏斗和滤纸将盐水过滤,得到透明的溶液。
4. 将漏斗滤液中的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馏水使盐水蒸发,直至留下白色的结晶体。
5. 用玻璃棒将结晶体刮下,并放入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实验原理:在实验中,通过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再通过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得到了纯净的食用盐。
粗盐中含有除氯化钠以外的其他杂质,通过溶解和蒸发结晶可以将这些杂质去除,从而提纯盐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注意安全,小心操作,防止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地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提纯方法,掌握了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欲望。
粗盐的提纯教案
以下是一个粗盐的提纯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2. 理解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3.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品:粗盐样品、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酒精灯、烧杯夹等。
2. 实验材料:蒸馏水、饱和食盐水溶液。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粗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粗盐的成分和组成。
引导学生提出粗盐的提纯目的。
2. 实验操作:将粗盐样品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然后用漏斗和滤纸将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 过滤液的处理:将过滤液加热至溶液中水分蒸发,得到固态的食盐。
4.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粗盐经过提纯后可以得到纯净的食盐。
5. 展示实验结果:展示提纯后的食盐和粗盐的样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提纯的效果。
教学延伸:
1.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粗盐进行提纯?
2. 阐述提纯食盐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探究不同方法下提纯食盐的效果和过程。
可以尝试其他方法如结晶法等。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了解了粗盐的成分和组成,明白了粗盐提纯的目的和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了提纯食盐的方法和效果。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课题粗盐的提纯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过滤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并理解过滤法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提纯方法。
(2)借助微观示意图,理解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实质就是除去某些杂质离子,培养对微观离子的想象和分析推理能力。
加深对物质分离及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能够记录实验现象,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过程与方法:(1)通过溶解性表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掌握除杂的原则和方法。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学习的趣味,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乐意学习化学。
(2)利用化学转化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鼓励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带进生活、生产,感受化学学习的意义,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除杂过程中试剂的选择以及试剂的添加顺序难点:除杂过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教法学法:多媒体演示、讲解分析、实验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瓶粗盐、一瓶精盐,在物质分类上粗盐属于混合物,精盐属于纯净物。
这节课我们就把粗盐提纯为精盐,就把这个过程叫做粗盐的提纯。
出示生活中的食盐分析杂质的种类:思考如何除去不溶性杂质?将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产品是纯净的NaCl 吗?学生交流讨论:不是,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CaCl2 、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讲解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除去杂质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酸碱盐的有关知识)思考:应加入什么试剂?资料:一些物质的溶解性1.试剂的选择①去除SO42- 加入过量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②去除Mg2+ 加入过量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③去除Ca2+ 加入过量Na2CO3 CaCl2+Na2CO3=CaCO3↓+2NaCl④过量试剂的去除:BaCl2 过量的处理:加入Na2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Na2CO3、NaOH 过量的处理:加入盐酸NaOH + HCl = NaCl + H2O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注意事项:①Na2CO3 必须在 BaCl2 之后加入, Na2CO3 除CaCl2 和BaCl2。
初中粗盐提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学会使用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3.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2. 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等。
2. 实验试剂:粗盐、水、稀盐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是如何得到的?2. 学生回答:通过海水晒盐得到的。
3. 教师引导: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粗盐,那么如何将粗盐提纯成我们食用的食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粗盐提纯的实验。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介绍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
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这些杂质,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2. 讲解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过滤是将不溶性杂质与溶液分离的方法,蒸发是除去溶液中水分,得到溶质的方法。
3. 演示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粗盐提纯,还有哪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2. 学生回答:过滤、蒸馏、萃取等。
3. 教师引导: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很多种,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混合物的性质来确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了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了解了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总结和拓展思考,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粗盐的提纯教案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粗盐的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2. 盐水3. 滤纸4. 烧杯5. 恒温槽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关于溶解、蒸发、过滤等相关知识,引出本次实验的主题。
2. 实验操作(1)将一定量的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3. 实验讲解(1)将盐水加热至水分蒸发,形成盐的结晶。
这一步是利用了盐的溶解性质和蒸发性质。
盐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盐水,当加热时,水会蒸发,而盐不会蒸发,最终形成盐的结晶。
(2)将盐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盐溶液中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以获得较纯净的盐溶液。
(3)将盐溶液放入恒温槽中加热,再次蒸发水分。
恒温槽的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恒定,以利于水分的蒸发。
同时,加热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
(4)进行过滤,获取纯净的盐。
该步骤是为了去除再次蒸发后可能产生的杂质和不溶性物质,最终得到纯净的盐。
4. 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讨论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原因。
六、实验总结和思考1.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盐的提纯实验?有什么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提纯实验中有哪些可能会导致提纯不完全的因素?3. 总结本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七、课堂小结1.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注意操作规范。
2. 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思考并勇于提问。
八、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紧靠 。
)
实验3 蒸发
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当晶体大部分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
水分蒸干。
实验4 称量和计算
步骤1:称量一干燥表面皿的质量,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表面皿中;
步骤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得精盐和表面皿的质量,计算出精盐的质量,再计算其产率;
步骤3将精盐装入试剂瓶中并帖上标签,将剩余的粗盐回收。
课堂小结
作
业
作
完成实验报告
板书设计
1、粗盐的称量和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和计算
教学反
思
这节内容不多,但应注意学生的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粗盐提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
2. 了解粗盐中各种杂质的性质和去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 形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重点: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用于书写实验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投影仪:用于展示实验操作流程的图片和视频。
3. 粗盐提纯实验装置:用于学生实验操作。
4. 教学软件:用于模拟粗盐提纯实验。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粗盐的性质和用途,为学习粗盐提纯打下基础。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粗盐中提纯出精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同时展示实验操作流程的图片和视频,强调注意事项。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归纳小结:回顾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评估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同时,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实验技能和提高科学素养。
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一、教学目标2-,并进一步知道如何选择试剂。
1.知道用什么试剂可以分别除去溶液中的Ca2+、Mg2+、SO42.知道除去可溶性杂质时,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过量的试剂也要在后续实验中除去。
3.在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除杂时,知道如何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
4.通过“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实验方案”的讨论,知道除去混合物中杂质的一般思路是:明确所要除去的物质—→确定反应原理—→分析干扰物质—→排除干扰物质—→加入除杂试剂。
当有多种杂质时,要综合分析确定杂质除去的顺序、试剂加入的顺序、试剂的用量、试剂过量后的处理等问题。
5. 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能力分析通过之前化学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在物质的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的检验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学会了如何根据溶解性表选择试通过上一节课CO3剂检验离子。
学生的认知方式分析经过新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一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联系这部分知识,既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又涉及实验技能型知识,我认为主要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
由于刚刚学习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这种物理的方法除去,不过得到的盐还是不纯,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这些可溶性杂质又该如何除去呢?可以说,无论书上有没有这个问题,其实都是教师和学生此时不得不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而且它是在学生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有了物质的检验和提纯的基础知识(尽管很少)和刚刚学习了CO32-的检验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这两个实验之后进行的学习,因此学生已经大致知道如何选择试剂来检验物质和除杂,也知道杂质转化为沉淀之后要过滤除去。
而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为学生全面地考虑物质除杂时试剂的选择、试剂的加入顺序以及实验操作的选择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思维。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实验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粗盐提纯原理介绍粗盐的来源和提纯的必要性。
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介绍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如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讲解每个仪器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3 实验步骤讲解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实验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粗盐样品。
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3.3 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
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4.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实验学生进行拓展实验,如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粗盐提纯。
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讨论。
5.2 社会实践学生调查和了解食盐的生产和提纯过程。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思维。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和原理。
提供实验操作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6.3 教学资源提供实验试剂和仪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粗盐提纯的知识。
粗盐的提纯实验课教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实验中学李锐琴【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一)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二)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评价能力【实验用品】:粗盐,蒸馏水,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若干一样的小纸片,研钵,研杵,滤纸,火柴。
【教学过程】【师】(用投影展示粗盐和精盐的图片)这是人们通过海水晒盐后得到的粗盐,它与你吃的盐看上去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将粗盐和精盐溶于水)比较他们的水溶液的差异【生】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外观上的差异;②食盐水澄清透明,粗盐的水溶液浑浊。
【师】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2:怎样将粗盐中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3:实验操作中需要哪些仪器【生】交流讨论,总结出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过渡】下面我们进行粗盐提纯(让学生完成溶解的实验操作)【师】提醒学生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生】完成过滤的实验操作【师】如何将过滤之后的食盐水转变成固体食盐呢【生】根据海水晒盐原理,提出蒸发操作,并完成实验【师】在学生操作时温馨提示:1,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在加热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3,热的蒸发皿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烫坏实验台,取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
并让学生思考:1,为什么要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要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生】同组讨论回答【师】让学生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
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生】学生分组实验,反思交流,解决实验中问题【师】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生】小组交流后总结【师】同学们,经过计算你们得到的产率是多少呢【生】汇报展示结果【师】由于实验误差,我们的结果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粗盐提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如漏斗、烧杯、蒸发皿等。
能够独立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珍惜实验成果,爱护实验仪器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粗盐提纯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内容,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提纯方法,培养实验技能。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实验基础。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实验操作感兴趣。
2.3 教学目标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
能够独立完成粗盐提纯实验。
第三章: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
3.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数据分析和解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粗盐提纯的过程。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实地操作。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粗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粗盐提纯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粗盐是如何提纯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2 讲解与演示讲解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步骤。
演示如何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设备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5.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独立完成粗盐提纯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4 数据分析与讨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对粗盐提纯原理和步骤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高中化学粗盐提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粗盐的提纯方法及原理。
2. 掌握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和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粗盐是指未经纯化处理的含有杂质的普通食盐。
提纯粗盐的方法一般采用溶解结晶法。
粗盐在水中溶解后,通过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可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食盐。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粗盐粉末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溶解。
2. 将溶解后的盐水通过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在另一个容器中。
3. 将收集到的滤液放置于容器中,让其慢慢蒸发。
观察结晶的形成过程。
4. 当观察到结晶体形成充分,将其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得到提纯后的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溅洒盐水。
2. 滤纸需要完全贴合漏斗,确保过滤效果。
3. 结晶过程需要耐心等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结晶不完整。
4. 实验结束后,注意清洁实验器材和台面。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观察到粗盐在经过溶解结晶的过程中,杂质被逐渐去除,最终得到纯净的食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结晶体的形态分析,可以判断提纯程度和效果。
拓展实验:1. 尝试采用其他提纯剂或方法,比如活性炭吸附、结晶剂辅助等,提高提纯效果。
2. 通过对提纯后的盐的结晶形状、溶解速度等进行实验观察和比较,深入了解提纯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了解了粗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还培养了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溶解、过滤和结晶等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教案标题: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原理,掌握提纯实验的操作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的提纯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提纯原理,掌握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粗盐、蒸馏水、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皿等。
2. 实验药品:氯化钠(NaCl)。
3. 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室或教室实验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粗盐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提纯粗盐?”2. 实验操作:a. 取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b. 用滤纸和漏斗将溶解后的盐水过滤,得到盐水溶液。
c. 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通风处蒸发水分,得到提纯后的盐。
3. 实验观察:观察提纯前后盐的外观和性质的变化。
4.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提纯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5.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提纯粗盐的方法和实验过程中的体会。
五、教学延伸1. 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分析提纯后的盐和粗盐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提纯方法的应用和意义。
2. 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其他物质的提纯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仪器使用、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2. 实验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提纯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实验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份关于粗盐的提纯实验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实验粗盐提纯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如溶解、过滤、蒸发等。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3. 理解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和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粗盐提纯的过程及操作要点。
2. 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教学难点:1. 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2. 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搅拌和控制。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粗盐、水、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蒸发皿、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海水晒盐的过程,让学生思考海水晒盐得到的盐是粗盐还是我们平时用的食盐。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粗盐如何变成我们食用的食盐,引出粗盐的提纯实验。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粗盐,并介绍粗盐的广泛用途,如粗盐热敷、养鱼水箱中调节水环境等。
2. 学生观察粗盐的状态,并描述粗盐的特点。
3.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粗盐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4.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粗盐。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
2. 教师讲解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如滤纸的贴合、液面的控制等。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蒸发操作,强调溶液的搅拌和控制。
四、实验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得到的食盐仍会含有哪些物质。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或除去这些物质。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粗盐提纯过程中用到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和思路。
五、拓展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检验所得食盐中含有的其他杂质离子。
2.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入相应试剂,观察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粗盐提纯的过程和操作要点。
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粗盐的提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粗盐的提纯原理和方法;2.掌握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和提出结论的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玻璃棒、烧杯、眼镜架、滤纸等;试剂:粗盐、去离子水。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内容:“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实验是《粗盐的提纯》。
请同学们留意一下,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食盐都是精制而成的,那么,我们如何将从海水或者矿石中获取的粗盐提炼成食盐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2.实验步骤(1)取适量粗盐放入烧杯中;(2)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待溶解;(3)用玻璃棒将溶液搅拌均匀后,静置片刻;(4)将溶液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留下沉淀;(5)将沉淀放在滤纸上进行过滤;(6)将沉淀置于温暖通风处自然晾干;(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讲解教师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进行逐步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并解释相关现象和理论。
4.分组合作实验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讨论。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巡视指导,检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5.实验结果分析各小组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讨论提炼粗盐的原理和方法。
6.实验结果展示和讲解各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结果,包括粗盐的提炼过程和最终得到的食盐。
学生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讲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7.总结归纳教师进行总结,简要概括粗盐的提纯原理和方法,并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细节和安全事项。
8.实验应用拓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验结果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提炼其他溶液中的物质等。
四、实验检验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问题或者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粗盐的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粗盐的来源和用途;2.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粗盐的来源和用途;2.粗盐的提纯方法;3.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粗盐的提纯方法;2.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 粗盐的来源和用途1.1 粗盐的来源粗盐是指从海水或地下盐矿中提取的未经过加工的盐。
我国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其中,海盐是最常见的粗盐来源。
1.2 粗盐的用途粗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药、食品等领域。
在食品加工中,粗盐可以用于腌制、熏制、烤制等多种方式,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
2. 粗盐的提纯方法2.1 粗盐的提纯原理粗盐中含有杂质,如泥沙、石头、海藻等,需要进行提纯。
粗盐的提纯原理是利用水溶性差异,将杂质与盐分离。
2.2 粗盐的提纯方法(1)溶解法将粗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待杂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2)过滤法将粗盐加入过滤器中,用水冲洗,待杂质过滤后,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3)结晶法将粗盐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加热至盐溶解,然后冷却结晶,待结晶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得到纯净的盐。
3. 实验操作3.1 实验材料粗盐、水、烧杯、玻璃棒、过滤器、漏斗、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3.2 实验步骤(1)溶解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烧杯中;②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③ 待杂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倒出;④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2)过滤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过滤器中;② 用水冲洗,待杂质过滤后,将上清液倒出;③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3)结晶法① 取一定量的粗盐,加入烧杯中;②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③ 加热至盐溶解,然后冷却结晶;④ 待结晶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⑤ 将上清液倒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结晶现象。
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李锐琴
【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一)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二)具备一定的实验分析评价能力
【实验用品】:粗盐,蒸馏水,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滤
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若干一样的小纸片,研钵,研杵,滤纸,火柴。
【教学过程】
【师】(用投影展示粗盐和精盐的图片)这是人们通过海水晒盐后得到的粗盐,它与你吃的盐看上去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将粗盐和精盐溶于水)比较他们的水溶液的差异?
【生】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外观上的差异;②食盐水澄清透明,粗盐的水溶液浑浊。
【师】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有哪些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得到溶质?
2:怎样将粗盐中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如何从溶液中得到精盐(提示:要从溶解度的角度考虑)?
3:实验操作中需要哪些仪器?
【生】交流讨论,总结出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
【过渡】下面我们进行粗盐提纯(让学生完成溶解的实验操作)
【师】提醒学生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生】完成过滤的实验操作
【师】如何将过滤之后的食盐水转变成固体食盐呢?
【生】根据海水晒盐原理,提出蒸发操作,并完成实验
【师】在学生操作时温馨提示:1,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在加热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3,热的蒸发皿要放在石棉网上冷却,以免烫坏实验台,取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
并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要用玻璃棒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要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
【生】同组讨论回答
【师】让学生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
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生】学生分组实验,反思交流,解决实验中问题
【师】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
【生】小组交流后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计算你们得到的产率是多少呢?
【生】汇报展示结果
【师】由于实验误差,我们的结果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这个实验的误差是怎么产生的呢?小组讨论解决。
【生】A.食盐还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了; B.蒸发时,食盐溶液剧烈飞溅;C.蒸发后,所得到的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里的食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纸上。
E.称量时,数据不准确
【练习】
1、选择题
(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20.6g(1g以下用游码),但砝码和粗盐的位置放反了,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粗盐的实际质量为()
A.、21.2 g B、20.6 g C.、19.4 g D.、19.6 g (2)某学生用20 mL量筒量取水,量筒平稳且面对刻度线,起初仰视液面,读数为19,倒出部分水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则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A.、8 mL B、大于8 mL C、小于8 mL D、无法判断
(3)在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50 mL量筒准确地量取45.55 mL
B、用托盘天平准确地称取6.82 g食盐
C、用坩埚代替蒸发皿进行液体蒸发操作
D、做KMnO4分解实验用大试管作反应器
2、在进行过滤和加热蒸发操作时,各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3、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怎样检查实验装置找出原因?
4、本实验得到的精盐是不是纯净物?为什么?
5、通过本实验,请你总结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分离提纯的混合物的特点,并将你的总结与同学交流。
6、本次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其他新的认识或感受?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粗盐的提纯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三、实验用品:
药品:粗盐,水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四、【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溶解:用量筒量取约12 mL水倒入烧杯中。
用托盘天平称取约6 g粗盐。
将称取的粗盐逐渐加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剩余的粗盐。
粗盐固体为色。
加入水
中所得液体呈状。
剩余粗盐为g。
粗盐中含等杂
质。
12 mL水约溶解粗盐
g。
2、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一个过滤器。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
若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过滤成功的标志。
滤液是色的液
体,滤纸上的残留物是
色。
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粗盐中的不溶于水,
留在滤纸上被分离。
过滤可除去粗盐水中。
3、蒸发: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
量;当蒸发到一定
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
析出。
蒸发得到的固体为色。
若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或固
体的飞溅,原因是。
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4、称量:待蒸发皿中的固体冷却
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g。
精盐的产率为%。
过滤器的准备
加快溶解速度的三种方法:
1、
2、
3、
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注意事项:
1、蒸发实验中什么时候停止撤去酒精灯?
2、过滤实验中的“一贴”、“二低”、“三靠”指的是什么?
“一贴”“二低”“三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