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组合
- 格式:ppt
- 大小:10.99 MB
- 文档页数:46
课题:《奇妙的组合》【教材】省教研室编写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六课课本23页【学段课程目标】(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所属模块】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绘图工具的使用。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教材特点】《奇妙的组合》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六课的内容。
属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第三个模块的——用计算机画画。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掌握基本图形组合的方法。
2、了解“椭圆”工具及属性栏。
在实际教学时根据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有所改动,以“选定”工具的使用为主要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画图的一些基本工具已熟练掌握,对它们的名称也很熟悉。
对于画图,尤其是计算机画图,学生都很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矩形选取工具选定和移动图形。
2、理解选定工具的透明和不透明样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所有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逐步掌握对不同图形进行选定与移动的方法与技巧。
2、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自学探索或合作交流,掌握综合运用选定工具进行图形的组合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相互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懂得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重点:图片的选定工具,透明和不透明的使用。
难点:选定工具的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本课遵循新课程标准理念,用任务去驱动同学们主动的探索、发现、学习新知;用任务帮助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任务来体现同学们的创意,展示他们的个性。
学生沿着完成任务这条主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不断地认识冲突中慢慢地揭开知识的秘密面纱。
奇妙的数字组合无处不在,喜欢数学的人总能在万千数字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济南加誉学堂的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几组有趣的数字组合,看看都有哪些你感兴趣的。
●7与1、4、2、5、8、7用1、2、3、4、5、6分别除以7,会出现一组非常有趣的结果:1÷7=0.142857……2÷7=0.285714……3÷7=0.428571……4÷7=0.571428……5÷7=0.714285……6÷7=0.857142……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所得的商有如下特点:1、它们的小数部分都是由1、4、2、8、5、7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只是先后顺序有些不同。
2、对于得到的六个不同的偱环节,我们可以看作是142857这样一个顺序的环形而截成的6个线性排列。
从这六个数的不同排列来看,又是按严格规律变化的,具有统一、和谐、均衡的美,令人叹为观止!3、任意一个偱环节对折相加,得到的和总是999,例如:714+285=999;142+857=999……●神奇的数字:61741949年印度数学家D. R. Kaprekar 研究出一种四位数的变换:任意列出4个自然数(不能全部相同,如1111、2222),把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与最小四位数相减,得到的四个数字再用相同方式相减法(不足四位补0),几轮减下来最后得到的数字一定是6174 。
后来人们把这个问题称为‘6174 问题’或‘Kaprekar 变幻’。
比如:5200 - 0025 = 51757551 - 1557 = 59949954 - 4599 = 53555553 - 3555 = 19989981 - 1899 = 80828820 - 0288 = 85328532 - 2358 = 6174神奇的数字无处不在,再比如下面一组:1212+1388+2349=4949;49493=1212138823491287+1113+2649=5049;50493=1287111326491623+2457+1375=5455;54553=1623245713751713+2377+1464=5554;55543=1713237714643689+1035+2448=7172;71723=368910352448再来一组:20864448472975628947226005981267194447042584001=(2+0+8+6+4+4+4+8+4+7+2+9+7+5+6+2+8+9+4+7+2+2+6+0+0+5+9+8+1+2+6+7+ 1+9+4+4+4+7+0+4+2+5+8+4+0+0+1)^20把从1/19到18/19的所有分数展开成小数,得到一个18×18的数字方阵:我们得到了一个18阶幻方,即每一行,每一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为81(严格说他不是幻方,因为幻方要求没有相同数字),不用看,其他的分数都没有这个性质。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奇妙的组合》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第5课奇妙的组合》是人美版(北京)五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物品组合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组合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创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模仿。
但部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组合美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组合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组合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组合的美感。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组合,分析其美感所在。
3.实践与指导: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作有趣的组合作品。
4.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总结组合美的特点。
5.拓展与提升:鼓励学生将组合美应用于生活,提高生活审美水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直观的原则,主要包括组合的概念、组合的方法、组合的美感等要点。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2.同伴互评:学生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奇妙的组合》
教学设计
生:欣赏作品,选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初次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借物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形象。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这些组合成了什么?(课件)
生:一个老人
师:请问老人的长发和胡须正是借助小河与马鬃的什么?老人的眉毛和眼睛借助的是骑马人的帽子与头部的什么?
生:颜色、形状
师:今天我们借助事物的形状和颜色拼凑,进行奇妙的组合。
出示课题《奇妙的组合》
【设计意图】由局部到整体,使学生感受作品的奇异之处。
二、讲授新知
1、师:看课本作品P10页俄国画家马列维奇的《莫斯科的英国人》,你从图中
看到了哪些事物?
生:俄国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鱼等。
2、这幅画是怎样组合出来的?
生:利用不相关的事物重叠、穿插,随意组合。
【设计意图】了解奇妙组合的表现方法。
3、能否利用画中的事物,重新组合呢?师示范,请同学给此画作起名?
师小结:借助名画中的事物重新进行奇妙组合,产生了和原作不一样的画面
效果。
4、欣赏艺术家将物品进行组合的视频,发现利用物品的外形特征巧妙组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相同的事物可以进行多种组合的创作过程。
4、看过大师的奇思妙想,你们能利用带来物品的外形特征,组合出什么样的作
品?
生:小组拼摆组合
5、把学生的拼摆作品拍下来,围绕事物“巧组合”,利用实物投影讲评。
6、师范画
7、一起来看同龄人是如何将生活中的几种不同的形象,巧妙地进行组合,还把
组合好的形象用线描的方法画下来的。
一、组合的基本方法二、体验中发现三、探究与提升四、实践中感悟五、交流与评价一、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活动】孩子们,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神奇的图片,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见图1),在图片中圈出一个圆形,只有圆形里面能看画面局部,圆形以外被遮住)图1【学生活动】说出所看到的事物。
【教师活动】(逐渐将圆形面积扩大)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学生活动】马、风车、人、剑。
【教师活动】你知道这些形象来自于哪部小说吗?【学生活动】《唐吉柯德》【教师活动】画面中的人和物都来自于一本小说《唐吉柯德》,而这位拼组合出的人像就是这本小说的作者——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
谁能说一说这幅画中使用了哪些组合方法呀?生:重叠,随意的拼凑。
【设计意图】由一张神奇的图片进行导入,探索式的慢慢发现图片的神奇之处,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李老师利用这些组合方法,在课前给同学们拍了很多神奇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呀?【学生活动】想!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照片。
(见图2)图2【教师活动】把我们的奇思妙想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奇妙的组合》开启我们神奇的艺术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的创意照片,发现组合的方法的多样性,照片中的人物又正是本班的同学们,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二、讲授新课(13分钟)(一)演示组合【教师活动】你们看这是谁呀?【学生活动】说出学生名字。
【教师活动】我现在要将某某和我们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进行奇妙的组合。
(教师演示放大、缩小、反转、重叠)【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现场演示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明确基本的组合方法。
(二)尝试组合【教师活动】我们来看这幅《莫斯科的英国人》(见图3)作者是马列维奇,你从画面中看到了哪些事物?图3【学生活动】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鱼等。
【教师活动】马列维奇正是运用重叠、穿插、随意组合的方法,才将这么多的元素组成一幅奇妙的画面。
奇妙的排列组合内容摘要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你去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总能发现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而且很多数学问题是有规律的,就象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排列组合解决问题生日的那天,我邀请了6个小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晚会。
晚会上,爸爸给我们拍了许多照片。
过了一些日子,照片洗出来了。
看着大家排成一排肩搭着肩的照片,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天晚上包括我一共有7个小朋友,如果我们7个人排成一排,每拍一张照片就交换位置,并且每次的组合都不相同的话,一共可以拍多少张照片呢?我试着用数学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是1个人,那毫无疑问是1种组合。
如果2个人,3个人……该如何算呢?我用A、B、C、D、E、F、G分别来代表7个小朋友。
人数(个)排列组合方式组合数(组)人数(个)排列组合方式组合数(组)A、B、C、DA、B、D、CA、C、B、DA、C、D、BA、D、B、CA、D、C、B类推下去,把A替换成B或C或D也各有6种排列方式算到这儿,我发现几个人组合数等于这个数乘上前一个数的组合数,譬如,3个人的组合数等于3乘以2的组合数=3×2=6(组)4个人的组合数等于4乘以3的组合数=4×6=24(组),照此类推我拿着我的发现去告诉爸爸。
爸爸看了我的结论,表扬了我。
他接着说:“你这个方法很好,只可惜要求a个人可以几种排法,先要知道(a-1)个人有几种排法,可如果我们还不知道(a-1)个人的几种排法,又要接着往前推,好象有点麻烦,能不能用一个公式来求解呢?”我带着爸爸的问题开始思考。
1个人:=12个人:=2×1=23个人:=3×2×1=64个人:=4×3×2×1=245个人:=5×4×3×2×1=1206个人:=6×5×4×3×2×1=720啊有了,如果求a个人有几种排法,只要从1开始乘一直乘至a为止,用公式表示是:a个人的组合数=……×(a-1)×a,所以,如果我们7个人排成一排,每拍一张照片就交换位置,用不同的排列竟然可以排出1×2×3×4×5×6×7=5040种不同的组合,可以拍出5040张照片,简直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奇妙的组合美术教案有关奇妙的组合美术教案奇妙的组合美术教案篇一:奇妙的组合课题:奇妙的组合进修附小蒋玉泉教学目标:1、认识奇妙的组合。
2、学会用另外一种构思表达所思所想。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把不同特征的物象巧妙的组合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二、游戏导入:1.手指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小白兔,小鸭子,鱼儿游,老鹰,小毛驴师:同学们,这些用身体语言来表达的动物组合有意思么,奇妙么?2.出示课题:《奇妙的组合》我们还可以用小画笔来表达一些更加有意思的图形组合。
3.给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椭圆,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些简单的简笔画,引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跟创造力。
(小动物,车,坦克,蘑菇)及时表扬跟鼓励:同学们表现都非常棒!这些都非常简单有意思。
4.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其他小朋友作品。
出示多媒体图片:《乌龟小岛》《戴帽子的小姑娘》《忍无可忍》一一点评讲解其中含义。
5.看了这些小朋友的奇妙的组合作品,我们再来看一些大朋友,叔叔阿姨们利用电脑合成的奇妙的组合图片吧。
出示多媒体图片:《两只天鹅》《饮料广告图片》《调味品创意广告》点评讲解组合的含义。
6.聪明的同学们,我们看了这么多,肯定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跟创造力,老师呢,给你们找了一些素材跟题目,我们趴在桌子上面休息一会,一边休息,一边在脑海中构思一下,然后再动手画画,发挥我们的创造力跟想象力好不好?多媒体:音乐,部分课题跟素材《水上世界》《动物运动会》《游海底世界》《我想飞上天》《未来世界》《我和外星人》《未来商城》《我的梦》《我们能住到太空(海底、火星、月球等)上面去吗?》《我设计的小屋》……….三、辅导学生进行作业练习1、提出作业要求:构思要新颖、有趣,画面独具特色。
2、启发学困生进行构思3、分组对学生进行指导,主要指导构图四、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思路,讲评学生作品。
挖掘机的手臂和螃蟹的钳子完
美地融
合在了一起。
主持:雀儿姐姐
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位设计师发挥创意,把两张看似毫无关联却又能完成无缝对接的照片组合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起来看看吧。
瞧,一棵椰子树仿佛“长”
在了大象的鼻子上。
耳机变成了可口的甜甜圈。
剪刀的刀片变成了胡萝卜,不过剪不了任何东西。
看,
吉他的琴弦变成了长长的桥梁。
哇,五颜
六色的麦片倒满了一
卡车。
常吃夏威夷果可预防中风和冠心病。
生活小常识3B 28。
第1篇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总是追求着创新与突破。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于近日举办了一场奇妙的组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旨在打破传统教研模式的束缚,让教师们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更新。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面临着诸多困惑,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决定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组合教研活动,以期达到以下目的:1. 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3.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能力。
二、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活动期间安排了多节公开课。
课堂上,教师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
3. 互动研讨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4. 组合教研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组合教研。
我们将教师们按照学科、年级和教学风格进行了分组,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一个共同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小组合作,教师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还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案。
5. 教学成果展示在活动最后,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教学成果。
这些成果既有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也有实践层面的教学案例。
通过展示,教师们相互借鉴,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成效1. 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提升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