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考研813计算机专业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报考情况分析1.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专业: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01 (全日制)语言智能与社会计算02 (全日制)图像计算与感知智能03 (全日制)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04 (全日制)数据科学与知识工程05 (全日制)可视媒体计算06 (全日制)计算机体系结构与先进网络拟招生人数:24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笔试科目:C/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计算机专业相关基础与专业知识。
2.复试分数线3.录取名单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408全称: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408是全国统考专业科目,其统考科目包括了四门计算机专业课,即: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其中,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考察的重点,其次是操作系统,最后是计算机网络,毋庸置疑,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四门专业课中最难的。
数据结构1.分值:45分2.推荐教材:严蔚敏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李春葆版《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3.考察内容:数据结构主要是掌握八种数据结构和两类算法,八种数据结构分别是数组、栈、队列、链表、树、散列表、堆、图。
两类算法是查找和排序。
数组、栈、队列、链表、散列表(基本操作、插入和删除、时间复杂度等等),树和二叉树(性质、分类、前中后序遍历,排序树,B树,B+树,哈夫曼树),堆(大顶堆,小顶堆),图(遍历,广度优先,深度优先,最短路径)。
计算机组成原理1.分值:45分2.推荐教材:唐朔飞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配套的习题集3.考察内容:要求掌握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当然数据的表示和计算、指令系统、CPU和主存的连接这一块要多看看,属于经常考必考内容。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专业考研备考成功经验必看分享一、考研需越挫越勇首先,我希望大家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这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里会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与考研权衡。
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使你的信念动播,尤其是后期的时候焦躁也会冲击你的信念,所以我觉得态度真的很关键。
择校可以从学校排名、专业排名、地域等等综合选择,适当取舍。
关于学校的考研信息一般可以从研招网、学校官网、考研文库、考上的学长学姐了解,主要关注招录人数、报录比、专业课参考书、初试专业课是否存在过分压分、初试复试比例等。
二、专业信息所属学院:自动化学院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电子信息[0854]研究方向:05 控制工程招生人数:44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1数学一④810自动控制理论或8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笔试科目:初试选择810自动控制理论的考生,笔试科目:电子技术(70%)+ 微机原理(30%);初试选择8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的考生,笔试科目:自动控制理论(70%)+ 微机原理(30%)。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口试。
近年复试分数线:2021年:总分为320 单科为50,50,75,752020年:总分为329专业课参考书目:810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现代控制工程》,K. Ogata,卢伯英译,电子工业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8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庆常第3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王远第3版811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要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理解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和主要参数。
理解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和主要参数;理解双极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2020北京理⼯⼤学集成电路⼯程考研专业课⼤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法887 电⼦科学与技术基础1.考试内容(1)电⼦技术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极管、三极管的结构、特性及主要参数;掌握饱和、放⼤、截⽌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晶体管放⼤电路的组成和⼯作原理。
掌握图解分析法和等效模型分析法。
掌握放⼤电路的三种组态及性能特点。
电路的三种耦合⽅式及特点。
反馈的基本概念:正、负反馈;电压、电流、串联、并联负反馈;掌握反馈类型和极性判断,引⼊负反馈对放⼤性能的影响。
⽐例、加减、微积分线性运算电路。
⼀般了解对数、指数运算电路的⼯作原理及⼀阶、⼆阶有源滤波器的电路组成、频率特性。
了解产⽣⾃激振荡的条件。
掌握电压⽐较器,⽤电压⽐较器组成的⾮正弦发⽣电路。
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规则;逻辑代数的表⽰⽅法及相互转换。
掌握各种门的逻辑符号、功能、特点、使⽤⽅法。
正确理解TTL门和CMOS门电路的结构、⼯作原理。
(2)电磁场理论部分)电磁场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对电磁理论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灵活应⽤知识的能⼒。
试卷命题对⼤纲内容有覆盖性和⼴泛性,题型主要包括概念题、计算题和证明推导题。
应掌握的基本内容为:⽮量分析:三种常⽤坐标系内的梯度、散度和旋度的运算、⼏种重要⽮量场的定义和性质;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与电场强度、⾼斯定律、静电场的环路定律、电位和电位差、电位的泊松⽅程和拉普拉斯⽅程、电偶极⼦、电介质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场能量与静电⼒;恒定电场和电流:恒定电流场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和焦⽿定律、恒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恒定电流场与静电场的类⽐;恒定磁场:安培磁⼒定律和毕奥---沙伐定律、恒定磁场的基本定律、⽮量磁位和标量磁位、磁偶极⼦、磁介质中恒定磁场基本定律、磁介质的边界条件;静态场的边值问题:拉普拉斯⽅程的分离变量法、镜象法、有限差分法;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感、磁场的能量;时变电磁场:位移电流和推⼴的安培回路定律、麦克斯韦⽅程组、正弦电磁场、媒质的⾊散与损耗、坡印廷定理、电磁场的波动⽅程、标量位和⽮量位、时变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平⾯电磁波: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电磁波、电磁波的极化、有耗媒质中的均匀平⾯电磁波、理想媒质界⾯上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全折射和全反射;导⾏电磁波:矩形波导管中的电磁波、TE10模电磁波、波导中的能量传输与损耗、传输线上的TEM波、谐振腔;电磁波辐射:赫芝偶极⼦辐射、磁偶极⼦天线的辐射、线天线、天线的⽅向性系数和增益。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电子信息专业考研备考成功经验必看分享一、考研前的准备考研想要成功上岸,努力很重要,但选择更重要。
关于择校,我们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校难度等重要因素。
学校难度一般体现在竞争激烈程度、专业课难度,越是考好学校,你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
搜集考研也是备考前比较关键性的一步,我是在考研文库对于这个专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让我更加信心大增!二、专业信息所属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电子信息[0854]研究方向:01 电子与通信工程招生人数:80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82电路、信号与系统或887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或826信号处理导论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笔试科目:电子线路(含数电与模电两科内容)。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
备注:全日制统考计划中含唐山研究院10人。
近年复试分数线:2021年:总分为320单科为50,50,75,752020年:01方向为327分专业课参考书目:882电路、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第三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曾禹村等 2010年信号与系统(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 2015年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丁志杰等 2014年887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1)模拟电路基础;(2)半导体物理学;(3)电磁场理论基础;(4) 物理光学;(5)激光原理。
(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国防工业出版社;(3)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国防工业出版社。
(1)吴丙申,卞祖富;(2)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等;(3)陈重,崔正勤;(4)竺子民;(5)周炳琨。
(1)1997;(2)1994;(3)2003;(4)2010;(5)2000。
826信号处理导论:1、信号与系统(第三版),曾禹村,张宝俊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院系所名称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007)计算机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语言信息处理与社会计算(007)计算机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2)图像计算与机器智能(007)计算机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3)软件理论与工程(007)计算机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4)网络与信息安全(007)计算机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5)高性能嵌入式计算(007)计算机学院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6)虚拟现实与仿真计算(007)计算机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01)软件工程理论(007)计算机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04)软件服务工程(008)软件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01)软件工程理论(008)软件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02)智能数字表演(008)软件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03)软件安全技术(008)软件学院 (083500)软件工程 (04)软件服务工程(008)软件学院 (0835J1)数字表演 (01)数字表演艺术基础(008)软件学院 (0835J1)数字表演 (02)表演建模与仿真(008)软件学院 (0835J1)数字表演 (03)虚拟表演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学院:招生168人,其中推免87人;软件学院:招生110人,其中退免50人。
软件工程专业目录及考试范围详情考试范围(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88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
北理计算机专硕考研科目(原创版)目录1.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概述2.计算机专硕考研的科目设置3.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备考策略4.总结正文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北理工”)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成为了众多学子追求的热门方向。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北理计算机专硕考研的科目设置,以及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备考策略。
一、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概述计算机专硕(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CS”)是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专硕考研主要面向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二、计算机专硕考研的科目设置计算机专硕考研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科目:1.思想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2.英语一(English I)3.数学一(Mathematics I)4.计算机专业课(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三、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备考策略1.思想政治理论: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备考策略是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适量的模拟题训练。
2.英语一:主要考察学术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
备考策略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多进行听力、口语和写作的练习。
3.数学一:主要考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备考策略是系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多做习题,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北理计算机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源于1959年设立的计算机专业,是我国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
1980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84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批准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计算机应用技术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并建立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3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是我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本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理论与工程、计算理论、嵌入式计算、高性能计算与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人机交互技术。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软件理论与工程:主要包括软件形式化与自动化技术、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可靠性、软件测试、操作系统、编译技术、异构信息源集成、多媒体数据库、Web数据库、数据仓库、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等。
2.计算理论:主要包括算法学、计算复杂性理论、可计算理论、自动机理论、形式语言理论、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理论等。
3.嵌入式计算:主要包括数字系统自动设计理论、ASIC设计与方法学、嵌入式处理器、可重构芯片设计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嵌入式数据库、嵌入式浏览器/服务器、嵌入式中间件、多核处理器技术、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等。
4.高性能计算与先进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并行/分布式系统、计算机集群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技术、对等计算、高性能存储系统、新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测试技术、计算机病毒预防及处理技术、因特网及接口技术等。
5.网络与分布式计算:主要包括网格计算、网络化感知、互联网QoS、组播通信、移动计算、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语义Web及Web服务技术、自主计算和多智能体系统、机器人网络遥操作技术等。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最新资料,WORD格式,可编辑修改!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考研真题汇编...................................................2007年北京理工大学477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477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兄弟院校真题汇编.......................................................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29计算机基础考研真题.............................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29计算机基础考研真题.............................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29计算机基础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29计算机基础考研真题.............................说明:2006、2007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科目代码是477,2016年计算机专业基础的科目代码是813,本书以此为准此外,本书还收录了4套兄弟院校计算机基础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考研真题汇编2007年北京理工大学477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477计算机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第二部分兄弟院校真题汇编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29计算机基础考研真题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 829 试题名称:计算机基础(共 1 页)适用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什么是网络课程?结合网络课程的实例论述网络课程的构成要素(45分)。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816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基础综合
一、考查目标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
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80分
计算机网络70分
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0分
简答题40分
综合应用题70分
三、考查范围
数据结构部分
1.考试内容
⑴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抽象数据类型,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⑵线性表: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操作,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简单应
用与实现。
⑶栈和队列: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基本操作,简单应用与实现。
⑷数组和广义表:数组的定义及顺序存储结构,矩阵的压缩存储,数组的
简单应用,广义表的定义与基本操作。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复试必备资料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复试必备资料1、重视笔试:笔试的科目包括数字电子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其中题型包括填空、判断和计算。
总的笔试时间是120分钟,如果掌握得好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做完,题量不小,覆盖的面比较广,但题目不难。
笔者有几份相当具有参考价值的模电和数电的试卷,我在考的时候就遇到了几道原题。
笔试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笔试不通过,就不予录取。
可以说,这是在初试之后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我在面试时就有几个考生,虽然初试成绩不是最后,但由于笔试没通过而没法录取。
而有一个考生,他是北理工降线以后才能参加复试的,正好考了322分。
由于他准备了复试,最终也被录取了。
而那些笔试没通过的人,就被无情的刷了下来。
2、不可轻视面试:面试在复试中权重占40%,对于想争取公费的人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在北理工的面试中,只说要准备通信原理和随机信号分析。
事实上面试的范围比这个要广。
还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原理与接口、面向对象的C++语言、数字信号处理几门课程。
这几门课程,老师考得题都是概念题。
只要把这些书多翻几遍,还是可以答上来的。
当时,我问的题目是1、什么是功率谱密度(随机信号的知识)2、试列举三种信号变换方式,并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3、RISC和CISC有什么区别。
除此以外,还会问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RC低通滤波器如何画面向对象的语言有什么优点等等一些基础知识。
不会的题目可以换其它的题目答。
2、听力结束即发笔试试卷(数电和模电),考到10点结束。
考试题型有填空、简答、问答以及简单的计算,难倒是不难,自是覆盖面比较广(可能我准备的不好吧,当年好多体都不会做)。
复试要求:1。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笔试科目:电子线路(含数电与模电两科内容)。
面试内容:通信原理与电路、随机信号分析等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外语听说能力口试。
备注:信号与信息处理、目标探测与识别共招生75人;通信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共招生66人;信息安全与对抗招生29人。
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LRU算法,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LRU算法替换掉那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长且未被引用的块B.LRU算法替换掉那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短且未被引用的块C.LRU算法替换掉那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长且仍在引用的块D.LRU算法替换掉那些在Cache中驻留时间最短且仍在引用的块2、假定编译器将赋值语句“x=x+3;”转换为指令“add xaddr,3”,其中xaddr是x 对应的存储单元地址。
若执行该指令的计算机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方式,并配有相应的TLB,且Cache使用直写(Write Trough)方式,则完成该指令功能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至少是()。
A.0B.1C.2D.343、在浮点机中,()是隐藏的。
A.阶码B.数符C.尾数D.基数4、假设寄存器的内容为00000000,若它等于-128,则该机器采用了()。
A.原码B.补码C.反码D.移码5、有如下C语言程序段:()short si=-32767;unsigned short usi=si;执行上述两条语句后,usi的值为A.-32767B.32767C.32768D.327696、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正确的描述是()。
A.总线设备的优先级可变B.越靠近控制器的设备,优先级越高C.各设备的优先级相等D.对硬件电路故障敏感7、内部总线(又称片内总线)是指()。
A.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B.CPU和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高速功能部件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C.多个计算机系统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D.计算机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8、已知计算机A的时钟频率为800MHz,假定某程序在计算机A上运行需要12s。
现在硬件设计人员想设计计算机B,希望该程序在B上的运行时间能缩短为8s,使用新技术后可使B的时钟频率大幅度提高,但在B上运行该程序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为在A上的1.5倍。
813计算机专业基础数据结构考查内容:数据结构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应掌握的具体内容为: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顺序存储结构2.链式存储结构3.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概念(二)二叉树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二叉树的遍历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5.二叉排序树6.平衡二叉树(三)树、森林1.书的存储结构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3.树和森林的遍历(四)树的应用1.等价类问题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四、图(一)图的概念(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1.邻接矩阵法2.邻接表法(三)图的遍历1.深度优先搜索2.广度优先搜索(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1.最小(代价)生成树2.最短路径3.拓扑排序4.关键路径五、查找(一)查找的基本概念(二)顺序查找法(三)折半查找法(四)B-树(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六、内部排序(一)排序的基本概念(二)插入排序1.直接插入排序2.折半插入排序(三)起泡排序(bubble sort)(四)简单选择排序(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六)快速排序(七)堆排序(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九)基数排序(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题型和分值填空题15%、选择题20%、问答题40%、算法题25%参考书目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考查内容一、概述1.存储程序概念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3. 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的存储器设计思想4. 计算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5.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二、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一)数值数据的表示1.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2.无符号数3. 带符号数(真值和机器数)(二)机器数的定点表示与浮点表示1.定点数的表示2.浮点数的表示(三)非数值数据的表示1.字符的表示2. 汉字的表示(四)BCD码(五)数据校验码三、指令系统(一)指令格式1.指令的基本格式2.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3.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二)指令的寻址方式1.有效地址的概念2.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3.常见寻址方式(三)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四、数值的机器运算(一)基本算术运算的实现1.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2.进位的产生和传递3. 并行加法器的快速进位(二)定点数的运算1.补码定点数的加/减运算2.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3.定点数的移位操作4.定点数的乘/除运算(三)浮点数的运算(四)十进制整数的加法运算(五)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功能和结构五、存储系统与结构(一)存储系统的组成(二)主存储器的组织(三)半导体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1.S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2.DRAM存储器的工作原理3. 只读存储器(四)主存储器的连接与控制1.主存容量的扩展2.存储芯片的地址分配和片选3.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六)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1.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2.Cache和主存之间的映射方式3.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4.Cache写策略(七)虚拟存储器1.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2.页式虚拟存储器3.快慢表六、中央处理器(一)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1.CPU中的主要寄存器2.CPU的组成(二)控制器的组成和实现方法1.控制器的基本组成2.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区别(三)时序系统与控制方式(四)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五)微程序控制原理1.微程序2.微指令和微命令3.微指令的编码方式4.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六)指令流水线1.指令流水线的基本概念2. 指令流水线的基本实现七、总线(一)总线概述1.总线的基本概念2.总线的分类3.总线的组成及性能指标(二)总线仲裁(三)总线标准八、外部设备(一)输入输出设备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二)辅助存储器1.硬盘存储器2.磁盘阵列3.光盘存储器九、输入输出(I/O)系统(一)主机与外设的连接1.I/O接口(I/O控制器)2.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组成3.外设的识别与端口寻址(二)输入输出信息传送控制方式1.程序查询2.程序中断3.DMA4.通道(三)中断系统和程序中断方式1. 中断的基本概念2.中断响应过程3.中断处理过程4.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四)DMA方式及其接口1.DMA接口(控制器)的组成2.DMA传送方法3.DMA传送过程(五)通道控制方式题型和分值填空题20%,选择题30%,综合应用题50%。
参考书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蒋本珊清华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考查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查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1.1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1.2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1.3 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2 进程管理2.1进程与线程2.1.1 进程概念2.1.2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2.1.3 进程控制2.1.4 进程组织2.1.5 进程通信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2.1.6 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2.2 处理机调度2.2.1 调度的基本概念2.2.2 调度时机、切换与过程2.2.3 调度的基本准则2.2.4 调度方式2.2.5 典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任务、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2.3 进程同步2.3.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2.3.2 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软件实现方法;硬件实现方法。
2.3.3 信号量2.3.4 管程2.3.5 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2.4 死锁2.4.1 死锁的概念2.4.2 死锁处理策略2.4.3 死锁预防2.4.4 死锁避免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2.4.5 死锁检测和解除3 内存管理3.1 内存管理基础3.1.1 内存管理概念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3.1.2 交换与覆盖3.1.3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
3.1.4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3.2 虚拟内存管理3.2.1 虚拟内存基本概念3.2.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3.2.3 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3.2.4 页面分配策略3.2.5 抖动抖动现象;工作集。
3.2.6 请求分段管理方式3.2.7 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4 文件管理4.1 文件系统基础4.1.1 文件概念4.1.2 文件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4.1.3 目录结构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1.4 文件共享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4.1.5 文件保护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4.2 文件系统实现4.2.1 文件系统层次结构4.2.2 目录实现4.2.3 文件实现4.3 磁盘组织与管理4.3.1 磁盘的结构4.3.2 磁盘调度算法4.3.3 磁盘的管理5 输入输出(I/O)管理5.1 I/O管理概述5.1.1 I/O设备5.1.2 I/O管理目标5.1.3 I/O管理功能5.1.4 I/O应用接口5.1.5 I/O控制方式5.2 I/O核心子系统5.2.1 I/O调度概念5.2.2 高速缓存与缓冲区5.2.3 设备分配与回收5.2.4 假脱机技术(SPOOLing)5.2.5 出错处理6 Linux操作系统6.1 Linux进程管理6.2 Linux存储器管理6.3Linux文件系统7 Windows操作系统7.1 Windows操作系统模型7.2 Windows进程和线程7.3Windows存储器管理7.4Windows文件系统题型及分值单选题40%、填空题20%、综合应用题40%。
参考书目《操作系统原理教程》,张丽芬等著,电子工业出版社《操作系统实验教程及Linux和Windows系统调用编程》,张丽芬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考查内容一、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定义、应用1.2 网络硬件和分类1.3 网络软件1.3.1 协议层次结构1.3.2 层次设计问题1.3.3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服务1.3.4 服务原语1.3.5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1.4 参考模型1.4.1 OSI参考模型1.4.2 TCP/IP参考模型二、物理层2.1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2.1.1 傅里叶分析2.1.2 带宽有限的信号2.1.3 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2.2 传输介质2.2.1 磁介质2.2.2 双绞线2.2.3 同轴电缆2.2.4 光纤2.2.4 无线传输2.3 数字调制与多路复用2.3.1 基带传输2.3.2 通带传输2.3.3 频分复用2.3.4 时分复用2.3.5 码分复用2.4 交换技术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3.1.1 提供给网络层的服务3.1.2 成帧3.1.3 差错控制3.1.4 流量控制3.2 差错检测和纠正3.2.1 纠错码3.2.2 检错码3.3 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3.3.1 一个乌托邦式的单工协议3.3.2 无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式协议3.3.3 有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式协议3.4 滑动窗口协议3.4.1 1位滑动窗口协议3.4.2 回退N协议3.4.3 选择重传协议四、介质访问控制子层4.1 信道分配问题4.1.1 静态信道分配4.1.2 动态信道分配的假设4.2 多路访问协议4.2.1 ALOHA4.2.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4.2.3 无冲突协议4.2.4 有限竞争协议4.2.5 无线局域网协议4.3 以太网4.3.1 经典以太网物理层4.3.2 经典以太网的MAC子层协议4.3.3 以太网性能4.3.4 交换式以太网4.3.5 快速以太网4.3.6 千兆以太网4.3.7 万兆以太网4.4 无线局域网4.4.1 802.11体系结构和协议栈4.4.2 802.11物理层4.4.3 802.11 MAC子层协议4.4.4 802.11帧结构4.4.5 服务4.5 数据链路层交换4.5.1 网桥的使用4.5.2 学习网桥4.5.3 生成树网桥4.5.4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4.5.5 虚拟局域网五、网络层5.1 网络层的设计问题5.1.1 存储转发数据包交换5.1.2 提供给传输层的服务5.1.3 无连接服务的实现5.1.4 面向连接服务的实现5.1.5 虚电路与数据报网络的比较5.2 路由算法5.2.1 优化原则5.2.2 最短路径算法5.2.3 泛洪算法5.2.4 距离矢量算法5.2.5 链路状态路由5.2.6 层次路由5.3 拥塞控制算法5.4 服务质量5.5 网络互联5.5.1 网络如何不同5.5.2 何以连接网络5.5.3 隧道5.5.4 互联网路由5.5.5 数据包分段5.6 Internet的网络层5.6.1 IPv4协议5.6.2 IP地址5.6.3 IPv6协议5.6.4 Internet控制协议5.6.5 RIP5.6.6 OSPF——内部网关路由协议5.6.7 BGP——外部网关路由协议六、传输层6.1 传输服务6.1.1 提供给上层的服务6.1.2 传输服务原语6.1.3 Berkeley套接字6.2 传输协议的要素6.2.1 寻址6.2.2 连接建立6.2.3 连接释放6.2.4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6.2.5 多路复用6.3 拥塞控制6.4 Internet传输协议:UDP6.5 Internet传输协议:TCP6.5.1 TCP概述6.5.2 TCP服务模型6.5.3 TCP协议6.5.4 TCP段的头6.5.5 TCP连接建立6.5.6 TCP连接释放6.5.7 TCP连接管理模型6.5.8 TCP滑动窗口6.5.9 TCP计时器管理6.5.10 TCP拥塞控制七、应用层7.1 DNS——域名系统7.1.1 DNS名字空间7.1.2 域名资源记录7.1.3 名字服务器7.2 电子邮件7.2.1 体系结构和服务7.2.2 用户代理7.2.3 邮件格式7.2.4 邮件传送7.2.5 最后传递7.3 万维网7.3.1 体系结构概述7.3.2 静态Web页面7.3.3 动态Web页面和Web应用7.3.4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题型及分值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