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美丽》阅读分析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小鸟,你飞向何方①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了我的沉默的鸟巢里。
②我喜欢泰戈尔的诗。
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我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
那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③《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
然而,“文化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
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暗红色的灰烬在火光里飞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
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着,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
他用他那冷峻而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变了,似有几许惊恐,几许不安,也有几许愤怒,几许嘲讽……④我还是喜欢泰戈尔。
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地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
“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
”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中了——那宁静而又浮躁的海洋,那广袤而又多变的天空,那温暖而又清澈的湖泊,那葱郁而又古老的森林……⑤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
结果,当然叫人失望。
但,我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出于店员的粗心吧。
于是,我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
我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我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⑥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
随即,我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
挤压着《飞鸟集》的一片红色,又使我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我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
⑦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
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
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年级:九教师: 科目:语文班主任:日期: 时段:课题散文阅读指导《破碎的美丽》《郁孤台笑了》教学目标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重难点透视把握散文的考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考点阅读理解知识点剖析序号知识点预估时间掌握情况1 阅读《破碎的美丽》402 阅读《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403 阅读《郁孤台笑了》40教学内容一、《破碎的美丽》1感知文章,作者从和两方面阐述了“破碎的美丽”。
【点拨:自然人生或灵魂】2品读文章②③段,以我们熟知的“月缺”或“花残”为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是美丽的。
【点拨: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月缺”联想到“月圆”的美丽,从中品味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感受其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这也是一种美。
】3如果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你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①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②其实,人生哪一刻不美好呢?即使是残损;哪一刹那不该感激欢欣呢?即使是破碎。
【点拨:第①句。
这个句子借助花的美就在于破碎的事例,巧妙地点明中心,语言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第②句。
这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告诉我们要体会生活的美好,对生活心存感激,深化了文章中心。
】4那些“优秀灵魂”通过文学作品和媒体走进我们的心灵。
请你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个人物,描绘他(她)令你难忘的破碎之美。
要求不少于8字。
【点拨:例1:我永远忘不了梵高在《自画像》中逼视我们心灵的眼神。
他是一个不能为世俗理解的画家,是一个用画笔袒露胸襟的天才。
他用灿烂的金黄色渲染火一般的激情,用漩涡般流动的天空暗示内心的躁动。
他留给自己的是不幸的人生,留给世界的是永恒的美丽。
示例2: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中,涅莫夫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技惊四座。
他征服了观众,却征服不了裁判。
不公正的得分,引来了全场观众的愤怒。
长达八分钟不满的嘘声像爱琴海的波浪淹没了赛场。
此时,他重回赛场,面向观众深情地鞠躬,请求观众保持冷静。
《破碎的美丽》作者:水木清
《破碎的美丽》作者:水木清
破碎的美丽
碎了,这美丽的花瓶就这样在我的面前碎了.
她从我的手中轻轻滑落,垂落的速度是那样地慢,在触摸地面的一瞬间,又腾空而起,飞花四溅,惊鸿般起舞,如多彩的烟火一样奔涌出永远无法挽留的灿烂.
这是她最后的一份美丽.碎了,散了,化了,在春天开始弥漫.而我知道,那空中飞舞的碎片定是我晶莹惕透的泪光.
这份美丽曾铭刻在心,清爽在目.在成长的岁月中装点着我的青春,在平静的生活里愉悦着我的生命.这是一种融入人性的美,这种美早已经不属于瓷器本身了.想一想,我曾把多少个梦装进这个花瓶,装进无法企及的远方,我曾将多少个痛丢进这个花瓶,丢进没有方向的风中.
当她从泥土中走出来,最终站成一道风景,我曾试图越过她美丽的外表,精细的纹络,高傲的冷艳和光柔的线条触摸她那颗悬浮在空中的心,但那颗心也是一颗空旷而易碎的心呀,就如同她的躯体一样那么精美而脆弱.但当这种精工雕凿的华美破碎之后,我再次懂得了,美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哪怕是轻微的碰撞和伤害都可能会破碎,象轻尘弱草般不堪一击.
碎了,这幽幽的静美跌落在冰凉的地上.
醉了,这无尽的长夜找不到一条回家的路.
痛了,这破碎的美丽再也无法捡拾起遗漏的心情和最初的纯真.
不需要任何的言语,就让这纷乱的碎片来于泥土归于泥土,在春天再次萌发一种美丽,在能够安身立命的土地上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想,当所有的自然,纯朴和简单的愿望成为她全部的奢求,总有一天,一份沉甸甸的美丽同样会破土而立,那将是她结实的身躯,不老的容颜和再也无法破碎的心.
此刻,我仿佛看到,那散落的碎片聚拢起来,盛开出一朵春天的花.。
破碎的美丽阅读附答案【原文】破碎的美丽①有时候,我乃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桩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歪斜玉兰折裂,喜欢云重雾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烦闷的白叟穿戴退色的衣服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上学。
我乃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转动,然后静止。
每当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人情事物时,我老是很专注地凝视这他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地中去。
③我不晓得自己是否出于一种变态心理,但我确切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全的东西更加真实,更加深入,尽管他是那末往常,那末平淡,那末落魄,乃至那末狼狈。
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颠峰突然落地或是渐渐地沉淀渐渐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野中,走到光辉已假借给他人的今天。
④我不晓得他们曾怎么地美丽过,所以我没法想象他们的美丽。
也因而,我深深沉浸于这类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当中,发掘他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两种生命形态拉至面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涵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涵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久的打动和无垠的凄凉啊!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末沉厚,那末绰约,却那末美丽。
⑤一样,很残暴的,我相信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
⑥我喜欢看人痛苦失声,喜欢人狂声咆哮,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藏在心底发酵的旧事,也喜欢看一个单相思的人于心爱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伞默立。
我喜欢平日沉寂坦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贯喜悦知足的人溘然会懊丧失落。
苍老的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孤独的人忏悔失去的恋情。
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痛。
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布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份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呜咽,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⑦每当这时,哪怕我对面前的人全无所闻,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人具有一个曾无比美妙现在仍然无比美妙的的灵魂,他阅历的辛酸和苦难和那些难以触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重的蕴藏。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上了初中,如果要问语文试卷最难的是什么,就是阅读理解如何拿到高分。
阅读理解分数比值大,并且难以踩中拿分点。
那么有没有一些实用答题技巧呢?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个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2、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
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人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以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进行。
信息提炼要准确,表达的语言要精练信息的提炼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作答质量的高低。
这就要善于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分清思路的能力,其次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再次是概括表达的能力。
能否精练地表达出来,反映出考生是否准确地筛选整合出了信息。
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答题,或摘取词语连缀,或压缩主干调整,或抽取要点组合,因为很多时候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
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荒芜石阶点点青苔,也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柳败花残茎衰。
《破碎华衣》阅读附答案破碎华衣(9分)张淑兰多少次我一个人徘徊在校园无人的角落,仰望着阴沉的天空质问上苍——为什么偏偏把我降生在偏远贫穷的农家——脚上的粗布鞋,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头上的长辫子,难以应付变幻莫测的发型潮流;身上那套褪色的天蓝色套装,伴我春夏秋冬。
我自卑、失落,属于青春的激情和欢笑我都没有。
我只能低着头,匆匆来往。
贫困,我要逃避你,我要摆脱你!还我激情!还我欢笑!我要把脚上的布鞋、身上的破衣远远地抛进垃圾堆。
换上同桌霞的那双白色皮凉鞋,穿上校长女儿艳的那身名牌连衣裙,披开头发,略施粉黛,还有我明亮的双眸、姣好的的面容、晶莹剔透的肌肤,再加上一米六九的身高,我会像月亮一样美丽。
再不用低头来往,再不用自卑惆怅。
但这只能是一个梦,光是那套令人风姿绰约的连衣裙就要300元。
300元对我那贫寒的家庭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不行,我必须拥有那套“曾丹”牌高级连衣裙,它就是为我这样漂亮的女孩设计的,它必须属于我。
虚荣心战胜了一切,我再也抵制不住那连衣裙的诱惑。
我决定找一个漂亮的借口向父母要钱。
可怜的父母亲啊!女儿难为你们了。
一封家书,两句问候的话语,紧接着就是堂而皇之的寄钱借口。
五天之后,钱便由那落后的山村寄来了,整整300元。
作为一个远在都市求学的女儿,怎能知道父母为凑够这300元的艰辛。
第一向父母撒谎要这不该要的钱,花这不该花的钱,我的心也不安地颤动过。
然而望着校园里那些俊男靓女的装束,看着他们公子哥儿般的生活,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拿到汇款单的当天,中国名牌“曾丹”连衣裙便裹到了我那苗条的身躯上,再配上“咔咔”作响的皮鞋和飘逸的秀发,我一下子变了个样儿。
我很快就从同舍姐妹们惊羡的目光中找到了坦然而骄傲的感觉,于是,校园里又多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多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我挺胸漫步在校园,那极高的回头率让我想起往日低头走过校园时那些鄙视的目光。
今天我终于找回了我的自尊。
半个月后,我回到家里。
门虚掩着,我推开门,看见父亲半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我愣住了。
破碎的美丽读后感
《破碎的美丽》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米歇尔•莫朗(Michel Mourre)所写的一本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法国一名画家追寻自我的故事,他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困难,最终成功挣脱了束缚,重新找到了自我。
阅读这本书时,我深深地陷入了其中。
在书中,描绘的是一位身处困境中却仍然在不懈追寻自我价值的主人公。
他所经历的是摆脱束缚的痛苦、思考人生意义的颓废以及重新找到自我的希望,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给我带来了阅读的愉悦,还更何以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
我发现自己曾经有过和主人公一样的想法,即对自我的疑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未来的期望,这些都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追寻。
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每个人都要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生活的琐碎、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束缚,而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敢于追求自我,跳出外界的框架,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
而在我看来,创新的思考和观点其实就在于,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是应该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去找到更多的经验和思考方式。
正如主人公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所
经历的困难,我们也需要在走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各种挑战,但只要敢于面对和实践,我们一定会找到最合适的路。
总之,通过这本书,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追求内心的平衡和自我实现,以此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也希望像主人公那样,在经历了困难和磨砺之后,我们都能成功地挣脱束缚,寻找到破碎的美丽。
(一)破碎的美丽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荒芜石阶点点青苔,也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柳败花残茎衰。
这些破碎的东西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
它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让位给别人的今天。
③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像它们的美丽。
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像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的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
这由圆满而破碎、由繁盛而落寞的生命过程中,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④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人生才最美丽。
⑤我喜欢苍老的人记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英雄暮年时的忍痛回首,红颜逝去后的对镜哀思。
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那些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
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⑥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如果说平凡者的破碎泄露了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带给我们人生的梦想和启迪。
⑦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直接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是沉默——那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动啊!1.感知文章,作者从和两方面阐述了“破碎的美丽”。
(2分)2.品读文章②③段,以我们熟知的“月缺”或“花残”为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是美丽的。
小鸟,你飞向何方①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了我的沉默的鸟巢里。
②我喜欢泰戈尔的诗。
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我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嫩的手指翻得稀烂。
那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③《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
然而,“文化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
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暗红色的灰烬在火光里飞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
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着,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
他用他那冷峻而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变了,似有几许惊恐,几许不安,也有几许愤怒,几许嘲讽……④我还是喜欢泰戈尔。
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地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
“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
”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中了——那宁静而又浮躁的海洋,那广袤而又多变的天空,那温暖而又清澈的湖泊,那葱郁而又古老的森林……⑤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
结果,当然叫人失望。
但,我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出于店员的粗心吧。
于是,我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
我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我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⑥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
随即,我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
挤压着《飞鸟集》的一片红色,又使我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我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
⑦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
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
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身旁,抬起脸看着我,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像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
18、破碎的美丽
①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②我喜欢断树残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荒芜石阶点点青苔,也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柳败花残茎衰。
这些破碎的东西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
它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让位给别人的今天。
③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像它们的美丽。
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像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它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的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
这由圆满而破碎、由繁盛而落寞的生命过程中,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啊!
④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人生才最美丽。
⑤我喜欢苍老的人记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英雄暮年时的忍痛回首,红颜逝去后的对镜哀思。
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那些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释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
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
⑥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如果说平凡者的破碎泄露了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带给我们人生的梦想和启迪。
⑦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直接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是沉默——那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感动啊!
18、阅读分析:
1、感知文章,作者从和两方面阐述了“破碎的美丽”。
(2分)
2、品读文章②③段,以我们熟知的“月缺”或“花残”为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是美丽的。
(3分)
3、如果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你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
(3分)
①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②其实,人生哪一刻不美好呢?即使是残损;哪一刹那不该感激欢欣呢?即使是破碎。
4、那些“优秀灵魂”通过文学作品和媒体走进我们的心灵。
请你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个人物,描绘他(她)令你难忘的破碎之美。
要求不少于8字。
(6分)
◎【送你一个锦囊,让我们回味感动】撷取我们心灵深处的珍藏:普罗米修斯忍受鹰鹫啄食脏腑的巨痛,屈原毅然投身湍急的汨罗江,桑兰在轮椅上绽放灿烂的微笑,海明威笔下的老人升起不屈的船帆……
破碎的美丽答案:
1、自然人生或灵魂(大意正确即可,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月缺”联想到“月圆”的美丽,从中品味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感受其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这也是一种美。
(点明美的原因1分,结合具体内容阐述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3、.示例1:我选择第①句。
这个句子借助花的美就在于破碎的事例,巧妙地点明中心,语言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示例2:我选择第②句。
这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告诉我们要体会生活的美好,对生活心存感激,深化了文章中心。
(结合句子内容和特点阐述1分,句子的作用1分,语言表述1分,共3分)
4、示例1:我永远忘不了梵高在《自画像》中逼视我们心灵的眼神。
他是一个不能为世俗理解的画家,是一个用画笔袒露胸襟的天才。
他用灿烂的金黄色渲染火一般的激情,用漩涡般流动的天空暗示内心的躁动。
他留给自己的是不幸的人生,留给世界的是永恒的美丽。
示例2: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中,涅莫夫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技惊四座。
他征服了观众,却征服不了裁判。
不公正的得分,引来了全场观众的愤怒。
长达八分钟不满的嘘声像爱琴海的波浪淹没了赛场。
此时,他重回赛场,面向观众深情地鞠躬,请求观众保持冷静。
他的金牌梦破碎了,但他用宽容展现了体育之美,展现了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