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87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对外友好往来篇一:人教版历史七下《对外友好往来》word教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师寄语:和平友好是世界交往的前提。
学习目标:1.了解隋唐对外友好交往的情况,主要与日本、天竺。
2.分析隋唐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
比较玄奘和鉴真的共同点。
3.比较日本与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日本使:日本先后次派出遣唐使或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学习仿唐制进行唐与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参考汉字,创建的关系在、、、等方面保留唐的风尚时间:东渡经过: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
影响:人员往来:、唐与新罗贸易往来:的关系新罗用制选官文化交流新罗引入、、等科技传入唐朝唐与天竺友好往来唐与天竺时间:的关系玄奘西游经过:从出发,到达天竺,遍访名寺,并在寺游学。
归国后,写成一书。
影响:二、记忆擂台1.天竺是的古称,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2.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汉朝杰出的使者,并开辟了闻名,中印史上杰出的使者,中日交流史上传播者。
4.佛教发源地在,传入中原,北朝为宣扬佛教,开凿石窟著名的、,唐朝时西游天竺,并写成《》成为研究、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早在朝时,日本派遣隋使来到中国,在中日交往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时期)设计的。
三、合作探究1.看P28、P29《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P29—P31分析归纳唐朝与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史实(从次数、规模、影响来对比)。
3.对外交往中比较著名的人物及事迹。
4.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舞》,未知秦王何许人,有何功德?”你能帮助他吗?四、达标检测1、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A、鉴真B、崔致远C、遣唐使D、玄奘2、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A、印度B、印尼C、天竺D、孟加拉3、玄奘回国后,以其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A、《西游记》B、《桂苑笔耕》C、《老子》D、《大唐西域记》4、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A、高丽B、西域C、天竺D、日本5、玄奘西行的出发点是()A、逻些B、长安C、涿郡D、洛阳6、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A、隋朝B、西汉C、唐朝D、秦朝7、“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A、新罗B、日本C、波斯D、天竺8、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1)李冰(2)李春(3)玄奘(4)鉴真A、(1)(2)B、(3)(4)C、(1)(4)D、(2)(3)9、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朝鲜B、阿拉伯C、日本D、印度10、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1.掌握唐对日本、新罗的影响、玄奘西游、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
2.通过探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8页,回答问题隋唐对外交往频繁,因此隋唐是两个繁荣与的社会。
各国称中国人为“”。
(二)阅读第29至30页,完成下列题目:1:为了学习,隋唐时,日本派来中国。
2:日本文化在、、、、、、、等方面受唐朝的影响很大。
3:为了传播唐朝的文化,唐朝僧人东渡日本。
后来,他精心设计了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阅读教材31页,“唐与新罗的关系”,回答问题:新罗即今。
隋唐时,新罗也派遣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四)阅读教材31页,回答问题:唐朝高僧玄奘到取经,后来写成《》一书。
天竺即今国,玄奘也成了《西游记》中的原型。
二、合作探究1、看30页动脑筋: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一些事例吗?2、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亲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达标检测】1.唐朝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A、天竺B、日本C、新罗D、波斯3.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4.“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5.识图题看图请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个朝代?(2)该人物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3)图二的人物是谁?它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著名僧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友好往来》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友好往来》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对外友好往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能力: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相似性的比较,以及对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作用的分析,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2.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2.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激发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的崇敬之情。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幻灯片显示)旧金山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与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2、初步认识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学习方法】阅读材料、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讲述故事、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知识链接】在我国古代民族交往史上,唐朝以其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友好地对待少数民族,是历代王朝的典范。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这将使我们对唐朝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入。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隋唐对外交往情况阅读P28 正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A级)1.如果用两个字概括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你认为是:(A级)2.隋唐对外交往的范围:与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A级)3.简要描述唐朝对外交往的表现和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级)4.当今世界各地,很多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为什么()A.因为大家熟悉唐朝 B.因为唐朝的政策世界闻名C.因为唐朝存在时间长 D.因为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世界对唐朝了解深刻知识点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阅读P29--30 正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级)8.隋朝时,中日交往密切,第一批遣唐使来华发生在哪位皇帝期间()A.隋文帝 B.唐太宗C.唐玄宗 D.武则天知识点三:唐与新罗的关系阅读P31正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A级)9. 唐与新罗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 B.新罗铜钱与唐相仿C.许多商人来中国经商 D.新罗仿效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A级)10. 唐朝许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哪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A.日本B.印度C.新罗 D.波斯知识点三:玄奘西游阅读P31正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B级)11.唐朝时被评为中印文化交流最杰出使者是()A.鉴真和尚B.玄奘C.唐太宗 D.唐玄宗(B级)12.你能简要叙述玄奘的贡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级)13.结合今天和以前所学,简要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级)【小结板书】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要呈现本课的知识结构【当堂检测】(A级)1.世界各国开始把中国人叫唐人开始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有关遣唐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交流的使者B.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等先进文化C.了解中国,为后来侵略中国做准备D.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3.鉴真东渡的目的是()。
第6 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目标达成: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藏族的祖先是,很早生活在一带。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唐太宗把嫁给他。
2、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和唐太宗B、唐太宗和武则天C、武则天和唐太宗D、唐太宗和唐玄宗3、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
A、吐蕃B、回鹘C、突厥D、靺鞨【创境激趣】利用课前导入框导入新课【自学导航】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二、唐朝在世界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
三、唐朝从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僧人是,他精心设计的式样优美,至今犹存。
四、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 _____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五、唐朝时,中国同交往频繁。
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 ____ 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一书。
这部书成为研究___、___、___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合作探究】唐朝在世界享有很高声望【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唐朝对外友好交往的背景【强化训练】1、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2、《大唐西域记》可以作为研究以下哪些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①印度半岛②新疆③中亚④东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归纳总结】唐朝与哪些国家进行友好往来【板书设计】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二、唐朝在世界享有很高声望【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案教学设计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编写人李传丽单位赛博中学【教学任务】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知识与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过程与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学方法: 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
目标情感态通过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及译经生涯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度与价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
值观通过对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重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点难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点【教学流程】环教学问题最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节佳解决方案方案一: 由“唐人街”导入:在教师:介绍唐人街的情况,激发学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生兴趣。
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学生:思考问题,边对提出的问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题进行思考。
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 情方案二:由《西游记》导入:你境看过《西游记》吗,那你一定知道唐引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入其实,这四人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指导学生阅自学生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的探究读课文。
主过程部分,阅读课本,标划知识点。
学生:1、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探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究 2、学生互相质疑释。
一、概况 1.通过材料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P28第一段,结合材料分材料:一位外国历史学家这样写组讨论道:“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然后各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组找代表阐述。
初中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社会学院06级历史二班黄成0603027【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主要掌握与亚洲各国的交往,进一步理解隋唐繁荣的经济文化,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时与世界哪些国家有交往,重点学习与日本、新罗、天竺的交往,以及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了解他们的文化又给隋唐文明添上了哪些丰富的色彩。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实分析历史原因的能力。
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古今比较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比较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听讲并积极配合老师,思考提出的问题,全面学习和掌握所要理解诶的内容。
采用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海洋,并配上与本课有关的感人故事以加深记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隋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开明政策使得与各国友好往来,达到鼎盛局面。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这种开明宽容的政策是同样需要的。
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定会促使各国共同发展,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历史上为中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使者。
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也在东渡中失明了;玄奘18年西游和19年的译经生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是同学们该学习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准备】教师提前查阅资料,做好教案和课件,学生提前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导入:在唐朝时有一个和尚,这个和尚的学问非常高,特别是对佛学非常有研究。
日本的天皇听说了就派人邀请他去日本讲学。
和尚欣然答应了准备第二年春天动身。
当他和弟子们正准备船只、粮食和必备什物时,竟被人诬告勾结海寇作乱,遭到官府搜捕,船只也被没收了,第一次计划就这样破产了。
他们接着就准备第二次东渡,这次他们用巨款购买了军船,从扬州出发,但是刚出长江口就遭遇了风暴,船也被撞坏了。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精品教案【课程导入】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唐朝是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不断来到中国,进行交流、访问、求学、贸易。
唐朝赴外使节和僧侣也很多,极大地密切了唐朝和世界各国的联系。
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异地他乡呢?当时有哪几条交通路线?途中又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呢?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下面这尊坐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1980年4月,这尊坐像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你知道这尊塑像塑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有什么事迹?为什么他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尊敬呢?鉴真玄奘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知识网络】【学习探索】1.一位外国历史学家这样写道:“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
或许是因为来自异邦的世界性宗教使中国同波斯以东的所有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了联系,或许是因为当时很多士族豪门为胡人后裔,或许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守丝绸之路,保证了商旅畅通无阻……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一、对外友好往来(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
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学习唐朝的文化。
(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播放《鉴真东渡》的录像。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
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
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
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
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
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
七年级历史教案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
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学生自制课件,并根据课件讲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玄奘取经回来后,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