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触电安全知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安全教育讲话稿小学生用火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小学生预防火灾三要求:一是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一、用火用电须知1.不玩弄电线、灯头、开关、电动机等电气设备。
2.不到电动机和变压器附近玩耍,不爬电杆或摇晃电杆拉线,不在电线附近放风筝,万一风筝落在电线上,要由电工来处理,自己不猛拉硬扯,以免电线相碰引起停电和触电事故。
3.发现落地的电线,离开10米以外,更不要用手去拾。
同时,要设法看护落地电线,并请电工来处理,以防他人走近而发生触电。
4.在雷雨时,不可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线和接地体周围,以免因跨步电压而造成触电。
二、火灾的处理办法1.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2.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3.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
4.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5.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
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三、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火警电话的号码:119。
但不能随意假报火警。
如没有电话,应大声呼喊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四、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小学生安全用电讲解教案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小学生安全用电的知识。
大家知道,电是一种很方便的能源,但是如果不正确使用电器,就会带来很大的危险。
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安全地使用电器。
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插拔插头。
在插上插头的时候,要确保插座和插头是干燥的,并且手是干的,这样可以避免电击的危险。
在拔下插头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抓住插头本身,而不是电线来拔,这样可以避免电线断裂的危险。
其次,我们要注意使用电器的环境。
千万不要在水面附近使用电器,因为水是导电体,有可能导致漏电。
还有就是不要把电器放在易燃材料上面,以免发生火灾。
另外,不要把电器放在被子、衣服等易燃物品上面使用,以免发生短路。
最后,我们要知道如果遇到电器意外时该如何处理。
如果电器突然冒烟或发出异常声音,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它,而是立刻拔掉插头,并用灭火器或砂土将其覆盖。
如果有人被电击了,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电伤的人,应该立即找成年人或医生帮忙。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这些安全用电的知识,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让我们生活更加安全舒适。
谢谢大家的听讲,结束。
除了以上提到的安全用电知识,还有一些常见的电器使用注意事项需要大家了解和遵守。
首先,使用电吹风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用在头发上过久,以免过热引发火灾。
在使用电熨斗时,一定要小心烫伤,避免烫到皮肤。
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好不要接触电熨斗,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在使用充电器时要选择正规品牌的产品,并且不要长时间插着充电器,以免造成过热引发火灾。
另外,在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用电产品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充电,以免影响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大家在家中可以定期检查电器的插头和线路是否有损坏,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插头,以免发生漏电等危险。
同时,不要私自拆解电器或乱接线,避免引发短路或电路故障。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定期参加安全用电的相关活动和培训课程,增强安全用电意识,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只有大家都能做到安全用电,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才会更加安全和舒适。
防触电安全教育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防触电安全教育》。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方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电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祸。
一、如何预防触电: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
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
4.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
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
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
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定要躲开。
8.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树底下避雨,以免遭到雷击。
9.暴风雨吹落了电线,有人不幸被电击倒了,千万不要伸手去拉触电者,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木棍等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并告诉大人,通知有关部门。
10.不使用电器时要关掉电源二、触电的急救方法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
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
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縮、丧失知觉、肌肉痉挛,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
触电的急救方法:若电源未能切断,应以不导电的物件移开电源或电线,电源未切断前不可接触伤者,致电120求助热线,尽快安排伤者送院,将伤者移到安全地方,检查伤者的呼吸及心跳。
夏季是雷雨季节,为了帮助学生树立防雷意识,掌握防雷知识,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所以我给大家普及一点防雷知识:1、外出如遇雷雨,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
2、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
千万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第1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然而,这些便利的设备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幼儿来说,触电事故的发生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一些防幼儿触电的安全教育知识。
一、认识电源和电器1. 向幼儿介绍电源和电器的概念,让他们了解电源是电流的来源,电器是利用电流产生能量或进行工作的设备。
2. 教育幼儿识别电源插头、插座、开关等电器部件,让他们知道这些部件是导电的,不能随意触摸。
3. 告诉幼儿电源和电器在正常使用时是安全的,但在出现故障或接触不良时可能会造成触电危险。
二、电源和电器的安全使用1. 家长应确保电源插座安装稳固,避免插座裸露在外,以免幼儿无意中接触到。
2. 教育幼儿在插拔电源插头时,要握住插头的柄部,避免手指接触插头金属部分。
3. 家长要定期检查电源插座和电线,发现破损或老化应及时更换,避免漏电事故。
4. 教育幼儿不要在电源插座附近玩耍,避免将水或其他导电物质溅入插座。
5. 家长要教育幼儿不要在电源插座附近放置玩具或其他物品,以免幼儿无意中触碰。
6. 使用电器时,家长要确保幼儿远离电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
三、紧急情况处理1. 教育幼儿在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慌张,立即呼喊大人或拨打紧急电话。
2. 家长要教育幼儿,在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以免自己也被电到。
3. 如果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使用干燥的绝缘物(如木棍、塑料棒等)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4. 在等待救援的同时,对触电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
四、家庭安全教育1. 家长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触电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家长要在家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电源和电器的安全。
3. 家长要教育幼儿遵守家庭用电规则,如不随意摆弄电源插座、不触碰电线等。
4. 家长要定期与幼儿进行安全演练,让他们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小学生防触电安全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小学生们与电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而触电事故却时有发生。
因此,小学生防触电安全知识的普及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生防触电安全知识的相关要点,希望能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使小学生能自觉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一、认识电,明晓电的危害电是物体所带的电荷在空气或导体中移动时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具有很强的危害性。
家电、电线、电器等不安全使用时都有可能引起触电事故,如不当使用电极、吊线、划线等竟能导致身体触电,导致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小学生必须认识到电的危害性,并知道如何预防触电事故。
二、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如电视机、电扇、空调、电脑等,学生要正确使用这些电器设备,防止因为粗心大意、操作不当而导致触电事故。
首先,注意电器设备的插孔、插头与电源线的正确连接;其次,小学生不要用湿手插拔拔头,避免用力过猛将绝缘层撕裂;同时,还应避免电线受拉力、电器掉落、线路受悬挂、弯曲等情况出现,这些都会增加触电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小学生在学习、使用电器设备时,应充分了解每一种电器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提示,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另外,当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漏电时,立即切断供电,避免接触裸露导电部分,以免造成触电危险。
三、正确的安装及使用插座插座也是家庭用电的必需品,正确使用插座可以大大降低触电危险。
首先,在家庭电气设施安装之前,要根据电器功率等信息选择适合的插座,并正确安装插座线路,防止接触不良等问题的出现,增多插座的电气安全性。
小学生要注意不要在插座上任意插拔电器设备,以免引起火花或弯曲插针,导致短路发生。
更有甚者,不应将插头部分抽出来过多,这会引起电线折断或拉断等风险,造成意外事故。
总之,当用电器出现故障时,要停止使用,避免自己或他人触电的危险。
四、普及救护知识在遇到触电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小学生们应该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伤者提供帮助。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正确使用,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开展小学生用电安全教育培训。
二、用电安全基本知识1. 了解电源:电源是电能的来源,包括插座、开关、电线等。
小学生要了解电源的基本知识,知道电源的危险性。
2. 识别电器:电器是用电设备,如电视、电脑、洗衣机等。
小学生要认识常见的电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触电危险: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造成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触电可能导致烧伤、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4. 预防触电:预防触电是用电安全的关键。
小学生要掌握以下预防措施:(1)不在潮湿的地方使用电器;(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3)不用金属物接触带电体;(4)不随意拆卸电器;(5)不在床上使用电器;(6)不在雷雨天使用电器。
三、用电安全注意事项1. 家庭用电安全:(1)插座、开关要安装牢固,不要随意拆卸;(2)不要将电器放在地上,以免发生短路;(3)定期检查电线、插座,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4)不让孩子单独使用电器,家长要时刻监督;(5)教育孩子不要在插座附近玩耍。
2. 学校用电安全:(1)不随意触摸电器,更不要拆卸;(2)不在教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3)不将水杯、食物等物品放在电器上;(4)不玩电线、插座;(5)不爬电线杆、变压器等。
3. 野外用电安全:(1)不靠近高压电线;(2)不在野外使用大功率电器;(3)不在雷雨天使用电器;(4)不在树下避雨,以防雷击。
四、用电安全事故处理1. 触电事故处理:(1)立即切断电源;(2)用干燥的木棒、竹棒等物品将触电者与带电体隔离;(3)对触电者进行心肺复苏;(4)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火灾事故处理:(1)立即切断电源;(2)用灭火器、湿毛巾等物品进行灭火;(3)立即拨打火警电话;(4)迅速撤离现场,保护自身安全。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用电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用电安全意识,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生用电安全教育常识。
二、认识电力及其危害1. 电力是什么?电力是一种能源,是通过电能的形式传递和使用的。
它可以通过各种电器设备为我们提供照明、取暖、制冷、烹饪等服务。
2. 电力危害有哪些?(1)触电: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2)火灾:电线短路、漏电等原因导致火灾。
(3)爆炸:某些电器设备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
三、用电安全基本常识1. 触电预防(1)不要用手触摸带电体,如插座、电线等。
(2)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如水龙头、浴缸附近。
(3)不要将金属物品插入插座孔。
(4)不要在高压线附近玩耍。
2. 火灾预防(1)不要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电线安全。
(2)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使用电器时,确保周围环境干燥、通风。
(4)不使用劣质电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3. 爆炸预防(1)不要使用损坏的电器设备。
(2)不要将电器设备放置在易燃物品附近。
(3)不要长时间使用同一电器设备。
(4)不私自拆卸电器设备。
四、家庭用电安全注意事项1. 插座安全(1)插座不要超负荷使用,避免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
(2)插座附近不要放置易燃物品。
(3)插座盖要随时盖好,防止儿童误触。
2. 照明设备安全(1)不要在灯具附近放置易燃物品。
(2)不要使用破损的灯具。
(3)定期检查灯具线路,确保安全。
3. 电器设备安全(1)不使用损坏的电器设备。
(2)不私自拆卸电器设备。
(3)使用电器设备时,确保周围环境干燥、通风。
五、学校用电安全注意事项1. 教室用电(1)不随意触碰电线、插座等带电体。
(2)不在教室使用大功率电器。
(3)不在教室附近玩耍。
安全宝贝知识讲座内容
幼儿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幼儿集中学习活动的地方,并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切实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保证幼儿生命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迅速最基础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
以下是安全宝贝知识讲座的一些内容。
1、防触电防溺水教育
触电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对幼儿进行防触电教育。
首先,要告诉幼儿不能随便玩电器、不拉电线、不用剪刀剪电线、不用小刀刻划电线、不将铁丝等插到电源插座里等等。
其次,要告诉幼儿,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孩子,而应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于燥的竹竿等不导电的东西挑开电线。
溺水在少年儿童意外死亡中所占比例最大的。
对幼儿进行防溺水教育,一是要告诉幼儿不能私自到河边玩耍;二是不能将脸闷入水中;三是不能私自到河里游泳;四是当同伴失足落水时要及时就近叫成人来抢救。
2、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爱。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和玩具打交道。
因此对幼儿进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幼儿玩不同的玩具应有不同的安全要求。
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
孩子不能往下滑;玩秋千架时,要注意坐稳,双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玩跷跷板时,除了要坐稳,还要双手抓紧扶手等等;玩中型玩具游戏棍时,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特别是头部;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器产品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但是,电器使用不当也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更容易因为不懂得安全用电常识而造成意外。
因此,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用电安全意识。
一、电器插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插拔电器时,应该确保双脚离开地面,以避免接触到接地电源。
2.插拔电器时,应该用握住插头本身的进行,而不是拉拽电源线。
3.插头必须插到插座的合适位置,不能插歪或者插不进去。
二、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电器之前,要先检查电器的插头和电源线是否有损坏,如果有损坏应该及时更换或修复。
2.使用电器时,尽量不要将电源线放在床上或者被子下面,以免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3.使用电器时应该确保周围没有可燃物品,禁止在电器开启的情况下离开,以防止发生火灾。
4.不要使用带有碎裂电器或者有电线外露的电器,以免触电或引发其他危险。
5.使用电器时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以免被电击。
三、关于插座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小孩子一定不要用湿手、湿纸巾、湿塑料试图插拔插头。
2.插座一定不要连接太多的电器,以免超过了插座的承载能力而引发火灾。
3.不要用插头连接器插拔插头,这样容易引发电火花,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关于用电器具的掌握要注意以下几点:1.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对小学生进行电器用具的正确操作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并且要实际操作一遍,确保孩子们能够正确地使用电器。
2.家长要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电器,告诉他们哪些电器可以接触,哪些不能接触,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3.可以把电器用具放在孩子们较为接触不到的高度,以免他们误操作或触摸到危险区域。
五、其他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1.遇到突发火灾时,要迅速控制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然后利用灭火器、水龙带等设备扑灭火源,不要用水救火时不要直接冲向插座或电器设备。
小学生触电事故的预防与救护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材料主讲人:于栓才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电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次能源。
电也是无情的,一旦受其伤害,生存的机率是非常低的,正确用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触电?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
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三、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是触电事故中最多的一种事故。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
高压故障接地处,或者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从其发生率来看,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
1.六~九月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天气炎热、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2.低压设备触电设备多。
主要是低压设备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中、青年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电气安全知识又不足的缘故。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这些设备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而且经常在人紧张之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主要由于插销、开关、接头等连接部位牢固性差,可靠性差,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6.受害者及他人错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教育不够、规章制度执行不好违章蛮干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
小学生触电事故的预防与救护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材料主讲人:于栓才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电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次能源。
电也是无情的,一旦受其伤害,生存的机率是非常低的,正确用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触电?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
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三、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是触电事故中最多的一种事故。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
高压故障接地处,或者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从其发生率来看,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
1.六~九月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天气炎热、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2.低压设备触电设备多。
主要是低压设备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中、青年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电气安全知识又不足的缘故。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这些设备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而且经常在人紧张之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主要由于插销、开关、接头等连接部位牢固性差,可靠性差,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6.受害者及他人错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教育不够、规章制度执行不好违章蛮干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
如2000年 6月15日19时50分,首钢水厂铁矿西排车间二名电工在粗破电磁站处理液压站投入不上故障,一名电工用螺丝刀挑起空气开关导线检查连接情况时,螺丝刀触及开关上火引线与柜体发生短路、放炮,弧光将正在对面按其要求观察连接情况的另一名电工面部烧伤、住院治疗。
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未停电情况下违章蛮干,冒险用螺丝刀挑线检查,造成短路,将他人烧伤。
四、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1.电气作业人员对工作必须高度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
安装电气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装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
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
对移动式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正确使用绝缘用品。
由电工接线,并验电。
提接移动潜水泵必须断电。
2.加强全员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3.针对触电事故高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
据有关资料表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
在高温雨季到来之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要列入重点检查。
同时做好日常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
对各部照明线路加强检查,特别是临时线路(如给电动车充电一定检查好,线路无漏电因素,严禁私接乱接电源。
)。
五、触电急救知识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组织现场救护工作。
要视触电者身体状况,确定护理和抢救方法。
人触电后不一定会立即死亡,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跳等症状,外表上呈现昏迷的状态,此时要看作是假死状态,如现场抢救及时,方法得当,人是可以获救的。
现场急救对抢救触电者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一些统计资料指出,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小。
这说明抢救时间是个重要因素。
因此,争分夺秒,及时抢救是至关重要的。
平时要对职工进行触电急救常识的宣传教育,对与电气设备有关的人员还应进行必要的触电急救培训。
触电失去知觉后进行抢救,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必须耐心持续地进行。
只有当触电者面色好转,口唇潮红,瞳孔缩小,心跳和呼吸逐步恢复正常时,才可暂停数秒进行观察。
如果触电者还不能维持正常心跳和呼吸,则必须继续进行抢救。
触电急救应尽可能就地进行,只有条件不允许时,才可将触电者抬到可靠地方进行急救。
在运送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也不能停止,直到医生宣布可以停止为止。
抢救过程中不要轻易注射强心针,只有当确定心脏已停止跳动时,才可使用。
(一)救护方法(1)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触电者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
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2)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者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
如果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到现场诊治。
(3)如果触电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应立即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并及时请医生到现场。
(4)如果触电者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并迅速请医生到现场。
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即使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应持续进行。
(二)抢救过程中注意事项(1)在进行人工呼吸和急救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衣扣、领带、腰带等解开,清除口腔内假牙、异物、粘液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2)不要使触电者直接躺在潮湿或冰冷地面上急救。
(3)人工呼吸和急救应连续进行,换人时节奏要一致。
如果触电者有微弱自主呼吸时,人工呼吸还要继续进行,但应和触电者的自主呼吸节奏一致,直到呼吸正常为止。
(4)对触电者的抢救要坚持进行。
发现瞳孔放大、身体僵硬、出现尸斑应经医生诊断,确认死亡方可停止抢救。
(三)心肺复苏法触电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症状时,必须立即对其施行心肺复苏急救。
心肺复苏法是指伤者因各种原因(如触电)造成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后,他人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心跳、呼吸功能的一种系统的紧急救护法,主要包括气道畅通、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所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等。
1.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方法如触电者失去意识,救护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判定伤者的呼吸、心跳情况。
方法是: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触电者的口鼻处有无呼气声音;用手试测口鼻处有无呼气的气流,或用手指测试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如果既没有呼吸,又没有颈脉搏动,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
2.气道通畅凡是神志不清的触电者,由于舌根回缩和坠落,都可能不同程度堵住呼吸道人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人肺部,如图5—1所示,这时就应立即开放气道。
如果触电者口中有异物,必须首先清除,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采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畅通,具体步骤如下:抢救者一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使其头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通畅。
注意事项:禁止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而且会使得胸外心脏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触电者仰卧,肩下可以垫些东西使头尽量后仰,鼻孔朝天。
救护人在触电者头部左侧或右侧,一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张不开嘴巴,可以用口对鼻,但此时要把口捂住,防止漏气),深吸气后紧贴其嘴巴大口吹气,吹气时要使他胸部膨胀,然后很快把头移开,让触电者自行排气。
儿童只能小口吹气,以胸廊上抬为准。
4.胸外心脏按压法让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手掌根相迭(儿童可用一只手),两臂伸直,掌根放在心口窝稍高一点地方。
掌根用力下压(向触电者脊背方向),使心脏里面血液挤出。
成人压陷3--4cm,儿童用力轻些,按压后掌根很快抬起,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又充满心脏。
做心脏按压时,手掌位置一定要找准,用力太猛容易造成骨折、气胸或肝破裂,用力过轻则达不到心脏起跳和血液循环的作用。
应当指出,心跳和呼吸是相关联的,一旦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应当及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救护人员可以跪在触电者肩膀侧面,每吹气1~2次,再按压10~15次。
按压吹气一分钟后,应在5~7秒内判断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
如触电者的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心脏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钟吹气一次,如脉搏和呼吸都没有恢复,则应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应每隔数分钟再进行一次判定,每次判定时间都不能超过5~7秒。
在医务人员没有接替抢救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如经抢救后,伤员的心跳和呼吸都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
因为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所以要严密监护伤员,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