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一、质点的动量定理

动量:质点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表征质点瞬时运动的量,成为动量。

表达式: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即:

这就是动量定理。

二、冲量定理,

有:

冲量:作用在质点上的某力对时间的累计,称为该力对质点的冲量。

冲量定理:即: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的动量增量

冲力:在冲击过程中,力一般是时间的函数。冲击过程中任一时刻质点所受的合力称为此时刻质点上的冲力。

表达式:

平均冲力:当变化较快时,力的瞬时值能难确定,用一平均力代替该过程中的变力,这一等效力称为冲击过程的平均冲力。【教材 p74 例3.1】

平均冲力与同段时间内变力等效。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常常引入平均冲力的概念。例如人从高处跳下、飞机与鸟相撞、小球撞击模板、打桩等碰撞事件中,作用时间很短,冲力很大。

【小球撞击木板】

例题:质量为2.5的乒乓球以10m/s的速率飞来,被板推挡后,又以20m/s 的速率飞出。求:1)乒乓球的冲量;2)若撞击时间为0.01s,则板施于球的平均冲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由于作用时间很短,忽略重力影响。设挡板对球的冲力为F

则(水平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

a为平均冲力与x方向的夹角

动量与冲量的区别

①动量是状态量;冲量是过程量;

②动量方向为物体运动方向;冲量方向为作用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

冲量定理的作用

①计算冲量时,无需确定各个外力,只需知道质点始末的动量即可。

②F为合外力,不是某一个外力。

③动量定理的分量式:

④平均冲量的计算:

三、质点系动量定理

因为内力,故

由于系统的内力成对出现,系统的内力矢量合为零。

推广到多质点系统,动量定理表达式为: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即:

质点系统总动量等于作用于该系统合外力的冲量

注意:只有外力才能引起质点系统总动量的改变,质点内力的矢量合为零,对系统总动量的改变毫无贡献,但内力会使系统内各质点的动量发生改变。内力不会改变质点系的动量。

四、动量守恒定理【教材 p77 例3.2】

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注意:

(1)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每个质点的动量可能改变,系统内的动量可以相互转移,但他们的总合保持不变。各质点的动量必相对于同一惯性参考系。

(2)若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合外力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自然界中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系统的外力<<内力,可近似认为动量守恒。在碰撞、打击、爆炸等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的过程中,往往可忽略外力。

(4)注意区别与,前者保证整个系统中动量守恒,后者说只说明始末时刻动量相同。

(5)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在微观高速范围内仍使用,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讨论:

1.内力不会改变系统的动能,只有外力可改变系统的动能。

思考:在拔河时,如何判断哪儿队赢?

2.动量守恒是指总动量不变,各个质点的动量是可以变化的,通过内力的作用,动量在系统内的各个质点间进行转移。

3.动量守恒定律要求合外力为零的条件比较苛刻,如果内力远大于外力,或内力的冲量远大于外力的冲量时,可以当作合外力为零的近似情况。

4.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都是矢量方程,在选取合适的坐标系后,可以写成相应各分量方程形式,则方程两端的物理含义表明了相应方向.上的合外力与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五、碰撞

碰撞过程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

(1)完全弹性碰撞

特点: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由机械能守恒:

由动量守恒: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特点: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碰撞后两物体成为一个系统。物体形变不能恢复。

例:质量为M=2.0kg的物体(不考虑体积),用一根长1=1.0m为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今有一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600m/s的水平速度射穿物体,刚射出物体时子弹的速度大小v=30m/s,设穿透时间极短,求:

①子弹刚穿出时绳中张力的大小。

②子弹在穿透过程中所受的冲量。

解:

①因穿透时间极短,可认为物体未离开平衡位置,因此作用于子弹、物体

系统上的外力均在竖直方向,故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子弹穿出时物体的速度v则:

子弹射出瞬间,物体绕悬挂点做圆周运动:

③子弹冲量:

“-”表示冲量和速度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

六、刚体的角动量

对于定轴转动而言: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

微分形式:

积分形式:

或:

七、定轴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

由定轴转动定理:

当M=0时

即:

刚体在定轴转动中,当对转轴的合外力矩为零时,刚体对转轴的角动量保持不变,这一规律就是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讨论:

a.对于绕固定装轴转动的刚体,因J保持不变,当合外力矩力零吋,其角速度恒定。

当M=O时,J=恒量ω=恒量

b.若系统由若干个刚体构成,当合外力矩カ零肘,系统的角幼量依然守恒。J大→の小,J小→の大。

当Mz=0吋,Lz=J1ω1+J2ω2=恒量

例如: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旋”动作、跳水运动员的“团身—展体”动作

c.若系统内既有平动也有转动现象发生,若对某一定轴的合外力矩为零,则系统对该轴的角动量守恒。

如:常平架上的回转仪

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的一些重要公式

例:工程上,常用摩擦啮合器使两飞轮以相同的转速一起转动。如图所示,A和B两飞轮的轴杆在同一中心线上,A轮的转动惯量为JA=10kg.m^2, B的转动惯量为JB=20kg.m^2。开始时A轮的转速为600r/min,B轮静止。C 为摩擦啮合器。求两轮啮合后的转速;在啮合过程中,两轮的机械能有何变化?

解:

以飞轮A、B和啮合器C作为一系统来考虑,在啮合过程中,系统受到轴向的正压力和啮合器间的切向摩擦力,前者对转轴的力矩为零,后者对转轴有力矩,但为系统的内力矩。

系统没有受到其他外力矩,所以系统的角动量守恒。按角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ω为两齿轮齿和后共同转动的角速度,于是

各数值代入后得:

或共同转速为:

在啮合过程中,摩擦力矩作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部分机械能将转化为热量,损失的机械能为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7级

信息学院朋辈导师王雨燕

质检组贾春虹

大学物理物理知识点总结

y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r v v ,大小 r r ==v 运动方程 ()r r t =r r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x x t y y t =???=??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r r r r r △,r =r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r ?、s ?的含义(?≠?≠?r 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 u u u D D = =+=+D D r r r r r V V r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 ?→?== ?r r r (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 ds dr dt dt =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v a t ?=?r r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 t d d r a t dt dt υυ→?===?r r r r △ a r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 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ρ ?2222+=+== 2 2222222 2 2???? ??+???? ??=?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 y x ? 二.抛体运动 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2 012 r v t gt =+ r r r

大学物理第七章气体动理论

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 一.选择题 1[ C ]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 K /V ),单位体积内气体的质量ρ的关系为: (A) n 不同,(E K /V )不同,ρ 不同. (B) n 不同,(E K /V )不同,ρ 相同. (C) n 相同,(E K /V )相同,ρ 不同. (D) n 相同,(E K /V )相同,ρ 相同. 解答:1. ∵nkT p =,由题意,T ,p 相同∴n 相同; 2. ∵kT n V kT N V E k 2 323==,而n ,T 均相同∴V E k 相同 3. 由RT M m pV =得RT pM V M ==ρ,∵不同种类气体M 不同∴ρ不同 2[ C ]设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f (v ),则速率分布在v 1~v 2区间内的分 子的平均速率为 (A) ?2 1d )(v v v v v f . (B) 2 1 ()d v v v vf v v ?. (C) ? 2 1 d )(v v v v v f /?2 1 d )(v v v v f . (D) ? 2 1 d )(v v v v v f /0 ()d f v v ∞ ? . 解答:因为速率分布函数f (v )表示速率分布在v 附近单位速率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率,所以 ? 2 1 d )(v v v v v f N 表示速率分布在v 1~v 2区间内的分子的速率总和,而 2 1 ()d v v Nf v v ? 表示速率分布在v 1~v 2区间内的分子数总和,因此 ? 2 1 d )(v v v v v f / ? 2 1 d )(v v v v f 表示速率分布在v 1~v 2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 3[ B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体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A) Z 减小而λ不变. (B)Z 减小而λ增大. (C) Z 增大而λ减小. (D)Z 不变而λ增大. 解答:n d Z 22π= ,n d 2 21π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体积增大时,n 减小,所以 Z 减小而λ增大。 4[ B ]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升高到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大学物理习题第4单元 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 能量守恒定律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一 选择题 [ D ]1.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右端与桌面上一质量 为m 的木块连接,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木块而使其处于静止状态,若木块与桌面间的静摩擦系 数为μ,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p E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p E = k mg F 2)(2 μ- (B) p E =k mg F 2)(2 μ+ (C) K F E p 22 = (D) k mg F 2)(2μ-≤p E ≤ k mg F 2)(2 μ+ [ D ]2.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SI (654k j i r +-=?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SI (953k j i F +--=,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A )-67 J (B )91 J (C )17 J (D )67 J [ C ]3.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设时刻1t 至2t 间 外力做功为1W ;时刻2t 至3t 间外力作的功为2W ;时刻3t 至4t 间外力做功为3W ,则 (A )0,0,0321<<>W W W (B )0,0,0321><>W W W (C )0,0,0321><=W W W (D )0,0,0321<<=W W W [ C ]4.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的功的代数和必然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 (D )只有(3)是正确的。 [ C ]5.对于一个物体系统来说,在下列条件中,那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A )合外力为0 (B )合外力不作功 (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 )外力和保守力都不作功。 二 填空题 1.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电梯内,电梯以 2 1 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h ,在此过程中,电梯对物体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为 mgh 2 1 - 。 2.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的火箭从地面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2R 处,在此过程中,地球引力对火箭作的功为)1 31(R R GMm -。 3.二质点的质量各为1m 、2m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 )1 1(21b a m Gm --。 4.保守力的特点是 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守力的功与势能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弹簧原长m 1.00=l ,倔强系数N/m 50=k ,其一端固定在半径 为R =0.1m 的半圆环的端点A ,另一端与一套在半圆环上的小环相连,在把小环由半圆环中点B 移到另一端C 的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小环所作的功为 -0.207 J 。 6.有一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质量为m 的小球。先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再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在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 A B C R v O 1 t 2t 3 t 4 t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一、 填空题: 1、一打足气的自行车内胎,若在7℃时轮胎中空气压强为4.0×510pa .则在温度变为37℃,轮胎内空气的 压强是 。(设内胎容积不变) 2、在湖面下50.0m 深处(温度为4.0℃),有一个体积为531.010m -?的空气泡升到水面上来,若湖面的 温度为17.0℃,则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是 。(取大气压强为50 1.01310p pa =?) 3、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50 1.0110p pa =?,温度为27.0℃,则气体分子的数密度 为 ;氧气的密度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分子间的平均 距离为 。(设分子均匀等距排列) 4、星际空间温度可达 2.7k ,则氢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方均根速率为 ,最概然速率 为 。 5、在压强为51.0110pa ?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6.010cm -?,当温度不变时,压强 为 ,则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 。 6、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82.5910cm -?,则在温度为600k ,压强为21.3310pa ?时,氖分子1s 内的 平均碰撞次数为 。 7、如图12-1所示两条曲线(1)和(2),分别定性的表示一定量的 某种理想气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对应温度高的曲线 是 .若图中两条曲线定性的表示相同温 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则表示氧气速率分布曲线的 是 . 8、试说明下列各量的物理物理意义: (1) 12kT , (2)32 kT , (3)2i kT , (4)2 i RT , (5)32RT , (6)2M i RT Mmol 。 参考答案: 1、54.4310pa ? 2、536.1110m -? 3、25332192.4410 1.30 6.2110 3.4510m kg m J m ----???? 4、21 21121.6910 1.8310 1.5010m s m s m s ---?????? 图12-1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守恒定律 一、质点的动量定理 动量:质点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表征质点瞬时运动的量,成为动量。 表达式: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即: 这就是动量定理。 二、冲量定理, 有: 冲量:作用在质点上的某力对时间的累计,称为该力对质点的冲量。 冲量定理:即: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的动量增量 冲力:在冲击过程中,力一般是时间的函数。冲击过程中任一时刻质点所受的合力称为此时刻质点上的冲力。 表达式: 平均冲力:当变化较快时,力的瞬时值能难确定,用一平均力代替该过程中的变力,这一等效力称为冲击过程的平均冲力。【教材 p74 例3.1】

平均冲力与同段时间内变力等效。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常常引入平均冲力的概念。例如人从高处跳下、飞机与鸟相撞、小球撞击模板、打桩等碰撞事件中,作用时间很短,冲力很大。 【小球撞击木板】 例题:质量为2.5的乒乓球以10m/s的速率飞来,被板推挡后,又以20m/s 的速率飞出。求:1)乒乓球的冲量;2)若撞击时间为0.01s,则板施于球的平均冲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由于作用时间很短,忽略重力影响。设挡板对球的冲力为F 则(水平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 a为平均冲力与x方向的夹角 动量与冲量的区别 ①动量是状态量;冲量是过程量; ②动量方向为物体运动方向;冲量方向为作用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 冲量定理的作用

①计算冲量时,无需确定各个外力,只需知道质点始末的动量即可。 ②F为合外力,不是某一个外力。 ③动量定理的分量式: ④平均冲量的计算: ⑤ 三、质点系动量定理 因为内力,故 由于系统的内力成对出现,系统的内力矢量合为零。 推广到多质点系统,动量定理表达式为: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即: 质点系统总动量等于作用于该系统合外力的冲量 注意:只有外力才能引起质点系统总动量的改变,质点内力的矢量合为零,对系统总动量的改变毫无贡献,但内力会使系统内各质点的动量发生改变。内力不会改变质点系的动量。 四、动量守恒定理【教材 p77 例3.2】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量子物理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量子物理 一、选择题 1.4185:已知一单色光照射在钠表面上,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1.2 eV ,而钠的红限波长是5400 ?,那么入射光的波长是 (A) 5350 ? (B) 5000 ? (C) 4350 ? (D) 3550 ? [ ] 2.4244:在均匀磁场B 内放置一极薄的金属片,其红限波长为??。今用单色光照射,发现有电子放出,有些放出的电子(质量为m ,电荷的绝对值为e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那末此照射光光子的能量是: (A) 0λhc (B) 0λhc m eRB 2)(2+ (C) 0λhc m eRB + (D) 0λhc eRB 2+ [ ] 3.4383: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 K ;若改用 频率为2??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A) 2 E K (B) 2h ??- E K (C) h ??- E K (D) h ??+ E K [ ] 4.4737: 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若散射光波长是入射光波长的1.2倍,则散射光光子能量?与反冲电子动能E K 之比??/ E K 为 (A) 2 (B) 3 (C) 4 (D) 5 [ ] 5.4190: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后能发射赖曼系(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射的各谱线组成的谱线系)的最长波长的谱线,至少应向基态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是 (A) 1.5 eV (B) 3.4 eV (C) 10.2 eV (D) 13.6 eV [ ] 6.4197:由氢原子理论知,当大量氢原子处于n =3的激发态时,原子跃迁将发出: (A) 一种波长的光 (B) 两种波长的光 (C) 三种波长的光 (D) 连续光谱 [ ] 7.4748:已知氢原子从基态激发到某一定态所需能量为10.19 eV ,当氢原子从能量为-0.85 eV 的状态跃迁到上述定态时,所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A) 2.56 eV (B) 3.41 eV (C) 4.25 eV (D) 9.95 eV [ ] 8.4750:在气体放电管中,用能量为12.1 eV 的电子去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时氢原子所能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只能是 (A) 12.1 eV (B) 10.2 eV (C) 12.1 eV ,10.2 eV 和 1.9 eV (D) 12.1 eV ,10.2 eV 和 3.4 eV [ ] 9.4241: 若?粒子(电荷为2e )在磁感应强度为B 均匀磁场中沿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运动,则?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 (A) )2/(eRB h (B) )/(eRB h (C) )2/(1eRBh (D) )/(1eRBh [ ] 10.4770: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 (A) 动量相同 (B) 能量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动能相同 [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8-电学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08-电学习 题答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一、选择题 1.1003: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 场强可由定出,其中q 为试验电荷,q 可正、可负,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 2.1405:设有一“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荷的平面。取x 轴垂直带电平面, 坐标原点在带电平面上,则其周围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 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规定场强方向沿x 轴正向为正、反之为负): [ ] 3.1551: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 场强的大小与试探电荷q 0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探电荷受力与q 0的比值不因q 0而变 (C) 试探电荷受力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q 0,则=0,从而=0 [ ] 4.1558:下面列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场强公式,其中哪个是正确的? [ ] q F E / =F E /q F E =E F F E F E ( x

(A)点电荷q 的电场:(r 为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 (B)“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的电场:(为带电直线到场点的垂直于直线的矢量) (C)“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电荷面密度)的电场: (D)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外的电场:(为球心到场点的矢量) 5.1035:有一边长为 a 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O 点a /2处,有一电荷为q 的正点电荷,如图所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B) (C) (D) [ ] 6.1056:点电荷 Q 被曲面S 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 ] 7.1255: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 ~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 半径为R 的、电荷体密度为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2 04r q E επ= λr r E 302ελπ= r σ02εσ = E σr r R E 3 02εσ=r 0 3εq 4επq 0 3επq 0 6εq Ar =ρ q 1035图 q

大学物理物理知识点总结!!!!!!

B r ? A r B r y r ?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大小 2r r x y ==+运动方程 ()r r t =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x x t y y t =???=??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2r x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s ?的含义(?≠?≠?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 ?→?== ?(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ds dr dt dt =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v a t ?=?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 t d d r a t dt dt υυ→?===?△ a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 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2222+=+== 2 2222222 2 2???? ??+???? ??=? ??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 y x 二.抛体运动

大物习题解答-大学物理习题答案(许瑞珍_贾谊明)-第12章 气体动理论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12-1 一容积为10L 的真空系统已被抽成1.0×10-5 mmHg 的真空,初态温度为20℃。为了提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所吸附的气体,如果烘烤后压强为1.0×10-2 mmHg ,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 解:由式nkT p =,有 3 2023 52/1068.1573 1038.1760/10013.1100.1m kT p n 个?≈?????==-- 因而器壁原来吸附的气体分子数为 个183201068.110101068.1?=???==?-nV N 12-2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 Pa ,温度为27℃,求:(l )气体分子的 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等距排列) 分析:在题中压强和温度的条件下,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因此,可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故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30d V =,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d n V ,10=即可求出。 解:(l )单位体积分子数 3 25m 1044.2-?==kT p n (2)氧气的密度 3m kg 30.1-?===RT pM V m ρ (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J 1021.62321k -?==kT ε (4)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 m 1045.3193-?==n d 12-3 本题图中I 、II 两条曲线是两种不同气体(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试由图中数据求:(1)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2)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 分析:由M RT v /2p =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p v 也就不同。因22O H M M <,故氢气比氧气的p v 要大,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II 所标13p s m 100.2-??=v 应是对应于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从而可求出该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又因曲线I 、II 所处的温度相同,故曲线I 中氧气的最概然速率也可按上式求得。 解:(1)由分析知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

大学物理练习题3((角)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练习题3:“力学—(角)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一、填空题 1、一个质量为10kg 的物体以4m/s 的速度落到砂地后经0.1s 停下来,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对砂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2、t F x 430+=(式中x F 的单位为N ,t 的单位为s )的合外力作用在质量为kg m 10=的物体上,则:(1)在开始s 2内,力x F 的冲量大小为: ;(2)若物体的初速度1110-?=s m v ,方向与x F 相同,则当力x F 的冲量s N I ?=30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3、一质量为kg 1、长为m 0.1的均匀细棒,支点在棒的上端点,开始时棒自由悬挂。现以100N 的力打击它的下端点,打击时间为0.02s 时。若打击前棒是静止的,则打击时棒的角动量大小变化为 ,打击后瞬间棒的角速度为 。 4、某质点最初静止,受到外力作用后开始运动,该力的冲量是100.4-??s m kg ,同时间内该力作功4.00J ,则该质点的质量是 ,力撤走后其速率为 。 5、设一质量为kg 1的小球,沿x 轴正向运动,其运动方程为122-=t x ,则在时间s t 11=到s t 32=内,合外力对小球的功为 ;合外力对小球作用的冲量大小为 。 6、一个力F 作用在质量为 1.0 kg 的质点上,使之沿x 轴运动。已知在此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 学方程为3 243t t t x +-= (SI)。则在0到4 s 的时间间隔内,力F 的冲量大小I = ,力F 对质点所作的功W = 。 7、设作用在质量为 2 kg 上的物体上的力x F x 6=(式中x F 的单位为N ,x 的单位为m )。若物体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则物体从0=x 运动到m x 2=过程中该力作的功=W ,m x 2=时物体的速率=v 。 8、已知质量kg 2=m 物体在一光滑路面上作直线运动,且0=t 时,0=x ,0=ν。若该物体受力为x F 43+=(式中F 的单位为N ,x 的单位为m ),则该物体速率ν随 x 的函数关系=)(x ν ;物体从0=x 运动到2=x m 过程中该力作的功=W 。 9、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在t=0时,物体静止于原点,在作用力i x F )43(+=作用下,无摩

大学物理4

9. 气体分子动理论 姓名 孟凡笛 学号 102520011 专业 机电一体化 教学点 同济本部 一、选择题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可以: (A) 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同时减小体积; (B) 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同时增大压强; (C) 保持体积不变同时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 保持温度不变同时增大体积降低压强。 ( C ) 2.设某理想气体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μ,玻尔兹曼常数为k ,则该气体的分子总数可以表示为: (A) μ k PV (B) V PT μ (C) kT PV (D) kV PT ( B ) 3.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 (1)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2)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3)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 、(2)、(4). (B ) (1) 、(2)、(3). (C ) (2) 、(3)、(4). (D ) (1) 、(3)、(4). ( B ) 4.设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v f ,则速率在1v ~2v 区间内的分子平均速率为: (A ) ? 2 1 d v v v )v (vf (B )?2 1 d v v v )v (vf v (C )? ?21 2 1d d v v v v v )v (f v )v (vf (D ) ? ?∞0 d d 2 1 v )v (f v )v (vf v v ( A )

5.两容积不等的容器内分别盛有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氦气和氮气,如果它们的温度和压强相同,则两气体 (A)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必相同; (B) 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必相同; (C) 单位体积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相同; (D) 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内能必相同。 ( A ) 6.摩尔数相同的氢气和氦气,如果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两气体: (A) 内能必相等; (B) 分子的平均动能必相同; (C)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相同; (D) 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必相同。 ( C ) 7.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A) 1 : 2 (B) 5 : 3 (C) 5 : 6 (D) 10 : 3 ( A ) 8. 体积恒定时,一定量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的: (A) 平均碰撞次数将增大 (B) 平均碰撞次数将减小 (C) 平均自由程将增大 (D) 平均自由程将减小 ( C ) 二、填充题 1.设氢气在27?C 时,每立方厘米内的分子数为12 104.2?个,则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下面给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几种微分形式,指出它们各表示什么过程。 (1)T R )M /M (V P d d mol = 表示 过程; (2)T R )M /M (P V d d mol = 表示 过程; (3)0d d =+P V V P 表示 过程。 3.容积为10升的容器中储有10克的氧气。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1 2s m 600-?=v , 则此气体的温度 =T ;压强=P 。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热学部分 一、选择题 1.425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B) (C) (D) [ ] 2.425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平均值 (A) (B) (C) (D) 0 [ ] 3.4014: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平动动能 有如下关系:(A) 和都相等 (B) 相等,而不相等 (C) 相等,而不相等 (D) 和都不相等 [ ] 4.4022: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 / V 2=1 / 2 ,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 [ ] 5.4023: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 (A) 66.7% (B) 50% (C) 25% (D) 0 [ ] 6.4058: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n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动动能(EK /V ),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分别有如下关系:(A) n 不同,(EK /V )不同,不同 (B) n 不同,(EK /V )不同,相同 (C) n 相同,(EK /V )相同,不同 (D) n 相同,(EK /V )相同,相同 [ ] 7.4013: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 ] 8.4012: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2)、(4);(B) (1)、(2)、(3);(C) (2)、(3)、(4);(D) (1)、(3) 、(4); [ ] 9.4039:设声波通过理想气体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平均速率,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 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为 (A) 1 (B) 1/2 (C) 1/3 (D) 1/4 [ ] 10.4041: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 和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4 (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1/4 (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 4 [ ] m kT x 32= v m kT x 3312 =v m kT x /32=v m kT x /2 =v m kT π8= x v m kT π831=x v m kT π38= x v =x v εw εw εw w εεw ρρρρρ2 2H O /v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2O p v ()2H p v ()2 O p v ()2 H p v ()2 O p v ()2 H p v

清华大学《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01 力学习题

一、选择题 1.0018: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 2.5003: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 3.0015: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 (A) (B) (C) (D) 4.0508: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p R /T , 2p R/T (B) 0 , 2πR /T (C) 0 , 0 (D) 2πR /T , 0. [ ] 5.0518: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E) 圆锥摆运动 [ ] 6.0519: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 ] 7.0602:质点作曲线运动,表示位置矢量,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 程,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1) , (2) , (3) , (4)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 ] 8.060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时,初速为v 0,则速度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 (B) , (C) , (D) [ ] 9.0014: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 、B 二船都以2 m/s 速率匀速行驶,A 船沿x 轴正向,B 船沿y 轴正向。今在A 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 、y 方向单位 矢用、表示),那么在A 船上的坐标系中,B 船的速度(以m/s 为单位)为 j bt i at r 2 2+=()y x r , t r d d t r d d t r d d 2 2d d d d ?? ? ??+??? ??t y t x a a r v a a t = d /d v v =t r d /d v =t S d /d t a t =d /d v t k t 2 d /d v v -=0=t v 0 2 2 1v v += kt 2 2 1v v +- =kt 02 12 1v kt v += 2 12 1v kt v + - =i j

大学物理同步训练第10章气体动理论

第八章 气体动理论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的氢气(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温度每升高1 K ,其内能增加20.8 J ,则该氢气的质量为(普适气体常量R =8.31 J ?mol ?1?K ?1) (A )1.0×10?3 kg (B )2.0×10?3 kg (C )3.0×10?3 kg (D )4.0×10?3 kg 答案:B 分析:内能公式E =ν?iRT 2?(式中ν为物质的量,i 为自由度;物质的量可由气体质量和气体摩尔质量算出,常见气体氢气2 g ?mol ?1、氦气4 g ?mol ?1、氮气28 g ?mol ?1、氧气32 g ?mol ?1、甲烷16 g ?mol ?1、水蒸气18 g ?mol ?1;单原子分子即惰性气体自由度i =3,双原子分子i =5,多原子分子如甲烷、水蒸气i =6)。由题可得?E =ν?5R?T 2?,代入可得物质的量ν=2×20.8(5×8.31)?≈1 mol ,故质量为2 g ,即B 选项。 2. 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氢气(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则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A )3kT 2? (B )5kT 2? (C )3RT 2? (D )5RT 2? 答案:B 分析: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ε?=ikT 2?(式中i 为气体分子自由度,见选择题1)。 3. 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氦气,另一瓶是氢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体积、温度均相同,则氢气的内能是氦气的 (A )1/2倍 (B )2/3倍 (C )5/3倍 (D )2倍 答案:C 分析:由物态方程pV =νRT 可知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ν相同。由内能公式(见选择题1)可得 E H 2E He =v ?5RT 2?v ?3RT 2?=53 4. A 、B 、C 3个容器中皆装有理想气体,它们的分子数密度之比为n A :n B :n C =4:2:1,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为w ?A :w ?B :w ?C =1:2:4,则它们的压强之比p A :p B :p C 为

大学物理 气体动理论习题

第十一章气体动理论 一、基本要求 1.理解平衡态、物态参量、温度等概念,掌握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性,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的统计意义及微观本质,并能熟练应用。 3.理解自由度和内能的概念,掌握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4.理解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及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掌握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和最概然速率的求法和意义。 5.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 二、基本概念 1 平衡态 系统在不受外界的影响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2 物态参量 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平衡态时的宏观性质的物理量,包括压强、体积和温度3 温度 宏观上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4 自由度 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用字母表示。 5 内能 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即 6 最概然速率

速率分布函数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用表示,,其物理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分布在速率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在总分子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 7 平均速率 各个分子速率的统计平均值,用表示, 8 方均根速率 各个分子速率的平方平均值的算术平方根,用表示, 9 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平均碰撞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子和其他分子平均碰撞的次数;平均自由程是每两次碰撞之间一个分子自由运动的平均路程,两者的关系式为:或 三、基本规律 1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 pV RT ν=或'm pV RT M = pV NkT =或p nkT = 2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3 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 4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气体分子任何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均为12 kT 5 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1)速率分布函数 ()dN f Nd υυ = 表示在速率υ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或任一单个分子在速率υ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出现的概率,又称为概率密度。

《大学物理学》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部分练习题

《大学物理学》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用铁锤把质量很小的钉子敲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敲打第一次时,能把钉子敲入 1.00cm 。如果铁锤第二次敲打的速度与第一次完全相同,那么第二次敲入多深为 ( ) (A ) 0.41cm ; (B ) 0.50cm ; (C ) 0.73cm ; (D ) 1.00cm 。 【提示:首先设阻力为f k x =,第一次敲入的深度为x 0,第二次为?x ,考虑到两次敲入所用的功相等,则0 000x x x x kxd x kxd x +?=??】 2.一质量为0.02 kg 的子弹以200m/s 的速率射入一固定墙 壁内,设子弹所受阻力与其进入墙壁的深度x 的关系如图 所示,则该子弹能进入墙壁的深度为 ( ) (A )0.02m ; (B ) 0.04 m ; (C ) 0.21m ; (D )0 .23m 。 【提示:先写出阻力与深度的关系53100.022100.02 x x F x ?≤=??>?,利用212W mv =有0.0253200.021102100.02(200)2 x xd x d x +?=????,求得0.21x m =】 3.对于质点组有以下几种说法: (1)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2)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 (3)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 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 (A ) 只有(1)是正确的; (B )(1)、(2)是正确的; (C )(1)、(3)是正确的; (D )(2)、(3)是正确的。 【提示:(1)见书P55,只有外力才对系统的动量变化有贡献;(2)见书P74,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一切外力作的功与一切内力作的功之和;(3)见书P75,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外力与非保守内力作功之和】 4.有两个倾角不同、高度相同、质量一样的斜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是光滑的,有两个一样的物块分别从这两个斜面的顶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则 ( ) (A )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量相等; (B ) 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等; (C )物块和斜面(以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D )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提示:首先要明白的是物块从斜面上下滑到底部时,斜面也在地面上滑动。(A )动量是矢量;(B )两斜面最后获得的动能不同,所以,两物块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也不同;(C )物块和斜面(以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没有外力或非保守内力作功,则机械能守恒;(D )系统水平方向上无外力作用,故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5.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对上述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 (D ) 只有(3)是正确的。 【提示:(1)保守力作正功时,相应的势能应降低;(2)为保守力的定义;(3)非保守内力作功的代数和不为零】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物体A 和B , 置于光滑桌面上,A 和B 之间连有一轻弹簧,另有 一有质量为m 1和m 2的物体C 和D 分别置于物体A 和B 之上,且物体A 和C 、B 和D 之间的摩擦系数

最新《大学物理学》气体的动理论自学练习题

《大学物理学》气体动理论 可能用到的数据:8.31/R J mol =; 23 1.3810/k J K -=?; 236.0210/A N mol =?。 一、选择题 12-1.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氮气和一瓶氦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C )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3/2kt kT ε=,仅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所以两瓶气体温度相同;又由公式P nkT =, n 为气体的分子数密度,知两瓶气体的压强也相同】 2.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分子质量为m ,则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均值为:(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讨论)( D ) (A )x υB )x υC )x υ=m kT 23;(D )x υ=0。 【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某一的分子的速度有任一可能的大小和方向,但对于大量分子在某一方向的平均值应为0】 3.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 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 B ) (A )m PV /; (B ))/(kT PV ; (C ))/(RT PV ; (D ))/(mT PV 。 【由公式P nkT =判断,所以分子数密度为P n k T = ,而气体的分子数为N nV =】 4.根据气体动理论,单原子理想气体的温度正比于( D ) (A )气体的体积; (B )气体分子的压强; (C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量;(D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见第1题提示】 5.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 (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 22O H M M >,所以22O H T T >】 12-2.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 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 1:2:4=,则其压强之比::A B C P P P 为 ( C ) (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