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基础第一章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91
第一章1-1 什么是电力系统?建立联合电力系统有哪些好处?答: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
建立联合电力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减少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可以减少系统的备用容量;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可以安装大容量的机组;可以合理利用动力资源,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2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电力系统有哪些要求?答: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电能不能大量存储;过渡过程十分短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
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3 我国规定的三相交流电网额定压等级有哪些?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与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答:我国规定的三相交流电网额定压等级,低压有0.22/0.127 kV、0.38/0.22 kV和0.66/0.38kV;高压有3 kV、6 kV、10 kV、35 kV、60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和750 kV。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规定与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对于降压变压器,应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对于升压变压器,应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变压器二次绕的额定电压,当二次侧供电线路较长时,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10%,当变压器二次侧供电线路较短时,应比同级电网额定电压高5%。
1-4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简述它们对电力系统的主要影响。
答: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高次谐波(波形畸变率)、三相不平衡度及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对电力系统的主要影响(略)。
1-5 什么叫小电流接地系统?什么叫大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各相对地电压如何变化?这时为何可以暂时继续运行,但又不允许长期运行?答: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电力工程基础1、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
2、电力网: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将输送、交换和分配电能的设备称为电力网。
3、电力网的分类①地方电力网(110kv以下)②区域电力网(110kv-220kv)③超高压远距离输送电网(330-500kv)4、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最大负荷;额定频率;电压等级5、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①电能不能大量存储②过渡过程十分短暂③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名日常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6、对供电的系统的基本要求①保证供电的可靠性②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③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能④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型7、发电厂的类型: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厂、其他能源发电8、变电所的类型L: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9、电压等级的选择对于交流输电而言,一般将35~220k的电压等级称为高压(HV),330kV 及以上、1000kV以下的电压称为超高压(EHV),1000kV及以上的电压称为特高压UHV)一般交流电常用的电压有:110v,220v,380v,3kv,6kv10kv,20kv,50kv,35kv,66kv,110k,220kv,330kv,500kv,750kv等10、电能质量:通过共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品质。
11、电能质量的指标: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暂时过电压和瞬间过电压。
12、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1)中性点不接地;(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3)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电路图和相量图0=++CCCB CA I I I ϕωCU I I I I C CC CB CA ====0 中性点对地电压0=U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A 相接地故障时的电路图和相量图⎪⎪⎭⎪⎪⎬⎫=-=+='=-=+='=-=+='CA A C C C BA A B B BAA A A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0000在数值上ϕU U U C B3='='13.各种接地方式适用于哪种场合?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 的3~10kV 电力网; 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 的35kV 电力网。
电力系统分析第一章绪论1.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网、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发电厂:生产电能的工厂,它把不同种类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
变电站: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电力网:由变电站和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内的发电机、电力网内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及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动力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还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核动力发电厂的核反应堆等也包含在内的系统,称之为动力系统。
注:从广义上来说动力系统+电力网称为电力系统,狭义上来说电力网就是电力系统。
2.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特点:(1)电能不能大量存储;(2)过渡过程十分短暂(3)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4)地区性特点较强要求:(1)保证供电可靠(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4)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3.电能的质量指标、我国电压允许偏差、频率变化允许偏差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电压、频率和波形。
我国电压允许偏差为±5%频率变化允许偏差为±0.2%~±0.7%4.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制定原则、我国电压等级原则:根据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电气制造工业的水平和发展趋势等各种因素而规定的。
电压等级:低于3kV系统的额定电压和3kV及以上系统的额定电压两类。
5.接地及接地的种类为了保证电力网或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人为地使电力网及其某个设备的某一特定地点通过导体与大地作良好的连接,称为接地。
5种接地方式: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
6.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特点(1)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接地(2)中性点直接接地------保护接零(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4)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第二章发电系统1.能源的分类、电能(1)按获得的方法分:一次能源:能源的直接提供者,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成而成的能源,例如电能、蒸汽、煤气等(2)按被利用的程度分常规能源: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用新发展的科学技术开发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3)按能否再生分可再生能源: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且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一.填空第一章1.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组成。
该系统起着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耗的作用。
2.电力网: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将输送、交换和分配电能的设备称为电力网。
可分为地方电力网、区域电力网和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三种类型。
3.电能质量:是指电压、频率和波形的质量.。
4.电力系统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和良好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性第三章5.电力网的接线方式:①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及两端供电式(按布置方式分)②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按其对负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分)。
6.弧垂:导线悬挂在杆塔的绝缘子上,自悬挂点至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
7.输电线路的参数是指其电阻,电抗(电感),电导和电纳(电容)第五章8.高压断路器: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开关设备,它具有完善的灭弧装置,因此不仅能通断正常负荷电流,而且能切断一定的短路电流,并在保护装置作用下自动跳闸,切除短路故障。
9.高压隔离开关:高压隔离开关俗称刀闸,它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断流能力差,所以不能带负荷操作。
高压隔离开关常与断路器配合使用,由断路器来完成带负荷线路的接通和断开任务。
10.避雷器是保护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免受沿线路传来的雷电过电压损害的一种保护设备,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几种类型。
在成套配电装置中氧化锌避雷器使用较为广泛。
11.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是保证连续供电和电能质量的关键环节。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灵活、经济。
变电所常用的主接线基本形式有线路一变压去器单元接线、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桥式接线等。
第六章12、二次系统:为保证一次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在变电所中设置了专门为一次系统服务的二次系统。
1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尽可能减小,并最大限度地保证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②能对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做出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件和设备的承受能力,发出报警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