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6
用数对表示位置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明确竖为列,横为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和方法: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渗透坐标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教学重点: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六、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单,鸡蛋贴纸。
九、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张老师也喜欢玩游戏,我们一起玩一个幸运砸金蛋的游戏吧?看你能砸到小礼物吗?(点三名学生汇报)2.引出课题师:老师发现你们每个人描述金蛋位置方式都不一样,为了交流方便,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如何简洁明了的表述位置。
(板书课题:用数对表示位置)(二)探究新课1.找班长的位置师:其实这个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在教室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座位,现在请你们向老师介绍一下班长的位置,让我一下子就能找到她。
师:你是班长吗?认识你不容易啊!咱们握握手,那你能总结一下如何准确,快速地找到你吗?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横竖交叉”在数学中描述位置的时候是怎样规定的。
(出示ppt)2.认识列和行师:看明白了吗?在数学中竖着的一排叫做列,横着的一排叫做行。
再看看列和行是按什么方向数的?(列是从左往右数,行是从下往上数。
——板书)师:这样我们的描述位置既准确又简洁。
那你们看看这个图形的位置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描述吗?(生:第2列,第4行。
)师:方法掌握得很快。
那你们能根据我描述的位置找到图形藏在哪了吗?(它藏在第3列第1行)(点对的同学获得砸金蛋机会一次,前提是用同样的方法正确说出金蛋的位置)3.认识数对(1)班级中找到列和行师:看来你们对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已经掌握得相当熟练,那在咱们第1列在哪?请第1列同学起立,第3列的同学挥挥手,第8列的同学点点头。
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1、数对的表示方法:如: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从左往右看)(从前往后看)2、数对的写法:先横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再点上逗号;然后再纵向观察,在第几位,就在小括号里面写上几。
如小青的位置在第三组,第二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3,2)。
3、能根据数对说出相应的实际位置。
如某个同学在(5,6)这个位置。
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图形的旋转知识点:1、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2、对照方格纸能准确的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3、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制作。
如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制作出不同的复杂图形。
旋转练习题一一、填空。
1、右图中,①指针从A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到______。
②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到______。
③指针从C到D,是______时针旋转了90º。
④指针从B到A,是______时针旋转了90º。
2、①号三角形绕A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②号梯形绕B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③号三角形绕C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④号平行四边行绕D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二、操作题。
1、把①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
2、把②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
3、把③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
4、把④号图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
5、把⑤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
6、把⑥号图形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
用数对表示位置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5-078-02[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23、1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知生活周围的环境。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中建立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确定方格纸上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抽象为确定坐标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请看大屏幕,这是某个学校五年级2班的坐位图,这个同学叫"小军",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帮小军描述他的位置吗?二、在生活中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师:同一个位置,为什么刚才同学们描述的话却不同?(因为刚才同学们观察的.角度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描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你有你的方法,他从他观察的角度去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显然是不便于交流,那么为了方便交流,我们在数学上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某个人的具体位置,那你知道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吗?2.师板书:列行(竖排是列,横排是行)3.师强调:那么第1列第1行又在那个位置?观察的角度是什么?(板书:从左到右)。
行也有规定,以观察者正对的最前边为第一行,那么观察的角度是?(从前到后)。
4.师:谁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小军的位置?小斌的位置?小红的位置?6.把图抽象为点子图:仔细看大屏幕,图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好处?你现在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找的?7.小青在第2列第4行、小英在第6列第5行你能找到吗?8.质疑探究:刚才我们用第4列,第3行,短短的6个字就描述了小军的位置,想一想,能不能有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他的位置,把这6个字再简化,把你的想法写在卡纸上,开始。
用数对表示位置(通用5篇)用数对表示位置篇1第一课时: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并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3.结合学科知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例1的情境图。
这是某个班级的座位图,其中有个同学叫小红,能介绍一下她的位置吗?指名学生回答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第4组第3个;第3排第4个……)师:小红的位置没有变,但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红的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显得不够规范。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红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确定位置的新方法。
板书:确定位置二、探索新知。
1、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l 师:同学们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竖排叫做列,(板书:竖排——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板书:从左往右数) 像这样的横排在叫做行。
(板书:横排——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
(板书:从前往后数)快速点击。
所以小红的位置我们可以说成:第4列第3行(板书)l 你们能用同样的说法说说其他同学的位置吗?(教师点,学生说)刚才我们在图上认识了列与行,那么在我们的教室里,从老师的角度看,第一列是哪一排?请第一列的同学起立……第一行是哪一排?……请第6列的学生起立,第2行的学生起立……l 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板书:让学生说一说体育委员的位置师:请第6列的第5行的同学起立?大声说出你的名子。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请写在纸上。
2.认识数对。
l 同学们,第几列第几行在数学上有一种简洁的写法。
比如:小红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可以用(4,3)表示。
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板书:数对)课件演示。
五年级用数对表示位置试题一、数对表示位置基础题(1 10)1. 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3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
解析:数对的表示方法是先列后行,所以第3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3,5)。
2. 数对(4,6)表示的是第()列第()行。
解析:根据数对的定义,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所以数对(4,6)表示第4列第6行。
3. 小红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2,3),她在第()列第()行。
解析:数对(2,3)中,2表示列,3表示行,所以她在第2列第3行。
4. 在方格纸上,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5,4),那么点A在第()列第()行。
解析:数对(5,4),5是列数,4是行数,即点A在第5列第4行。
5. 数对(1,7)中的1表示(),7表示()。
解析:在数对(1,7)里,1表示第1列,7表示第7行。
6. 如果一个点在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为(,)。
解析:按照数对先列后行的表示方法,这个点用数对表示为(6,2)。
7. 数对(3,9)和数对(9,3)表示的位置()(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数对(3,9)表示第3列第9行,数对(9,3)表示第9列第3行,所以表示的位置不同。
8. 小美的位置是第7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
解析:数对先列后行,小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1)。
9. 数对(5,2)中的5表示()方向上的第5个,2表示()方向上的第2个。
(这里假设列是水平方向,行是垂直方向)解析:在这种假设下,数对(5,2)中的5表示水平方向上的第5个,2表示垂直方向上的第2个。
10. 小李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4,8),他的前面一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解析:小李在第4列第8行,他前面一个同学与他在同一列,行数减1,即为第4列第7行,用数对表示为(4,7)。
二、数对表示位置提升题(11 20)11. 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的位置分别用数对表示为A(1,1)、B(1,3)、C(3,3)、D(3,1)。
用数对确定位置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
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可以使用数对的概念来确定位置。
数对是由两个数值组成的有序对,通常表示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本文将介绍数对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在确定位置方面的应用。
数对的基本概念数对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两个数值组成的有序对。
数对的第一个数值被称为横坐标,第二个数值被称为纵坐标。
数对通常用圆括号或方括号来表示,例如 (x, y) 或 [x, y]。
数对的表示方法数对可以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一个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点的横向位置,纵坐标表示点的纵向位置。
例如,数对 (2, 3) 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一个点,该点的横坐标为 2,纵坐标为 3。
我们可以将这个点在直角坐标系中标注出来。
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应用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数对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例子:地理学在地理学中,数对被用来表示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
经度表示位置的东西方向,纬度表示位置的南北方向。
利用经纬度的数对,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位置。
游戏开发在游戏开发中,数对常常被用来表示游戏中角色、目标、道具等的位置。
通过记录物体在游戏世界中的横纵坐标,游戏引擎可以精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数据可视化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数对被用来表示数据点的位置。
通过将数据点在二维平面上绘制出来,我们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趋势。
航空导航在航空导航中,数对被用来表示飞机的位置。
通过计算飞机的经纬度以及高度信息,航空导航系统可以指导飞机的行进方向和高度。
数对的运算数对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运算,例如加法和乘法。
数对的加法用于表示两个点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乘法用于表示点的缩放或平移。
小结数对是由两个数值组成的有序对,常用于表示位置信息。
通过数对,我们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数对在地理学、游戏开发、数据可视化以及航空导航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数对还可以进行运算,用于表示位置关系、缩放和平移。
五年级数对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对是数学中比较基础的一个概念,也是五年级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将就五年级数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数对是由两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第一个数叫做横坐标,第二个数叫做纵坐标。
通常用括号( )将两个数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
比如(3, 5)就是一个数对。
二、数对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和方向数对可以用坐标系来表示,坐标系分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原点(0,0)作为坐标系的起点。
在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横向的位置,纵坐标表示纵向的位置。
横坐标为正表示向右移动,为负表示向左移动;纵坐标为正表示向上移动,为负表示向下移动。
三、数对的应用1. 图表中的数对在图表中,数对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关系。
例如,在一张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人数,通过数对的形式可以将不同时间对应的人数表示出来,方便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2. 平面几何中的数对在平面几何中,数对可以用来表示点的位置。
例如,给定一个平面上的点P,我们可以用数对(x,y)来表示P的坐标,从而确定P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3. 数对的运算数对之间可以进行一些运算,比如加法、减法和乘法。
具体的运算规则如下:- 加法:对于两个数对(a, b)和(c, d),它们的加法即将对应位置的数相加,即(a, b) + (c, d) = (a+c, b+d)。
- 减法:对于两个数对(a, b)和(c, d),它们的减法即将对应位置的数相减,即(a, b) - (c, d) = (a-c, b-d)。
- 乘法:对于一个数对(a, b)和一个实数k,它们的乘法即将数对中的每个数都乘以k,即k(a, b) = (ka, kb)。
四、数对的特殊情况1. 原点:数对中的两个数都为0时,表示的点就是坐标系的原点(0,0)。
2. 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情况:当横坐标为0时,表示点位于y轴上;当纵坐标为0时,表示点位于x轴上。
用数对表示点
较好之处:1、议决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稳固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变换不同的查看者,关联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3、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履历自我探索、发觉的历程。
不足:怎样从第几列第几排到数对的形式,应该先让学生领会以前的表述形式不敷简洁,记载起来比较麻烦,让学生找出他的缺陷,因此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形式,这样的知识到场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以后的传授应引起重视。
第 1 页。
数对的记作方法是指将一对有序的数对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某个几何图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具体来说,数对的记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确定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为x和y。
其次,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需要表示的几何图形的各个顶点的坐标。
这些坐标通常是一对有序数对,如(x1, y1)、(x2, y2)、(x3, y3)等。
然后,将各个顶点的坐标用数对的形式表示出来,并用逗号进行分隔。
例如,如果一个几何图形的顶点A的坐标为(1, 2),则可以将A点用数对的形式表示为(1, 2)。
最后,将所有顶点的数对形式依次排列,并用实心小括号{}将它们括起来,即得到了该几何图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例如,一个简单的三角形ABC可以表示为{(1, 2),(2, 3),(3, 1)}。
值得注意的是,数对的记作方法只是表示几何图形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几何图形可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此外,数对的记作方法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运用。
总之,数对的记作方法是一种将有序数对作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几何图形位置的方法,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的表示结果。
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用列、行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把平面图上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根据数对找出平面图上的点,学会用数对描述平面图上的路线。
2.使学生经历把点用数对表示出来,根据数对找出平面图上的点的活动,感受数对与平面图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符号表示事物的价值,感受平面上点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的科学、简捷、明了,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数对与平面上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活认识,引入课题
1.回顾激活。
提问:我们学习的确定位置的新方法是用什么确定的?数对表示什么意思?你举个例子说说。
什么是列,什么是行?(板书:竖排——列横排——行)
出示数对(3,2)、(4,2)、(3,4)。
提问:上面的数对各表示什么位置?哪些表示同一列的位置?表示同一行位置的呢?
2.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认识了数对,知道了竖排是列,横排是行,学会了用数对确定位置。
今天继续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学会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掌握方法
1.引出例2,认识格子线表示的列和行。
(1)先出示没有方格的、有方向标志的表示公园景点的平面图,说明是红山公园的平面图,图上表示出了方向和各个景点所在的位置。
提问:红山公园有许多景点.你现在能用数对表示出每个景点的位置吗?为什么不能用数对表示?
说明:有些同学觉得.这里的景点不是像座位那样竖排、横排整齐地排列的,不好用数对表示。
有的说这里没有列和行,不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要用数对表示位置,需要有列和行。
那这样的图上怎样确定列和行呢?在数学上,通常用格子线来表示列和行。
(在平面图上呈现格子线,成方格图)有了格子线,就能找出列和行了。
(2)呈现列和行。
引导:我们一起来确定各是第几列和第几行。
先看列,你想怎样确定各是第几列?说说你的想法。
提问:表示起点或开始一般用哪个数?
说明:我们过去知道,起点或开始一般用0表示。
确定第几列也要以0为起点,从0开始,(在方格左下角顶点呈现“0”)接着是第1列、第2列、第3列……(呈现列数1、2、3……10)接着看行,从这里的0开始,接着是第1行、第2行、第3行……(呈现行数1、2、3……8)引导:观察平面图上的列和行,你觉得用格子线表示列和行要注意什么?
现在能用数对表示各个景点的位置了吗?为什么现在可以用数对
表示了?
说明:你看,数学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了列和行,今天又根据实际需要,在平面图上表示出了列和行,帮助人们确定各个景点的准确位置。
现在我们发现,在平面图上可以用格子线表示列和行,竖排方向的格子线表示列,横排方向的格子线表示行;列和行都要从0开始,列从左往右数,行从下往上数;不管是列还是行,相邻格子线之间的间隔长度都是相等的。
这样表示出列和行,就能在平面图上确定和区别不同点的位置,准确确定和找出每个景点分别在哪里。
2.确定位置。
(1)引导:请你找出公园的大门和书报亭,用数对分别表示它们的位置。
交流:说说你表示大门和书报亭位置的数对。
(板书呈现两个数对)你是怎样确定这两个数对的?
说明: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先看列再看行,按列、行的顺序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2)引导:请你在图上用数对表示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的位置,等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交流:儿童乐园的位置是怎样表示的?(板书呈现并在图上确认)盆景园和草坪呢?(板书呈现并在图上确认)
引导:你还能表示哪些景点的位置?把你能表示的在图中表示出来。
(学生表示)
交流:你又表示了哪些景点的位置?(板书呈现)
(3)提问:表示饭店位置的数对和盆景园、水池的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大家反过来找一找,不同的数对在图上对应的点相同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追问:数对(2,3)和(2,6)各表示的哪里?这两个数对和上面我们自己表示这两个景点的数对相同吗?相同的数对对应怎样的点?
说明:平面上点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对也不同。
反过来,不同的数对表示不同的点,相同的数对表示的是同一个点。
可见,点和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点有唯一对应的数对,一个数对有唯一对应的点。
(板书:点和数对一一对应。
3.小结方法。
提问:现在你能说说平面上的点怎样用数对表示吗?根据数对怎样找到平面上相应的点?
说明: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一般先确定在哪一列,再确定在哪一行;根据数对确定相应的点时,先找到在哪一列,再找到在哪一行,确定点的位置。
三、巩固拓展,加深认识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完成第(1)题。
交流:表示A、B、C、D的数对各是怎样的?(依次板书)
说明:点确定,对应的数对就确定,可以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学生完成第(2)题。
交流:你围成的是什么图形?(呈现学生围成的图形·其余学生对照确认、订正)说明:数对确定,对应的点也就确定,可以用点表示数对。
2.做练习十五第5题。
(1)学生完成第(1)题。
交流:表示实验小学位置的数对是什么?(板书)文化馆呢?(板书)
还能说说表示其余地点位置的数对吗?(指名口答)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各表示哪个的位置?
追问:为什么这两个数对表示的位置不同?
说明:在确定数对表示的点时,要看清列和行,正确找出对应位置。
数对不同,表示的点的位置就不同。
3.做练习十五第6题。
(1)了解题意,要求学生完成第(1)题,并交流、订正。
(2)让学生完成第(2)题,画出小乐行走的路线。
交流并呈现学生画出的路线,有错的调整、修正。
引导:小乐从家到图书馆还可以怎样走?请你先画出行走的路线,再像题里那样,用数对加箭头表示出来。
交流学生画出的路线和用数对表示的路线(注意呈现、交流不同的路线)。
四、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1.总结交流。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需要讨论吗?
2.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