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的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8.24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腮腺混合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腮腺术后护理进行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一、腮腺术后护理诊断1. 伤口愈合问题术后伤口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感染等情况,影响患者的康复。
2. 功能恢复问题腮腺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面部肌肉活动障碍、唾液分泌异常等症状。
3. 心理适应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因疼痛、外观改变等原因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 饮食及营养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食欲不振等情况,影响营养摄入。
5. 并发症预防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加强预防。
二、腮腺术后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每日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根据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预防伤口感染。
(3)术后3-5天,若伤口愈合良好,可拆除缝线。
2. 功能恢复(1)术后早期进行面部肌肉活动训练,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咀嚼、吞咽等功能锻炼,预防腮腺功能下降。
(3)术后3-6个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面部肌肉活动强度。
3.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2)指导患者正确面对术后外观改变,增强自信心。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4. 饮食及营养(1)术后初期,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等,避免咀嚼过度。
(2)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食,保证营养摄入。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
5. 并发症预防(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3)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出血。
(4)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三、总结腮腺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通过以上护理诊断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常规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是指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的专门护理。
由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护理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的好坏。
下面将介绍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护理的常规措施。
首先,在手术前要进行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的收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既往史、口腔疾病史、系统疾病史、手术前一段时间的用药史、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对于老年人、儿童及特殊人群的患者还要进行更加详细的评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
其次,术前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护理人员要确保手术器械、药品以及检查设备的准备完善,手术室环境整洁、温度适宜,并注意术前空气消毒等基本措施。
对于手术部位和术后护理所需要的材料,要提前准备好,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然后,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进行操作,掌握好手术节奏。
同时,护士还要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操作,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在手术术后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出血的防治:术后出血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的情况,及时做好出血部位的处理,并嘱咐患者遵守出血控制的注意事项。
2.术后疼痛的缓解:术后疼痛是患者常常面临的问题。
护士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如应用口服镇痛剂或行局部冷热敷,以缓解患者的痛苦。
3.术后感染的防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伤口容易感染,因此术后感染的防治非常重要。
护士要注意术后伤口的清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和漱口,并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宣教与心理支持:术后的患者常常身心不适,护士要及时宣教,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依从医嘱的重要性。
同时,护士还要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加对治疗的信心。
5.术后复诊与康复指导: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护士要协助医生做好术后复诊工作,监测患者术后康复的情况。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得分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腹腔镜或颈部腔镜,辅以特殊的仪器,切除甲状腺。
术后对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护理的要点及心得分析。
要点:1. 术后观察:术后患者应该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状况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切口护理:术后的切口应保持清洁,按医嘱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
3. 导尿护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护理人员应确保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量和性状,防止尿潴留。
4. 咳嗽护理:术后患者要避免剧烈咳嗽,因为咳嗽可能会引起手术创口裂开,护士应鼓励患者咳嗽时用纸巾等适当方式遮住口鼻。
5. 气管插管护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留置气管插管,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插管通畅情况,保持呼吸道畅通。
6.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应给予半流质饮食,避免高渗食物和过硬食物,防止切口裂开或伤口感染。
7. 活动护理:术后患者应早期进行肢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改变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
8.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症状,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安慰,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心得分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心得。
对患者的观察要紧密。
术后患者身体状况不稳定,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切口护理要规范。
切口是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与患者的沟通非常重要。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症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恢复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团队合作是关键。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需要多个专业团队的配合,护理人员应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后观察、切口护理、导尿护理、咳嗽护理、气管插管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和心理护理等。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下颌下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腺瘤、腺病和纤维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但仍然需要治疗和护理。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下颌下腺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开放手术或经口腔内镜下手术。
手术切除在保护下颌下腺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清除潜在的肿瘤组织,以防止复发。
2.放疗:对于较大或复发的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放疗可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放疗的剂量和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3.化疗:对于一些特定情况下的下颌下腺良性肿瘤,如恶变风险较高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化疗可能会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使用。
护理措施:1.术后护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切口伤口和排液情况。
要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出现大量渗液或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
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口腔卫生。
建议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防止感染。
3.声音保护:下颌下腺肿瘤的手术切除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和说话能力。
术后需要避免过度用力咀嚼和说话,以减少对切口的刺激。
对于发音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语言康复治疗,帮助恢复发音能力。
4.心理护理: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
5.随访检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包括影像学、生化指标和病理学等。
随访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总结起来,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
护理方面需要关注术后伤口、饮食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以及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同时,定期的随访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颌下腺切除手术后注意什么颌下腺切除手术是一种治疗颌下腺疾病的常见手术,比如颌下腺肿瘤、颌下腺结石等。
手术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切口护理:术后的第一天,应尽量避免切口区域的活动,保持休息,同时遵循医生的相关护理指导。
口腔卫生要做好,使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轻轻漱口,不要过度用力,防止切口处出血或感染。
2.饮食调整:手术后几天内,建议食用流质饮食,如汤、清汤面、果汁等,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过咸的食物,以免刺激创口。
慢慢过渡到软食,如米粥、面条、水果等,可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摄入量。
避免嚼硬食物,以免引起手术区域出血或撕裂。
3.术后活动:手术后要多活动,提高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也要避免用力吸吮、吹气、漱口等动作,减少切口周围的压力和牵拉。
4.药物使用: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同时要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嘴巴清洁剂、含漱口水、含口香糖等可能对切口造成刺激的物品。
5.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几天内,切口处可能会有轻微肿胀、疼痛和淤血,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持续出血、急剧肿胀、伤口渗出脓液、咽部红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6.进食和饮水:手术后避免食用热食、刺激性食物和高纤维食物,以免引起创口疼痛或导致局部感染。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创口。
饮水要小口小口地慢慢喝,避免喝得太急,以免引起呛咳或创口疼痛。
7.注意休息:术后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康复和切口愈合。
8.术后复诊:术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复诊,及时评估切口愈合情况,了解恢复的进程,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特殊护理或康复措施。
总之,颌下腺切除手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切口的清洁和休息,坚持药物的正常使用,注意饮食调节,并及时就医咨询,以促进创伤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的过程,患者要积极参与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得分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手术方式,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
本文将从护理要点和心得分析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护理要点1. 术后伤口的护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伤口较小,但术后还是需要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
术后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伤口换药及伤口消毒工作。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营养与饮食术后患者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帮助伤口愈合及身体康复。
避免过于刺激性食物,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
患者还需要多饮水,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 术后的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在术后的早期,需要适当的床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也需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
4. 心理护理在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医护人员也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5.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身体康复的情况及早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
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情况,可以增加术后治愈率。
二、心得分析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对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的重要性。
术后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定期观察术后患者的伤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也对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以保证其身体健康的恢复。
术后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只有全方位地去关心患者,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在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患者的状况。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及心得分析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不适合传统手术的患者来说,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在术后护理中,我们护士要做好以下几个要点:1. 术后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常常出现咽喉疼痛和颈部不适,我们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并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对布洛沙芬或阿片类药物。
2. 观察伤口情况:术后的患者应保持颈部伸直,避免屈曲颈部,我们要定期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 管理引流管:术后常常会留置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需要进行定期观察,记录引流量、颜色和性状并报告医生,同时注意引流管的通畅。
4.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非常重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特别是术后数小时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水平和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5. 术后饮食护理:术后的患者需要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多喝水,以促进排尿,并保持水分平衡。
针对以上的护理要点,根据我的经验和心得,我可以分享一些心得分析:术后疼痛管理非常重要。
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常有咽喉疼痛和颈部不适,合理的止痛药物给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术后伤口护理和引流管管理要细致入微。
我们需要定期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出血,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同样,引流管的通畅对于术后恢复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堵塞。
监测生命体征的重要性不能忽视。
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窒息等,通过及时监测生命体征,能够及早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饮食护理和提供心理支持同样重要。
术后的患者需要有合理的饮食,保持营养均衡,这对于身体的恢复非常关键。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如情绪的宣泄、及时回答患者的疑虑和问题,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后的生活。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后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和引流管管理、监测生命体征以及提供饮食护理和心理支持。
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常规
口腔冲洗
1、目的: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患者,由于手术的性质,术后伤口常在口腔内,张口较困难,口内因手术创伤舌体可能肿胀,常规的口腔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口腔冲洗法。
2、用物准备: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100ml(或朵贝尔漱口液100ml)、60ml注射器一支、吸引器、吸痰管数根。
3、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颌下垫治疗巾。
(2)操作者站立患者一侧,一手持装有生理盐水60ml注射器从患者一侧口角缓缓注入,另一手持接吸引器的吸痰管从另一侧口角吸出口腔内液体,反复多次,直到口腔冲洗干净。
(3)根据患者口唇情况,必要时涂石蜡油。
4、注意事项
(1)冲洗前备齐用物,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2)冲洗时动作轻柔,速度宜慢,以免引起患者不适。
(3)冲洗时吸痰管不能触及伤口,观察患者呼吸、面色等情况。
有气管切开者,防止漱口液呛入气管。
(4)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漱口液,可反复多次直到冲净为止。
(5)冲洗时应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冲洗后按规定处理用物。
颌下腺切除术后护理查房1.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何?有无异常症状,如发热、头晕、乏力等?-是否有术后出血现象?观察术后切口有无明显渗血或渗液。
-观察患者的吞咽能力,是否出现吞咽困难或疼痛。
-检查术后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炎症反应。
2.输液及药物监测:-观察输液情况,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根据医嘱,监测术后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镇痛药、抗生素等。
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
3.术后营养支持:-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了解患者的进食量和饮食口感。
-如有吞咽困难,建议患者采用软食或液体饮食,避免食物过硬或过热刺激伤口。
-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支持,鼓励患者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4.术后口腔护理:-根据术后医嘱,进行口腔护理。
使用温盐水或漱口水清洁口腔,避免刷牙刺激伤口。
-观察口腔内是否有血块或渗血现象,如有需要及时清理。
5.术后疼痛管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
-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如有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6.术后引流的观察和护理:-如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
如引流液量过多、性质异常或有明显渗血,及时向医生报告。
-观察引流口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等炎症反应。
7.引导术后康复:-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或困惑的地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对患者进行术后禁忌事项的指导,如禁止剧烈运动、禁烟酒等。
-引导患者进行饮食调理和口腔保健,帮助患者加速康复过程。
8.心理护理和安慰:-给予术后患者情绪支持和安慰,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亲友交流,增加彼此的情感支持。
以上是关于颌下腺切除术后护理查房的主要内容,综合以上指导,可以帮助术后患者更好地康复。
在查房中,要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颌下腺切除的护理措施引言颌下腺切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常用于治疗颌下腺疾病,如颌下腺肿瘤或炎症。
术后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颌下腺切除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措施1. 通风和气道管理术后患者应处于侧卧位,以保持气道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体位或辅助通气。
2. 出血和漏液的管理术后创面可能会出现出血或漏液,需要注意及时处理。
使用吸引器清除口腔中的血液或分泌物,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3.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疼痛不适,可以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的副作用。
4. 饮食和营养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进行饮食。
暂时避免饮用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及坚硬或粗糙的食物。
建议选择软食,如米粥、糊状食物、果泥等,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5. 口腔卫生和伤口护理术后应加强口腔卫生和伤口护理。
对于口腔卫生,建议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但应避免刷牙过于剧烈。
对于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
定期更换包扎,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伤口清洁和消毒。
6. 活动和休息术后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休息,以促进康复和愈合。
避免剧烈活动和体力劳动,并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或简单的运动。
7. 情绪和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情绪和心理调整。
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鼓励患者与亲朋好友分享他们的感受和困惑,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8. 定期随访和复查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
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并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任何异常症状或不适感是非常重要的。
结论颌下腺切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术后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甲状腺切除术后观察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甲状腺切除术后的那些观察要点,这可太重
要啦!
术后啊,首先得密切关注伤口呀!你想想,那伤口就像一个需要精心呵
护的小宝贝,咱得时刻留意它有没有出血、渗液啥的。
比如说,要是看到伤口周围有红红的血水渗出来,那可不得了,得赶紧找医生!这就好比家里水管漏水了,你能不着急去处理吗?
还有呼吸情况也得重视!你琢磨琢磨,要是呼吸不顺畅,那多憋得慌呀!就像被人捂住了口鼻一样难受。
要是发现自己或者亲人有呼吸急促、困难的情况,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一刻都不能耽误呢!
再说说发音吧!术后说话声音有没有变化呀?要是突然变得沙哑了,那
可不是小事呀!这就像原本清脆的鸟鸣突然变得沙哑了,多让人担心呀!
然后就是吃东西啦,术后得注意有没有吞咽困难。
就好像吃东西的时候
喉咙里卡了个东西似的,多别扭呀!要是有这种情况,那可得小心了。
别忘了关注身体有没有发热!万一发烧了,那可能是身体在发出警告信
号呢!这就像警报器响起来了一样,得赶紧去排查原因。
术后的病人就像娇嫩的花朵,需要我们细心照料。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一有风吹草动就得采取行动呀!只有这样,才能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重新绽放光彩呀!
我的观点很明确,甲状腺切除术后的观察要点绝对不能马虎,每一个要
点都关乎着病人的恢复情况,一点小疏忽都可能带来大麻烦,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颌下腺肿瘤的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心理准备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恐惧,担忧,向病人讲清手术目的及手术的必要性,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使用适当的语言介绍手术的过程,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使其有充分思想准备,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2.饮食:术前一天应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手术麻醉前12小时内禁食,4-6小时内禁水。
3.睡眠:保证睡前患者的睡眠质量,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
二.术后护理:1 一般护理:按全麻术后常规准备好各种物品。
患者回到病房后去枕平卧,向麻醉医生了解手术过程。
动态监护重要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心率、血样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有无因喉头水肿、舌后坠而引起呼吸困难,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痰液及血液,防止窒息。
3.引流管护理:如有负压引流管需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阻塞,是否固定良好,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做好班班交接。
更换引流装置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一般放置24~72h,若24h引流量≤30ml,可报告医生考虑拔管。
4 .伤口护理: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呼吸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保持局部敷料有效压迫包扎,若发现松脱,应及时报告医师重新包扎固定,以防止术区出现积液,涎漏,感染.5.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的特点如性质、持续时间、强度等。
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指导病人运用听音乐、读报、与同室病友交谈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2)抬高和支持手术部位,减少伤口部位压力及张力从而减轻疼痛。
(3)检查伤口绷带的松紧度。
(4)尽量减少活动,减轻病人痛苦。
(5)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并评价用药后效果。
5.心理护理:患者因自我形象紊乱,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
可将患者调换至患者少的病室,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利用一切机会,与患者交流,解释术后治疗和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患者表示愿意和大家共同为战胜疾病而努力6.口腔护理:术后口腔护理十分重要。
颌下腺摘除术Excision of Submandibular Gland【适应症】1.腺体内或近腺体处的结石。
2.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颌下腺炎,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腺体己纤维变性者。
3.经久不愈的颌下腺瘘。
4.颌下腺的囊肿及肿瘤。
【术前准备】1.行X线检查了解结石、导管及腺体的情况。
2.控制颌下腺炎症。
3.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麻醉方法】局部浸润麻醉。
【体位】仰卧,垫肩,头偏健侧稍后仰。
【手术步骤】1.切口:于下颌骨下缘1.5~2cm处,从下颌角向前作一长约6cm的切口(图1)。
2.显露颌下腺: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及颈深筋膜浅层,游离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显露颌下腺(图2)。
3.显露动、静脉:沿颈深筋膜深面自下向上钝性分离,显露腺体浅面。
向上分离至下颌骨下缘,找出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远心端,并结扎切断之(图3)。
4.游离及切除腺体:用血管钳或手指在腺体及下颌骨内侧分离(图4)。
在腺体下方将腺体从二腹肌、舌骨舌肌、下颌舌骨肌等肌肉的浅面游离(图5)。
向上牵引腺体,于颌下腺的上后,二腹肌后腹上缘找出颌外动脉近心端游离或双重结扎切断(图6)。
向上拉下颌舌骨肌,向下拉颌下腺,用血管钳小心分离,显露腺体的导管和与舌下腺相邻处,以及舌神经和颌下神经节(图7、8)。
剪断颌下神经节去腺体的分泌支,于颌下腺导管近口底处结扎、切断颌下腺导管,将颌下腺摘除(图9)。
5.缝合:结扎止血,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创腔,将颈阔肌、皮下及皮肤分层对位缝合(图10)。
放置引流条。
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1.抗生素预防感染。
2.24~48小时去除引流条。
3.加压包扎至拆线。
4.术后7日拆线。
图1 图2图3图4 图5图6 图7图8图9 图10。
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对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探讨。
方法:抽取我院
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需进行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切除术的疗效。
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优质护理,所有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其它并发症出现。
结论:对进行了口内径
路颌下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进行观察,并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颌下腺切除术;口内径路;护理
引言:
颌下腺属于外分泌腺,同时也具备内分泌功能,是人体的第二大唾液腺,其主要功能为
分泌唾液。
口腔科中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就是颌下腺切除术,在正常情况下,颌下腺分泌量
占每日唾液总量的60%至65%左右,其可合成和分泌身体的多种肽类物质,参与摄食、消化、防御保护等多种功能的调节。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采用经颈切口的口外手术,此方式极易
损伤面神经及颈部遗留瘢痕,而采用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就可有效避免传统口外手术带来
的风险。
本文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需进行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患
者(3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实施优质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需进行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患者(3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女性患者有18例,男性患者有12例,年龄区间为19至57岁,平均年
龄为36.8岁,其中颌下腺良性肿瘤有6例,慢性颌下腺炎14例,颌下腺导管结石伴颌下腺
炎10例。
(2)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口内创口愈合良好者;排除:血友病患者、面神经下颌缘支或舌神经麻痹者、不
能耐受手术者。
(3)治疗方式
经气管插管全麻,用开口器维持成开口状将舌体牵拉向对侧,显露患侧口底,用含少许
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局部浸润口底。
确认颌下腺导管开口及舌下皱襞位置,沿口内自第l双
尖牙近中至第2磨牙远中舌侧口底黏膜入路,切开口底黏膜,找到并钝性分离颌下腺导管,
顺导管剥离至颌下腺导管与颌下腺深叶连接处,分离保护舌神经和舌下神经,不要损伤其内
侧的舌下动脉。
舌神经在颌下腺内侧,由后向前先位于颌下腺和导管之间,绕过颌下腺导管
深面后位于其内侧进人舌体.沿导管分离至颌下腺深部。
确认颌下神经节并剪断通过颌下腺
的神经纤维,确认下颌舌骨肌后将其牵向一侧,钝性分离腺体的前面及下面并用组织钳将腺
体上提,将其完整剥离,双重结扎颌外动脉近心端.并缝扎以防滑脱。
结扎并剪断进入颌下
腺的其他血管,将腺体完整摘除,冲洗术腔.彻底止血,将肌层、黏膜层逐层缝合,消灭死
腔并放置橡皮片引流,橡皮片于术后2 d拔除,术后常规抗感染。
2、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尤其注意血压的变化。
采用合适的体位,避免患
者发生口腔物质倒吸而引起窒息。
同时,由于术中牵拉和放置引流等原因可引起患者术侧口
角发生不同程度的破裂,所以可给予四环素眼膏或金霉素眼膏外涂。
另外,针对部分术后颌
面部出现肿胀的患者,要鼓励其积极进行口腔部位的运动,进而促使其尽快消肿。
2)保持口腔清洁。
细菌进入人体内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口腔,因此当人自身的抵抗能力降低,口腔的温度适宜时,口腔就会成为培养细菌的空间。
同时,由于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
的创口是在口腔内侧,所以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清洁口腔,要求其每天坚持使用漱口水,每
天进行4次清洁,进而去除或减少口腔异味,有效避免患者口腔内滋生细菌,促使创口良好
的愈合。
3)饮食护理。
待患者麻醉清醒6小时后,如果其没有出现呕吐现象,就可以让患者进食
少量的流食或冷开水或矿泉水。
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术后会因创口的疼痛、身体的不适等不
愿主动进食,所以为有效促进患者创口的愈合,护理人员就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其饮食进行
指导,叮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以及维生素高的流食,食物均需保持温凉的状态,避免
刺激患者的创口,且不可过多食用,要少量多餐的进行,进而渐渐的转变患者的饮食。
3、结果
30例患者经过术后严密的观察及优质护理,所有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无其它并发症出现,且患者的腺体均顺利摘除,手术时间平均为70士5.6min,术中、术后未见伤口大出血,无感染发生,伤口愈合良好。
味觉有所改变的出现了1例,但不严重,于术后1~3个月内
逐渐消失;轻微的舌运动障碍有2例,但在术后3~5 d已恢复正常,舌味觉和感觉正常。
所
有患者均无神经受损症状,术后病理报告与术前诊断相同,经半年随诊,面颈部无疤痕,颌
下区无明显凹陷,无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及舌下神经受损表现。
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4、讨论
传统的颌下腺手术是采用经颈切口的口外手术,此方式极易损伤面神经及颈部遗留瘢痕,而经口内径路颌下腺切除术其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可最大化确保患者的面容不受损害,
所以其接受度较高。
采用口内颌下腺切除术的优点:口腔内较为隐蔽,术后患者的面部不会
留有瘢痕,不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特别是对于年轻或职业需要的患者,面部不留瘢
痕是非常重要的。
在患者口腔进行手术操作,可避开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手术方式,最大化的
减少了患者的面神经受损的风险,而且手术摘除非常彻底,对于同侧颌下腺、舌下腺均有病
变的患者可一次性手术摘除,避免了二次手术之苦。
同时,其还可有效治疗良性较局限的颌
下腺肿瘤,但对于恶性肿瘤,由于其一般情况下会进行颈淋巴结等扩大手术,所以不适合进
行口内入路切口。
另外,由于颌下腺切除术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重
视自查,进而尽早发现疾病复发,及时就医治疗。
此外,还需要求患者在术后半年或一年左
右回院进行复查,术后出院一周内需进食软质食物,避免创口裂开,如若进食后出现了颌下
肿胀不适感或出现患侧舌前麻木情况,应及时检查、治疗,有效确保手术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崔言森,李翠兰,等.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的初步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6,(06):28--29
[2]张健,李志来,等.保留知名血管的颌下腺切除术临床比较研究[J].安徽医学.2017.(04):14—15
[3]肖水生,钟大文,等.舌下腺摘除术中改良切口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2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