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生活知识讲座教育系统职工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生活知识讲座之慢性病防治知识问与答一、慢性病基本知识1.什么是慢性病?答:慢性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指病程为长期,很难或几乎不能治愈的疾病。
主要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肺部疾患、肝肾疾病等。
2.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慢性病常见、多发,起病缓、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显着,有些几乎不能治愈,增长幅度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3.慢性病的危害有多大?答:目前,慢性病已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问题,并带来不堪重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死于慢性病。
中低收入国家由心脏病、脑卒中、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全世界的80%,且呈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在我国,几乎80%的死亡可归因于慢性病。
不仅如此,慢性病已不再是富贵病。
二、慢性病危险因素知识问答4.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的危险因素?答: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诱发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环境、遗传因素等等。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性)、年龄、职业、婚育状况(对女性而言)、遗传因素、社会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身体活动和吸烟等。
上述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缺乏身体活动和吸烟等都是可以控制的。
5.年龄与慢性病有何干系?答:年龄越大,发生各种慢性病的几率越大。
慢性病多发生在中老年(40-60岁),但其病变的积累每每从青少年开始。
慢性病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
仅供个人研究参考6.性别与慢性病有何关系?答:与女性比拟,男性患心血管病突发事件的大概性大而且早。
除肿瘤,除少数妇科肿瘤外,多半也是男性高于女性。
因此男性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因素。
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迅速上升,并逐渐赶上同年龄段的男性。
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其预防讲座尊敬的各位中老年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今天为大家带来这场以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为主题的讲座。
在这个讲座中,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中老年人常见的一些疾病,并分享一些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健康问题。
我们来谈谈高血压这个常见病。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中流动时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力过高,长期高血压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
为了预防高血压,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控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等。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病,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
为了预防糖尿病,我们应该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和吃过多高糖食物,同时也要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应该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骨质疏松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
骨质疏松是指骨头变薄、骨密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我们应该增加钙的摄入,多食用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
我们来谈谈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很多身体和生活上的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多交流,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结一下,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健康等。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和重视自己的健康,做到早预防、早干预,保持身心健康,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谢谢大家!。
健康饮食习惯与预防慢性疾病1. 引言1.1 概述现代社会,慢性疾病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健康问题。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死因。
不良的饮食习惯被认为是导致这些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慢性疾病非常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健康饮食习惯与预防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将介绍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并探讨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良好饮食习惯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以及与预防慢性疾病之间的联系。
随后,我们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等常见慢性疾病,介绍它们的预防方法并着重探讨这些疾病与健康饮食之间的关系。
在最后一部分,我们将提供制定个人化健康饮食计划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建议,并介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呼吁广大人们关注自身的饮食习惯,并认识到养成良好健康餐谱和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性。
通过详细介绍影响健康饮食习惯形成的因素、健康饮食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见慢性疾病与健康饮食之间的联系,引导读者更加了解如何制定个人化的健康饮食计划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法。
最后,本文旨在唤起公众对于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重要性的关注。
2. 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2.1 影响健康饮食习惯的因素健康饮食习惯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来维护身体健康的饮食方式。
然而,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对人们形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
加上现代便利食品和高糖、高盐、高油含量的加工食品大量涌入市场,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饮食选择。
在现代社会中,以下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食物可获得性、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个人口味喜好以及大众媒体宣传。
当一个人仅仅注意到方便快捷而不考虑营养需求时,就可能导致不良的饮食选择。
门诊工作中常见疾病及处理方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门诊工作成为了医院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门诊工作中,医务人员经常面对各种常见疾病的患者。
本文将针对门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介绍其处理方法,并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感冒及其处理方法感冒是门诊工作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患者往往表现出喉咙痛、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对于感冒的治疗,一般建议患者休息、多喝水,并适当服用解热镇痛药物以缓解症状。
此外,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也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方法。
二、发烧及其处理方法发烧是门诊工作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冒、流感、中暑等原因引起。
对于发烧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首先测量体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降温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暂时缓解患者的发热症状。
然而,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三、腹泻及其处理方法腹泻是指排出稀水样或黏液样的大便,往往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
常见的腹泻病因包括食物中毒、病毒感染等。
对于腹泻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进行补液,并给予适当的轻食。
同时,患者应避免食用高脂、刺激性食物,多饮水、避免摄入生冷食物以避免加重腹泻症状。
四、高血压及其处理方法高血压是门诊工作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首先测量血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常见的高血压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等措施。
药物治疗则需要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伴随疾病及年龄等因素进行药物的选择和调整。
五、糖尿病及其处理方法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控制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进行胰岛素治疗等。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慢性病?怎样防治?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慢性病的预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的、喝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各种富贵病也日益增多,现在我们就看看都有哪些疾病?(出示幻灯片)⑴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⑵胆囊炎、胆石症;⑶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⑷肠癌、乳癌等。
2、哪些疾病是由吃引起的呢?(师介绍)二、哪些行为对人们的健康有影响呢?1、吸烟;2、饮酒过量;3、恰当的服药;4、乏经常地体育锻炼,或突然运动量过大;5、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饮食无节制;6、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8、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三、吸烟1、对人体有什么危害?⑴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导致肺癌、冠心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⑵吸烟污染环境,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⑶浪费金钱,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2、吸烟可引起哪十大癌症?⑴肺癌;⑵喉癌;⑶口腔癌;⑷胃癌;⑸食道癌;⑹肝癌;⑺膀胱癌;⑻胰腺癌;⑼直肠癌;⑽乳腺癌。
3、吸烟可引起哪九种疾病?⑴慢性支气管炎;⑵肺气肿;⑶肺心病;⑷高血压;⑸冠心病;⑹脑中风;⑺胃炎;⑻消化溃疡;⑼神经衰弱。
4、什么叫“被动吸烟”?吸烟者喷出的烟雾和从纸烟直接燃烧出来的烟雾使不吸烟者也受到伤害,成为不吸烟的吸烟者。
四、高血压1、什么是高血压?在查不到引起血压增高的其他疾病或原因的情况下,安静休息时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压持续≧90毫米汞柱。
2、怎样预防高血压?⑴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保持情趣稳定、乐观;⑵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⑶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⑷控制食欲,防止肥胖;⑸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五、冠心病1、何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2、怎样预防冠心病?⑴预防和控制高血压;⑵低盐低脂饮食;⑶适当节制饮食,控制体重,多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⑷不吸烟;⑸定期去医院检查;如果患有高血脂症、糖尿病要及早治疗。
当代大学生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暑假即将结束,大学新生们忙着调整心情,高年级学生忙着实习、考研。
这些学生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但一些数据显示,一些常发于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已经将“魔爪”伸向了这群未来主人翁。
慢性疾病正逐步年轻化。
学习生活过于不规律,导致年轻人体质下降,不得不敲响警钟,养生应从年轻人抓起1抑郁症、甲亢、颈椎病常见大学生中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郑晓燕,辅修了教育学院心理学作为第二专业,今年暑假,她到区医院精神科进行二专实习。
经过了几个月的实习后,她发现精神科不少病人都是与她同龄的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
他们普遍的症状是性情孤僻、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等。
实习过程中,她同不少同龄的病人进行沟通发现,压力过大常常会引发学生们许多病症。
广西一所大学的小谭就患上了较为严重的病症。
她是一名大四学生,暑期回到学校进行保研考试的准备。
她对自己期望很高,心底里想着考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因此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来看书复习,甚至于饮食、作息都不规律。
巨大的压力导致小谭的情绪很不稳定,每遇到烦心事,她的情绪愈加地恶化。
一年前,小谭患上了甲亢,手抖、心悸、注意力难以集中,一直吃药到现在都还未完全康复。
吴天成是广西人,现在在湖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读书,开学就是一名大四学生。
暑假实习期间,带他的医生老师给他们进行身体检查,结果发现同学们有脊柱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过去,这类疾病多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现在却大量地出现在大学生们的身上。
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趴坐在电脑桌前,看书姿势不正确等。
另外,偏食和营养不良也能加速骨质变化,导致以上这些疾病的出现。
吴天成说:“这些疾病有很明显的低龄化状况,年轻人患上这类疾病,一时间表现得不是很突出,但是等上了年纪之后,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痛苦。
”2就业压力大易造成心理问题广西行为医学会副会长王翔南教授说,在近段时间,他了解到,不少大学生的疾病原因都是缘于心理问题。
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教案: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身体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然而,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良的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和疾病风险。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预防常见疾病,本节课将探讨健康生活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拥有良好的身体健康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身体健康还能够减少医疗支出并提高生活品质。
三、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方法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它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限制饮酒。
2. 肥胖症肥胖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之一。
它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预防肥胖症的方法包括规律的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
3.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定期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规律的睡眠。
4. 癌症癌症是世界范围内令人担忧的健康问题之一。
预防癌症的方法包括健康饮食、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定期体检和规律的锻炼。
四、促进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技巧1. 均衡饮食均衡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饮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即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和脂肪。
此外,减少糖分和盐分的摄入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骑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
3. 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对于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并减轻压力和焦虑的程度。
4. 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外,心理健康也是保持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减轻压力、参加适当的休闲活动和与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等,都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2.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3.了解慢性病防治原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调查当地常见慢性疾病,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慢性疾病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慢性疾病的预防观点。
通过对慢性疾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掌握慢性病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慢性病的危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青少年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学们你们还听说或者了解哪些慢性疾病吗?
1、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立刻使用药物加以
治愈的疾病,只能先利用药物控制病情。
同学们知道哪些慢性疾病?明确: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
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几种常见的慢性病资料阅读课本,了解这些慢性疾病的知识。
2、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慢性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且明确:引发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运动量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等
3、学生活动.自己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请你简单的举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病情及症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说清楚主要症状。
4、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成因,那么对于慢性疾病,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呢?要求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控制研究、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心情舒畅等几方面来预防。
结合课文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三级预防措施.
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
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
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
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
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
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组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
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即在发病前期就进行干预,以增强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在致病因子或机制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的,这又称为“原始预防”或“原级预防”。
在三级预防中,它应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
第一级预防还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旨在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
二、小结
三、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向家人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