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网
- 格式:doc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百科名片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 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 万公里,其中主线 6.8 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 1.7 万公里。
目录命名编号出口编号线路10 年集中建设期专项核查评估编辑本段命名 1.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命名应遵循公路命名的一般规则。
2.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按照路线起、讫点的顺序,在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 XX-XX高速公路”。
路线简称采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所在省(市)的简称表示,格式为“XX高速”。
3.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及简称不可重复。
如出现重复时,采用以行政区划名称的第二或第三位汉字替换等方式加以区别4.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名称,全称为“XX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XX环线高速”。
如“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杭州湾环线高速”。
5.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城市绕城环线名称以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XX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XX绕城高速”。
如“杭州市绕城高速公路”,简称“杭州绕城高速” 。
6. 当两条以上路段起讫点相同时,则按照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命名为“XX-XX高速公路东(中、西)线”或“XX-XX 高速公路北(中、南)线”。
简称为“XX高速东(中、西)线”或“X X高速北(中、南)线”。
7. 路线地名应采用规定的汉字或罗马字母拼写表示。
路线起讫点地名的表示,应取其所在地的主要行政区划的单一名称,一般为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划名称。
8. 北南纵向路线以路线北端为起点,以路线南端为终点;东西横向路线以路线东端为起点,以路线西端为终点。
放射线的起点为北京。
编辑本段编号一、编号结构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由字母标识符和阿拉伯数字编号组成。
二、字母标识符中国国家高速公路是国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字母标识符采用汉语拼音“&表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的编号,由中国国家高速公路标识符“ &加1位或2位数字顺序号组成,编号结构为“ G#'或“ G##”。
1 公路网的评价指标及特征参数的计算分析公路网的道路与交通特征一般是从公路网的交通流特征、道路特征、服务水平及通达深度等4方面来进行定量分析,每个方面有不同的指标。
影响公路网质量的因素很多,它们却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公路网某一方面的特性。
由于诸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同时有些因素也难以量化,所以要对全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中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在此选择了有关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饱和度、里程饱和率、技术等级和连通度4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体系。
各指标的具体含义及其计算公式如下:(1)道路特征 1)公路网的技术等级指组成公路网各路段技术等级的里程加权平均值,简称网等级,用N J 表示。
即:∑==50i i i N P J J (3.2)式中:N J ——公路网的技术等级;i J ——第i 个路段的技术等级水平系数,对应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公路分别取为0、1、2、3、4、5;i P ——第i 级公路占全路网的里程权。
该指标从整体上反映了公路网的技术等级水平,其值越小,技术等级越高。
2)公路网容量指网流量N Q 达到最大值N C 时,称此N C 值为公路网容量。
即(1)(2)()max ,,,N N N K N C Q Q Q ⎡⎤=⋅⋅⋅⎣⎦ (3.4)式中:()N K Q ——公路网中某一种交通状态K 的网流量。
显然公路网容量与路段和交叉口的容量有关,由于公路网的重要交叉口间距较远,为简化起见,不考虑交叉口对网流量的影响。
据此,网容量的值不大于组成路网的各路段容量i C 的里程加权平均值,即得到如下算式:N i i C C P ≤∑ (3.5)式(3.4)可以方便地表示为:i i i N P C C ∑=≤5(3.6)式中:N C ——公路网容量,(/veh d );i C ——第i 级公路的容量,(/veh d ); i P ——第i 级公路占全路网的里程权。
(2)交通特征 1)公路网流量指组成公路网中各路段交通量的加权(里程权)平均值,记为N Q (/veh d ),即:i iNiiiiNL Qqq PL==∑∑ (3.7)式中:i q ——第i 个路段上的交通量(/veh d );i L ——第i 个路段的里程(km ); N L ——区域内公路网总里程(km ),N i iL l =∑; i P ——里程权,ii Nl P L =。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是指中国政府针对全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制定的一套路网规划的框架。
该规划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考虑而制定的。
下面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首先,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要全面布局,包括东北、华北、东部、中部、西部和西南六大经济区。
要合理规划高速公路的起点、终点、线路、方向等,确保高速公路覆盖整个国家,使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其次,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要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建设效益不均衡的问题。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强与内陆地区的连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再次,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要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高速公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生态破坏。
例如,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时,要避免大规模的山体开挖,保留山体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
此外,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要注重农村地区交通建设。
要充分满足农民朋友的出行需求,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例如,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村庄的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规划农村地区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最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结合科技发展。
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例如,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来监测道路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公路运行效率。
总之,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而制定的。
该规划需要全面布局、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农村地区交通建设和结合科技发展等多方面考虑,以实现高速公路网的全面发展。
名词解释及判断公路网:指一定区域内的公路网络系统。
区域内的城市或集镇及某些运输集散点被视为一个结点,公路网就是这些点相互之间的连线,各连线按一定要求联接起来形成的有机整体。
公路网拥挤度:指公路网交通量与公路网通行能力之比,也称为公路网的适应性即整个路网适应负荷的能力。
反映了路网上的拥挤或利用程度。
2.4.5 干道方向法1. 原理:在规划区域内诸运输结点中选定主要干线走向,并以此为公路网主骨架,再应用支线联接法将有关结点与干线相连,从而形成路网平面布局。
2.方法:干道方向法包括力多边形法和索多边形法等,这里主要介绍力多边形法。
此法运用力多边形求合力的方法,以各运输结点间的客、货运输量Q、运输周转量W、交通量N或行程时间为“权”,作出力多边形,则合力方向即为公路干线方向。
净现值(NPV)规划方案的效益现值减去规划方案的费用现值所得的差额,或规划方案在评价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现为基年的现值之和。
货运量: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
货物周转量: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
货物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平均运距,单位为吨公里或吨海里。
起讫点(OD)调查1. 定义:OD(Origin—Destination)调查,也称起讫点调查是一项为了解交通的发生和终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方法。
8. 公路网的可达性:指在规划区内从某一结点出发通过公路交通抵达任意目的地的行程距离、行程时间或交通费用的大小。
城市交通规划中通常用单程出行时间或距离的倒数表示,公路网中通常用平均行程时间表示可达性。
4. 公路网密度:从公路网的建设规模方面反映路网的结构性能①按公路网当量里程与区域面积之比计算。
当量里程是以标准二级公路为1.0,其它各级公路按适当交通量的上限换算成当量二级公路的总里程。
②人口密度(km/万人):单位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
③经济密度(km/亿元人民币):单位经济产值占有的公路里程长度。
2030年形成的“71118”高速公路网是什么样的?展开全文2013年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公布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在新的规划里国家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在西部增加了两条南北纵线,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71118”高速公路网。
即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
规划总里程增加到了11.8万公里。
一、7条首都放射线首都出发的,G+1位数。
由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G1,京哈高速(北京——哈尔滨)北京、唐山、秦皇岛、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全长1209公里。
G2,京沪高速(北京——上海)北京、天津、沧州、济南、莱芜、临沂、淮安、江都、江阴、无锡、苏州、上海,全长1261.99公里。
G3,京台高速(北京——台北)北京、廊坊、沧州、德州、济南、泰安、曲阜、徐州、蚌埠、合肥、铜陵、黄山、衢州、建瓯、福州、台北,全长2030公里。
G4,京港澳高速(北京—港澳)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漯河、信阳、武汉、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广州、深圳、香港(口岸),2285公里。
G5,京昆高速(北京—昆明)北京、保定、石家庄、盂县、太原、临汾、西安、汉中、广元、绵阳、成都、雅安、西昌、攀枝花、昆明,2865公里。
G6,京藏高速(北京—拉萨)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临河、乌海、银川、中宁、白银、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3718公里。
G7,京新高速(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临河、额济纳旗、哈密(梧桐大泉)、伊吾、巴里坤、奇台、阜康、乌鲁木齐,2540公里。
二、11条北南纵线北向南走向的,G+2位奇数。
由东向西升序编排。
鹤岗、佳木斯、鸡西、牡丹江、敦化、通化、丹东、大连,全长1474公里。
G15,沈海高速(沈阳——海口)沈阳、辽阳、鞍山、海城、大连、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盐城、南通、常熟、太仓、上海、宁波、台州、温州、宁德、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汕尾、深圳、广州、佛山、开平、阳江、茂名、湛江、海口,全长3710公里。
公路路网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公路路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国家高速
公路网到乡村公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
以下是对我国公路路网情况的汇报。
首先,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已经基本成型,总里程达到了14万公里以上,居
世界第一。
这条“动脉”连接了各个城市,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间的交流和发展速度。
其次,城市道路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道路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居民的
问题,但是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扩建和改造,城市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特别是一些大城市,采取了立体交通的方式,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另外,乡村公路建设也在不断加强。
乡村公路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对于
农村居民来说,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乡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除了以上几点,公路路网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一些地方公路
建设滞后,交通条件较差。
其次是一些地方公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维护和管理。
另外,一些地方公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恢复重建的速度较慢,需要引起重视。
总的来说,我国公路路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完善和发展。
但是仍然有
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国的公路路网能够更加完善,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好的条件。
公路网运行管理制度一、总则公路网是国家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交通畅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公路网的安全、高效、环保运行,制定并严格执行公路网运行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路网的运行管理,加强对公路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二、管理范围公路网运行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公路网,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各级公路。
三、管理机构公路网络运行管理机构包括国家公路局、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市县公路管理部门等各级管理机构。
国家公路局负责全国公路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省级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本省范围内的公路网络运行管理,市县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所在地区的公路网络运行管理。
四、管理职责1. 国家公路局负责国家公路网的总体规划、建设和管理;2. 省级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本省范围内的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3. 市县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所在地区的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4. 公路运输企业负责对其所经营公路段的运行管理,包括保障公路的安全、维护路面、保障交通畅通等工作。
五、管理制度1. 公路安全管理公路安全是公路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公路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落实。
包括对公路路面的定期检查、维修和改善,对公路设施的完善和维护,对交通标志、标线的清晰和规范设置等。
同时要加强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监控和防范。
2. 公路运输管理公路运输管理是公路网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公路运输管理的监督和落实。
包括对车辆的安全检查、超限超载的查处、违规行为的整治等。
同时要加强对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和维护。
3. 环保管理公路运行管理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公路环保管理的监督和落实。
包括对道路旁边的环境进行整治,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控和治理,对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加强管理和控制。
4.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在公路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公路管理部门和公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及研究公路网是一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及研究是公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之一。
本文将从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和公路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公路网规划布局是指通过对公路交通需求和资源状况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公路发展计划,达到合理布局、优化路网、提高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的。
公路网规划布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区分段的规划布局公路网规划布局需要依据区域的需求和发展进行划分,制定发展计划,弥补地区间的差距,提高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同时在规划布局中要考虑到公路线路总长、布局比例、交通工具、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2、站位规划布局公路网规划的另一个要素是站位规划,公路站位的选择不仅要依据市场需求和交通流量,还需要考虑交通工具、周边环境等因素,以达到提升公路交通服务水平和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的目的。
3、分析评估和优化调整在公路网规划布局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调整,对规划进行验收,调整规划布局结构,删减或增加路线,以使规划布局更加合理、科学、经济。
二、公路网研究公路网研究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交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为公路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保障。
公路网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调查和分析公路网建设首先需要进行需求调查和分析,了解交通需求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制定合理的公路建设规划布局方案。
2、交通流量预测和路况评估交通流量预测和路况评估是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研究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几年的交通状况和交通流量,以及公路网络的拥堵情况和瓶颈点。
3、技术保障和安全风险评估公路建设需要有科学的技术保障和安全风险评估,需要对公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进行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技术革新,提升公路网络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能。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什么?-工程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什么?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
编号系统完成后,也解决自中国首条沈大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中国高速公路有名无号的问题,更方便驾车者出行。
[关于命名]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的命名应遵循公路命名的一般规则。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按照路线起、讫点的顺序,在起讫点地名中间加连接符“-”组成,全称为“××-××高速公路”。
路线简称采用起讫点地名的首位汉字表示,也可以采用起讫点所在省(市)的简称表示,格式为“××高速”,如:京港澳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名称及简称不可重复。
如出现重复时,采用以行政区划名称的第二或第三位汉字替换等方式加以区别。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名称,全称为“××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环线高速”,工程《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什么?》(https://)。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简称为“珠三角环线高速”。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城市绕城环线名称以城市名称命名,全称为“××绕城高速公路”,简称为“××绕城高速”。
如“广州绕城高速公路”,简称“广州绕城高速”。
当两条以上路段起讫点相同时,则按照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命名为“××-××高速公路东(中、西)线”或“××-××高速公路北(中、南)线”。
简称为“××高速东(中、西)线”或“××高速北(中、南)线”。
路线地名应采用规定的汉字或罗马字母拼写表示。
国家公路网规划国家公路网规划是指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加强地区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快捷,并积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交通运输体系,通过合理布局和完善现有公路基础设施,新建重要路网,开展公路运输体系升级改造和智能化建设,促进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路网规划的目标是建设高效畅通、安全便捷、绿色可持续的公路运输体系,实现公路运输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路网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公路网规划需要完成以下任务:一、优化道路网格布局。
通过梳理现有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国省干线等道路,加大对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和交通运输压力较大区域的公路建设,合理布局快速通道和交通枢纽,完善东中西、南北纵横的快速通道,提高区域间的道路连接性和通行效率。
二、提升道路设计标准。
根据交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适时提升公路设计标准,包括车道宽度、标线设置、交通标志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推动道路设施的智能化建设,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路况预测,提供更精准的交通指导和服务。
三、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主干,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国家公路网规划要加大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以填补现有高速公路网的空白地区,加强各地的互联互通,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推动公路运输的绿色发展。
国家公路网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评估和治理,积极探索绿色建设和养护技术,降低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和燃料,提高公路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五、完善公路网络运输服务体系。
国家公路网规划要加强对公路运营管理的规范和监管,推动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强公路交通安全和事故预防措施,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服务。
中国高速公路网介绍目前,中国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连接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会城市和经济重点地区。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部的规划,到2030年,中国高速公路网的总里程将达到20万公里以上。
高速公路网的不断扩张和完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迅速,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中国政府将高速公路视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大量资金用于高速公路的修建和维护。
此外,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还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通过公私合作方式推动项目进程。
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投入为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标准严格,技术先进。
中国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都要符合国际规范。
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了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提高中国高速公路网的运行效率,政府还推行了智能交通系统,包括电子收费系统、交通导航系统等,为司机提供方便,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益。
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加强了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高速公路的畅通使得人员流动更加便利,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和城乡发展的均衡。
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也对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旅游业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中国高速公路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相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地区仍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
其次,中国高速公路网的维护和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高速公路存在车流量过大、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
此外,中国高速公路收费过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昂的通行费用限制了一部分人的出行。
总的来说,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使得整个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更加完善和发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高速公路网将继续扩大和优化,进一步提升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路网等级结构的名词解释路网等级结构是指交通系统中的道路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分类和划分的体系。
它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框架,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规划道路建设,以及优化交通流动性。
一、城市道路网络等级结构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发展、人口流动等密切相关。
城市道路网络等级结构一般分为快速通道、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几个等级。
1. 快速通道快速通道是城市道路网络中最高等级的道路,也是城市主干道之间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
这些道路通常具有较大的断面和速度限制,可容纳大量车辆,用于长途通行和高速交通。
2. 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络中次于快速通道的道路。
它们连接城市各个区域,承担主要交通流量。
主干道通常比次干道宽阔,交叉口较少,车速相对较快。
3. 次干道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支路的道路,用于分流主干道上的交通流量。
次干道通常比支路宽阔,道路标准较高,能够承载一定的交通流量。
4. 支路支路是城市道路网络最低等级的道路,服务于居民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具体地点。
支路较窄且道路标准较低,主要提供局部交通服务。
二、公路网与高速公路网络等级结构公路网是连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重要交通网络,其中高速公路网络是连接主要城市和地区的高速公路系统。
公路网等级结构一般分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等几个等级。
1.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公路网络中等级最高的道路,代表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和高效。
它们通常具有较宽的道路断面、高限速和较少的交叉口,能够满足车辆高速行驶的需求。
高速公路主要连接城市之间和重要的经济区域。
2. 国道国道是连接省级市和地区城市的道路,承担着较大的交通流量。
国道通常比省道宽阔,车速较快,是连接各个地区的重要干线。
3. 省道省道是连接次级城市或地区的道路,连接城市和县级道路,是连接各个地区的次级干线。
4. 县道县道是较低等级的道路,连接县城和乡镇,服务于农村地区和乡村交通。
高速公路网设计优化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设计成为了现代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持高速公路系统的高效运转和给予人们更好的交通体验,高速公路网的设计需要进行优化与分析。
一、高速公路网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高速公路网设计之前,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良好的连通性:高速公路网应该能够有效地连接主要城市、地区和重要经济区域,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2. 合理的布局:高速公路网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进行合理布局,避免过度集中或分散的现象。
3. 智能化设计:高速公路网应该引入智能化技术,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导航等,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4. 环境友好:高速公路网设计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包括减少土地占用、降低噪音和排放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高速公路网设计优化方法为了进行高速公路网设计的优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交通流量调查:对已有的交通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车流量、交通堵塞等信息,以了解当前的道路交通状况。
2. 地形和环境分析:通过地形图、气候数据等信息,对设计地区的地形和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道路布局和建设方案。
3. 模拟仿真:利用交通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以预测交通流量、车辆延误等指标,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4. 多目标优化:考虑如交通流量最大化、车辆延误最小化、交通事故减少等多个目标,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找到一个最优的设计方案。
5. 系统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交通效率、经济性、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三、高速公路网设计案例分析为了更加具体了解高速公路网设计的优化过程,下面以某地区的高速公路网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之间交通需求巨大,高速公路网的设计需要兼顾城市间的快速连接和周边地区的交通需求。
1. 交通流量调查:通过对该地区的交通数据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某些城市间的交通流量非常大,存在交通堵塞的问题,这是高速公路网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密度计算公式是什么公路网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公路长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公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公路网密度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对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公路网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公路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路网密度的计算公式。
公路网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公路网密度 = 全部公路长度 / 地区面积。
其中,全部公路长度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公路的总长度,地区面积是指这个地区的总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地区的公路网密度,从而了解这个地区的交通状况。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公路网密度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获得一个地区内所有公路的总长度。
这个数据通常可以从地方交通部门或者相关部门获得,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得。
其次,我们需要获得这个地区的总面积,这个数据通常可以从地方政府或者相关部门获得。
最后,我们将全部公路长度除以地区面积,就可以得到这个地区的公路网密度了。
公路网密度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但是它对交通规划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路网密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水平。
公路网密度越高,说明这个地区的交通发展越好,交通条件越便利。
其次,公路网密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比如,如果一个地区的公路网密度较低,就说明这个地区的交通条件较差,需要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提高公路网密度,改善交通状况。
最后,公路网密度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为地区间的交通合作和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总的来说,公路网密度是一个反映交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但是对交通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公路网密度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交通发展,改善交通状况。
因此,公路网密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公路网密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实地调查和测量,了解一个地区的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1 公路的基本知识一、城市道路分类分级的目的进行城市道路分在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分级(一)道路分类即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
(二)城市道路分级(见表3-23)三、路红线规划(一)规划的作用所谓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分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即为道路的规划路幅宽,它为道路及市管线设施用地提供法定依据(二)红线规划设计内容1.确定红线宽度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包括远期发展用地。
2.确定红线位置道路红线的平面位置依赖于道路中线的定位。
红线的实现有三种方式:(1)新区道路(2)旧区道路(3)旧区道路3.确定交叉口型式城市道路交叉口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别。
平面交叉口又分一般平面交叉、拓宽渠化交叉和环形平面交叉三个类型;立体交叉则有苜叶型、环型、喇叭型、菱型、定向式等多种平面形式。
4.确定道路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规划道路中线的转折点和各条道路的相交点,就是道路的控制点。
总之,城市道路的红线规划包括红线宽度、红线平面位置、交叉口型式和道路控制点规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3.3 公路的布置与城市的关系一、道路网与公路衔接的基本形式1、交通运输来看有两种类型:(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2)过境交通:同城市关系不大;或者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上、下少量客货做暂时停留。
——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2、市内和市外交通路线的正确配合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保证进城的安全、方便,直接到达它的吸引点;二是将过境的交通与城市的市区交通隔离。
3.(1)保证进城的车流安全,方便地进城到达目的地。
(2)过境车流能以原有的高速度,对城市内部交通干扰,顺畅地通过城市。
4.所列出几种连接基本形式。
具体采用哪种布置方式,要根据公路的等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来决定:(1)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方式:将过境交通引致城市外围通过;车站设在城市边缘入口处,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进入市区。
(2)公路等级高、城市规模小,公路以离开城区为宜——与城市连接靠入城道路。
(3)大城市是公路终点,希望引入市区——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的方式;但,不宜深入城市交通密集区内,应与其相切而过。
(4)更大规模城市,城市环路环绕于城市中心区外围,公路的过境交通可以利用它通过城市。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环道路,外环内再设一环路。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成一系统,互不干扰,在一定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联结。
进入城市的干道:入城干道的规划设计一般应要求做到:(1)将城外与城内交通流分开,把城外车流组织到专用车道上去,城内车流组织到慢速道路上去;(2)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采用绿带分离;(3)行人密集、交通量大的交叉应采用人行天桥或地道实行人车分离;(4)正确处理沿线建筑艺术造型,表征一个城市的特点,即城市交通美学问题;(5)沿线的交通服务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汽车站场、加油站、旅馆等。
连通道可以有一条车道,宽3.5~4.0m,其变速段的长度可按下式计算:一对连通道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50m。
3.3.2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高速公路——“近城不进城,进城不扰民”四种布置方法:环形绕行式、切线绕行式、分离式、穿越式(1)环形绕行式:适用主枢纽特大城市——拦截、疏解过境交通。
(2)切线绕行式: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
(3)分离式:高速上行驶的多数车流若与城市无关——用联络线接入城市。
(4)穿越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基本无干扰——高速公路全封闭从城市组团中穿过,或高架、地下、高填土穿过城市。
要严格控制高速公路上的出入口,两个出入口间距一般为15km或更长。
用地受限制或大量地下管线地段,常需修剪高架公路和隧道。
过居民区等地方时,修建隔声墙,以防止噪音扰民。
经过大城市的高速公路的布置要与城市快速道路网结合考虑,并与之相衔接,也可成为公路环线的组成部分。
经过小城市的高速公路应远离城市中心,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连接专用的入城道路与城市连接。
高速公路出入口与城市连接地方设公路客运枢纽,连接城市交通与服务设施,方便人们短暂换乘及停留。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一般要求采用高等级专用连接线过渡。
出入口干道对城市发展具有诱导作用。
3.3.3 公路快速干线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一、公路快速干线网的布置。
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组成的快速干道网。
它是连接周边城镇、城市新开发区与中心城区的通道,是与城市的客货运场站设施或枢纽一同构成城市与周边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与铁路、航空港、港口等对外交通配套的基础设施。
公路快速干线在城市郊区的布置要有利于城市与市区内各乡、镇之间的联系,也要有利于城市未来的扩展和综合防灾紧急状态下的安全畅通。
二、经济发展起步初期,以一级公路与普通公路的修建为主。
1、各城镇对交通的要求是:可通达。
2、若是计划有重点、有目的的发展个别城镇,就应该以提高这些城镇的“快速通达性”为主要政策;建设高速公路直达重点发展城镇的决策比较好。
3、一级公路看作高速公路的先行方式。
同时一级公路建设时要考虑到旁侧一定距离外其他平行快速干线通道的预留,以满足今后城市扩展的需要。
三、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面作用(1)社区阻隔——高速公路全封闭,干线路封闭性也很强,造成空间分隔,阻碍社会交往。
(2)环境公害——噪声:影响学校、住宅和医院等敏感地区。
尾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污染物,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3)生态破坏——①施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非污染性破坏,对生物的影响。
②排放对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进入生物体产生危害。
③隔断了公路两旁动植物及水体、土壤的天然联系,破坏原生态环境。
3.4 公路汽车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不同,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其中,与城市布局联系较密切的是客运站和货运站。
3.4.1 公路客运站客运站的规模由客运量决定,以建成使用后十年的客运量作为设计年度规模。
规模要适中。
太小,很快就不适用;太大,则:(1) 客流车流高度集中,对周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2) 站务管理复杂,服务质量下降;(3) 客运站建筑庞大,在非高峰时利用率很低; (4) 客运站用地很大,征地拆迁困难。
客运站的规模应:以日客运量1万人次为最大极限,正常日发车量控制在200班左右。
若超过,则按不同流向分站设置。
确定客运站规模的指标:日客运量、设计年度旅客日发总折算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位数及驻站车辆数。
其中,前三项为主要依据。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内候车厅(室)内瞬时出现的候车旅客人数。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包括送客人数。
铁路、水路港口客运站对通勤、通学的旅客一般不计算在内。
最高聚集人数H 可采用下式计算:n S K CH ⨯⨯=(8-1)S ——设计年度全年上车旅客总数;K ——年波动系数,即最高月份的日平均人数与一年的日平均上车人数的比例; C ——计算系数,即该站最高聚集人数占全日旅客发送人数的比例;n ——客运站营运天数,一般n =365天亦可按实际营运天数计算。
旅客日发送折算量:旅客日发送折算量等于年平均日发送长途旅客的数量加年平均日发送短途旅客的折算量。
公路短途旅客日发送量每2人次折合1人次长途旅客日发送量。
站务工作量:站务工作量等于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加行包换算量。
行包日发送量按每件1人次计入站务工作量。
客运站最大容客量:客运站最大容客量是指客运站最多容许同时聚集的旅客人数,以控制客运站最大建设规模。
(1) 按旅客日发送折算量分级: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
①汕头客运中心:投资8500万国家一级站。
03年10月开始营业的一个月内,发车92个班次,旅客仅25人。
165天后关闭。
主要原因:市区内的临时客运站——金砂车站,在新站建成后未被撤销。
②桂林琴潭车站:耗8700万国家一级站。
03年12月开业至05年2月亏损了300万元。
原因:站点过远、线路单一、市中心旧站仍在。
(2)按发车情况划分客运站的站级:1)始发站:大部分本站发出,并具备接受外站到达车辆的能力。
多为一级站。
2)中途站:大部分途经本站,少量发车。
多为四级站。
3)综合站:发出与途经的车辆基本持平。
一般为二、三级站。
4)特殊站:位于旅游地、边境、纪念地,外宾多增加贵宾室。
(3)客运站的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1)边缘布置式——小城市公路不穿插城区又与城区联系方便。
公路干道常采用绕行式,其客运站的位置一般布置于城区边缘公路干线的一侧。
2)环绕布置式——大中城市通常是交通运输枢纽。
既要避免公路对城市的干扰,又要使城市中心区与对外公路干道有方便联系。
一般在中心城区外围设一条或多条环形交通干道,把城市与对外交通干道了连接起来,客运站沿着环形道路布置:与城市无关的车辆在城市中心区外通行,城市中心区内的车辆也可以由较短的道路进入公路干线。
城内外有通畅的交通体系,旅客乘车出入十分便捷。
3.4.2 公路货运站和技术站公路货运站:专门办理货物运输业务的汽车站,一般设置在公路货物集散点。
货运站的位置选择与货主的位置和货物的性质有关:①以供应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布置在城市边缘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1)货运交通体系;(2)公交客运体系;(3)出租交通体系;(4)自行车交通全系;(5)步行交通体系。
二、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城市货地这是指城市市区内部的货运。
城市中的货物由一地运到别一地的运输、货运研究对象是货物的流动,货物的种类、货物流动的方向以及流动量的大小等。
简略地看,城市货物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类:1)同工业生产有关货物:如工业生产的原材料、燃料、产品和工业废料等。
这类货物的数量取决于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和自动化程度等。
2)同居民生活有关货物:如生活必须各种食品、日用生活品、燃料以及生活废弃物等。
3)同基本建设有关的货物:城市基本建设所需的建筑类材料和建筑垃圾等。
货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计及重复运输系数后的被运货物的数量,常以吨/年计。
重复系数越大,表示货物这被转运次数越多。
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运输。
货运周转量是用货运量与其运距的乘积来表示,以吨·公里/年计。
在交通规划中应尽量缩短城市的平均运距,即减少货物周转量,从而减轻道路交通负荷。
1.货运调查1)调查内容。
2)资料整理①现状货流图。
②货流调查分析报告。
③远景货流图。
2.货运车辆数取决于货物运输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