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音乐之声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9
第16课《音乐之声》课文简介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
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
乐声在旷野中荡漾响。
钟声嘹亮。
…………山麓下。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绿树浓阴中。
…………山上。
流连忘返的玛丽亚在山坡草地上远眺群山,她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块石子丢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涟漪。
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声歌唱《音乐之声》:群山洋溢着音乐之声,群山唱着古老的歌儿,群山把音乐之声充满我心房。
我的心要把听到的歌儿欢唱。
我的心想要像鸟儿从湖上飞回森林,它的翅膀不停地扑腾;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随风飘出教堂,深深地叹息;像在石头上翻滚的溪水一样欢笑;像初试歌喉的云雀通宵达旦地啼唱。
每当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我又会听到过去听到过的歌儿,我的心又会充满音乐之声,我又会放声歌唱。
玛丽亚伫立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她陷入遐思。
忽然,她猛省过来,用手一拍自己的额头,急忙拔腿就跑,没跑上几步,又转身奔回捡起地上的外衣,发出一声惊呼:“哦!”急速地跑下山来。
古老的修道院优雅、肃穆,从院里传来阵阵唱圣诗的和谐女声。
修道院内。
修女们从各处走来,端庄严肃的修道院院长、大嬷嬷贝尔塔和玛格丽塔三人正容款步走入经堂,一起虔诚地做日常功课。
钟声响起,院长顶礼膜拜,众修女齐声唱起《哈利路亚》。
院场上。
贝尔尼斯嬷嬷急匆匆走来,对院长说:“院长嬷嬷。
”院长:“贝尔尼斯嬷嬷。
”贝尔尼斯不无抱怨地说:“哪儿都找不着她。
”院长问:“玛丽亚?”贝尔尼斯:“她又跑到外头去了。
”大嬷嬷贝尔塔生气地:“也许……应该在她脖子上拴个铃铛。
”玛格丽塔大嬷嬷对贝尔尼斯说:“牲口棚去过吗?你知道她最喜欢牲口了。
”贝尔尼斯:“我到处找遍了,想得到的地方都去了。
”院长:“贝尔尼斯嬷嬷,别忘了这是玛丽亚,就应该到想不到的地方去找找。
九年级下册1、《诗两首》喉咙(hïu lïng) 汹涌(xiōng yǒng)黎明嘶哑(sīyǎ):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怅惘chàng wǎng:惆怅迷惘。
2、《我用残损的手掌》锦幛zhànɡ: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蓬蒿hāo:飞蓬和蒿子藻荇xìng:荇菜水藻,水生草木植物,多浮在水面或生于水中蝼lïu蚁:蝼蛄和蚂蚁。
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即隧道。
干瘪biě:干而收缩,不丰满纤qiàn绳淤yū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bó船簇cù新:极新全新。
胚pēi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绯fēi红迷惘4、《外国诗两首》虔qián信:虔诚而笃信。
慰藉jiâ:安慰,抚慰。
晨曦xī:黎明后的微光。
瞰kàn望:从高的地方向下看,俯视。
镶嵌xiānɡqiàn 黝yǒu黑深邃suì5、《孔乙己》羼chàn:混合,掺杂。
蘸zhàn 绽zhàn出拭shì:擦。
阔绰chuò:阔气。
颓tuí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门槛kǎn模mú样不屑置辩: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
6、《蒲柳人家(节选)》擀ɡǎn嘬zuō隐匿nì拗ào:固执,不驯顺。
剜wān檎qín腌臜ā zā捯dáo气唿哨shào:“呼哨”,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发出尖锐的像哨子一样的声音。
荣膺yīnɡ:光荣地获得。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不间断不松懈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断壁残垣yuán: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指庭院丧失了主人或遭灾被劫后的凄凉景象。
贬义(褒贬误用)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
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电子课本第一单元
阅读
1、诗两首
2、我用残损的.手掌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外国诗两首
文学创作、口语交际、综合性自学
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阅读
5、孔乙己
6、蒲柳人家(节选)
7、变色龙
8、热爱生命(节选)
文学创作、口语交际、综合性自学
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阅读
9、谈论生命
10、那树
11、地下森林割断想要
12、人生
综合性自学、文学创作、口语交际
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阅读
13、威尼斯商人
14、变脸(节选)
15、枣儿
16、音乐之声(节选)
文学创作、口语交际、综合性自学
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阅读
17、公输《墨子》
18、《孟子》两章
19、鱼我所欲也《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文学创作、口语交际、综合性自学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阅读
21、曹刿论战《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3、愚公移山《列子》
24、《诗经》两首
综合性自学、文学创作、口语交际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诵读
从军行
月下月夜
羌村三首(之三)
凭栏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左迁至绿关示侄孙湘
望月有感
雁门太守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别云间
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奇特的想象,辛辣的嘲讽《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第三章
谈谈散文
谈谈戏剧文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萨尔茨堡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这部影片自1963年开始拍摄,先由威廉·惠勒执导,后改由制片人罗伯特·怀斯执导。
影片上映后,获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大奖,是美国电影史上票房最多的影片之一。
其中的歌曲《铃儿响丁当》尤其为人们所喜爱,在世界广泛流传。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主要借众嬷嬷之口表现女主人公活泼可爱、热爱歌唱的天性,其中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和众嬷嬷对白式的、带有夸张的歌唱,表现了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二)学法引导1、阅读本文,首先是理解玛利亚的形象特点,以及课文是怎样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这个形象的。
2、课外观看《音乐之声》的音像资料,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结合揣摩课文的语言,感受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三)审美鉴赏心灵的震颤。
问世于五十年前的《音乐之声》,是一部反映奥地利人民反抗纳粹德国统治的影片。
电影《音乐之声》由同名音乐剧改编,在1965年推出时,曾造成了万人空巷的鼎盛卖座场面,并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音乐剧、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五项大奖,在好莱坞影坛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
而由音乐剧大师罗杰斯和汉默斯坦制作的《音乐之声》电影原声带,更是驻留在排行榜上长达233周之久!剧中的歌曲,如热情真挚的《音乐之声》、轻松诙谐的《孤独的牧羊人》、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有趣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由于它们都是人们心灵深处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美好愿望,因而深深地打动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并被广为传唱。
《音乐之声——碰撞传感器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如何使用传感器来控制LED灯的开关,了解并实践音乐控制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应用。
二、作业内容:1. 学生需要按照指导手册,制作一个简单的音乐开关装置。
该装置应能在接收到特定音乐(如指定的音乐文件)时,通过传感器控制LED灯的开关。
2. 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音乐文件,并尝试不同的播放方式(如在线播放、本地播放等),观察LED灯的反应。
3.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过程,包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实验结果等。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前,需充分理解作业的目的和要求,确保自己理解如何使用传感器来控制LED灯。
2.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并理解指导手册,如果有任何问题,需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 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实验结果。
报告需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4. 提交作业的方式和时间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作业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会参考学生在制作音乐开关装置过程中的表现。
2. 评价方式: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反馈和建议。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
五、作业反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传感器的使用不熟悉、对音乐控制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亲手实践音乐控制的概念,了解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提交实验报告和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学生也将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和沟通能力。
《音乐之声——碰撞传感器的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掌握碰撞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 学会使用Arduino平台进行编程;3. 培养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制作音乐节奏控制器学生需要使用Arduino平台和碰撞传感器制作一个简单的音乐节奏控制器。
要求学生在Arduino板上连接碰撞传感器,编写程序使其能够根据敲击次数输出不同节奏的音乐。
需要记录控制器的制作过程和代码编写过程。
2. 任务二:调试和优化控制器完成控制器制作后,学生需要对控制器进行调试和优化。
通过多次测试和调整,确保控制器能够准确响应敲击次数,并输出预期的音乐节奏。
需要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任务三:分享与交流学生需要将制作完成的音乐节奏控制器进行展示,并与同学分享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所有任务,并认真记录制作过程和调试过程。
2. 鼓励创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编程方法,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3. 提交作业学生需将制作过程、调试过程、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记录整理成文档,并提交作业。
4.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包括技能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等方面。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旨在检验学生对碰撞传感器应用和Arduino编程的能力,评价方式包括个人表现评价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1. 个人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从技能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同时,学生可以将作业中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3年《音乐之声》观后感2023年《音乐之声》观后感1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在迈视网上观看了《音乐之声》这部电影。
故事讲述了修女玛瑞亚性格开朗,活泼,赋有爱心,被修道院院长派到一个有着七个孩子的家庭去当家庭教师。
孩子们的妈妈去世了,他们非常调皮,在玛瑞亚之前,他们已经气走了七位家庭教师了。
玛瑞亚克服了重重困难,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逐渐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让他们的爸爸懂得如何去爱他们。
最终玛瑞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成了他们的妈妈,过着幸福的生活。
其中有一个部分特别好玩:在玛瑞亚来的第一个晚上就下起了大雨,不停地打雷。
突然一声雷响,最小的女儿跑进玛瑞亚的房间,她对玛瑞亚说:“姐姐哥哥们都不怕。
”刚说完,又一声雷响,4个大点的女儿同时跑了进来,她们对玛瑞亚说:“男孩子们不会害怕!”雷声再次响了,2个男孩也跑了进来,“怎么你们也害怕吗?”男孩说:“我们过来看看她们怎么样了!”玛瑞亚为了缓解他们的情绪,教他们唱起了歌。
可怕的夜晚就这样愉快的度过了。
《音乐之声》是以歌舞为主题的一部电影,我希望大家能多看这样的电影,用心去感受爱,让爱留在每个人的心中!2023年《音乐之声》观后感2《音乐之声》这部影片实在是太美了,观后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剧中优美而又熟悉的音乐旋律,令我陶醉!修女玛利亚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她跟七茖孩子和家长的故事,令我感动!玛利亚没侑接受正规的专业理论的教育,但是她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让孩子们信任自己,并且使孩子接受自己。
从玛利亚第一次和七茖充满茖性的孩子见面开始,我们就看了她那独特的教育态度,面对孩子们的恶作剧,既没侑当面指责,也没侑当着家长揭穿,而是去了解孩子们恶作剧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在受孩子们的捉弄后,面带微笑的说:“我要感谢各位今天放在我口袋里的礼物,你们使我感快乐和温暖。
”通过这件事情的巧妙处理,让孩子们自然地把她当做一位慈祥而又容易接近的朋友、长辈看待。
七茖孩子由于长期的军事化管理,自由、童心、茖性、甚至梦想都被压抑和禁锢,玛利亚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茖性特点,带领祂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启了祂们的心灵,放飞了理想。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音乐之声》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峥嵘zhēng róng 山麓lù鳞次栉zhì比
涟漪lián yī嬷嬷mómo
弥撒mísa 远眺tiào
2.解释下面词语。
(1)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2)顶礼膜拜:这里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3)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整夜。
(4)老成持重:经历多,做事谨慎稳重。
(5)固执己见: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
高山的山崩上尚未化尽的残雪魔魔点点,山风阵阵呼啸。
2.群山洋溢着音乐之声,群山唱着古老的歌儿,群山把音乐之声充满我心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音乐之声》的作者是勒曼,是美国剧作家。
2.电影文学剧本是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时间的限制。
但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
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
3.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飞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音乐之声学习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和特征;2.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3.学习欣赏电影并加以评论。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不读不讲学习任务;1、了解作家作品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1.作者介绍勒曼,美国剧作家。
2.时代背景《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
该片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5项奖,。
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3.词语归类①生字注音峥嵘zhēng róng鳞次栉比zhì涟漪lían yī伫立zhù顶礼膜拜mó弥撒mí sa②词语积累峥嵘:高峻,突出。
涟漪:细小的波纹。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学习任务:1、整体感知剧情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一、导入音乐,是人类发自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的艺术结晶,是人类情感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之一。
喜爱音乐的人是快乐的,有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
今天课文中将与我们见面的就是一个与音乐缔结了生命联盟的姑娘。
二、分角色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课文写了几个场景课文分为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2、课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
3、玛丽亚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