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实论据的概括与补充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议论文考点阅读:考点二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考点2011】①补充一个论据,简要论证第三段“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这一观点。
(2011年佛山市)《财富与幸福》【考点讲析】(一)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有两类: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典型史实)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二)围绕“论据”,归纳命题形式。
1.概括事实论据;(难易程度:★★)方法: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2.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事实论据:(难易程度:★★)要求:事实论据要典型、真实、简洁,与论点要一致。
3.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道理论椐:(难易程度:★★)要求:道理论据是名言警句等。
4.事例(论据)的作用。
(难易程度:★★)(一般是考查文章开头所列举的事例)作用:①引出中心论点(题);②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③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论据(事实和道理)能否删去(是否多余)? (难易程度:★★)不管是什么论据,它都要证明论点的成立,也就是说论据要与论点保持高度的一致。
论据是否删除或者是否是多余的,都要看看论据的有无会不会影响论点的成立。
【考点测试】一、2011年大连市花开半时偏妍(李光烈)①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半”又何尝不是一种高妙的境界?②你一定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
③花开半时偏妍,人生中,我们要拥有“半”的智慧。
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半”中隐美的道理。
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
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隐隐而生。
⑤“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
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和思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
1反复淬火方能百炼成钢,不懈奋斗才能书写成功。
谷爱凌曾经训练摔倒造成脑震荡,还曾右手粉碎性骨折、大拇指韧带撕裂,但仍坚持带伤参加比赛;苏翊鸣在训练中多次骨折,但一次次受伤从未动摇他继续训练的决心;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因常年训练脚上满是伤疤、老茧,骨头也变形了。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困难,要始终坚守希望、不惧挫折、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笑到最后。
「适用主题:磨砺、坚持、奋斗等」2孙康映雪夜读,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范仲淹断齑画粥,自古以来,功成名就之辈大抵为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之士。
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也许坚持太过艰难,但很多事情从来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只要不放弃,贫瘠的土地也能培育出千千万万朵怒放的蔷薇。
「适用主题:坚韧不拔、奋斗希望等」3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领团队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中跑入决赛。
令人感佩的励志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适用主题:磨砺考验、奋斗拼搏等」4苏轼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悟出《春秋》;左丘明经历苦难后写下《左传》;孙武断足,终修《孙子兵法》;司马迁蒙冤入狱,坚持完成《史记》......伟人们在失败和困顿中,用坚韧和不服输的意志努力奋斗,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
「适用主题: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等」5花朵绽放之际,勿忘为何耕耘。
青年科学家曹原面对学术大咖们的质疑,泡在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用浸透汗水的数据证明了自己的突破性猜测。
北大“扫地僧”韦东奕也是在书海中提升,在题海中突破,在不断磨炼自我中夺取各种数学竞赛桂冠。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天才也不例外。
不愿泯然众人,那就挥洒汗水,成就卓越。
「适用主题:天资与勤奋、努力、挑战等」600后小将李诗沣斩获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冠军,用汗水换金牌,以拼搏筑青春,在赛场方寸之间,他用羽毛球拍挥舞出属于自己的竞技天地。
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概括和补充事实论据,补写分论点(一)怎样概括事实论据
①句式:人物+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收获(结果)
②注意:叙述“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要紧扣论点,尽量用上论点中的词语。
(二)怎样补充论据?
①明确本文(本段)观点;
②分清补充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③事实论据模板:人物+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收获(结果)
④道理论据模板:朝代(国籍)+作者+言论
⑤注意:论据要真实、典型,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尽量用上论点中的关键词。
(三)怎样补写分论点
①紧扣中心论点(论题)
②从本段中提炼、概括关键词语
③关注上下段(并列段)中的分论点
④用仿写技巧,尽量与上下段中的分论点句式、字数、修辞手法一致。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运用和分析一、论据的选择:论据的选择,要由论点决定,根据论点的需要,看它能否证明论点。
首先,论据的选用要紧扣论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论据要准确可靠,文章所用论据,如是事实论据,那应确凿无误;如果是道理论据,应该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引用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第三,论据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那些有代表性、能反映出事物本质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更具有说服力量。
二、论据的概括:例:以“要认真学好语文”为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
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论点:要认真学好语文事例的叙述:由于生活所迫,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十四岁便进了小书店当学徒,接触到一些科学读物,由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开始热爱科学并决心献身于科学事业。
由于刻苦,他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为科学作出了贡献。
遗憾的是这个对近现代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就因为法拉第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又缺少数学的证明,人们看不明白,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后来,法拉第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电学的实际研究》等理论性书籍,总感到诸多不便。
为此,他深深感到,科学缺少语文知识是不行的。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多读一点书,特别是没有学好语文。
明确:事例真实、典型、确切。
能够证明论点。
但叙述不够概括,不符合议论文的叙述要求。
可概括叙述为: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和光电感应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因为语文水平低,写出的学术论文晦涩难懂,人们看不明白而在当时一直未引起大的反响。
直到麦克斯韦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和数学方法阐明后,这两项伟大的发现,才被世界所公认。
为此,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语文。
总结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指津:(二)论据与论证方法(一)论据1.论据知识点: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依据。
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1)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或者分论点的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等等。
(2)理论论据:是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等。
2.常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1)概括事实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2)论据的作用用在开头:①引出中心论点(题);②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③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用在中间:主要证明本段的分论点。
(运用……事实(或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3)判断下面一段文字可以放在哪个段落?为什么?本段讲述了……的事例,证明了某段的分论点:……,因此放在这一段。
(4)文中的②③④段落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例题抗疫彰显中国制度文化优势田鹏颖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历史性大考,中国用一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在此基础上,开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今年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转“正”。
取得这种令世人瞩目的战绩,原因()很多,( )中国制度文化的润泽和支撑不可小觑。
正所谓“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②中央权威得到充分维护。
自古以来“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等,一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维系国家治理的制度思想文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共同抗疫。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各方面闻令而动,全国农村、社区、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学校、部队各就各位,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课时答题指导: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对应的论证方法:例证法道理论据: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含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对应的论证方法:有时是引证法注意:事实论据中的人物言语并不是引证法。
〔一〕论据考点一:概括事实论据:答题思路:三要① 一要简洁:注意:是否要求“一句话〞概括;② 二要完整:5W原则③ 三要紧扣中心论点概括。
〔怎么做的〕答题模式:〔二〕论据考点二:补写论据:实战练习: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速读练习四,做第5小题,看如何补充事实论据?答题指导:1、补写事实论据:答题思路:紧扣中心论点、选择典型事例〔名人名事〕、简短议论补写事实论据。
答题模式:人物+事件+简短评价〔中心论点〕2、补写道理论据:投影练习:再次回忆一下我们做过的补写道理论据的题,总结一下补写道理论据的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紧扣中心论点、紧扣所给事例、运用比照论证法或引证法等论证方法补写道理论据。
答题模式:人物+事件+评价〔中心论点〕〔三〕论据考点三:分析论据的作用:答题思路:先推断何种论据,再针对每种论据的特点作用,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答复证明了……观点答题模式: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特点作用+证明了……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强调:直接论证分论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就近原则〕三会分析论据的作用,我想论证方法及作用就迎刃而解了——,首先我们先来明确论证方法及作用,区分论证方法、说明方法及修辞术语名称及作用。
我们实战练习一下,我们一起来看选文三第2小题:文中第①段引用吉米漫画及小诗有什么作用?论证方法考点有一:指出论证方法及作用选文三:珍惜“有效期限〞①曾经欣赏过X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
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
一、议论文中的叙述(即事实论据)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有根本的不同:
1、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要通过记人叙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要求叙述具体生动,曲折有波澜,而且讲究细节描写,讲究渲染烘托,讲究叙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议论文则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
一般情况下,叙述事实论据都应做到简明概括,只要把事实讲清楚,能证明中心论点就可以了。
二、如何进行事例叙述
议论文中的事例的叙述,重要的不是记叙的这个事例如何生动、鲜活,而是作为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为分析问题、论证观点服务,强调语言的概括性。
示例: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
春秋战国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
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安宁。
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终生,壮志难酬。
中考语文议论文概括事实论据专题复习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概括文章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道理论据是指为了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而引用的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进行证明的材料,一般指那些来自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就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
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释说明的过程。
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经典性的或广为人知的事例,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方法指导:1、概括事实论据(1)找出和论点要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概括。
格式:何人做何事(侧重点注意论点)(2)假如题目给定概括的例子,那么要注意仿写。
作用:在文中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分论点)2、概括道理论据:直接写出道理论据内容即可。
作用:增强文章的逻辑力量,加强文章的说服力量。
知识点(二)文章运用了某某的事例(引用了某某名言)有什么作用?方法指导:如果文章运用的事例,那么就得自己先清楚这个例子的大体内容,然后关注事例前后句和语段的中心句(分论点),判断哪一句的意思跟事例是一致的,这种题目一般能引用文章语句作答。
运用道理论据方法是一样的。
知识点(三)补充事实论据方法指导:1.论据要能证明论点2.要有典型性、权威性3.积极思考课本上学习过的名人。
如:袁隆平;欧阳修等。
知识点(四)论据能否被替换方法指导:能否互换位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能否删除某一论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是否证明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给定论据放回原文: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证明哪个分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关注过渡句。
五、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在议论文阅读测试中,有一种题型我们经常见到——概括事实论据。
一篇议论文,常常会出现多个事实论据。
命题者会不会随意拿出其中的一个事实论据让我们概括?能否找出一种具体方法来准确地概括事实论据呢?面对这种题型,很多学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事实论据在议论中呈现的形式入手。
一、事实论据在文章中的不同呈现形式(一)事实论据以两种不同的性质存在一是现象。
(1)从时间上看,存在在一定的历史阶段;(2)从空间上看,流行与较大的社会范围;(3)从行为主体上看,做事人物不确定,往往是一个群体,或者整个社会公众群体;(4)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普遍行为、常态行为(5)从结果上看,没有一个显性的结果,结果常常是较长时间后产生的社会影响。
例如:当前,我国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21世纪,我国80%以上的90后,都是“月光族”或“啃老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一是事件。
(1)从时间上看,发生在具体的一个时间点上;(2)从空间上看,事件发生在具体的地点或明确的地域;(3)从行为主体上看,是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人物;(4)从行为上看,是一种特定行为,具有独立性特点。
(5)从结果上看,具有具体的显性结果。
例如:2012年5月29日,吴斌——一个普通大巴司机,驾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窗外突然飞来异物,击中了他,当场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肠子流出。
在生命的最后几十秒他缓缓换挡、减速、停车、拉手刹,告诉大家安全下车,然后他倒下了。
他用自己生命挽救了34位旅客的生命。
(二)事实论据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述另种形式存在一是以概括形式存在。
概括形式,又包括凝练性概括、省略性概括、成语描述三种形式出现。
1.凝练式概括:就是行为主体、行为原因或方式、行为过程或状态、行为结果四个元素一个不落的概括。
其中行为原因或方式部分,概括时不停留在现象上,而是透过现象,提炼本质;行为结果的概括要用具体的结果来表达。
如何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和论题不同,论题指议论的问题,论点则以论题为前提,对所议论的问题有所理解和认识,发现了值得议论的方面,并对此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1、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议论文在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又设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它们或是中心论点的几个要点,组合起来就是中心论点,或者可以被当作证明中心的论据。
2、论点要正确、鲜明文章的论点首先要正确、鲜明。
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反对什么,需要清楚明白。
因此,论点一般用肯定的判断句来表述。
3、论点位置不固定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没有一定的规定,它可以出现在标题里,可以在引论部分,也可以出现在本论或结论部分。
一般说来,论点往往在文章的开头部分。
4、概括论点的形式和方法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的可以用文中现成的句子表述,有的却没有现成的句子,要靠读者自己去理解、归纳。
这种题型在考查形式上分为提取与归纳两种。
提取是指在文章中,作者针对所论述的问题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只需学生从原文找出即可;归纳是指作者对所论问题并未直接表明观点,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准确总结。
对学生而言,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考查,归纳要比直接提取有难度一些。
具体的归纳方法有下面5种:1.明确论点的基本表述形式,根据其外在特点及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来大致确定文章中心论点。
2.结合文章论述对象,分析作者论述角度,准确找出论题(问题式论题),根据自己的回答来提取或归纳文章中心论点。
这种方法对于归纳文章中心论点更为行之有效,我们不妨以下面的例文加以说明:数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科学,我想同学们一定都知道。
我们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必须有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助手。
我们掌握了数学,才能直入科学的大门。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到处用数学。
我们现在学的算术、代数、几何,都是数学里最基本的部分,都应当学好。
数学的用处还不止这些。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其实就是考察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试问:你记忆的仓库里积累了多少东西呢?)一、爱国(一)事实论据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血书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
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
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
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概括与补充
学习目标:
1.掌握概括与补充事实论据的方法。
2.通过练习规范答题。
重点难点:
掌握概括与补充事实论据的方法并正确运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学问与智慧》一文,文章用了三个事实论据论证“学问是离不开智慧”,请分别概括一下。
2.请为“学问是离不开智慧”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二、师生探究方法
1.学生交流完成的习题
2.师生总结方法
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
简洁扣住观点(论点或分论点)
补充事实论据的方法: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
简洁扣住观点(论点或分论点)
典型性、确凿性、有代表性
三、巩固练习
1.请概括本段的事实论据
喊出来的“万能翻译机”
上大学时,李阳的英语连年不及格,一学期有5门课要补考。
为了考英语四级,每天早上,他都很早就去教室。
坐在那里,他老打瞌睡,为了能够集中精力,他索性跑到学校烈士亭大声背喊英文。
他惊讶地发现,在大声喊叫中,他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起来。
几星期以后,他去英语角参加活动,别人很奇怪地问他:“咦,李阳,你的英语怎么一下子说得好了许多?”一语点醒了李阳。
从此每天中午他就去烈士亭疯狂大喊英语。
整整四个月,他以顽强的毅力高声复述完了10本英语原版书。
最后李阳顺利通过了四级考试,并一举夺得了全校的第二名。
后来,他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台的播音员。
优秀的英语口语水平使得他作同声翻译也游刃有余,像一部“万能翻译机”。
2.请为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成功来自勤奋
……
古人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对我们诉说着勤奋的重要性,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
虽然每一个勤奋的人不一定都成功,但成功的人却一定出自勤奋。
在平常的生活中,总听到同学们抱怨,“为什么我不是天才?”“为什么我不能成功?”其实所谓的天才获得的成功,正是出于他们的勤奋和努力。
教师提示:
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叙述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在表述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观点,与论点紧密相关的句子应该重点提到。
四、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