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 全力打造青少年社区服务工作新格局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1
2024社区优化青少年教育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青少年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区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如互联网沉迷、学业负担过重、道德观念淡化等。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优化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科学、健康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本文旨在提出2024年社区优化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计划,以期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计划内容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社区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并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图书馆、体育设施等。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开拓教育资源的来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社区应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并加强学生体质测试和健康指导,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文化活动,社区能够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计划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还可以组织青少年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区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家长培训班和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5. 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社区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供网络知识培训和指导,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防止沉迷网络和受到网络欺凌等伤害。
6.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素质。
我们计划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开展社区服务项目等方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整体素质。
2020年总目录《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20年总目录栏目/标题◊本刊述评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勇担先行示范伟大历史使命努力提升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发扬地方首创精神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不断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推动编制资源下沉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完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有效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应树牢“五种理念”加强体制机制保障服务“六稳”“六保”大局突出“四个聚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深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把握机构编制工作本质属性突出“四个坚持”有序有力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在识变应变求变中育新机开新局改善创新环境优化体制机制服务“创新名城”建设大局◊高层论坛全面贯彻落实《条例》提升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质量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学习解读专栏深人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不断提升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水平把握新要求坚持新标准深人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切实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坚持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原则确保《条例》落地生效以《条例》落地促改革攻坚提质增效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打造机构编制法治建设首善之区常态化学法规范化管理一体化督查努力提升机构编制法治化水平绍兴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制度体系建设深人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推动机构编制T作高质量发展◊机构编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专栏以“八个协同”推进机构编制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要求与机构编制管理改革机构编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机构编制工作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政府的发展与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革新◊理论研讨设立与运行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方法论—以银川市为例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历史方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体会之一作者期数页码梁远第1期1徐波第2期1倪军第3期1边三平第4期1梁海萍第5期1吴毅飚第6期1张萃萍第7期1梁晚晴第8期1潘享清第9期1刘玉华第10期1郭世碧第11期1许宏第12期1王宇燕第8期 6石岱第11期 6刘越高第1期12惠新安第1期14福建省委编办第2期15来鹤第9期6刘泮英第9期8北京市委编办第10期17厦门市委编办第】1期16绍兴市委编办第11期19周长林第12期9杨开峰第1期16王亚华第1期21潘享清第2期6郭本纯第2期9王敬波第2期12宋世明付新惠第1期 6蔡磊第3期 6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新应急管理体制下优化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的思考 健全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的初步思考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基层管理体制的基础作用和改革方向 更加关注从“政府职责体系”到“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的思考 —以东部某省为例关于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优化疾控机构职能体系浅析进一步完善疾控体系要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 党管机构编制: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根与魂 放管服改革视角下行政审批局模式的再思考 —莘于邯郸市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的实践提高治理能力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扩大内需战略 浦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 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政府对地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体会之二韩昌宪张萃萍谭景辉孙英伦吕同舟嵇晓雯苏河梁远于海洋 潘享清 俞军赵志远贾义猛左然张长起林石马兴鑫杨新沐◊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专栏吉林省深人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吉林省委编办第9期46西宁推动落实街道综合管理权西宁市委编办第9期47合肥深人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合肥市委编办第9期48无锡全面构建简约高效的镇街管理体制无锡市委编办第9期50深化镇级体制改革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汉中市委编办第10期45南京市秦淮区探索“两赋两强”街道集成改革林涛第10期47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磁窑实践泰安市宁阳县委编办中共宁阳县磁窑镇委员会第10期50重庆市綦江区有力有序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庆市綦江区委编办綦江区打通镇第12期41准格尔旗深化苏木乡镇和街道改革实践准格尔旗委编办第12期44东阳探索构建县乡一体治理格局东阳市委编办第12期47潍坊市寒亭区探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新模式潍坊市寒亭区委编办第12期48◊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专栏重庆扎实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重庆市委编办第7期41徐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实践王成长第7期43进一步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烟台市委编办第7期45深人有序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厦门市委编办第8期43精准分类分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吴伟邹冲第8期45宁波扎实开展事业单位清理整合规范宁波市委编办第11期53广元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广元市委编办第11期54◊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专栏德国的公民保护SABINE PORSCHE (白思妍)第1期32政府职责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周勤第1期33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与实践陈胜第2期38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汤敏轩第2期40重构体制机制助推体系建设全力保障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刘越高第2期43法国塞韦索控制流程及应急准备的经验Olivier SA LV I (欧利伟)第2期469 61267g i *a --j 三,二一 ▼ 三,期期期期期3 5 5 6 6第第第第第6 9121012f n N l n , !11;,M l ’au7 8 8 996119136P M . 3J J m 0M .oo 1 1韵韵韵韵g2020年总目录公共安全的体系健全和十四五规划创新—以江阴市公共安全体系总体规划纲要(2019-2025年)为例 河南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 适应“大应急”形势夯实基层“五个能力”全面提升首都应急工作水平重塑机构职能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 山西高危行业(矿山、危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初探唐钧袭琬M江苏高危行业(矿山、危化)安全监管的实践英国油气行业的安全监管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探讨郭建州 张雅林刘斌 张亮 宋保平江苏省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 David Giles (周大伟). 张兴凯◊地方工作经验交流专栏创新“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完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北京市委编办 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构建权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积极推动基层跨领域整合综合执法资源探索邱县“县乡一支队伍管执法”新模式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为山西新转型增添新动力 大规模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坚持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推动机构职能真正发生“化学反应”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多措并举统筹编制全面复制推广“1+4”模式探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治理模式 积极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推进职能融合队伍融合机制融合将“化学反应”落到实处打好“四再”举措组合拳做深做实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集成行政执法资源提高超大型城市行政执法水平 规范县乡“属地管理”推进基层管理创新 盘活编制资源穷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人员编制“减县补乡”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生态环境部门深度融合聚力多态融合优化一体服务推动“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转变积极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广东实际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着力提升领导力协同力执行力内生力推进南宁城市治理体制创新 创新市县审批服务执法模式助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实行“四个统一设置”让机构改革发挥最大效益聚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因地制宜创新机构设置紧扣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定位持续推动机构职能“化学反应”立足西藏实际科学设置机构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全面落实“五个扎实”要求为陕西追赶超越提供机构编制保障适应体制调整落实归口管理不断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水平做增量盘存量建体系放权力全力助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助力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构建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优化组织实施程序创新改革方式方法高质高效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全面清理规范开发区管理机构为开发区创新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天津市委编办河北省委编办山西省委编办 辽宁省委编办 吉林省委编办 黑龙江省委编办 江苏省委编办 浙江省委编办 安徽省委编办 福建省委编办 江西省委编办 上海市委编办 山东省委编办 河南省委编办 湖北省委编办 湖南省委编办 重庆市委编办 广东省委编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海南省委编办 四川省委编办 贵州省委编办 云南省委编办西藏自治区党委编办陕西省委编办 甘肃省委编办 青海省委编办 宁夏自治区党委编办 新疆自治区党委编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编办 沈阳市委编办 大连市委编办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机构改革“自选动作”长春市委编办7 1 1 3 5 8 o 344 5 5 5 5 4 5 5 580 2 472468024 5000245791245 7 913524579n 2 2 2 2 1- 1 1i 1. 2 2 x c n 1 11 H 11 1- 2 2 2 2 2 3 3 3 11 1* n 11 n 3J J □-J - -H J 3J 3J i l n > M l - - r .期^期»_捧捧捧势2 23 3 34 4 440 03J 3J 3J J 3J 3J 3J 3J D H V C T D X * E E H H T '1^* 133? O X * D 305C H H CE H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摩»»»22 2 223333333444445555555 5 555566666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赋权赋能系统集成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探索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体制机制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和数据应用先进城市建设构建宁波特色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助力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抓好大环节”扎实高效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创新功能区体制机制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打造东湖高新区体制机制新优势 创新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打造实名制协同管理大平台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聚焦破解城市治理难题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制机制 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哈尔滨市委编办 南京市委编办杭州市委编办宁波市委编办 厦门市委编办 青岛市委编办 武汉市委编办 广州市委编办 深圳市委编办 成都市委编办 西安市委编办◊改革与管理实践夯基固本简约高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烟台打造一体化权责清单常州全面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 舟山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肥东县深化机构编制管理改革 盐城探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常德强力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晋城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天水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的实践探索 章丘构建机构编制一体化大督查机制 在适应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中展现新作为 探索构建审批、监管、执法丁.作衔接机制—以广饶县为例宜春扎实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 黄冈在市县两级全面推行机构编制“不见面”审批改革 泰兴纵深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冠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践探索 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政务数据壁垒问题研究宁波构建符合大城市特点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福州创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枣庄全面构建机构职能清单管理制度体系苏州市吴江区探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扎实推动江西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济南探索构建基层行政管理体系新格局 苏州基层治理集成改革的实践探索 焦作推进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 固原巩同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 兰溪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 围绕大局奋力攻坚扎实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着力筑牢监督检査“三道防线”关于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以江西省为例关于进一步健全包头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考扬州全域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宝鸡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薛正军赵伟 常州市委编办舟山市委编办 孙皓曹宝於张玉春姜国华 常德市委编委 张高峰邓守卫张一晴 仙松涛济南市章丘区委编办 周万生李友泉杨勇宜春市委编办 柳红梅熊杰冠县县委编办陈璐宁波市委编办福州市委编办 枣庄市委编办 苏州市吴江区委编办 傅世平 济南市委编办 苏州市委编办 焦作市委编办 固原市委编办 兰溪市委编办 刘维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编办 黄永华包头市委编办 徐志刚宝鸡市委编办124 13579024 22 2 11 1 1 1 2 2 246790902466 9 245979136703580 7 9 丨 46 7 22223233332 2 333311222344445223 3 3 3二广,g r l - 一 -n , M T J!n .> j j 二r l >U H 'J □,-,n n ,g r l >势舆势势势势樂势势势势66 6 77777777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 11111222223 3 33334444455555566 6 666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2020年总目录强化首倡之地担当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推动党政机构改革成效评估走深做实三明探索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有效路径曲阜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践探索晋城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局队合一”模式万源积极探索“三定”规定创新实践吴忠五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全领域覆盖全流程管控全方位优化—浙江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江西扎实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建立编外人员统筹管理机制的有益探索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威海高质量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构建统一高效行政执法体系湛江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开展行政执法领域职能运行监管公共安全危机视角下的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思考青岛探索调整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厦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南通探索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广州持续改革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体制探索利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的优化提升改革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学前教育普惠均衡发展强化制度创新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与组织工作统筹联动河北全面完成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沈阳市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加快流程再造推进机构职能优化落实归口管理发挥体制优势泉州深人推进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推动机构改革往实里走的思考遂宁深化五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湖县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创新实践全力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使用事业编制资源威海探索完善海洋发展管理体制株洲集中整治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突出问题吉安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的探索和思考优化升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的思考刘越高齐齐哈尔市委编办余迭荣曲阜市委编办曲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晋城市委编办王江胡晓林吴忠市委编办浙江省委编办黄永华付豫南京市委编办王晓燕马绪福满洲里市委编办湛江市委编办临沂市委编办朱飞王晓青章伟厦门市委编办南通市委编办广州市委编办于真子冯敏刚郴州市委编办河北省委编办李运涛宋守林秦存华泉州市委编办袁孝友何洁孙华之丁辉辉冷伟青威海市委编办欧阳瑞丰彭金平吴平盐城市委编办李智◊广东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研究专栏创新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深圳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基于云浮市的案例深圳完善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惠州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山事业单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圳市光明区加快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实践与思考广州市委编办深圳市委编办云浮市委编办深圳市委编办惠州市委编办中山市委编办深圳市光明区委编办79135694673791824935135791324578223333311122223122212222222233111112692136933444447f f lf if l■■■■8|«8»]8|«_議_咖_咖__撕撕搠溯撕嗍___蝴棚棚职節歡勒勒勒勒制勒制制勒制_制勒勒勒制韵韵韵勘韵勒勘韵韵韵勘勘韵勘韵韵韵韵勒韵勸勒勸勸◊广东省机构编制改革创新实践专栏以“三定”规定备案审查为抓手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法定化水平广东省委编办政策法规处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强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 全方位打破编制藩篱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细化配套制度推动《条例》落地落实以“大科室制”改革为抓手探索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广东省委编办市县指导处 汕头市委编办佛山市委编办 深圳市福田区委编办◊潍坊市机构编制管理和改革创新探索专栏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不断开创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 潘锡才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新实践杜伟以流程再造为抓手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蒋兴华多维用力多管齐下推进事业单位履职尽责 葛树涛以规范“属地管理”工作为路径加快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明军深度挖掘机构编制资源潜力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保障作用李笑春_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金华市机构编制改革创新实践专栏金华市委编办 金华市委编办行政处兰溪市委编办 王志强何松涛樊雪君东阳市委编办 金华市金东区委编办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强化编制资源配置服务高质量发展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兰溪市探索整合“小散弱”公益类事业单位 义乌市大力推进部门间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东区探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与改革创新专栏把握“四大原则”抓好《条例》落地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佘春明 第9期 36◊聊城市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创新实践专栏以学习贯彻落实《条例》为统领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商华第6期40聚焦高效履职激励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市直机关绩效考核工作聊城市委编办第6期42深化“规范‘属地管理’ ”的实践探索东昌府区委编办第6期43完善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临清市委编办第6期45探索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新模式莘县县委编办第6期47改革招商体制助推开发区创新发展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治工作部第6期49◊成都创新基层治理体制实践专栏成都探索构建特大城市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成都市委编办第8期33探索产业功能区与街镇融合发展新路径成都市都江堰市委编办 成都市彭州市委编办第8期35探索城市社区智慧治理体系建设新路径成都市成华区委编办第8期37探索打造“微中心+全服务”体系成都市新都区委编办第8期38探索街镇职责“三张清单”精细化管理体系成都市武侯区委编办 成都市温江区委编办第8期40抓统筹优机制强管理不断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成都市郫都区委编办第8期41◊长沙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专栏完善基层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沙市委编办第4期29卫生健康系统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考李哲学肖炅成程第4期31长沙探索推进园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长沙市委编办改革与政策法规处第4期34“四个+”改革激发街(镇)工作新动能长沙市雨花区委编办第4期366 8 0 1 32 23 3 3f—^Dl u | 二—k一二」_ ®捧®势 9 9 9 9 9第第第第第8 0 2 3 5 63 4 4 4 4 4I I I -二I ,二 I▼一n,□「•□T J »捧 _»»» 44 44 4 4第第第第第第6 8 0 1 3 44 45 5 5 5I I .Tn 二| 二、| 二r M -I J □-j1»1»1»康1»1»◊广东省乡镇街道体制改专栏大力推进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深人推进镇街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推动乡镇街道体制改革任务落细落实 着力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广东省委编办 广州市委编办 惠州市委编办 中山市委编办◊聊城市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创新实践专栏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做优服务做实成效全力提升事业单位监管水平 推进县级机构职能优化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 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改革攻坚赋新能实现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聊城市委编办聊城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 聊城市茌平区委编办聊城市阳谷县委编办 聊城市东阿县委编办◊鄂尔多斯市深化机构改革创新实践专栏鄂尔多斯市持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 罕台镇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达拉特旗全面深化苏木镇街道机构改革鄂托克旗深化苏木镇改革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乌审旗深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鄂尔多斯市委编办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编办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委编办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委编办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委编办◊成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践专栏成都纵深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 成都市武侯区探索“两自一包”现代学校管理模式 成都市新都区积极探索事业单位职能运行评估制度 成都市青白江区探索推动医共体建设 邛崃市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模式成都市委编办 罗伟陶冶成都市武侯区委编办欧如章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编办 成都市邛崃市委编办◊基层天地西咸新区探索街镇综合管理改革深化街道机构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西咸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第6期 51郑州市中原区委编办 第6期 53◊济南市规范“属地管理”实践创新专栏济南创新开展规范“属地管理”改革济南市委编办第11期44济南市历下区吹响“营商环境哨”深人推进规范“属地管理”工作济南市历下区委编办第11期46赋权增能以考促效济南市市中区规范“属地管理”探索济南市市中区委编办第11期48创新“属地管理”实现“民呼区应” 济南市天桥区打造网格治理新模式济南市天桥区委编办第11期49济南市莱芜区推动“属地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济南市莱芜区委编办第11期512020年总目录对标改革攻坚任务新要求以硬核作风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取得新成效 立足职能服务大局全力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围绕中心力促改革扎实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聚焦四项目标持续靶向发力打造规范“属地管理”升级版 着力推进规范“属地管理”落地见效注重“三个结合”推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取得实效探索构建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工作新模式全力推进权责清单规范化工作突出“四字”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综合管理水平效 曾晓黎第9期38张佃平第9期39滨州市委编办机构改革调研组第9期42滨州市滨城区委编办第9期44滨州市委编办第10期27王普第10期28滨州市沾化区委编办第10期30滨州市邹平市委编办第10期32滨州市博兴县委编办第10期344 57 9 2 22 213 5 7 93 3 3 3 31 二*m l -g 'J - ~-T <il n > H N P H V月期期期期期期»»»2 2 2 2 2 2 2 2 21L- i 11 n •: *l x - a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68 0 1 33 34 4 45 7 8 9 1 23 3 3 34 4t二,I二二 T J 三.> 一二丨,»»»_势 1010101010MT J I 二 > 二 J □|>- I □-1•»»»»»»11 11 11 ^1勘勘韵勘韵勸。
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活动为基础,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项目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县发展特色教育和发现特殊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开展各类有益的主题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教育局下属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1、以文体艺术活动为载体,积极为我县青少年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
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丽康源”杯·辉煌中国·____芜湖县青少年书画、征文评选活动;乒乓球、围棋、象棋等文体比赛;积极组织参加市青少年文艺汇展等活动等。
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这些活动当中,满足未成年人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提高文化、体育、艺术素养,在活动的展示交流中增强自信,提高综合素质。
2、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实施科普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确立科学的思想。
在培养他们广泛的科技兴趣并应用科学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开拓创新、动手动脑的能力。
科技教育的实施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有着极其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县教研室合作组织县青年教师参加市科普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市“爱祖国、爱海疆”征文演讲比赛,开展鸡蛋跳高比赛、航空及车辆模型竞赛、科技夏令营等活动,以激发广大师生的科学兴趣、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训练科学思维,锻炼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品格,切实提高校外科普教育质量。
三、组织各个专业的培训工作以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装修竣工为契机,面向全县广大未成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培训,积极邀请我市名师加盟中心共同创业,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组织好logo语言培训工作为落实我县《____力推进全县中小学生信息学教育____》文件精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造就我县信息学优秀人才。
发挥好专群结合、群防群治作用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以兴安盟为例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等工作要求,这是对长期社会治理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改进与创新,集中体现出共享、共建、共治的全新群众工作理念。
2020年至今,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效证明了“警力有限但民力无穷的道理”。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发动群众,将群众路线有效融入专门专项工作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队伍,完善运行规范,依托防范宣传、入户调查、专项整治等多维度活动,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挖掘群防群治和专门工作力量,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民众安居乐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平安中国建设活动及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
关键词: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市域社会治理一、兴安盟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一)机关与基层警力融合下沉,助力群防群治基层派出所面临警力不足等诸多实际问题,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开展了“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的整顿改革活动,促进机关与基层警力融合,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全力开展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打造“平安红城”升级版。
(二)构建特色警务模式,开创群防群治新局面近年来,兴安边境管理支队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针对全新社会形势进行深入探索,找到了依靠群众开展新时代专群结合工作的新形式,指导创立并注册了阿尔山市“雪城义警”治安联防协会,成为阿尔山市,乃至全总站首支综合性、大规模、跨行业的群防群治组织,构建了多元化矛盾化解、全方位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三)立足农村牧区发展实际打造乡村振兴警务模式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发挥公安机关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和平安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兴安盟扎赉特旗公安局立足农村牧区新发展、新变化,全力推动“一村一警”工程建设,主动改革、因地制宜打造农村版“枫桥经验”的乡村振兴警务模式——“警民联防点”。
“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入手,健全社区组织,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文明社区。
”并且强调,今明两年是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这一时期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总的工作思路是: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中办发〔2000〕23号文件和市第三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立新型社区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建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作用、创新工作机制、转变领导方式和方法为重点,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按照这一工作思路,从现在起到明年,需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围绕建立社区体制,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体系建立新型社区体制,是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建立新型社区体制的重点是建立社区组织,而社区党组织又是社区内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各区委和街道党工委一定要把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体系,作为建立社区体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
市第三次城管会后,一些区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各区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创新,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体系,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要因地制宜设置社区党组织。
凡已划定社区的地方,无论辖区规模进行了调整,还是未做调整,都要根据《党章》规定,按照社区党员的人数和分布情况,着眼于新的发展和需要,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
原则上,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的,要建立社区党委;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要建立社区党总支,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社区党委(如辖区规模较大,社会单位较多或非公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较多的社区);党员人数不足50人的要建立社区党的支部委员会,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社区党总支。
社区青少年发展有哪些举措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发展备受关注,社区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那么,社区可以采取哪些举措来助力青少年的发展呢?首先,社区可以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投入。
可以与周边学校合作,开展课外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
例如,组织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内学习有困难的青少年提供学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设立社区图书馆,购置丰富多样的图书,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资源。
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社区应当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到社区开展讲座和咨询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指导。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压力、焦虑等问题。
此外,社区可以组织各种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小组合作游戏等,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再者,社区应大力推动文体活动的开展。
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等,为青少年提供运动的场所。
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如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等,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同时,举办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绘画展览、音乐晚会等,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社区还可以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邀请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到社区举办职业讲座,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帮助青少年了解职业世界,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
建立社区实践基地,为青少年提供实习和志愿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例如,可以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另外,社区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等活动,向青少年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创新机制凝聚青年构建区域化团建新格局新乡市牧野区荣校路办事处团工委(2014年7月7日)荣校路办事处位于新乡市区中部,南临卫河,西至和平大道,北至宏力大道,东至牧野区政府,辖区面积 2.6 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大专院校1所,中小学校4所,科研机构1个,行政事业、执法服务单位27个,共计33个辖区成员单位,辖区人口42726 人。
街道下设4个社区团支部、1个机关团支部和3个非公企业团支部,自管团员189人,团青比例34.4%,“推优”入党占团员入党比例为100%。
近年来,荣校路办事处团工委坚持围绕"党建带团建、团建助党建"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团组织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基层团组织体制机制载体和区域化团建管理服务体系,巩固办事处团工委的中枢地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建活动,共青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切合实际,努力构建党团组织立体网络办事处团工委始终坚持“管理有序、服务有力、协调有方”的原则,将辖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的青年力量有重点、全方位地发动起来,逐步建立健全辖区内党团组织建设,实现党团共建、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网络健全。
(一)依托社区团支部,强化网格基础。
办事处4个社区全部建立团支部,制定了完善的组织机构、领导制度、服务流程、活动章程,每个支部均由社区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下设专门人员具体负责辖区青年团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依托网格化管理,社区团支部工作与各网格党建、团建工作紧密结合,发挥网格党小组长、楼院长、楼栋长的作用,关注青年各方面的需求,全面掌握辖区情况,实现了青年先锋、居民共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联合非公企业团支部,促进资源整合。
办事处团工委指导、协助辖区3个非公企业建立了团组织,其中清江鱼馆团支部规模较大、青年员工素质较高,但党员人数少,办事处团工委通过将员工骨干发展为团员,将团员发展为员工骨干,建立了与非公企业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辖区非公企业依托团组织,引导青年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汇聚社会正能量,并积极开展青年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非公组织也逐步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共建共荣局面,团组织体系不断向基层一线延伸,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为企业党员发展和党组织成立创造了条件。
创新督查体制打通执行梗阻建立大督查工作新机制一、整合资源,创新驱动,构建大督查工作新格局针对原有督查力量相对分散、影响督查合力发挥等问题,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入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的督查工作新机制,形成督促与检查、督办与问责、检查与考核、考核与用人相结合的完整链条,实现督查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的奇效。
一是着力解决督查力量“散”的问题。
全面整合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府纠风办、区政府办督查科、区纪委效能监察室、绩效考核办、新闻媒体监督热线等部门督查职权,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科、督查一科、督查二科、督查三科(主抓效能监察),构建“围绕中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大督查格局,彻底解决了党委系统、政府系统和其他部门督查机构之间容易发生的多头监督、重复监督、交叉督查等问题,收到了集中力量抓落实、消除督查盲区、减轻基层负担、减少行政成本的效果,促进督查工作从“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由单一推动向多元推动转型。
二是着力解决督查问责“难”的问题。
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受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直接分管,纪委书记抓日常工作,监察局长任大督查办公室主任扎口管理,从财政、审计、住建、农委等部门抽调10余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内设科室,既杜绝了原有督查机构建制级别低、震慑力度差、不受基层重视的现象,又缓解了督查工作人员偏少、时间不济、专业不精、外行监督等具体困难。
三是着力解决督查效果“虚”的问题。
大督查办公室借助“声、屏、网、报”四位一体的监督工具,按照“全程监控、半月督查、按月通报、年底考评”的节奏,行使参会阅文、组织协调、直接汇报、绩效考核、通报曝光、直接查办、干部任用建议、奖励惩处建议8项职权,由监察局长抓具体工作,实现了纪委监察局与大督查办公室处置手段的无缝对接,为丰富督查手段、行使纪律执行权、深化责任追究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扭转了原来依靠文件交办、纸上转办、电话催办等“蜻蜓点水”式督办局面,使监督更有威慑力、通报更有影响力、处罚更有说服力。
6721TH ISSUE OF 2020TOTAL 463TH ISSUE提升新时代高校共青团“三力一度”的探索与思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图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南大学共青团大力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锐意改革,积极作为,努力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境遇明者因时而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必须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动。
当前,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深刻变化,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标定了新方位、提出了新要求。
融入发展新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南大学共青团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重点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成渝高校联盟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努力把“卡脖子”清单变为重点工作清单和学生奋斗清单,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
对标改革新要求。
近年来,高校共青团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一直在路上。
西南大学共青团始终坚持改革主基调,对标对表《关于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新要求,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着力破除思维定势和体制机制藩篱,改进政治教育机制、实践教育机制、组织运行机制,推动改革往深里走、往实处行。
提升治理新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要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西南大学共青团坚持刀刃向内,立足于贯彻落实大学章程,健全团学代会制度,理顺团学组织内部治理体系,探索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提案等途径,提升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实效,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同时,还坚持放眼校外,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等活动,助力社区基层治理,切实把治理效能转化为育人成果。
青年社区打造方案背景在当今社会,青年人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之一。
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青年社区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满足青年人的需求和促进其发展,需要建立起优质的青年社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和支持。
目标本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青年社区,为青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方案一、提供丰富的教育培训青年社区应该为青年人提供各种教育和培训课程,包括大学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
这可以帮助青年人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二、建立支持创新的平台青年人是最具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之一,因此,青年社区应该建立支持创新的平台,为他们提供资源和支持,鼓励他们创新和创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三、提供丰富的娱乐和文化活动青年社区应该为青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娱乐和文化活动,如运动、音乐、电影、读书等。
这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青年人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青年社区应该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保行动、扶贫等,帮助青年人锻炼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加强社区管理青年社区的管理非常重要。
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区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应该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听取青年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
总结打造一个质量高、活力旺的青年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关注青年人的需求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社区,为青年人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计划一、主题活动1、____月,举办第____区少先队夏令营,期间举办军事日、科技日、环保日、国礼日、法制日活动。
2、____月,举办全国科普日区青少年校园科普社团活动,开展无人机活动和健康讲座活动,组织____多名学生参加活动。
3、____月举办国庆展览,青少年纪念二战胜利河抗战胜利纪念系列活动。
4、____月,举办由健康(控烟)宣传教育活动。
5、____月,举办____年区青少年语言文字系列活动。
6、____月,举办区____年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挂图竞赛活动,举办科普挂图展览。
7、____月,开展____年青少年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8、____月,举办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二、教育培训1、____月份制定____音乐语言表演类下半年公益展演活动方案。
2、____至____月份暑期音乐语言表演类培训教学常规管理及部分教师师生音乐会。
3、____月暑期家长开放日。
4、____月彩陶馆专题作品展。
5、7-____月暑期开课和秋季招生。
6、____至____月份秋季音乐语言表演类培训教学常规管理及部分教师师生音乐会。
7、____月份制定秋季音乐语言表演汇报演出方案。
8、____月书法师生作品展。
9、____月秋季家长开放日。
10、____月秋季期末学员优秀作文展、书画习作展。
11、____至____月份审查节目,举办秋季音乐语言表演综合汇报演出。
12、____月举办秋季舞蹈教学剧目汇报表演。
13、____月底____月初庆元旦迎新春免费写春联活动。
14、____月底____月初____春季招生。
15、制作中心前门广场宣传栏培训科目介绍。
16、修改中心网站培训相关内容。
三、艺术团体1、舞蹈团小班二组参加广东省第____届少年儿童声乐器乐、舞蹈电视大赛。
2、舞蹈团参加“第____届未来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展演。
3、舞蹈团三个班秋季招生计划。
4、舞蹈团小班参加全国第____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年宫系统专场展演。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全力打造青少年社区服务工作新格局(第二调研组)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如何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团组织优势和作用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更好贯彻落实市委书记谷春立《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以创新“五大机制”为重点,找准团组织在全面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
按照党组的要求,由我,徐畅、洪猛、耿旭、卢美邑5名同志组成第二调研组,从2月14日至2月25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了实地走访、座谈、恳谈等几种形式,对铁西区街道和社区团工作和情况进行实地工作调研。
真正走到基层,来到团干部和青年中间,由于我们调研时还没过正月十五,也是我们区别于年底工作调研的利用年初进行摸底,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基层团干部真正感受到以杜书记为首的团市委党组务实的工作作风。
给基层工作带来关心指导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动力。
调研组很受欢迎。
下面,我就第二调研组的总体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一、调研基本情况在实地调研走访过程中,通过与基层街道社区党委分管领导、主任和团干部以及青年代表座谈、交流,我们了解到铁西区共有12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永发街道为正在组建过程中,新城街道由高新区刚刚划入铁西区,现铁西区12街道共下辖53个社区,7个村,共有青年人数总计为41866名,其中团员有12046名。
目前,12个街道办事处机关和所辖社区全部成立了团组织,团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并且各街道社区团委都能够围绕团市委的重点及常项工作开展工作一、特色工作1、推优入党工作“推优”工作是团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把团的工作纳入到党的工作体系的具体体现,积极做好“推优”工作,是党对团组织提出的要求,也是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作用的重要内容,铁西区各街道团工委认真坚持标准,铁西团区委积极争取区委组织部的重视和支持。
“推优”工作每两年一次,单独从团委给约20个青年入党的名额,而且凡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都必须得到团区委的认可,团区委盖章方可入履行手续,充分体现了团组织的重要性。
特稿Feature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政法综治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要针对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实际,确立三个理念:一是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增强公共安全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是从实现社会善治出发,引导社会成员确立共同防控风险的理念,打造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
三是针对日常管理简单、粗放问题,倡导数据文化理念,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
孟建柱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办主任孟建柱同志2015年9月23日在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2015年第4期(总第4期)2015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公共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多方参与、合作共享、风险共担,坚持科技引领、法治保障、文化支撑,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推进公共安全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政法综治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一、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解决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既需要继承优良传统,更需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公共安全工作永恒的动力。
(一)推动理念创新,为做好新形势下公共安全工作提供思想引领理念一新天地宽。
要针对当前公共安全工作实际,确立三个理念。
青年节青年应该如何服务社区治理创新在每年的青年节,我们都会思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治理创新离不开青年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那么,青年应该如何服务社区治理创新呢?首先,青年要深入了解社区的需求。
这意味着要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期望。
可以通过参与社区的调研活动,或者组织居民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一手信息。
比如,是社区环境需要改善,还是公共设施不足;是社区文化活动匮乏,还是邻里关系有待加强。
只有清楚地知道社区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提供服务和参与治理。
其次,青年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如今的青年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无论是信息技术、教育、医疗,还是艺术、环保等。
例如,学信息技术的青年可以帮助社区建立和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社区工作的效率;教育专业的青年可以为社区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课外辅导和兴趣培养;医疗专业的青年可以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普及卫生知识,关注居民的健康状况。
再者,青年应当积极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服务社区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参与社区的环保行动,组织垃圾分类宣传和清理活动,美化社区环境;或者参与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活动,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
在志愿服务中,青年不仅能够为社区带来实际的帮助,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也是青年服务社区治理的关键。
青年思维活跃,敢于尝试新事物,应该积极为社区治理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案。
比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社区居民的线上交流和互助平台,方便居民之间的沟通和问题解决;或者引入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如社区共享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青年还需要注重与社区其他力量的合作。
社区治理不是孤立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参与。
青年要与社区的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以及其他居民群体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在合作中,要充分尊重各方的意见和利益,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的创新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治理创新,青年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阵地共建资源共享努力构建社会化科协工作新格局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确定了“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明确了“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
2007年4月,自治区党委下发的《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对科协工作提出了要“加强协同配合,加强组织协调”具体要求。
邓楠同志在中国科协七届二次常委会上的的讲话中也指出,科协组织要“密切与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协同合作,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工作舞台和服务平台,推动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格局。
”这些都为自治区科协牢固树立开放式的科协工作理念、广泛开展大联合大协同的科协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自治区科协正是把的邓楠书记提出“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作为指导科协工作的总方针,坚持以思路创新为前提,以组织创新为保障,全力推动工作创新,立足自身实际创新科协工作方法,积极在各项工作中实践“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科协组织社会化工作的新格局,不断推动自治区科协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深入开展“天山南北院士行”地州主题科技活动,建设科协专家库,借助高层智力资源为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圆满和谐、新疆特色、实效显著”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在新疆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自治区科协事业的发展,也为自治区科协发挥团体优势、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大联合、大协作、开放式地开展科协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不断拓展中国科协年会实效,切实发挥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大团体优势,自治区科协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商议,“十一五”期间拟在全疆各地州开展主题科技活动,依托院士专家,以决策咨询为重点,在每个地州开展有针对性的重大咨询活动,建立院士、专家同地州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地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2006年开展了“科技伊犁”、“科技阿克苏”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组织的41位院士、专家和自治区科协组织的21位自治区专家分别在两地州深入一线,围绕伊犁河流域综合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工业园区布局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生态安全与生态工程建设、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开发、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开展调研,并通过座谈会和报告会的形式提供决策咨询,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等,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为促进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年节青年应该如何服务社区治理创新在充满活力与希望的青年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社区发展的重要使命。
社区治理创新是提升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而青年在其中应当发挥积极且关键的作用。
首先,青年应积极参与社区调研,深入了解社区的需求和问题。
这意味着我们要主动走进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与居民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比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关于社区环境、治安、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可能会发现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不够完善,居民对于垃圾投放时间和地点存在困惑;或者小区的停车位紧张,导致居民之间常常因为停车问题产生矛盾。
只有真正了解这些问题,才能为后续的治理创新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青年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社区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很多青年熟悉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技术,为社区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社区事务的在线办理和信息共享。
例如,开发一个社区服务的 APP,居民可以通过这个 APP 报修公共设施、预约社区活动场地、了解社区最新动态。
对于擅长设计的青年,可以为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创意规划,打造更具活力和美观的社区环境。
同时,青年要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可以策划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普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比如,组织一场社区篮球赛,吸引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参与,让大家在运动中建立友谊;或者举办一场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鼓励居民利用废旧物品创造艺术品,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在服务社区治理创新的过程中,青年需要注重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推行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和需求。
在开展任何项目之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居民了解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比如,在推进社区绿化改造项目时,与居民共同商讨种植的植物种类和布局,让大家都能参与到社区环境的建设中来。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全力打造青少年社区服务工作新格局(第二调研组)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如何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团组织优势和作用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更好贯彻落实市委书记谷春立《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以创新“五大机制”为重点,找准团组织在全面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
按照党组的要求,由我,徐畅、洪猛、耿旭、卢美邑5名同志组成第二调研组,从2月14日至2月25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了实地走访、座谈、恳谈等几种形式,对铁西区街道和社区团工作和情况进行实地工作调研。
真正走到基层,来到团干部和青年中间,由于我们调研时还没过正月十五,也是我们区别于年底工作调研的利用年初进行摸底,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基层团干部真正感受到以杜书记为首的团市委党组务实的工作作风。
给基层工作带来关心指导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动力。
调研组很受欢迎。
下面,我就第二调研组的总体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一、调研基本情况在实地调研走访过程中,通过与基层街道社区党委分管领导、主任和团干部以及青年代表座谈、交流,我们了解到铁西区共有12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永发街道为正在组建过程中,新城街道由高新区刚刚划入铁西区,现铁西区12街道共下辖53个社区,7个村,共有青年人数总计为41866名,其中团员有12046名。
目前,12个街道办事处机关和所辖社区全部成立了团组织,团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并且各街道社区团委都能够围绕团市委的重点及常项工作开展工作一、特色工作1、推优入党工作“推优”工作是团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把团的工作纳入到党的工作体系的具体体现,积极做好“推优”工作,是党对团组织提出的要求,也是团组织发挥党的助手作用的重要内容,铁西区各街道团工委认真坚持标准,铁西团区委积极争取区委组织部的重视和支持。
“推优”工作每两年一次,单独从团委给约20个青年入党的名额,而且凡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都必须得到团区委的认可,团区委盖章方可入履行手续,充分体现了团组织的重要性。
2、“阳光教室”爱心助学活动我们团市委“阳光教室”爱心助学活动创建于2006年7月,是专门针对农民工子女、贫困学生开设的假期义务辅导班。
只有铁西区“阳光教室”一直坚持至今。
已经开设了10期,约有545名青年志愿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抽出宝贵的假期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授课,如今,越来越多的专职教师和有专长的社会各界志愿者也投入其中。
教师队伍的不断充实壮大,也将丰富“阳光教室”的课程安排,使孩子们不仅仅学习到书本知识,还能掌握更多的技能,目前相继有832余名贫困家庭子女在“阳光教室”学习。
在2007年和2010年,铁西区“阳光教室”爱心助学行动被团省委授予“辽宁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项目奖”。
2010年的暑假,“阳光教室”与新东方英语合作,为孩子们开设了生动有趣的英语口语课程。
3、社区邻居节铁西区每年4月份举办“社区邻居节”活动,利用一个节日的聚会来消除彼此间的陌生,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大家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增进邻里之情,营造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社会风气。
在邻居节期间,各社区会举办“敲门日”、“邻里情才艺大会展”、“一对一结对子”、“超级主妇的美好时代”、“邻里小天使”、“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繁荣街道办事处千龙户社区,在“邻居节”,通过踢毽子、跳绳、拔河、顶牛等趣味运动比赛,让居民们在放松之余增进了邻里情谊;北陶官街道办事处立交社区,有两名居民因琐事一直在闹别扭。
在邻居节启动仪式上,两个人重归于好。
常项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铁西区各街道团工委都能按照团区委和街道党工委的整体部署,组织社区团支部充分利用讲座、板报、社区专栏、座谈会等学习阵地,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思想,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并贯穿到团员青年的学习生活工作中。
北陶街道通过在团员中加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内容的学习,保持共青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针对青年需求,铁西区各街道团工委纷纷组织开展各种培训班,一是与司法所和综治部门联系,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活动,把辖区内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2009年启明街道的启虹社区团支部被评为省“青少年零犯罪社区”;二是与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为社区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外来务工青年、残疾青年等弱势群体,切实提供培训、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向他们提供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传递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机会。
2010年新陶官街道团工委开展这类学习培训共12次。
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大力推进团建工作的创新铁西区各街道团工委都注重自身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紧紧围绕街道党政中心开展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加强团干部的队伍建设,促进社区共青团快速发展各街道团工委都能积极做好社区团组织指导工作,配备优秀青年担任社区团支部书记。
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召开团干部工作例会,开展工作学习交流,并根据团干部和团员的工作特点,开展团务知识培训班,以党和国家青年政策法规、团的工作业务和相关知识技能为重点内容,帮助团干部迅速掌握全团重点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推进步骤,有效推进社区团的各项工作。
此外,利用社区团支部博客、手机飞信平台等进行沟通交流。
繁荣街道、永乐街道有社区团支部博客,定期上传团组织最新报道及活动照片、文字材料,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加速了各种活动的开展。
2、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铁西区各街道团工委非常重视“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格局,加强领导,精心指导,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新陶官街道在年初就把私企建团工作列为团建工作的重点,通过摸底和重点突破,先后有5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最大限度地将分布在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团员青年吸纳到团组织中来;北陶街道的龙派,成立了首家非公企业“青年创业基地”,为铁西区非公企业在团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三)广泛调动团员青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1、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一是举办主题教育活动。
各街道社区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活动,推进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3月5日,南华街道通过开展“学、知、做”雷锋活动,打好青年团员思想教育工作;为纪念“五四”青年节,启明街道开展了“青春团员、梦想舞台”为主题的风采展示活动,为喜爱文艺的团员青年提供了舞台;在“八一”建军节,各街道团工委都开展了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的老红军、老战士,用他们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为辖区团员青年讲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南华街道的化纺社区开展了以“低碳生活”为内容的宣传互动活动,通过给孩子们讲什么是低碳,让他们了解到在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北陶街道定期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学雷锋做好事”、“学知识懂文明的读书活动”;永乐街道永丰社区面向农民工子女开展了“交通知识讲座”、“未成年人身安全网络知识普及”、“看好书、做好事”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青年们的课余生活;繁荣街道的利洲社区开展晨读活动,诵读经典传承中华文化,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二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娱活动。
活动是社区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有效的文娱活动可以提高青少年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推动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新陶官街道开展“青春红丝带”预防爱滋病知识问卷答题活动和“为青春护航”法律宣讲活动;启明街道团工委联合司法所、综治办举办了一次题为《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法律知识讲座,在寓教于乐中丰富了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南华街道在暑假期间,由辽师大的学生出演的小品《放学的路上》,通过说人说事的方法,形象直观的解决了孩子们该注意的问题。
2、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一是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
各街道团工委根据本街道辖区的实际情况,利用社区青年志愿者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
繁荣街道的虹桥社区在办公楼内设立了由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参与服务的“谈心屋”,让民权诉求足不出户,还被青少年亲切地称之为“青少年的知心屋”,虹桥社区取得了辽宁无毒社区的称号;各街道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社区的街巷、楼群、孤寡老人、老红军和军烈属家中打扫卫生,整理家务,为他们带去生活用品,深受好评,同时利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在全地区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八家子街道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在重阳节、中秋节及3月21日敬老爱老日,发动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对敬老院及社区军烈属及孤寡老人进行慰问;繁荣街道的利洲社区,在两假接收高中生、大学生志愿者到街道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为街道社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理念。
二是增强服务、扶助、维权的工作意识,积极扶助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
北陶街道在两假期间在三街口社区为家里贫困的学生免费辅导功课,受到了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为了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及就学的呼声和诉求,铁西区团委在慧明小学组织召开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共和街道团工委在全区首家成立了“爱心助学超市”,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实行救助,对辖区内的十一名贫困中小学生实施了捐助;繁荣街道的清真社区的温州商会支部建立了“爱心银行”,免费为贫困儿童送字典、书籍等学生用品,受益人达20多人次。
3、结合街道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优势街道团工委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开展工作,把握团的工作重点。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和谐文明城市的建设活动中,新陶官街道团工委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多次走上街头和车站,对护栏杆、路灯、站牌进行擦洗,捡拾白色垃圾,整治卫生死角;在全区创建畅通工程示范岗活动中,各街道都开展了“交通文明协勤”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保证上下班高峰时段的道路顺畅;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组织社区青年参与“请和我一起排队”活动,街道团工委组织团员青年头戴小红帽,手举指示牌,在车站站点,维护安全和文明乘车秩序,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二、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两周的实地调研,我们第二调研组在走访、座谈中也发现了当前困扰鞍山共青团工作和组织建设方面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团干部力量不足,制约了社区共青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社区团工作要开展起来,团干部是关键,是最基础的保障。
目前各街道团组织机构不健全,团组织负责人较少,且所有街道社区团委负责人全部为兼职,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