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皮粉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原料验收标准山东天普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十一月说明为了使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创优质名牌,树立公司及产品形象,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特重新修订了这套《原料验收标准》,为使本标准顺利执行,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1.行业通用标准GB10647-892.价值评估原则3.产品标准4.市场供应状况二、指标说明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2.本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3.水分指标必须严格控制,确因市场原因不能满足时,由技术部确定允收标准,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用。
4.玉米霉变粒必须按标准要求操作,不允许放宽。
三、检验方法1.加大对原料的抽样检验力度,特别是对中间商及零星玉米客户、零星辅助原料客户的抽样必须进行30%、100%抽样检验。
2.对本标准规定的指标项目在检验能力内全部检验。
3.制定检验单或报告单,填满检验项目与数据由检验员签字。
本标准由技术部主编并负责解释,由总公司颁布实施。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录(CONTENT)原料名称页次玉米 (1)小麦 (2)大豆粕 (3)脱皮大豆粕 (4)鱼粉 (5)国产鱼粉 (6)肉骨粉 (7)葵花粕 (8)棉籽粕 (9)菜籽粕 (10)花生粕 (11)芝麻粕 (12)麸皮 (13)次粉 (14)玉米蛋白粉 (15)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16)玉米胚芽饼 (17)全脂米糠 (18)脱脂米糠 (19)碎米 (20)乳清粉 (21)乳糖 (22)麦芽根 (23)磷酸氢钙 (24)磷酸二氢钙 (25)石粉 (26)贝壳粉 (27)食盐 (28)玉米油 (29)精炼鱼油 (30)动物油脂 (31)玉米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指标小麦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大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脱皮大豆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鱼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国产鱼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美国肉骨粉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标准葵花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棉籽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菜籽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花生饼/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标准芝麻粕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麸皮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次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标准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DDGS)玉米胚芽粕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全脂米糠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脱脂米糠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碎米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高蛋白乳清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低蛋白乳清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麦芽根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磷酸氢钙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磷酸二氢钙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石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贝壳粉(砂)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标准食盐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精炼鱼油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玉米油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动物油脂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玉米芯的熟料平菇种植技术1、培养料配制1参考配方玉米芯79%、豆秸15%、石灰4%、石膏1%、过磷酸钙1%、尿素0.3%。
配制方法:首先把石灰和尿素在水中溶解,再拌入料内,水料比1∶1,料翻拌均匀后,堆闷2小时。
2堆料发酵在地上铺塑料薄膜,堆成宽1.5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堆,从堆顶部随机向下打几个穿底洞,然后盖上塑膜或草帘堆积发酵,1天后测堆温,若达60℃以上,保持6小时翻堆,将外料翻到内,内料翻到外边,然后再堆积,发酵到60℃,维持12-24小时后散堆,发酵即完成。
2、装料接种平菇是一种好氧性较强的大型真菌,如果氧气不足,会造成袋内缺氧导致菌丝生长慢,易感染杂菌。
因此需要给菌丝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给菌袋大量供氧。
具体做法是:栽培袋规格为28×45厘米,采用两头出菇的方法,装4层料接5层菌种,接种量为15%~20%,边装边压实,装满扎口后,在袋表面打若干孔便于通气。
当料温降到30℃以下即可装袋,采用50×2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按三层料四层菌种接种法接种,即两端各一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菌种量按3∶2∶2∶3接种,播种量为料重的10%-15%,把接过种的料袋扎口,向两侧、向上堆积,高度1.5-2米。
3、科学摆放菌袋袋栽平菇在温室内具有保温性能好、发菌快等特点,但若管理不当,易造成杂菌感染和烧菌。
正如菇农们说的:“能否成功在发菌,产量高低在管理。
”因此,搞好发菌期管理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基础。
必须把菌袋放在20~25℃,空气湿度在65%~75%的条件下发菌。
气温低时,菌袋可堆高5~7层;气温高时,可堆高两层或单个摆放。
菌袋总体积应掌握在有效空间的20%左右。
10天翻一次菌袋,翻袋时应注意把上下层翻到中间,中间的放到上下层,同时要将每个菌袋翻转180度。
如菌袋内温度上升到35℃,则要及时翻袋,并同时打开门窗通风散热,以防烧菌。
精心管理25~30天即可发好菌丝,其标准:一拍即响,菌丝浓白,手掰成块,大多出现菇蕾。
玉米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小麦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膨化玉米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标准
授课:XXX
小麦胚芽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标准
授课:XXX
授课:XXX
麸皮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授课:XXX
高粱或糜子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次粉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全脂米糠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脱脂米糠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麦牙根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喷浆玉米皮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玉米皮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玉米胚芽粕(饼)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授课:XXX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
迎客松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迎客松粉丝、粉条、粉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散装的粉丝、粉条、粉皮(片粉)为原料,经筛选、整理、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迎客松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粉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制品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23587 粉条Q/HGS0001S-2014 梓潼片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根据产品形状的不同分为粉丝、粉条、粉皮(片),按照原料不同分为蕨根粉条(丝、片)、蔬菜粉条(丝、片)、红薯粉条(丝、片)、马铃薯粉条(丝、片)。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4.1.1 马铃薯粉条(丝、片)、红薯粉条(丝、片):应符合GB/T 23587 的规定。
4.1.2 蔬菜粉条(丝、片)、蕨根粉条(丝、片):应符合Q/HGS0001S-2014的规定。
4.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GB 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扩大使用范围和量及增补品种2007~2010 年度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3号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4号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5号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9号 (14)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2号 (15)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 (18)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 (18)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 (19)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 (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 (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新资源食品)2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25)1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4号)…(勘误表)..3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7号 (3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 (35)1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新资源食品)361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1号 (4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6号 (4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7号 (43)2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3号…(新资源食品)48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5号…(新资源食品)492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1号 (5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2号…(新资源食品)6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8号…(新资源食品)642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9号 (68)2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1号 (7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3号…(新资源食品)722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10年第4号 (7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现予以公告。
常规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表1常规能量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1。
1。
1常规蛋白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见表2
表2常规蛋白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1。
1.2矿物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见表3
表3矿物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1.1。
3添加剂饲料原料质量标准,见表4
表4添加剂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1.1.4其它类饲料原料质量标准,见表5
表5其它类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1。
2受控原料
1。
2。
1受控能量饲料原料质量标准,见表6
表6受控能量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1.2.2受控蛋白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见表7
表7受控蛋白质饲料原料质量标准
【验收标准】
【拒收标准】。
玉米皮质量标准(一)玉米皮质量标准引言•玉米皮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至关重要。
国家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标准,玉米皮质量有以下国家标准要求:1.外观要求:表面无霉变、无异物,颜色一致。
2.水分含量:不超过12%。
3.残留农药限量: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4.杂质含量:不超过合格品种的限定标准。
5.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市场导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除了国家标准,市场也对玉米皮质量提出了一些要求:1.高纯度:市场对纯度高的玉米皮更加偏好,可以提高加工产量和产品质量。
2.无污染:市场对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玉米皮需求日益增长。
3.新鲜度:市场对新鲜度较高的玉米皮有较高需求,保持原始香味和口感。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中,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在种植与收获阶段对玉米皮质量有一定的控制手段,如:1.播种选择:选择优质种子,确保玉米皮质量的基础。
2.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按照说明书使用,控制农药残留。
3.收获时机:在玉米成熟度适当时期进行收获,确保玉米皮品质。
检测与把控•对于玉米皮质量的检测与把控,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采样:随机采集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3.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评估与分类,合格产品可放行,不合格产品要求处理或淘汰。
结束语•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加强玉米皮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是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员和机构要加强协作,确保玉米皮质量安全、可靠,并提供优质的原料给食品行业。
Q/XXXXXXXX Xx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XXXXXXXX –XXXX 喷浆玉米皮
发布实施
XXXXXXXXXXXXX公司发布
Q/XXXXXXXX –XXXX
前言
本标准由XX 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XX。
本标准的批准人:XX
本标准自年月日首次发布,在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Q/XXXXXXXX –XXXX
喷浆玉米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浆玉米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经脱胚、粉碎、提取淀粉、蛋白粉后的玉米种皮,再经脱水后制成的饲料原料喷浆玉米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32-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 6435-2006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 6434-2006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GB 10648-1999 饲料标签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4699.1-2005 饲料采样
GB/T 18823-2010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喷浆玉米皮
以玉米为原料,经脱胚、粉碎、提取淀粉、蛋白粉后的玉米种皮,再经脱水、喷浆干燥后得到的产品。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呈白色或淡黄色,色泽均匀。
无发霉、结块、虫蛀、腐败变质及异味、异嗅。
4.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Q/0481DZSW 001-2012
4.3 卫生指标
应符合GB 13078规定
4.4 净含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要求
采用目视、鼻嗅方法检测。
5.2 理化指标
5.2.1 水分
按GB/T 6435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5.2.2 粗蛋白质
按GB/T 643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5.2.3 粗纤维
按GB/T 6434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5.3 卫生指标
按GB 13078的规定执行。
5.4 净含量
按JJF1070执行。
6 检验规定
6.1 组批与抽样
6.1.1同一班组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6.1.2 抽样按GB/T14699.1-2005。
6.2 检验分类:分为出厂检验和形式检验
6.2.1 出厂检验
Q/XXXXXXXX –XXXX 6.2.1.1产品出厂前应经质检科人员逐批进行出厂抽样,经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6.2.1.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粗蛋白质、粗纤维。
6.2.2形式检验
6.2.2.1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任命一种情况出现时须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更换主要设备或主要工艺、长期停产再恢复生产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抽查时。
6.2.2.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4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6.3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若各项指标合格,则判定该次形式检验合格;如检验时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应在同批产品中两倍量重新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中仍有不合格者,则判定该次形式检验不合格。
判断各项指标合格与否时,必须考虑分析允许误差,分析允许误差按GB/T 18823的规定执行。
7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7.1 标签
应符合GB 10648的规定。
7.2 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无毒无害标准规定,标签应固定在包装袋袋口明显处,以便查看并防撕落。
7.3 运输
7.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运。
7.3.2 运输途中应堆放整齐,应有通风并有防止日晒、雨淋、水淹及虫、鼠侵蚀的措施。
7.4 贮存
7.4.1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仓库内,并分类、分等贮存,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同贮。
7.4.2 产品应离开墙壁堆放,下面应垫板使之离开地面。
7.5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保质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