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厂工艺讲义
- 格式:pdf
- 大小:366.97 KB
- 文档页数:79
电解铝工艺电解铝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铝的生产工艺。
它通过电解法将铝离子还原成金属铝,从而实现大规模的铝的生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解铝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
一、电解铝的基本原理电解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解池中的电解质,通过电流的作用将铝离子还原成金属铝。
在电解铝的过程中,铝离子从电解质中脱离,被电流带动向阴极移动,然后在阴极上还原成金属铝。
而在阳极上,铝原本的产生则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
二、电解铝的工艺流程电解铝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电解池的搭建、电解质的制备、电流的供应以及产出铝的收集等步骤。
1. 电解池的搭建电解铝的第一步是搭建电解池。
电解池通常由坚固的容器和阳阳极、阴极组成。
阳极和阴极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阳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材质,以保证电解过程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 电解质的制备电解质在电解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电解质是氟化铝,它能够提供足够的铝离子供电解过程使用。
电解质的制备一般需要将氟化铝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一定的浓缩处理,以获得适合电解的电解质液。
3. 电流的供应电解铝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流供应。
电流一般通过外部的电源供应给电解池,然后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闭合回路,使电解铝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电流的稳定性,通常还会设置一些电流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电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4. 产出铝的收集在电解铝的过程中,阴极上还原出来的铝会逐渐积累。
为了保证铝的纯度和质量,需要定期将阴极上的铝收集起来,并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
收集到的铝可以通过再加工成不同形状的铝材料,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应用。
三、电解铝的应用领域电解铝是铝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铝是一种轻便、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常用于航空、建筑、汽车等行业。
电解铝生产出来的铝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铝材料的需求。
总结:电解铝是一种重要的铝的生产工艺,通过电解法将铝离子还原成金属铝。
电解铝的工艺流程包括电解池的搭建、电解质的制备、电流的供应以及产出铝的收集等步骤。
一、已知条件 (3)二、设计内容 (3)1、概述 (3)1.1铝电解工艺原理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3)1.1.1铝电解工艺原理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3)1.1.2工艺流程 (4)1.1.3设备流程 (5)1.2铝电解的原、辅料情况 (5)1.2.1原料 (5)1.2.2辅料 (6)2、技术经济指标 (6)2.1技术条件 (6)2.1.1电流 (6)2.1.2电流密度 (7)2.1.3电解质水平与铝水平 (7)2.1.4极距 (7)2.1.5电解质分子比 (7)2.1.6电解温度 (8)2.1.7效应系数 (8)2.2技经指标 (8)2.2.1电流效率 (8)2.2.2槽电压 (9)2.2.3原铝直流电耗 (9)2.2.4铝锭交流电耗 (9)2.2.5氧化铝消耗 (9)2.2.6炭耗 (10)2.2.7氟化盐消耗 (10)3、预焙槽设计 (10)3.1技经指标计算 (10)3.1.1电解槽台数计算 (10)3.1.2槽电压设计 (11)3.1.3直流电耗 (11)3.1.4电流密度 (12)3.2物料衡算 (12)3.2.1原铝产量 (12)3.2.2氧化铝消耗量 (12)3.2.3氟化盐消耗量 (13)3.2.4阳极炭块消耗量 (13)3.2.5反应生成的气体量 (13)3.3热平衡计算 (14)3.3.1 计算体系的选择 (14)3.3.2 能量平衡计算数据基础 (14)3.3.3 能量收入 (15)3.3.4 能量支出 (15)3.4槽体的设计 (16)3.4.1主要设计参数 (16)3.4.2阳极炭块组 (20)3.4.3阴极装置 (20)3.4.4铝母线设计 (21)3.4.5槽体上部结构 (22)参考文献: (24)一、已知条件年产量:20万吨;电流强度:280KA;电流效率:90%;电解槽单槽年实际工作天数:360天;阳极尺寸:1600mm×660mm×550mm;二、设计内容1、概述1.1铝电解工艺原理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1.1.1铝电解工艺原理及生产技术发展情况铝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8%,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
电解铝厂烟气处理工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电解铝厂的烟气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烟气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电解铝厂常用的烟气处理工艺,包括湿法烟气处理和干法烟气处理。
一、湿法烟气处理湿法烟气处理是一种常见的烟气处理工艺,它通过将废气与液体接触来去除污染物。
其中,常用的湿法烟气处理工艺包括吸收、洗涤和吸附。
1.吸收吸收是湿法烟气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吸收过程中,废气与液体接触,污染物被液体吸收并转移到液体中。
常用的吸收剂包括碱液、酸液和氧化剂。
吸收剂的选择取决于废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2.洗涤洗涤是湿法烟气处理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洗涤过程中,废气通过喷淋装置与液体接触,通过液体的冲刷和冲击作用,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
洗涤液中常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以增强洗涤效果。
3.吸附吸附是湿法烟气处理的补充工艺。
在吸附过程中,废气通过填充床层或活性炭床层,废气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被吸附到填充物或活性炭表面。
吸附剂的选择取决于废气中污染物的性质。
二、干法烟气处理干法烟气处理是另一种常见的烟气处理工艺,它通过干燥和吸附来去除污染物。
干法烟气处理适用于废气温度较高或湿度较低的情况。
1.干燥干燥是干法烟气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干燥过程中,废气通过干燥装置,废气中的水分被蒸发和除去。
常用的干燥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冷却器。
2.吸附吸附是干法烟气处理的核心工艺。
在吸附过程中,废气通过填充床层,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到填充物表面。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和分子筛等。
三、烟气处理设备除了上述的湿法烟气处理和干法烟气处理工艺,电解铝厂还需要配备一些烟气处理设备,以确保烟气处理的效果。
1.除尘器除尘器是烟气处理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用于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常用的除尘器包括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等。
2.脱硫装置脱硫装置是用于去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设备。
常用的脱硫装置包括湿法脱硫装置和干法脱硫装置等。
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
电解铝生产工艺是一种将氧化铝还原为金属铝的过程。
一般来说,电解铝的生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氧化铝的制备:首先从矿石中提取铝的氧化物,如白云石、黄铁矿等,然后通过冶炼、烧结等工艺将其转化为氧化铝。
2. 溶解氧化铝:将氧化铝与熔融剂、电解质等混合,然后加热至高温,使其溶解成含有氧化铝的电解液。
通常的电解液成分为氟化铝、氯化铝等。
3. 电解过程:将已经溶解的氧化铝电解,使用电流通过阳极和阴极,产生氧化铝的电解反应。
阳极通常由炭素或石墨制成,阴极则是由金属铝制成。
4. 收集产物:在电解过程中,金属铝会在阴极上析出,然后定期将其从阴极上收集下来。
5. 冶炼精炼:将收集到的金属铝进行冶炼和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并进一步提高纯度。
关于设备方面,电解铝生产通常需要以下主要设备:
1. 电解槽:用于溶解氧化铝并进行电解反应的容器。
电解槽通常以钢板或钢制框架为基础,内部涂有耐腐蚀材料,如陶瓷或钢化玻璃钢。
2. 电源:提供电流给阳极和阴极,驱动电解反应。
3. 阳极:通常使用炭素块或石墨块制成的阳极,用于电解反应中的氧化反应。
4. 阴极:由金属铝制成,用于电解反应中的还原反应。
5. 收集系统:用于将析出的金属铝收集起来,通常是通过滚动式收集器或铝铸块等方式进行。
6. 冶炼设备:用于冶炼和精炼收集到的金属铝,去除杂质并提高纯度,如熔炉、电磁搅拌设备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电解铝生产的一般工艺与设备介绍,实际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会根据具体的工厂和生产规模而有所不同。
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一、引言电解铝是目前最常用的铝生产工艺,其生产过程主要涉及电解槽、电解质、电流供应和气体排放等方面的设备。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电解铝的生产工艺与设备。
二、电解槽电解槽是电解铝生产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容纳电解质和铝金属,并提供电解反应所需的电流。
电解槽通常由钢质或铸铁材料制成,内部涂有耐腐蚀材料,如陶瓷或钢质衬里。
电解槽的底部设置阳极,顶部设置阴极,通过电解槽底部的阳极引出电流。
三、电解质电解质是电解铝生产中的导电介质,通常采用氟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
电解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离子,使铝离子在电解质中移动并在阴极处还原为铝金属。
电解质还具有调节电解槽温度、控制铝离子浓度和维持电解槽稳定运行的作用。
四、电流供应电流供应是电解铝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直流电源向电解槽提供电流。
电流供应系统通常由变压器、整流器和电解槽连接器组成。
变压器将电网供应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宜的电压,然后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最后通过电解槽连接器将直流电输入到电解槽中。
五、气体排放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包括氧气、氟气和苯等有机物。
这些气体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常见的气体处理方法包括吸收、净化和过滤等。
吸收方法通常使用碱液或活性炭吸收气体,净化方法则采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去除有害成分,过滤方法则用于去除气体中的固体颗粒。
六、总结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是现代铝工业的核心内容,电解槽、电解质、电流供应和气体排放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电解槽作为容纳电解质和铝金属的设备,通过提供适宜的电流实现铝的电解过程。
电解质则起到导电和调节电解槽稳定运行的作用。
电流供应系统则通过变压器、整流器和电解槽连接器向电解槽提供直流电。
气体排放则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解铝生产工艺与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电解铝生产将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电解铝生产培训教材工艺篇安全技术部第一章铝电解概述第一节铝电解发展及现状铝(Aluminium)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7.5%,仅次于氧(O)和硅(Si),居第三位,在各种金属元素当中,铝居首位。
铝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但是自然界中发现了少量元素状态的铝,与其他矿物共生。
含铝的矿物总计有250多种,其中主要的是铝土矿、高岭土、明矾石等。
我国开采和利用铝矿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从明矾石提取(古称矾石),供医药及工业上使用。
汉代《本草经》一书中记载了16中矿物药物,其中就包括矾石、铅丹、石灰、朴硝、磁石。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了矾石的制造和用途。
金属铝最初用化学法制取。
1825年,丹麦Oersted用钾贡还原无水氯化铝,得到一种灰色的金属粉末,在研磨时呈现金属光泽,但当时未能加以鉴定。
1827年,德国Wohler 用钾(K)还原无水氯化铝,得到少量细微的金属颗粒。
1845年,他把氯化铝气体通过熔融的金属钾表面,得到金属铝珠,每颗铝珠的质量为10~15mg,于是铝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得到了测定。
1854年,法国Deville用纳代替钾还原NaCl-AlCl3络合盐,制取金属铝。
钠和钾同为一价碱金属,但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钾小,制取1Kg铝所需的钠大约是3.0~3.4Kg,而用钾大约需要5.5Kg,故用钠比较经济。
当时称铝为“铝土中的银子”1855年,Deville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12块小铝锭,总量约为1 Kg。
1854年,在巴黎附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炼铝厂。
1865年,俄国Beketob提议用镁还原冰晶石来生产铝。
这一方案后来在德国Gmelingen铝镁工厂里被采用。
自从1887~1888年电解法炼铝工厂开始投入生产后,化学法便渐渐停止了,在此之前的30多年内采用化学法总共生产了200T铝。
原来在采用化学法炼铝期间,德国Bunsen和法国Deville继英国Davy之后研究电解法炼铝。
电解铝工艺流程简介
1 电解铝工艺
电解铝是以各种硅酸盐为质料,在电解槽中溶解分解,电解生成
氢气和碳酸钠,而后用碳酸钠吸收电解剩余的氢气,生成碳酸铝晶体
的工艺流程。
2 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准备原料John石(氧化铝)、铝浆、煤粉、强碱等,其中煤粉和强碱作为电解液的必要质料。
2. 烘焙步骤:先将原料烘制,将其中的水分蒸发,这一烘焙步骤
将把氧化铝转化为溶剂态的John铝,准备进入电解槽。
3. 电解装置:电解槽是工艺的主要装置,在里面有一对线圈电极,John铝包括碱溶液被溶解分解,在受电场作用下,John铝与氢气反复
混合,从而电解出碳酸钠等不溶物,因而生产出细小的碳酸铝晶体。
4. 精制步骤:完成电解后,碳酸钠和其他不溶物会交换到电解液中,我们需要对电解液进行过滤,去除电解液中的污染物。
5. 干燥步骤:最后,用高温干燥反应碱溶液,以及电解液中的碳
酸钠所形成的悬浮粉尘。
3 总结
电解铝工艺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烘焙、电解、精制和干燥步骤,这一工艺是经过多次反复改进与完善,目前已成为目前铝行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这一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材质量,对生产铝材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铝电解生产工艺技术1.生产工艺(1)工艺机理铝电解工业生产采用霍尔-埃鲁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
所谓冰晶石-氧化铝融盐就是以冰晶石为主的氟化盐作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组成的多相电解质体系,即为Na2AIF6-A12O3二元系和Na3AIF6-AIF3-Al2O3三元系是工业电解质的基础。
能够传导电流和在电流通过时改变自己成分的液体叫做电解质。
许多年以来,铝电解质一直以冰晶石为主体,其原因如下。
①纯冰晶石不含析出电位(放电电位)比铝更正的金属杂质(铁、硅、铜等),只要不从外界带入杂质,电解生产可以获得较纯的铝。
②冰晶石能够较好的溶解氧化铝,在电解温度950-970℃时,氧化铝在冰晶石溶液中的溶解度约为10%(质量)。
③在电解温度下,冰晶石一氧化铝熔液的密度比同温度的铝液的密度小,它浮在铝液上面,可防止铝的氧化,同时使电解质和铝很好地分离,这既有利于电解过程,又简化了电解槽结构。
④冰晶石有一定的导电能力,这样使得电解液层的电压降不至过高。
⑤冰晶石熔液在电解温度下有一定的流动性,阳极气体能够从电解液中顺利地排出,而且有利于电解液的循环,使电解液的温度和成分都比较均匀。
⑥铝在冰晶石熔液中的溶解度不大,这是提高电流效率的一个有利因素。
⑦冰晶石熔液的腐蚀性很大,但碳素材料能抗受它的侵蚀,用碳素材料作衬建造电解槽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⑧在熔融状态下,冰晶石基本上不吸水,挥发性也不大,这将减少物料消耗并能保证电解液成分相对稳定。
以上所述有的是冰晶石的优点,也有的是它的缺点,如纯冰晶石的熔点较高(1008.5℃),导电性能不好和腐蚀性强,以与氧化铝在其中的溶解量不大等,这些导致了熔盐电解法生产铝时电能消耗大,建设投资和生产费用高。
多年来,为了克服其缺点,促使入们去寻找能代替它的新物质,但至今尚未取得成功;同时,入们也研究使用一些添加物像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锂等,来改善冰晶石一氧化铝熔体的性质。
因此,铝工业用的电解质已经远不是简单的二元系而是多元系了。
第一章铝电解的基本理论1.1铝的性质及用途铝是地球上含量极丰富的金属元素,其蕴藏量在金属中居第二位。
在地壳中含量低于氧和硅而位居第三位。
由于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因而在自然界里没有单质的金属铝存在,而是以含铝的各种化合物状态存在。
铝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含铝的矿物有250种,但在工业上有开采价值的铝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一系列良好的性能。
纯铝焙点为660冗,沸点为2 500冗。
铝是一种很轻的金属。
在常温下密度为2.7 即铝的质量为同体积水重的2.7倍,但约为钢、铜的质量的三分之一。
在铝中加人少量的铜、镁、锰、铬、硅做成的合金,具有质轻强度大,可机加工性、物理和力学性能好,抗氧化能力强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从而使铝及铝合金在很多应用领域中被认为最为经济实用的结构材料之一。
铝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暴露在空气中的铝块,很快氧化为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防止铝进一步氧化。
因而在大多数环境条件下,包括在空气、水〈或盐水〕、石油化学和很多化学体系中,铝能显示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铝的导电性良好,只比金、银、铜差一点。
铝的导电性随其纯度而有所不同,约为铜的导电率的619^,但制造同样导电率的电线所使用的铝的质量只有铜的一半。
因此铝广泛地用于电气、电子工业,如用来制造母线、电线、电动机、电容器等。
铝的导热性能也很好,导热率为银的一半,比铁的大三倍。
铝合金的导热率是铜的509〜609,所以工业上许多散热器、加热电器、热交换器等都是铝制成的。
铝的可塑性好,可以加工成各种型材,虽然纯铝极软且富延展性,但仍可靠冷加工及做成合金来使它硬化,用合金铝可以铸成形状复杂的零件,例如发动机的气缸体及外壳,精密仪表上的零件等。
铝是非铁磁性的,这对电气工业和电子工业而言是一重要特性。
铝是不能自燃的,这对涉及装卸或接触易燃易爆材料的应用来说是重要的。
铝无毒性,通常用于制造盛装食品和饮料的容器。
它的自然表面状态具有宜人的外观,它柔软、有光泽,而且为了美观,还可着色或染上纹理图案。
电解铝冶炼工艺介绍
一、电解铝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金属铝。
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融电解法。
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是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进行电化学反应。
阳极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该气体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排空。
阴极产物是铝液,铝液通过真空抬包从电解槽内抽出,送至铸造车间,在保温炉内经净化澄清后,浇铸成铝锭或直接加工成线坯、型材等。
二、电解铝工艺简图。
铝电解生产工艺与控制指南第一部分热平衡分析与控制在霍尔-埃鲁法中,能量是以两种方式供入的,一种是是以电能的方式供入,另一种是以碳燃烧的热能方式供入。
电解槽的热平衡表达式为:Q热=W电+W碳-T△S-∑(H T-H298)电解槽热平衡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如下:1.1 W电电能热收入主要与槽电压和系列电流密切相关,在电解生产过程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应力争保持槽电压和电流平稳,并尽可能减少阳极效应次数和效应持续时间,以维持热收入基本稳定。
W电又是调节电解槽热平衡波动的最灵活,最方便的调控措施,因此生产中往往通过电流的变化来调整自然环境变化对电解槽热平衡体系的干扰,夏季适当降低部分电流,冬季适当提高部分电流以调整炉帮内外温差变化对电解槽散热能力的影响,从而保证炉帮基本稳定。
通过保温料厚度来调节季节变化不但时间滞后而且对换极作业的浓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原材物料的预热需求则采取短时间附加电压的方式来灵活的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提高对热平衡波动调节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个别槽的热平衡变化则通过设定电压的变更来灵活的进行调整。
因此对于电能的调整必须坚持以适应电解槽的热平衡的需要为原则,力求节约。
电流对热平衡的调整是系统的和长期的,不宜作频繁的变动,而电压对热平衡的调整则是灵活的和及时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压对槽温的调节力度为日均电压提高10mv/天可以提高电解质和铝液温度3℃,而过热度提高必然增加热损失,电解槽热交换系数的典型值为500~1000W*m-2K-1,因此日均电压提高10mv实际只能提高1℃的槽温,但如果其它因素造成初晶温度降低或其它热损失增加则可能出现电压升高而槽温降低的异常现象。
通过设定电压来调整槽温是滞后的,而根据热平衡变化采取短时间大幅度的电压附加方式及时调整各因素对槽温的干扰更符合电解槽的热平衡波动特性。
1.2 W碳碳阳极的消耗也是电解槽热收入的重要来源,在950℃的电解生产环境下每公斤碳燃烧为CO2释放的热能约为7KWH,如果以240KA电解槽为例计算,每降低10kg/tAl的阳极尽耗,则相当于降低了22mv的日均槽电压,如果碳阳极全部生成CO则相当于降低了约7mv的日均槽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