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概述.ppt.Convertor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居住区概述
第一节居住区的分级规模
一、城市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表
1、居住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狭义:人口规模3-5万,用地被城市干道或自然界线围合,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里面有完整的居住、生活设施。
它一般由3~5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城市干道:主干道和次干道,主干道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米,次干道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米.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
3-2 住宅区的类型与规模
诀窍
详细内容请参阅Dale Carnegie Training(R) 的“演示技巧”。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二、居住区用地指标表
作用:
1-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用地状况
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3-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4-是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注: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如市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以及不适于建筑的用地,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1 居住区发展原则
1)适宜居住
2)识别与归属
2 生态优化原则
采取积极的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利用环境条件和先进的技术,营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方便生活的生态型住宅区。
3 共享社区原则
1)共享设施
2)共享服务
3)共享环境
4)共同参与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居住区环境及规划设计要求
一、居住区环境及构成要素
二、居住区环境的组成内容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 、居住区:
广义:城市人口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狭义:人口规模3-5万,用地被城市干道或自然界线围合,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里面有完整的居住、生活设施。
城市干道:主干道和次干道,主干道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米,次干道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米.
居住区规划的目的是设计优良的内外部环境,满足居民文教、休息、社交等经常性的需要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
一、居住区环境及构成要素
(二)、居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
1.自然要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气候、植被等
2.人工要素:通过人为的规划,如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
3.社会要素:“社区”是社会学里的概念。
社会=人+关系
如邻里关系、组织形式(街道)、居住区里其它制度、风尚、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修养等等。
居住区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内部环境:居住区里住宅的内部环境。
如:住宅内部面积、层高、内部设备和各种工程管线、室内装修、陈设、日照、光照、通风状况、隔声、隔热、保暖状况等。
二、居住区环境的组成内容
2.外部环境:与居住区规划的关系密切
住宅:即是内部环境也是外部环境
各类公共建筑:如学校、商店、医院、幼儿园等
市政设施:如垃圾转运站等
绿化:
室外庭院和活动场地:
室外小品:如雕塑等
大气环境: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气味。
与居住区和外部的隔离及绿化有关
声环境和视环境:噪声强度和视线干扰强度。
一般小区里无直道。
小气候环境:如气温、日照、通风等。
通过绿化、道路等改变区内小气候
邻里和社会环境:
舒适、方便、安全、卫生、美观
三、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舒适:
1.从内部环境看:
住宅标准:面积和质量标准
住宅类型:低层、多层、高层。
居室的隔声、隔热、采光、通风等状况。
室内小气候:室内气温、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
冬季在18-22度最佳,夏季在25-26度最佳
室内空气量和二氧化碳量:空气量最佳50-60立方米每人。
2.从外部环境看:
居住密度:密度大,舒适度差
公共绿地面积大小:能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提供活动场所等。
室外活动场地:面积的大小、设施的标准等
住户视线干扰程度:适当错开窗户的位置,距离大一点,
室外环境的噪声级:白天分贝:46-50,夜间:41-45
方便:
1.内外交通便利:内部交通:与住宅层数和设备有关。
层数大于7应设电梯。
1-3低层;4-6多层;7-9中高层;10层以上高层
外部交通:居民上下班等,车行、人行两类。
居住区内部道路和外部衔接的道路要精心设计。
2.公共设施项目的齐全程度
3.施工组织、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方便程度
小区里各组团间要有些差别,从颜色或小品等。
安全
1.经常性的安全要求
交通安全:尤其是小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最好小区内设学校。
治安的要求
2.非经常性的安全要求
防火:除了国家对建筑规定的防火措施外,规划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住宅间距、道路宽度等防震:考虑抗震要求,建筑结构、建筑高度有要求,道路平缓通畅,便于疏散,布置绿地尽量集中。
防空:保密,设置地下人防系统,按照地上建筑物的总量设置一定面积的人防系统。
卫生
1.空气质量
2.水质标准:尤其是饮用水。
3.公共环境卫生:室外的清洁环境卫生。
美观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合、小品、绿化、住宅形式、道路线设计等
创造明快、亲切、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