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高一-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考试试卷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325.42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自然地理环境B. 社会经济环境C. 历史文化环境D. 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A. 森林砍伐B. 土地荒漠化C. 交通拥堵D. 大气污染3、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地球上自转的方向?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4、在地球五带中,哪个带的终年炎热,阳光几乎直射?A、北温带B、南温带C、热带D、北寒带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潮汐(B)季节变化(C)地球上的纬度(D)昼夜长短变化6、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屋脊”(B)青藏高原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表覆盖着大量的积雪和冰川(C)青藏高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D)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7、下列关于我们国家位置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完全位于低纬度地区B、主要位于北温带C、大部分位于热带D、全部位于北半球8、青藏高原上面哪些地理现象属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的?A、传统温带草原景观B、热带雨林C、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D、典型的高原冰川地貌9、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下列关于GIS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仅用于地图制作和土地资源管理B. 可用于分析城市交通流量,优化交通规划C. 专门用于 designing atmosphere mobile applicationsD. 主要应用于气象预报和天气预警 10、我国南方某城市因地处山地地带,水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贫瘠。
以下关于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最合适的是:A. 大规模移民,减少人口压力B. 开发旅游业,利用水资源优势C. 发展重工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限制农业发展,转向服务业11、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高一地理试题及详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潮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热层答案:D5.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6.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内部圈层?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C. 366天D. 367天答案:B8.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中,最热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沙漠气候C. 温带气候D. 极地气候答案:A9. 地球的磁场是由:A. 地壳产生的B. 地幔产生的C. 地核产生的D. 大气层产生的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外部圈层?A. 大气圈B. 水圈C. 生物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63782. 地球的极半径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63573.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400754.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5.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__克/立方厘米。
答案:5.526.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约为________米/秒²。
答案:9.787. 地球的大气压力在海平面上约为________帕斯卡。
答案:1013258. 地球的自转速度在赤道约为________米/秒。
答案:16709.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________公里/秒。
答案:29.7810. 地球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约为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3年3月24日晚,“月掩金星”亮相天宇。
“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
下图为“月掩金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金星()A.表面温度更高B.天体体积更大C.大气含氧更高D.公转轨道更长2.与“月掩金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B.金地距离远大于地月距离C.月球的体积远小于金星D.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3.适宜的温度条件是地球生命起源条件。
与地球上适宜的温度有密切关系的有()①地球自转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④地球上太阳光照较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太阳辐射是地表最重要、最基本的能源,根据安徽省20个气象站台1970~2020年的逐日气象要素观测数据进行估算,图1为安徽省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图2为安徽省太阳总辐射的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是()A.生物能B.潮汐能C.风能D.水能5.安徽省在一年中辐射量较大的5~8月期间,出现6月波谷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地形C.植被D.天气6.关于安徽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皖北晴天多,太阳辐射多②皖南纬度低,太阳辐射少③皖北地势高,太阳辐射多④皖南多云雾,太阳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于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
人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2、下列哪个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A. 地壳由若干个刚性板块组成B. 板块在地幔软流层之上漂移C. 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拉伸形成地质构造D. 地球表面的岩石是均匀且不变的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B、长江流域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水资源,被称为“水能宝库”。
C、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D、海南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4、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C、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了五带划分。
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在两极处最慢。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的三个主要层次?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6、地球表面最大的水体是?A. 海洋B. 河流C. 冰川D. 湖泊7、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西北地区B. 喀喇昆仑山脉横跨西北、西南和南方地区C. 黄土高原位于华北地区D. 珠江三角洲属于东北地区8、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全年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小,东西温差大B.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冬季普遍低温C. 我国西部地区夏季高温,冬季低温D. 我国南方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温暖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C.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更替D. 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慢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类活动11、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A. 黄土高原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西藏高原D. 华北平原12、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B.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C.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D. 四季分明,夏季多雨1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经济发展水平14、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方时差异C. 四季变化D. 彭福斯效应(地转偏向力)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夏季南北普遍高温B. 我国东部地区全年雨量充沛,西部地区干旱少雨C.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D.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B. 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C.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D. 我国地形对气候有显著影响,形成多样的气候类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湖南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B.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C. 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东临江西,南接广东D. 位于中国南部地区,东临江西,南接广西2、湘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单项选择题:2、下列关于湖南省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B.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C. 属于地中海气候,四季分明D.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3、湖南省位于我国哪个地理区域?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华南地区D. 华中地区4、下列关于洞庭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B.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湖泊C.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D. 洞庭湖的湖水主要来自长江5、湖南省位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哪个部分?A. 东部沿海B. 东南沿海C. 西部高原D. 南部山区6、下列关于洞庭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B.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C.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D. 洞庭湖具有调节长江洪水的作用7、湖南省位于中国南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地域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以下关于湖南省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湖南省地势整体东高西低B. 湖南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C. 湖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D.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8、以下关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长江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千米B.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约为9600亿立方米C.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粮食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D.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9、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A. 太平洋暖流B. 印度洋暖流C. 青藏高原的阻挡D. 大陆性气候特征 10、下列哪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是“七山二水一分田”?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云贵高原11、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根据气候和地形,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B. 根据人口和民族,我国划分为五大地理区域C.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D. 根据地理位置,我国划分为七大地理区域12、以下哪个地理现象是季风气候带来的?A. 雨季B. 雪季C. 雨雪混合季D. 无明显季节变化13、题干: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热带气候为主C、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不显著D、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温带气候为主14、题干:以下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描述,错误的是()A、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流经多个省份B、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多个省份C、珠江是我国第三长河,流经多个省份D、黑龙江是我国第四长河,流经多个省份15、【题目】下列关于湖南省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河流为长江B. 湖南省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C. 湖南省地形以山地为主,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D.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6、【题目】下列关于湖南省交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B. 湘江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湖南省的交通大动脉C. 湘潭是湖南省内的铁路枢纽城市,有多条铁路线交汇D. 湖南省公路网络发达,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全国前列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的试题卷及答案高一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365天D. 365天5小时48分46秒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年B. 365天C. 365天5小时48分46秒D. 23小时56分4秒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变化B. 四季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变化B. 四季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 23°26′B. 66°34′C. 90°D. 0°6.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周期是()A. 24小时B. 23小时56分4秒C. 365天D. 365天5小时48分46秒7. 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8. 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9. 地球自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0.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1.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2. 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3. 地球自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4. 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5.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6. 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7. 地球自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由于()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8.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19.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20. 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自转轴倾斜D. 地球公转轨道倾斜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答案:A3.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C. 366天D. 367天答案:B4.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A. 30%B. 70%C. 50%D. 90%答案:A5.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海沟D. 菲律宾海沟答案:A6.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7. 地球上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10,000公里答案:B8.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A. 21公里B. 21毫米C. 21厘米D. 21米答案:A9.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是:A. 平流层B. 对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答案:B10. 地球的地壳主要由以下哪种岩石组成: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地幔和地核。
答案:地壳2. 地球的大气层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____层。
答案:对流层3.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____。
答案:三比七4.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____形。
答案:椭圆形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
答案:自西向东6.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大约____公里。
答案:217. 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
答案:北半球8.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9.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
答案:苏必利尔湖10. 地球上最深的湖泊是____。
答案:贝加尔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球公转的意义。
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一、选择题1. 南纬30°可以看到A. 南极光B. 夏至阳光直射点C. 北极星D. 星座天空2. 阳春三月,南岛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A. 高B. 中等C. 低D. 不确定3. 在平原地区,水汽上升并能冷凝成水滴的高度为A. 100米B. 200米C. 300米D. 400米4. 在静风区,A. 风势一直都是持续不变的B. 风向一直都是持续不变的C. 既没有风势也没有风向D. 风向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幻二、填空题5.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_________ 小时。
6.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 _______________ 大圈重合。
7. 温度、湿度和气压在某一时空点的变化情况构成了该点的____________。
8.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随时间 ________。
三、简答题9. 请简述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10. 什么是地球自转?它对人类观测天象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11. 请分析赤道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12. 解释为什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并使用图表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夏至阳光直射点2. A. 高3. C. 300米4. C. 既没有风势也没有风向二、填空题5. 24小时6. 180°经线(反答:日界线)7. 大气状态8. 变化三、简答题9.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因日照携带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
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主要导致了赤道地区热带气候、两极地区极地气候,而中纬度地区则形成了温带气候。
10.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使得我们能够观测到昼夜的周期性变化,同时也使得地球上的天象(如日出、日落、星空)产生了变化。
这对我们进行时间计算、导航、农业生产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论述题11. 赤道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主要体现在高温多雨。
赤道地区因接收到太阳直射的辐射较多,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空气上升,形成大规模的对流,导致降水量增加。
高一地理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生物圈2. 以下哪项不是地球的内部圈层?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3.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A. 碰撞B. 拉伸C. 滑动D. 所有选项都是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 日夜交替B. 季节变化C. 时差D. 地球的偏转5. 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B. 1月C. 1年D. 10年6.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极地气候7.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侵蚀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蚀地貌D. 火山地貌8.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加拿大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A. 中国C. 印度D. 巴西11. 以下哪个城市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A. 纽约B. 日内瓦C. 华盛顿D. 伦敦1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20成员国?A. 阿根廷B. 巴西C. 墨西哥D. 挪威1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国?A. 美国B. 德国C. 法国D. 中国14.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A. 中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俄罗斯1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A. 澳大利亚B. 巴西D. 南非16.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A. 俄罗斯B. 美国C. 卡塔尔D. 伊朗1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国?A. 中国B. 美国C. 巴西D. 挪威1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发电国?A. 法国B. 美国C. 日本D. 俄罗斯1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发电国?A. 美国B. 德国C. 西班牙D. 中国2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A. 中国B. 美国C. 德国D. 日本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 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是________小时。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C、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经度差约为60°D、我国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C、我国最大的平原是华北平原,面积约为130万平方公里D、我国地形分布呈现“三山夹两盆”的特点3、下列选项中,哪个是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A. 海浪侵蚀B. 河流冲积C. 地壳运动D. 风化作用4、下列哪个湖泊是由冰川作用形成?A. 长白山天池B. 泸沽湖C. 青海湖D. 青海察尔汗盐湖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完全位于北半球B. 我国完全位于东半球C. 我国完全位于亚洲大陆D.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部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B. 我国南部少数地区属于热带气候C. 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寒带气候D.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7、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海陆分布C. 经济发展水平D. 大气环流8、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表面由多个大板块组成B. 板块在软流圈上漂移C. 板块内部地壳活动频繁D. 板块边界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多发区9、下列哪个国家的地势特点为南高北低?A、俄罗斯B、巴西C、澳大利亚D、美国 10、在以下城市中,哪一个属于地中海气候类型?A、广州B、伦敦C、墨尔本D、罗马11、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寒带气候D. 潮汐气候12、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A.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C. 普及化石能源使用D.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13、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高东低,南北差异大B.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C. 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D. 西部以盆地、丘陵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14、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全年高温多雨,四季分明B. 全年高温,雨热同期C. 全年低温,雨热同期D. 全年低温,雨量分布均匀15、下列哪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位置16、被誉为“世界奇观,自然界的杰作”的喀斯特地貌多分布在下列哪个地区?A、江南丘陵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辽东半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考试试卷
考查内容:第一章的第三四节内容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请将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在以下表格内。
双项选择题答题卡:请将双项选择题答案填在以下表格内。
一、选择题(共110分)
(一) 单项选择题(80分)
1、下列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 .公转轨道是正圆
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一回归年长365日5时48分46秒
3、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该是()
A.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20时3分56秒
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12月29 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5、当海口(20°)阳光直射井底时,则该日()
A.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C.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
D.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
6、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的一天是()
A.国际劳动节 B.八一建军节 C.我国植树节 D.我国国庆节
7、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什么附近()
A .近日点 B.远日点 C.春分点 D.秋分点
8、地球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在于()
A.地球自转B.地球不发光
C.地球不透明 D.黄赤交角的存在
9、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地壳中的坚硬岩石组成
B.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构成
D.上地幔顶部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四季更替 B.长江三角洲北岸发育快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11、经度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
A.自转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活动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
6:40,16:40,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地的经度约为( )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13、该日可能在( )
A.11月B.9月
C.7月D.5月
14、某地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现象 ,又有两次昼夜等长现象,该地在( )
A 赤道上
B 赤道与回归线之间
C 回归线上
D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15、6月22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26°34′ B.73°26′
C.50° D.40°
16、据下图信息,C点的昼长该为()
A.24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17、某河自西向东流,流水对南岸的侵蚀比北岸严重,而且在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则该河所处的纬度可能是()
A.50°N B.20°N
C.50°S D.20°S
18、图A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纬90°向北减少 B.从北纬90°向南减少
C.从赤道向南北递减D.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19、图B中,反映的是北半球()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0、若黄赤交角为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寒带的范围变小 B.南极圈范围减小
C.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二) 双项选择题(30分)
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一月初 B:每年七月初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2、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是23°26′ 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
C:目前是66°34′ D:地球公转的结果
3、如果地球上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上有昼夜更替,周期为一年
D:地表昼夜温差要比现在大
4、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图中箭头表示地
球自转的方向) ( )
5、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B.太阳将西升东落
C.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D.长江南岸侵蚀比北岸厉害
三、综合题( 每空2分,共40分)
1、请将下图昼夜长短关系补充完整。
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来表示夜半球。
(2)此时正值节气,太阳直射点在线上,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移动。
此图所示日期为。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降低。
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北半球的季节是。
全球极昼范围是_______。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双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综合题答案:
1、请将下图昼夜长短关系补充完整。
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来表示夜半球。
(如上图所示)(2)此时正值夏至日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此图所示日期为6月22日。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北半球的季节是夏季。
全球极昼范围是北极圈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