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842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7
《中国文学批评史》习题及答案《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以前——————————————,从孔子开始————————————。
2、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相联系的。
3、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
4、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
二、解释概念:1、文学观念2、文艺观念三、简答题:1、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2、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同吗?3、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
4、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第一章答案一、填空题:1、严格地说还没有什么正式的文学理论批评,在有文字记载前的原始艺术中,只能看到当时人们对文艺和劳动、宗教、自然、社会关系的初步的认识。
从孔子开始,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
2、功利3、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对待的,把它看作一部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百科全书。
4、“开山的纲领”二、解释概念:1、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2、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三、简答题:1、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蕴涵于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之中,而不是以论述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和艺术理论批评浑然不分;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
2、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不同的。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化”意思相近,有博学和文章两个方面的意思,如《墨子·非命》中说:“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子·大略》中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他们所讲的“文学”有学术、文化修养的意思。
04年中国现代史一。
名词解释1.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2.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运动3.延安整风运动4.淮海战役5.新理学6.台湾二.二八起义二.简答题1.概述919--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情况2.第一次国共合作对时局的影响3.新民主的文化纲领三。
简答题1.简述陈独秀,胡适2.试析抗日战争(自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的国民党战场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土改运动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04年中国近代史一。
名词解释1.闭关政策2.<瑷晖条约>3.清流派4.<天义报>5.府院之争二.简答1.鸦片战争后10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2.<资政新篇>的内容与意义3.请末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4.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三.论述1.试分析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之间的关系2.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方式急其特点3.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立宪派03年近现代史一。
名词解释1.<四洲志>2.三国干涉还辽3.非常国会4.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5.皖南事变6.<中美商约>二.简答1.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实施的经济政策2.请列举戊戌维新组织的维新团体,创办的报刊(不少于20个)3.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4.第二条战线三。
论述1.洋务运动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2.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3.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考题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题,合计40分)1、《瑷珲条约》2、清流派3、《孔子改制考》4、三国干涉还辽5、府院之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合计30分)1、说明太平天国封建化的主要表现2、洋务运动创建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3、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2小题,合计80分)1、试论述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化发展有那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略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关系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考题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考试科目:中国现代代史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题,合计40分)1、外国语学社2、《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3、新生活运动4、《抗日救国十大纲领》5、南岳军事会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合计30分)1、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2、根据地的经济特点3、中国文艺界抗战协会三、论述题(每题40分,共2小题,合计80分)1、评国民会议运动2、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2011安徽师大历史专业硕士考的是古代史,题目如下:名词解释共40分1.黔首自实田2.前四书3.安史之乱4.张居正改革论述题共60分1.比较秦汉更替与隋唐更替的异同。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有部分答案)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2002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
20分1、庄子的哲学中可以看成是一种审美态度的是()A、自然朴素B、得意忘言C、心斋、坐忘D、观生、观民2、"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B、杨雄C、班固D、刘安3、王充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是()A、疾虚妄B、内外表里,自相副称C、文有真伪,无有故新D、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4、继承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是()A、《文赋》B、《文心雕龙》C、《毛诗序》D、《诗品序》5、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A、诗品B、文心雕龙C、原诗D、文赋6、首创诗歌声律说,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的是()A、王充B、陆机C、沈约D、刘勰7、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论述的是()A、文学创作过程B、文学鉴赏过程C、文学活动的全过程D、观察事物的过程8、最早明确提出"意境"概念的是()A、传为王昌龄的《诗格》B、皎然《诗式》C、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9、"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句"出自司空图的()A、《与李生论诗书》 B 、《与王驾评诗书》C、《二十四诗品》D、《与极甫书》10、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是()A、文与道俱B、文道合一C、文以贯道D、文以明道1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对"诗贵传神"的一种表述。
A、欧阳修B、苏轼C、韩愈D、严羽12、金代元好问的诗歌理论观点集中在()A、《答谢民师书》B、《论诗绝句三十首》C、《与李生论诗书》D、《四溟诗话》13、明代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A、前后七子B、公安派C、唐宋派D、竟陵派14、提出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与创作关系观点的是()A、陆游B、袁宏道C、梁启超D、刘熙载15、小说与史传的实质区别是()与实录的矛盾对立。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以前——————————————,从孔子开始————————————。
2、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相联系的。
3、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
4、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
二、解释概念:1、文学观念2、文艺观念三、简答题:1、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2、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同吗?3、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
4、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第一章答案一、填空题:1、严格地说还没有什么正式的文学理论批评,在有文字记载前的原始艺术中,只能看到当时人们对文艺和劳动、宗教、自然、社会关系的初步的认识。
从孔子开始,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
2、功利3、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对待的,把它看作一部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百科全书。
4、“开山的纲领”二、解释概念:1、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2、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三、简答题:1、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蕴涵于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之中,而不是以论述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和艺术理论批评浑然不分;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
2、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不同的。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化”意思相近,有博学和文章两个方面的意思,如《墨子·非命》中说:“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子·大略》中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他们所讲的“文学”有学术、文化修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