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过来人考研总结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32.47 KB
- 文档页数:5
贸大法硕考研初复试详细心得交流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今年报考对外经贸大学,考了393分,是初试总分第一名。
真的非常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我的一些考研体会。
看到你们我就想起去年的现在,我跟你们一样,以非常渴求的心态奔波于各个考研讲座,规划着自己的考研之路,这一年的时间非常快就会过去,我相信明年的现在,你们中一定有人和我一样坐在这里,回顾自己的考研历程,帮助又一批立志于考法硕的朋友们。
所以,从现在起就要给自己一个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谈4个方面的话题,所有的话都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你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这些问题。
第一,为什么选择考研和法硕这条路?现在考研很热,而要想最终成功,必须付出辛苦。
所以想坚持就必须给自己一个非常坚定的考研理由,如果你只是以随波逐流的心态来开始,你可能走不到最后,做出了决定,就不要更改,坚定地走下去。
选择法硕,首先你对法律要很感兴趣,我觉得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样你才能接受的快。
国家设置法律硕士这个专业学位,给我们这些不是法律科班出身的同学铺设了一条进入法律殿堂的捷径。
就我自己来说吧,我很喜欢法律,我在自学法律课本的时候,理解的非常快,所以我觉得自己能把法律专业课学好。
在考虑选法硕的时候,我想它不考数学,这是我最大的弱项,而我的英语向来不错,不会成为拦路虎,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我的本科专业是国际贸易,如果他能和法律结合起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当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硕,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具体到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也都要做一个成熟的思考。
不管怎么说,如果你决心考研,喜欢法律,那就考虑选择法硕。
第二,法硕的就业前景。
我们国家现在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法硕生毕业后绝对是有用武之地的。
据我了解,有很多人进了国家机关,或是各种企业作法律顾问,或是律师事务所,或是继续读博士,留校当老师等等,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至少在读完研究生以后,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更从容的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分享一、我要考研的心路历程其实最开始要考研是父母的意愿,高考的时候没发挥好,上了个二本学校,然后大学还没开学父母就希望我考研,我也就一直带着这个潜意识上的大学,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的,当时班上好多同学考研,我宿舍就有五个。
我也就顺应大流开始复习,说真的,当时对考研真的没什么激情,脑中也没多大的概念,这也注定我的第一次失败吧。
第一年很懒,真的很懒,感觉没多大动力。
每天跟室友懒散的去上自习,早上都是起很晚的,这时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好的学伴真的很重要!我总结了下第一年的失败教训,一是没怎么努力,这也是主要原因,虽然在考场感觉发挥的很好,可是肚子里没有实货,发挥再好也没用。
二是学校选的不好,当时我太自负了,以为考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选了央财,都没怎么考虑,结果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
央财的专业课里有政经,需要大量的背诵,背诵是我的弱项,我总是后面背前面忘,很打击人。
结果专业课都没及格。
所以选学校很重要,要结合你的兴趣,学校的前景,还有你的实力,三样缺一不可,既不能太自负,也不能太没信心,我个人认为考一般的学校不如不考。
接下来是第二年了,第二年的心境明显不同于第一年,有了压力了,因为知道自己不可能再考第三年,这是唯一的机会。
而且,当时好多同学都在四处找工作,说实话找的工作很一般,反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一年我想了很多,想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一种生活,人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非常重要,然后不计代价的去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也许到最后你发现你想要的是错误的,但毕竟你努力过,不去试怎么知道是错误的呢,我至少不会到以后自己落魄的时候会后悔,当时如果考上了会怎样怎样。
反正我当时就是特别想考研,我不想过那种每月一两千块工资,过日子要精精计较,自己想买的衣服鞋子都不能买,也没有钱拿出来孝敬父母,我不想过这种拮据的日子。
也许我以后会嫁个有钱的男人,但我不想依靠男人,我想靠自己。
贸大金融学硕士考研心得体会(凯程学员潘sy)凯程徐老师: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给大家讲述凯程成功学员的考研故事。
在我旁边的是潘sy同学,她今年成功的考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学硕。
刚才我们录了一个金融专硕的视频,是杨sq的,你们是好朋友。
潘sy是我们的VIP学员,那么,下面请sy 做一下介绍,让大家认识下你。
凯程学员潘sy:大家好,我是潘sy。
本科毕业于南京审计学院的金融学,这次报考的是外经贸的金融学院的金融学。
我的初试分数是376分,初试分数不算高,排在46名。
复试分数是70多分,综合排名是30名,复试算是拉分了。
凯程徐老师:算是复试逆袭了哈。
刚才sy说了她来自南京审计学院,今年我们凯程同时来了两位南京审计学院的同学。
都是学习刻苦,很优秀的学生,一个就是坐在我旁边的潘sy 同学,还有一位是考入北大金融硕士的卢zh。
你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凯程学员潘sy:其实我们之前没有照过面,是听到视频的时候才知道的,他也是来自于南京审计学院。
凯程徐老师:在平常的统计当中,南京审计学院的学生的考研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因为有的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浓,会陶冶学生刻苦、认真、坚持的品质,我觉得这不管对工作还是对生活都非常有用。
sy也是二战了?凯程学员潘sy:对,我也是二战。
凯程徐老师:一战的时候是失败在了哪里?凯程学员潘sy:一战我考的也是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的金融学,就是一模一样。
一战的时候主要是专业课和政治没考好,政治差不了太多,主要是专业课差了很多分。
主要是我确定学校比较晚,专业课复习的不到位。
因为专业课考四本书,我只看了两本,而且只看了一遍半,就去考试了,所以专业课方面欠缺的比较多。
凯程徐老师:所以二战的时候就想着要全力以赴学习专业课了。
凯程学员潘sy:对,因为经过一战已经看过试卷了,觉得贸大还是比较注重专业基础的。
感觉如果自己再战一年肯定能考上,然后就考了。
凯程徐老师:要的就是这种信心。
凯程学员潘sy:对,如果没有这种决心,二战是坚持不下去的。
2015年考研: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过来人考研总结应同学邀请,来写一下考研路上的一些琐事。
大一语文课上最后一篇随笔作业交上去后,再也没有提笔写过东西,所以你且当我在碎碎念,你若觉得对你有所帮助,那对我来讲便是莫大的荣幸了。
为什么报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好考!我也想过考211、985,数学实在拖后腿,以初考、补考连续挂掉,以至重修都勉强过关的渣成绩,实在没有多充足的信心呀。
而上外贸(以区别与对外经贸大学的外贸)基本上年年录取分数线都是国家线,也就是讲过了国家线,基本上都能录取,所以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讲,还是比较好考的。
不过自学校更名以来,希望调剂到上外贸的学生,明显增多。
注意,这里讲的是希望调剂,并不是一志愿报考的学生。
虽然是piapia的打自己学校的脸,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打自己脸的气度的,别人想打的话,最好不要哦。
2.老师!本人生**烂漫,随遇而安不受拘,俗称懒、自制力差。
大学三年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老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相安无事。
突然,出来了一个被称为“老巫婆”的女人---王如燕,此人对学生极其严格,上课连连发问,问的你昏头转向,以至对自己发出悔不当初的感慨。
从此课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课后搞清楚成了我的一个新习惯。
后来发现王如燕老师就是审计专业研究生导师,有个人管着,对我这个性格的人来讲,一大幸事呀。
3.我女朋友在这里。
上外贸很差么?作为外贸的学生,我很想劈头盖脸的对那些批评外贸的人,一顿piapiapia。
但是人家说的确实是实情,外贸确实不如很多的211、985高校。
外贸也确实有很多槽点:每年学长学姐必对学弟学妹讲起的600万、蓝色的翔、蛋碎一地、菊花石、山寨华尔街铜牛、思源湖畔的沉船,甚至是传说中诺亚方舟的开关的锚。
但是这些都是外贸人的回忆,当然,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那个学校不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回忆呢。
不要因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仅仅是一张纸,就对学校失望,以后你会发现有更多让你失望的地方,如果你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名校情节上,至少在我们这些学生努力将自己的学校的口碑打造成名校一般的口碑之前。
上外考研经验今年我考英语语言文学,初试总分398,技术分280.8。
虽然高分云集,但如果09年的同学觉得我的分享还有些许价值,请不要吝啬你的时间来看一下我的罗唆吧。
8月9月――看新编英语教程四本书,有的同学是不看的,我当时觉得既然找不到更好的,那就看他们吧,因为我本科也是学的这套教材,所以看起来也觉的亲切喜爱。
其他实在厌恶这套老教材的同学可以另则自己钟情的,反正都是练综合能力。
不过本人对那些仍犹豫和迷惘的同学强烈建议:这套教材真的不错,都是名家名篇,而且都是较抽象的哲理性文章,接近于上外的出题偏好,而且这套教材在上外,北外,还有偶学校一直在用,十多年了,他没有华美的封面,没有浮躁的内容,点点滴滴勤勤恳恳的帮助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当时看的很认真的,都把里面的单词用牛津高阶查了,还做了笔记,收获很大,其实这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GRE词汇,但这样记充满了乐趣,丝毫没有折磨之感。
――看张培基两本翻译书。
到这个时候我是第二遍看了,前面路路续续看了一遍,不过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而这一次要认真的翻过去,反正自己对自己负责,这次考试是为自己可不是为老师,所以还是别把自己忽悠了,认真的看,认真的翻。
――看西班牙语一二册。
我基本把所有的文章都做了笔记。
10月――把新编英语教程的笔记背了一遍。
听起来听恐怖,呵呵。
――把西班牙语的笔记也背了一遍。
11月――做综合能力真题,哪里不足赶紧补。
我针对完型拿人事部的考试题练;针对阅读拿八级阅读和GRE练,切记只要练GRE 里面社科性的文章即可,不需要练那种专业性很强的,不然你会很郁闷,但又没用,上外即使选GRE阅读来考,也是那种比较简单的,所以不用怕的;针对作文,我拿GRE作文练,耐心的练,因为其实复试时的一道称之为谚语的口试题就是一句类似GRE作文题中抽象地那一类,象今年的The imagination is not to be divorced with the reality. 累似的话可以在GRE作文题中找到,所以看看还是很合算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方向考研经验分享写在前面:上外是一个很公平的院校,不会问你的本科出身是哪里,不管你之前的学习成绩如何,只看你的专业水平,不过在这里告诉大家,上外的英语语言文学没那么容易考的,还是要好好准备,专四专八的水平是要达到,才有希望备考该专业。
不要相信有捷径,别人口中的捷径,也是人家付出了200%的努力换来的。
越努力越幸运,是没有错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现在竞争太大,就是要逼自己一把。
现在研究生那么多,竞争力还是你的那点专业知识。
上外的毕业生,肯定会占据一定优势的。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上外是一个很公平的院校,不会问你的本科出身是哪里,不管你之前的学习成绩如何,只看你的专业水平,不过在这里告诉大家,上外的英语语言文学没那么容易考的,还是要好好准备,专四专八的水平是要达到,才有希望备考该专业。
不要相信有捷径,别人口中的捷径,也是人家付出了200%的努力换来的。
越努力越幸运,是没有错的。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现在竞争太大,就是要逼自己一把。
现在研究生那么多,竞争力还是你的那点专业知识。
上外的毕业生,肯定会占据一定优势的。
考研政治:政治的复习,不用重点,但是也不可忽略,过国家线即可,政治大家复习用的资料都是相同的,比如《红宝书》、《一千题》、《风中劲草》、《肖秀荣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等,内容有的地方是相通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虽然政治分数占比不大,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暑假开始进行复习,毕竟很多知识点是要花时间背诵的,如果自己找不到复习重点,暑假报班是最合适的时间,因为暑假是大家复习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充分利用。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考研二外法语英语语言文学是要考二外的,如果之前没有学过第二外语的同学,建议选择法语,相对其他语种来说,单词语法什么的比较好理解,语法会稍微细致一点,法语试题会稍微简单,并且比较易学,部分同学参考的是《简明。
第一年:我本科学的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所以考研也选的它,本来也想报金融,但感觉那种工作不太适合我这种人呵呵,所以还是选了老本行。
我是二进宫的,本来没有考研的打算,准备出国,可惜鸡和托的分数不是太高,而且GPA也不太乐观,竞争力不大,最关键的是费用还是太高了,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
于是想到了另一条路:考研!这时候已经快放暑假了,和同学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报贸大,当时完全是个门外汉,只知道学校很好,对其它也没有了解太多的情况。
接着暑假就买了本数学的指南看,专业书没买,同学暑假有去北京新庠序学英语数学的,捎给我时已经是开学了。
等到真学起来才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数学放了好长时间了,完全靠自己死啃,效率特别低,看一会就很浮躁,想玩。
而且在家学习有太多的诱惑,网络,电视,打球,游泳什么的,学了没多少,身体倒锻炼的不错呵呵。
每天真正能学进去的时间也就三个多小时吧,于是一个暑假我才把数学指南看了一遍半,其他的什么也没动。
回到学校问了几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我差不多,感觉很平衡。
但当看到同学捎的专业书时就感觉有点头大,不是一般的厚,是相当的厚啊。
好在贸易实务还学过,但老师也就是讲了一半就期末考了,还是要从头学。
于是和同学在外面的租的房子学。
但是还得去上课,因为是会点名记过的,如果累计三次就不给毕业证,学位证云云,没办法大家都去,其实也没有几个听的,都是各忙各的,看闲书的,睡觉的,吃东西的,发信息的,聊天的,好不热闹,有点初中的感觉。
所以实际能学的时间并不多,而且同学之间又经常吃饭啊,唱歌啊,打球什么的,所以总是把今天的进度拖到明天,明天的拖到后天,就这样一天天的累积让人感到考研真是痛苦!我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专业看了一遍,而且只是避重就轻,太难的就放过去了,但等到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以前背的东西全忘记了,这时已经是11月份了,中间我也捎带看又看了两遍半指南,但印象也不是很深刻,此时才开始有点真的慌了。
政治,英语到目前也还没看,英语倒没什么,政治也觉得不难,所以我11月开始时加进了政治,先看书,后做选择,问答只是看答案不写,12月的时候才开始看英语,做了献哥(不是宪哥呵呵)的几套题,感觉有点难,考试虫还可以。
接着昨天的来吧,感谢版主加精哈~初试完事之后还在学校待了两周左右把大四上学期落的一些东西补完,就回家了。
最长的假期。
实际上是,精神上也是。
记得出成绩那天看到自己的分数,第一反应是:肯定过国家线了。
没办法,楼主向来自信心不足,稍微给点甜头就能满足了。
与自己的估分相比,总分基本一致,但英语和政治比自己估的低,数学和815比自己估的高。
数学由于之前没系统性练过,到考场上本身就紧张,之后第一天和极限相关自己也不太会,然后就感觉脑袋瞬间真空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也不会了。
之后心一横打算破罐子破摔了东西才慢慢回来了一些。
而815由于看到名词解释自己都会小激动了一把,把自己知道的全写上去了,花的时间有点长,最后时间比较紧,计算题有1-2道题的最后一问第一反应没反应过来,就没做,而且有一道题做完了才反应过来把数量和价格弄反了,然后又重做的,耽误了不少时间,论述如果没记错,一道和垄断有关,一道是GDP相关的。
垄断的还好,看了几遍,但也有一问不会,GDP之前从来没把它当成重点过,就只能凭自己扫过几眼的印象自己拼了。
结果论述写的还没名解多。
一共12页答题纸,我写了11页。
论述只有1页多一点,名解一页半。
所以,虽然很敬佩考高分的大神们,但比较一下他们做得比自己多多了,自己对这个结果还是知足的。
告诉老爸老妈以后,也都还比较欣慰。
之后才开始考虑能不能进复试的问题。
和之前几年比较,按14、13年的复试线,能进;如果是12、11年的,就不行了。
之后2月末开学了,由于开学一礼拜以后就有2科缓考,就回学校了。
在家向来没状态。
然后就一个劲儿的纠结,直到国家线出来,复试线也出来了,看到365的复试线,才稍微松了口气。
复试线出来之后,内心五味杂陈。
既开心自己进了复试,又沮丧自己只比复试线高不到10分,复试随时有被耍刷下来的可能。
人心就是不足,没过复试线的时候只希望进复试,过了复试线又希望自己能比复试线高好多。
但楼主其实也想过,楼主本身焦虑症晚期,即使考400+,也还是会担心复试那万分之几的几率自己发挥失常被刷下来,所以也就这么地了。
上外国际贸易专业介绍•上外国际贸易学专业隶属于上外应用经济学学科点,该学科点始建于1998年,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七批同类硕士授予单位。
那么该学科点下属的国际贸易学专业是国内语言类高校最早的经济学硕士授予单位之一。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本学科点已确立的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专业有5各研究方向,分别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市场营销、商务交流与日本经济。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方向侧重培养“智囊型”人才,主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交往中面临的政策与法律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侧重培养“学者型”人才,主要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集团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以及中国在所加入的区域经济体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国际市场营销方向侧重培养实务型人才,主要研究中外企业在跨国、跨文化经营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商务交流与日本经济是两个特色方向,主要针对具有较高英语或日语水平的学生。
上外国际贸易专业报录比报录比大约是6比1,每6个人录取1个人初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三、经济学(自命题)报考年份全国报考人数全国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录取录取总数1564106:15151451105:15151388166:101612104167:117244上外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题型及考察要点考察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择、简答、计算、证明和论述题•考查要点: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市场供求理论及应用,弹性理论及应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应用(消费者均衡,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及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市场的博弈分析方法),公共产品、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应用。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的主要经济指标(GDP,CPI,失业率);长期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菲利普斯曲线);货币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的 IS-LM 模型、AD-AS 模型及政策应用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及政策分析;消费理论、企业投资理论(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2020-202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TI考研经验分享一.择校和专业首先选的城市,想来上海,之前一战考的某985,二战想更稳一些,所以连211都没考虑,而且上外贸的名声也不错。
自己本专业就是英语,商务方向,感觉和这个学校更契合。
复习时间大概是从十月底辞职,十一月初开始。
但是其中陆陆续续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也耽误了很多时间,比如去考了二笔,耽误了三四天,拔牙出血在床上瘫了五六天,所以复习不在于时间长短,更重要的是安排时间和制定计划。
然后说一下2019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情况,主要是笔译,口译一直都是十个。
计划招生60人,往年都是1:1.8进复试,今年突然缩成1.2,所以第一批复试只有72人,分数线是379。
4月2号上外贸通知第二批复试,来自外应等其他专业的名额。
只去了17个人,分数线373,。
最后总录取81人。
二.各科复习(一)基础英语基础英语里面,20个选择题,一个一分,这个不太好拿分,专八我是背的如鱼得水,但是不认识的单词还有很多,就那种一回也没见过的感觉,感觉有点像GRE,背完专八之后反正要尽可能扩大词汇,可以背GRE和托福词汇。
阅读也是20t,一个一分,类型其实和星火华研那个专八阅读都不太像,有点像专八真题,不太长,也不难,生词很少,有一篇生词很多,感觉要托福词汇,有小行星之类的,有点专业,但是上外贸的题目很怪,就是那种你全部看得懂但是选不出来的,选项答案在文中很难直接找出来,有点凭运气那种,我个人觉得不要在阅读上费很多时间,每天两篇保持手感就行了,单选和阅读都是把重点放在词汇上面。
然后是改错,分值开始高了,一个两分,这个其实没什么窍门,就是多做题,做的多了就知道技巧了,冲击波星火华研,各种改错都可以买,记得拿一个本子写那种错的或者做对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的题目,后面就可以只复习这个本子,非常好用。
最重要的是作文,分值很高,四十,上外贸往年这一块都非常高,五颗星重视。
可以买一本《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精品范文100篇》就行了,分不同类型,甚至挑几篇背一下也很好。
2015年考研: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过来人考研总结应同学邀请,来写一下考研路上的一些琐事。
大一语文课上最后一篇随笔作业交上去后,再也没有提笔写过东西,所以你且当我在碎碎念,你若觉得对你有所帮助,那对我来讲便是莫大的荣幸了。
为什么报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1.好考!我也想过考211、985,数学实在拖后腿,以初考、补考连续挂掉,以至重修都勉强过关的渣成绩,实在没有多充足的信心呀。
而上外贸(以区别与对外经贸大学的外贸)基本上年年录取分数线都是国家线,也就是讲过了国家线,基本上都能录取,所以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讲,还是比较好考的。
不过自学校更名以来,希望调剂到上外贸的学生,明显增多。
注意,这里讲的是希望调剂,并不是一志愿报考的学生。
虽然是piapia的打自己学校的脸,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打自己脸的气度的,别人想打的话,最好不要哦。
2.老师!本人生**烂漫,随遇而安不受拘,俗称懒、自制力差。
大学三年浑浑噩噩,混吃等死,老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相安无事。
突然,出来了一个被称为“老巫婆”的女人---王如燕,此人对学生极其严格,上课连连发问,问的你昏头转向,以至对自己发出悔不当初的感慨。
从此课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课后搞清楚成了我的一个新习惯。
后来发现王如燕老师就是审计专业研究生导师,有个人管着,对我这个性格的人来讲,一大幸事呀。
3.我女朋友在这里。
上外贸很差么?作为外贸的学生,我很想劈头盖脸的对那些批评外贸的人,一顿piapiapia。
但是人家说的确实是实情,外贸确实不如很多的211、985高校。
外贸也确实有很多槽点:每年学长学姐必对学弟学妹讲起的600万、蓝色的翔、蛋碎一地、菊花石、山寨华尔街铜牛、思源湖畔的沉船,甚至是传说中诺亚方舟的开关的锚。
但是这些都是外贸人的回忆,当然,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那个学校不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回忆呢。
不要因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仅仅是一张纸,就对学校失望,以后你会发现有更多让你失望的地方,如果你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名校情节上,至少在我们这些学生努力将自己的学校的口碑打造成名校一般的口碑之前。
啰嗦这么多,其实都没有反驳外贸很差。
外贸真的很差么,我不这么认为。
原因有很多,例如,学校在更新设备,学校在引进优秀的教师等等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很主观的原因,毕竟这里有我青春的回忆。
唯一一点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的,而且大家公认的,是外贸的发展很快,外贸的发展是依托上海经济的发展的,上海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
只要中国还在发展,上海还在发展,外贸就会不断发展变强。
原因很简单,外贸的学生大多数都留在了上海。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口碑形成的根源,就业于上海的外贸学生,实在一个更具自由性和竞争性的环境下成长的。
外贸的发展继而吸引更多优质的生源。
这样的良性循环,才是学生和学校双赢的根源。
与其讲,我相信外贸的未来,不如讲,我相信现在的努力。
所以,外贸差么?这个问题,还是要留给未来的我们回答。
我是怎么复习的?终于进入正题,正题的内容会很短。
我复习时的状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考研计划一直有,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尤其是高数,直到考研初试前夕,我才刚刚把复习全书看完,真题卷完全没有做到实战测试,可想而知,我的数学完全是一塌糊涂。
到现在看来,我的数学能过国家线,也是纯属侥幸。
我现在都在想,其实我在地铁车站里,给那个乞丐1块钱的行为,感动了老天爷。
嗯,一定是这样的。
所以我要表达的是,千万不要学我呀。
我能传播哪些正能量呢?细细想了一下,除了复习时过于懒惰,这一点完全不可取之外。
我还是可以想出一两点建议,给各位看官的。
首先,不要对自己的考研决定产生怀疑。
我无法明确考上研究生的机会成本,也无法明确为考上研究生的机会成本。
但我非常确定,因为对自己的考研决定产生怀疑,而由于整日忧心忡忡,以至影响复习,没有考上的机会成本绝对是最大的。
其次,结束一个人的状态。
你可以和研友一起备考,你也可以让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或者好基友监督你,甚至你也可以在一群考研人中复习看书,这都无所谓。
你唯一不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情处于一个人的状态,你可以是一个人奋战,但你绝对不能在心态上情绪上保持一个人的状态,那种情况下,你会胡思乱想,你会变得深邃而白痴。
我有没有一些绝对的干货呢?想了一下,以下的内容应该对考上外贸,审计、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考生,比较有帮助。
专业课内容:2014年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参考书目1、《管理学》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2版或第13版(这里选择13版,外贸本科生教材是13版的)2、《管理学——案例、题库、课件(第二版)》徐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审计、会计和财务管理所考的专业课内容,基本上都是徐波老师编著的案例后面的知识点提示里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一定要熟背。
2.如果你对管理学的了解不够系统的话,可以自己总结一下,课本上每章前面的本章需要了解的内容,以及每章后面的名词的意思。
3.强烈建议,按照<管理学>课本上,每章都会给出的管理学逻辑图,来理解管理学的内容。
希望会对大家有点帮助,罗嗦了这么多,应该也可以向同学交差了。
祝考研顺利。
考研经验:晚起鸟也有春天:人大产业经济学摘要:本文作者复习的时间比较晚,但她通过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最终她以414分的成绩考入人大,希望她的经历给大家带来鼓舞。
▶自我简介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基本信息。
我本科就读于帝都一所211财经类院校,貌似很好猜,研究生报考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
录取结果已出,我的初试总分414,其中数学147,专业课802经济学129,英语73,政治65。
这篇帖子主要说说我的考研心得,最后也有一点经验分享。
回首看看过去的一年,时间真的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
如今想要写点什么,我好像突然化身白云大妈,“词”起“笔”伏,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既然这样,我就从题目开始,慢慢说说我的考研路。
一.晚起鸟养成计划(大家请勿模仿)话说那是2011年的秋天,虽然有些遥远,大学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班主任曾这样跟我们说:“同学们啊,现在你们已经进入了大学,是时候为以后做打算了。
大学毕业后,你们不外乎这么几条路:考研、出国、就业、公务员。
你们要早些计划,早些安排!”班主任的话让同学们群情激昂,我也在那时下定决心选择继续深造读研的道路。
这哪里是晚起鸟,分明就是早起的鸟儿啊!可问题是,决心就只是决心,直到2014年的第一个学期,我才开始在考研路上徐徐迈步。
然而,这只是晚起鸟养成的第一步。
接下来需要的就是绝不早开始复习的果敢和拖延症晚期诊断书了。
这些特质从我的日程表中可见一斑。
2014年3月至4月,通过在校园各处接到考研辅导机构的传单,出没于各种考验辅导讲座,我成功获得技能“对考研略知一二”。
我知道了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考研科目有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
我整理出一份适合早起鸟们的日程安排,购买了一套丝毫没有用到的基础练习题。
我心里对即将开始的复习生活产生憧憬。
2014年5月,我从学姐处购得习题、教材、单词书、复习方法若干。
我听从身为考研辅导机构代理的学姐的经验,排除报班复习之路,并和小伙伴探讨各自关于考研的了解。
我持续着对即将开始的复习生活的憧憬。
2014年6月,我准备各科期末考试,依旧保持对即将开始的复习生活的憧憬。
2014年7月至8月,我凭莫名的冲动回家休养生息,并终于成功成为了晚起鸟大军中的一员。
二.未能早起,只能快飞浑浑噩噩的暑期生活让我刻骨铭心地懂得了什么是自作自受。
9月开学季,我终于返校。
我幸而找到了一个一同复习的小伙伴,开始了已憧憬数月的复习生活。
万事开头难。
刚刚开始复习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知从何处着手。
我掰着手指细细算着日子,规划将以何种节奏过完接下来的几个月。
作为晚起鸟,我的压力来自各个方面,而最大的压力自然就是时间。
记得那时候,我也曾向其他考研的同学打探复习进度。
于是在图书馆、开水房、小路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我:“你政治看的怎么样了呀?”A:“大纲解析才刚刚看完一遍,你呢?”我:“……”我:“亲爱的,你数学看得怎么样啦?”B:“也就是过了一遍而已啦,现在要是还没看完一遍不就完了?”我:“……是呀是呀……”时间不等人,为了不辜负时光,我和小伙伴毅然选择了和图书馆每日相伴。
我们每天的生活从早饭后排队进入图书馆开始,结束于闭馆时些许凄婉的“回家”曲调。
生活有一点单调,但是晚起鸟绝对没有机会感到厌倦!我和小伙伴每日埋头奋斗,吃饭的时候我们会交流复习中的疑点,回宿舍的路上我们会互相提问,这也算是一点点调剂。
复习的时间过得飞快,每天固定的轨迹不断牵扯着我向前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路的尽头。
带着晚起鸟最基本的觉悟,我直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甚至是考试第一天的晚上,我都在图书馆奋战。
因为每一秒都有可能变为决胜的关键。
三.待到春花烂漫时考研结束,重头戏才刚刚到来,那就是——等成绩!说实话,等成绩的期间,我的内心每天都十分忐忑焦躁,完全没有心思提早准备复试。
为了以防万一,我在假期找了一份实习,一边工作一边焦急等待。
没想到的是,结果出来的瞬间,我的心情竟然是平静的。
我想,大多数的考研人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庆幸的是,初试成绩要好于我之前的预估。
接下来我就是按部就班地准备复试,返校,复试,并等来了最终的录取通知。
回顾考研路,从开始的迷茫无措到如今的喜得捷报,仿佛一场梦,或许可以总结为考研晚起鸟的逆袭吧。
有人说,选择了考研就必须风雨兼程,没错。
对我来说,这可以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概括,坚持。
说起来这有点像尝过百遍的心灵鸡汤,但我觉得,这是对每个考研人来说最重要的品质。
如今又是新的一年考研季,下一批考研人在奋斗了,你们要加油。
当然,作为负责的学姐,我还是想告诉你,你的复习生活最好从避免成为一只掉队的晚起鸟开始。
▶考研复习经验一、数学由于我的确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所以我放弃了通读教材而是直接从全书看起。
但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其实教材是有必要看的,课后题也要过。
全书有些题的难度比真题略高,我做全书的方法就是:基础题、类型题我一定要搞懂;难度特别大的题目,我一定要看懂答案。
最好在看过很多次以后,我能够熟悉思路,自己解出来。
习题方面,我选择的是《基础过关660题》。
我觉得这本习题对打基础挺有用的,特别是刚开始复习时。
因为我全书过得很快,我高数的很多概念是有些含糊不清的。
这本习题的很多题目会针对这些概念进行反复练习,比较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全部过完一遍以后,我就开始做了一些成套的习题,但是真题我都是留到最后一个月才做的。
其实我觉得,你要复习的比较充分以后再做真题,不然题就浪费了。
做成套的习题的时候,你一定要计时,要注意自己的时间分配。
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你在限定时间里做不完,但是慢慢地你就会熟悉,就会提速。
这些你不能考试的时候再做,一定要提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