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最新)
- 格式:docx
- 大小:31.89 KB
- 文档页数:11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一、汽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1.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法规
(1)安全意识:了解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安全意识,注意安全驾驶。
(2)交通安全法规:驾驶之前应当清楚违法行为的界定、相关处罚和新发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等。
2.驾驶基础知识
(1)洗车、润滑及维修知识:如何有效维护汽车,保持汽车正常运行。
(2)发动机系统基本知识:引擎的结构原理、发动机内部工作原理与检查;冷却系统、供油系统、排气系统及电子气门控制系统等汽车系统部件有关知识。
(3)电气系统基本知识:电气系统原理与检查、电子火花塞、发电机、蓄电池和起动机等。
(4)波箱及转向系统操作知识:熟练使用汽车操纵系统,判断换挡、行驶、变向的正确操作方式。
(5)轮胎、制动器:汽车轮胎的类型、作用、维修保养;制动技术,正确使用制动器,提高驾驶安全性。
3.实践操作培训
(1)起步、变道、停车操作能力;
(2)急刹车、逆行能力;
(3)驾驶路况适应能力;
(4)夜间行车以及遇到恶劣气候、复杂路段的应对能力等。
四、总结及考核
1.对学员的学习进度进行总结,确定学员的训练成绩;
2.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安全理论、驾驶知识等)和实践考(车辆操作能力);
3.给予学员学习成绩等级,按照级别奖励学员,以此激励学员学习。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一、引言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活动,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制定的。
本大纲明确了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为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提供教学指导,为学员提供学习参考。
二、培训目标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安全、文明、合法驾驶技能的驾驶员。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驾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驾驶规范,提高驾驶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训任务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任务包括:1. 培养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使其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驾驶习惯。
2. 培训学员掌握机动车驾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车辆操控、驾驶技巧、应急处理等。
3. 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提高其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驾驶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培训学员了解机动车维护保养知识,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培训内容机动车驾驶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1. 理论教学包括:(1)交通法规知识:学习交通法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等相关知识。
(2)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安全驾驶、安全行车、安全行车规则等相关知识。
(3)车辆基本知识:学习车辆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驾驶操作等相关知识。
(4)道路驾驶知识:学习道路类型、交通流量、驾驶技巧和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
2. 实际操作包括:(1)基础驾驶操作:学习车辆的启动、停车、换挡、转向、制动等基本操作。
(2)场地驾驶训练:学习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等场地驾驶技能。
(3)道路驾驶训练:学习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不同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能。
(4)应急处理训练:学习车辆故障处理、事故处理、紧急避险等应急处理技能。
五、教学方法机动车驾驶培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
1. 理论教学: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学员的思维,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项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大纲目的、意义,教学日志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分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日志的填写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大纲培训学时规定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计算机,演示教学场所:理论教室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1、目的: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2、意义:机动车驾驶培训工作,以“安全第一、珍爱生命”为准则,注重培养驾驶员树立安全意识,规范驾驶和文明行车;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驾驶员素质”为目标。
注重培训内容和实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节约资源,提高培训效率,以案例和情景教学为手段。
提高培训效果,着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
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分类:⑴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⑵道路客货运输驾驶从业资格教学大纲⑶教学日志4、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按车型分七大类,十二个车型特点:教学大纲按计时制要求和培训阶段性特点,分阶段教学,分阶段把关,注重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实施目标化教学。
按计时制培训:理论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每个学时按时间60分钟计算学时安排:C1、C2总学时:86个学时B2总学时:96个学时A1、B1总学时:96个学时、A2总学时:90个学时D、E、F总学时:53个学时道路客货运输:42个学时教学日志:教学日志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培训车型和学时,培训机构名称,学员姓名,要求,记录,核实,特殊标注教学时教学日志由教练员填写每次教学完成后,必须经学员本人签字确认教学日志存入学员的毕业档案、。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案
教学项目:加速踏板识别和操作要领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加速踏板的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加速踏板的功能
2.正确的踩踏方法
3.加速踏板踏法和回位要领
4.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加速踏板踏下和松抬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教学要求:1.遵守操作规程;
2.遵守训练场安全规定,熟记操作要领;
3.克服紧张情绪,胆大心细;
加速踏板(俗称油门)
一、加速踏板的功能
调节油量,改变转速,踏下转速提高,抬起回位转速降低,以使控制车速。
二、正确的踩踏位置
操作时右脚跟靠在驾驶室地板上为支点,前脚掌放上去与踏板平齐。
三、加速踏板踏法和回位要领
利用前脚掌的力轻踏加速踏板,用踝关节的伸曲使踏板放松或踏下;踏时用力要柔和,做到轻踏缓抬,尽量不要抖
动。
四、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
快踏、快放、连续抖动
组织练习:
同学们;刚才我们讲解了加速踏板的识别和操作要领,下面我们采用流水作业方法练习。
小结讲评:刚才我们进行了加速踏板的操作练习,大家掌握动作要领比较快,练习认真,个别学员踩踏时过猛,抬起时过慢,望大家以后认真练习。
谢谢大家;
授课人:。
引言:《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是机动车驾驶培训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旨在统一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驾驶技能和交通安全意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相关政策。
概述:新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基于对当前交通安全形势的分析和问题的归纳总结,在原有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其主要目标是加强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推动提高整个社会的交通文明水平。
正文内容:大点1:教学目标的明确小点1:新版大纲明确了培训教学的主要目标,即培养学员掌握基本的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知识,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
小点2:针对不同驾驶类别,大纲明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小点3:大纲还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指标的规定,以便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
大点2:教学内容的细化小点1:新版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划分,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小点2:大纲明确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如车辆结构、交通法规等,以及实际驾驶操作技能的教学内容,如起步、变道、超车等。
小点3:针对不同的驾驶类别,大纲还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如货车驾驶和客车驾驶等。
大点3:教学方法的改进小点1:新版大纲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小点2:大纲明确了理论教学和实际驾驶操作的比例和安排,以确保学员能够平衡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小点3:大纲还提出了使用模拟器和虚拟驾驶训练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点4:教育教材的更新小点1:新版大纲对教育教材进行了更新和调整,结合最新的交通法规和驾驶技术,以保证教材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小点2:大纲强调使用多媒体教材和互联网资源,以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学习资源。
小点3:大纲还规定了教育教材的评审和监测机制,确保教材质量和教学效果。
大点5:培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小点1:新版大纲对培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进行了规定,强调了教学机构和教练员的责任和义务。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
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四、其他1.驾培机构应根据本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倡导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内容学时 A1、B1A2A3B2C1C2C3C4、D、E、FC5总学时82881xx8626050386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101014121212121012基础和场地驾驶364053541614141016道路驾驶20223332242416102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161620xx108810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
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引言概述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二)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而设计的培训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培训目的、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评估和培训规范五个大点阐述该大纲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一、培训目的1.制订大纲目的:梳理教学内容、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培训质量。
2.提高驾驶技能:通过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驾驶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
3.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和责任感。
二、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相关理论知识。
a.交通法规:详细阐述交通法规的规定和意义,加深学员对交通法规的理解和遵守。
b.驾驶技巧:介绍各种常见驾驶技巧,包括转向、刹车、起步、倒车等。
c.安全常识:讲解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实践训练:通过实际驾驶操作,让学员亲身体验和掌握驾驶技能。
a.基础训练:从简单的驾驶动作开始,逐步提高难度,使学员逐步掌握技能。
b.考核训练:设立考核项目,对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综合评估。
三、培训内容1.交通法规知识a.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手势信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b.驾驶证和行驶证的申请、考取和使用规定。
2.驾驶技术训练a.起步和停车技巧:合理操作离合器、刹车和油门,掌握起步和停车的技巧。
b.转向技巧:正确使用方向盘和转向灯,灵活转弯和转向。
c.超车和变道技巧:选择合适的时机和位置进行超车和变道。
d.高速公路驾驶技巧:掌握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车道选择和超车规则。
e.夜间和恶劣天气驾驶技巧:应对夜间和恶劣天气的驾驶挑战,提高安全性。
3.交通事故处理和急救知识a.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b.基本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4.驾驶心理和安全意识培养a.驾驶心理调适:帮助学员理解驾驶心理在驾驶安全中的重要性,提高心理素质。
b.危险意识和危险预判:培养学员对潜在危险的敏感和预判能力。
c.驾驶安全常识: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事故预防知识等。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然而,与此同时,机动车事故也日益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一、背景介绍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是指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培养合格的驾驶员,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该大纲是驾驶培训机构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培养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1. 交通法规知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首先要求学员掌握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
这包括了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
学员必须了解并熟记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熟悉各种交通信号的指示意义,并且能够在实际驾驶中正确运用。
2. 驾驶技术驾驶技术是机动车驾驶培训的核心内容。
学员需要学习车辆的操作技巧,如起步、变速、刹车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转向、超车、会车、掉头等常见驾驶技术。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学员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驾驶技术水平。
3. 安全意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还要求学员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学员需要了解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学会正确识别和应对各种交通危险。
此外,还需要学习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保持车辆安全距离等安全驾驶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要求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员需要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掌握交通法规知识和驾驶技术。
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驾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2. 实际操作训练实际操作训练是机动车驾驶培训的重要环节。
学员需要通过模拟训练和实地驾驶训练,掌握车辆的操作技巧和驾驶技术。
实际操作训练可以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驾驶技能。
3. 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机动车驾驶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员需要通过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等方式,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
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
车型
学时安排表
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
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
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四、其他
1.驾培机构应根据本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倡导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轮式自行机械车(M)、无轨电车(N)、有轨电车(P)三种准驾车型的培训教学大纲,由各省根据需要和地方特点自行制定,并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3.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4.大型客货车驾驶员职业教育,参考本大纲,按有关规定另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五、培训教学大纲
随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