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整理版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15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课程考试题库第一章教育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的是()A法定条件B法律关系C行为准则D法律后果答案:B2、下列有关教育法和教育政策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机关和约束力相同B实施方式相同C规范和稳定程度不同D表现形式相同答案:C3、下列不能体现教育法具有法律后果的特殊性这个特点的是( )A注重保护受教育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学生B对特殊个体不追究其法律责任C注重保护教师的特殊职业权利D注重维护学校、幼儿园的正当权益答案:B4、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在哪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A.1991B.1995C.1992D.1998答案:B5、我国的教育单行法律属于一般法律(即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根据现行宪法第67条的规定,一般由( )制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案:D6、由于制定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不同,它们所制定的教育法就具有不同的效力,按照效力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B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基本法律C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D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基本法律答案: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教育单行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D政府教育规章的制定机关似乎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答案:C8、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同时这三个要素之间还要具有条件关系。
它们的基本公式可表述为()。
A“虽然……但是……则……B“如果……则……否则……”C不但……而且……否则……D不仅……且……则……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E有一定的学生数量答案:ABCD2、下列有关依法治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1篇一、儿童权利保障法1.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
”2. 法律分析(1)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确保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保障儿童的发展权: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为儿童提供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保障儿童的受保护权: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加强对儿童的保护,防止儿童受到伤害。
(4)保障儿童的参与权: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尊重儿童的意愿,鼓励儿童参与活动,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5)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教育法1.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法律分析(1)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儿童。
(2)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关注儿童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
(3)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儿童。
三、教师法1.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幼儿园、托儿所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身心健康。
”2. 法律分析(1)教育教学能力: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教师应当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能够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
(2)职业道德:学前教育法律规定,幼儿园、托儿所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爱儿童,尊重儿童,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整理后-答案-新全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试题及答案1.教育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C)。
A.国家强制力B.教育行为准则C.权利和义务的规定D.教育活动规范2.教育法律规范由(A)保证实施。
A.国家强制力B.行政管理措施C.人们的守法意识D.社会的良好风气3.教育法律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尊重平等、真正有利于发挥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表明了教育法律具有(D)。
A.权利的主动性B.内容的单一性C.对象的特定性D.人文性4.教育政策的权威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它的(B)。
A.稳定性B.实用性C.系统性D.目的性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是由宪法第(A)条规定的。
A.XXX6.我国教育基本法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我国重要的且数量很大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渊源是(B)。
A.宪法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规章8.违反教育法最主要的法律责任是(B)。
A.违法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民事法律责任D..刑事法律责任9.根据相关法律划定,下列行动不该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有(B)。
A.侵占、破坏幼儿园园地、房屋和设备B.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C.侮辱、殴打幼儿、教师D.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10.教育法规的特点是(ABCDE)A.遵循教育自身特有的规律与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B.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C.准绳性与灵活性相结合D.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E.立法自主与择优借鉴相结合11.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区分是(ABE)A.制定主体不同B.执行方式不同C.稳定性不同D.功能不同E.效力等级不同12.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ABCDE)。
A.宪法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教育法规E.教育行政规章13.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有(CDE)。
学前教育的教育法律法规学前教育是指对三至六岁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体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为了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来规范学前教育的运行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的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我国的相关法规以及国际上的一些典型法律法规。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它对学前教育进行了明确规定。
教育法规定,国家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此外,教育法还明确了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2. 幼儿园管理办法我国的幼儿园管理办法是专门针对幼儿园进行的管理法规。
该办法规定了幼儿园的划分、审批、运行、教职工待遇、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幼儿园管理办法还对校舍设施、卫生保健、安全防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以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与健康。
3. 学前教育教师资格条例学前教育教师资格条例是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评价进行规范的法规。
根据该条例,学前教育教师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和教育经历要求,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和评价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这个规定保证了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二、国际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1.美国《教育改革和责任法案》美国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相当完善,其中尤以《教育改革和责任法案》最具代表性。
该法案明确规定了公立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核查机制,并为家庭低收入儿童提供免费或补贴的学前教育服务。
这一法案通过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和改革,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2. 澳大利亚《全国学前教育法》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主要依据于《全国学前教育法》。
该法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目标、范围和标准,并规定所有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机构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
此外,《全国学前教育法》还规定了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前教育的目的是()。
A. 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B.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C. 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D. 以上全是答案:D2. 《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必须符合()的要求。
A.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B.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C. 卫生健康部门D.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答案:A3.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应当具备()的资格。
A. 幼儿教育专业背景B. 相应的教师资格C. 丰富的教学经验D. 以上全是答案:B4.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每天为儿童安排不少于()的户外活动时间。
A. 半小时B. 一小时C. 两小时D. 三小时答案:C5. 学前教育机构在招生时,不得有()的行为。
A. 收取报名费B. 收取赞助费C. 进行能力测试D. 以上全是答案:B二、判断题1.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自行设定收费标准,不受政府相关部门监管。
(错)2. 幼儿园教师应当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对)3. 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为儿童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
(对)4. 幼儿园可以拒绝接收有残疾的儿童入学。
(错)5.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对)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
答: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儿童入学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应当如何保障儿童的安全?答: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器材,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儿童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
3. 学前教育机构在招生时应注意哪些法律法规的要求?答:学前教育机构在招生时应注意不得歧视任何儿童,不得进行能力测试或以其他任何形式筛选儿童,应保证招生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并遵守相关的收费标准和程序。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典型案例【案例1】幼童误吞枣核成植物人枣核来源无法确认幼儿园被判部分赔偿2006年7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某幼儿园赔偿原告徐湛医疗费16万多元,精神抚慰金2万元。
法院查明,2005年初,年仅5岁的原告徐湛入托被告幼儿园.5月9日,徐湛因腺样体肥大入住医院,同月11日进行了腺样体切除手术,15日出院.18日,徐湛回到幼儿园上学。
当天中午11时许,幼儿园开饭,11时30分许结束,饭菜中没有枣类食物。
中午12时许,幼儿园邱老师发现徐湛神色异常,徐湛母亲也正好来到学校,遂一同将徐湛送到医院。
到达医院时,徐湛已无呼吸和心跳。
医院采取措施并使用药物后,徐湛心跳、呼吸恢复,但呼吸不规则。
19日下午,医院从徐湛气管内取出一颗枣核. 6月1日,徐湛出院,6月20日转院进行了脑腹腔分流术.之后,徐湛陆续赴多家医院治疗。
事后经医疗机构诊断,徐湛因支气管异物导致脑缺血缺氧、脑积水,自主意识丧失,已经处于植物人状态,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经鉴定,原告已构成一级伤残。
至此,徐湛在医院共住院治疗99天,支出医药费11万多元.就医期间,幼儿园交给徐湛家人1.5万元。
另查明,被告幼儿园系一家个体幼儿园,分管保健工作的老师未受过儿童保健职业培训。
庭审中,被告幼儿园辩称,本案实质上是特殊情况下的意外事件。
事发前,徐湛因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住院,出院后仅过了两天,其父母即将没有痊愈的儿子送至幼儿园,而手术后对吞咽功能是有影响的,幼儿园无法控制、预料和避免;况且,幼儿园当天没有提供枣类食品给小朋友食用.事发时,幼儿园尽到关心注意、及时救治义务,并非漠不关心.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幼儿园虽然没有给徐湛提供带核枣类食品,但应对幼儿食用食品的行为予以照管。
本案中,被告幼儿园没有发现原告徐湛所吞咽枣核从何而来,也没有发现何时吞咽,说明被告幼儿园未尽妥善照管义务,具有过失行为.同时,被告幼儿园未配备合格保健员的事实,虽与本案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管理不善事实存在。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练习题库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前教育法规习题库本科生一、单选题1.《幼儿教育管理条例》的特别规定为()。
本行政法规对幼儿园管理进行了全面规范,包括幼儿园保育教育基本原则、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设立审批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规范、幼儿园管理规范。
a《幼儿园工作规程》b《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c《幼儿园管理条例》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的是()a法定条件b法律关系c行为准则d法律后果3.从狭义上讲,保护是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4.广义的理解,保育是()A成人给予儿童细心的照顾和保护,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B成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c保护儿童的身体,促进和培养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D保护和培养儿童的身体5.保育员是在幼儿园里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
国家要求保育员具备()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A小学毕业B初中毕业C高中毕业d大学毕业11国办幼儿园的经费以()为主。
a财政拨款b家长交纳保育、教育费c社会组织和个人筹措d社会捐助6.幼儿园的固定资产()A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200元以上的通用设备。
单位价值400元以上,使用寿命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资产。
B是指能够在一年内变现或消耗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应收款项、临时付款、贷款、存货(即存储用于教育活动消费的资产)等。
C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的通用设备。
单位价值600元以上,使用寿命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资产。
D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的通用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材料形态的资产。
7.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A.对直接责任人员处无期徒刑;(二)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内容学前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1.学前教育法律地位1.2.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1.3.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1.4.学前教育的发展原则和政策2.《学前教育条例》2.1.学前教育机构的分类和管理2.2.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要求和管理2.3.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2.4.学前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价3.《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办法》3.1.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和职责3.2.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方法3.3.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使用和公示3.4.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的改进和完善4.《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办法》4.1.学前教育经费来源和分配方式4.2.学前教育经费使用的原则和规定4.3.学前教育经费管理的监督和审计4.4.学前教育经费管理的完善和改进5.《学前教育场所卫生和安全管理办法》5.1.学前教育场所的卫生要求和管理5.2.学前教育场所的安全设施和管理5.3.学前教育场所的灾害防护和应急措施5.4.学前教育场所卫生和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6.《学前教育膳食营养管理办法》6.1.学前教育膳食营养的要求和标准6.2.学前教育膳食供应和配餐管理6.3.学前教育膳食营养的监督和评价6.4.学前教育膳食营养管理的完善和改进附件: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文附件2:《学前教育条例》全文附件3:《学前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办法》全文附件4:《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全文附件5:《学前教育场所卫生和安全管理办法》全文附件6:《学前教育膳食营养管理办法》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学前教育:指面向0-6岁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
2.教育法律地位:指学前教育在法律上的地位和作用。
3.学前教育机构:指承担学前教育任务的各类幼儿园、托幼机构等。
4.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要求: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需要具备的资格条件。
5.学前教育课程设置: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计划。
6.学前教育质量监督:指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监督、评估和监测。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人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为了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旨在规范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这些政策法规涵盖了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内容等。
在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方面,政策法规对办学条件、场地设施、师资配备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例如,办学场地要符合安全、卫生等标准,师资队伍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素养。
这是为了确保学前教育机构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管理方面,政策法规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
同时,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秩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政策法规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资格条件、培训要求等做出了规定。
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并不断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育教学内容方面,政策法规强调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避免小学化倾向,让儿童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要关注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求。
例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了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规程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再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别对 3-4 岁、4-5 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一、单选题C1.幼儿教育行政法规的专门的法规是()。
这部行政法规,对幼儿园的管理做出了全面规范,包括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幼儿园的设置和审批规范,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规范,幼儿园的行政事务规范等。
A《幼儿园工作规程》B《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C《幼儿园管理条例》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B2.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的是()A法定条件B法律关系C行为准则D法律后果D3.狭义的理解,保育就是( )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C4.广义的理解,保育是()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B5.保育员是在幼儿园里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
国家要求保育员具备()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A小学毕业B初中毕业C高中毕业D大学毕业A11.国办幼儿园的经费以()为主A财政拨款B家长交纳保育、教育费C社会组织和个人筹措D社会捐助D6.幼儿园的固定资产()A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200元以上。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4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
B是指能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应收款、暂付款、借出款、存货(即教育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等。
C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6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
D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C7.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A对直接责任人处无期徒刑B对直接责任人,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C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对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8.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不包括()A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幼儿心理出现异常情况的。
B故意不完成保育教育任务给保育教育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幼儿,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D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事故的是()A幼儿园设施、设备不安全、建筑物倒塌、火灾等原因造成的幼儿人身伤害。
B教职员工作责任心差,擅离岗位期间(出去办事、聊天等)发生的伤害C参观、游览、庆祝活动中管理组织不善,造成幼儿伤害。
D幼儿和家长在入园途中所遇到的突发情况如车祸等。
B10.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这三个要素不包括()A法定条件B法律关系C行为准则D法律后果C11.下列有关教育法和教育政策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机关和约束力相同B实施方式相同C规范和稳定程度不同D表现形式相同B12.下列不能体现教育法具有法律后果的特殊性这个特点的是( )A注重保护受教育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学生B对特殊个体不追究其法律责任C注重保护教师的特殊职业权利D注重维护学校、幼儿园的正当权益B13.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在哪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 A1991 B1995 C1992 D1998D14.我国的教育单行法律属于一般法律(即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根据现行宪法第67条的规定,一般由( )制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A15.由于制定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不同,它们所制定的教育法就具有不同的效力,按照效力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B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基本法律C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D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单行法律、教育基本法律C16.幼儿园事故中涉及赔偿主体不包括()A幼儿园B监护人C教师D保险公司。
D17.下列关于教师申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B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C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D教师申诉制度是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B18.行政复议在审理的过程中,复议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
A3 B7 C10 D12C19.行政复议在执行的过程中,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日内,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A7 B 12 C15 D18C20.行政诉讼的管辖不包括以下哪种()A级别管辖B地域管辖C指定管辖D裁定管辖A2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于()起施行。
A1995年6月1日B1994年6月1日 C1993年6月1日D1992年6月1日C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B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保育员具备小学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D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教育单行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D政府教育规章的制定机关似乎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B24.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同时这三个要素之间还要具有条件关系。
它们的基本公式可表述为()。
A“虽然……但是……则……B“如果……则……否则……”C不但……而且……否则……D不仅……且……则……D25.在表述形式上通常能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有……的自由”的术语的法律规范的是()。
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A26.()指其“行为准则”要素具有实际作为(或不作为)命令的性质,规定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某种条件和情况出现时,必须作出或者不准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D.制裁性规范B27.()年在教育的基本法律上确定了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属于学校教育制度。
A.1990年B.1995年C.1992年D.1994年C28.幼儿园法律地位的特点不包括()。
A.公共性B.公益性C.特殊性D.多重性D29.对于幼儿园在设施、设备方面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主要是考虑幼儿的特点。
B幼儿园应配备适合幼儿特点的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具,寄宿制幼儿园应配备儿童单人床。
C幼儿园配备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
”D幼儿园必须配备昂贵的器械设备。
A30.《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了我国幼儿园实行()。
A园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C园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D 地方负责制B 31.国家教委于()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A1995年3月9日B1996年3月9日C1997年3月9日D1998年3月9日C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15人,中班(4至5周岁)2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25人。
B.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30人,中班(4至5周岁)35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40人。
C.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
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
D.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0人,中班(4至5周岁)25人,大班(5周岁至6或7周岁)30人。
D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幼儿园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半。
B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C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
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并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分析、评价。
D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可以根据园自身的特点进行考试或测查。
B34.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不包括如下:()A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B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负责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C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D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B35.下列不属于幼儿园保育员的主要职责有:()A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B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C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D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器具。
A3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于()开始试行。
A.2001年9月B.1981年9月C.1996年9月D.1998年9月C37.1988年7月1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指出()A活动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70平方米,如寝室与活动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6平方米。
B活动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88平方米,如寝室与活动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3平方米。
C活动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90平方米,如寝室与活动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4平方米。
D活动室每班一间,使用面积100平方米,如寝室与活动室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5平方米。
B38.绿化用地每生不小于(),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A.1平方米B.2平方米C.3平方米D.4平方米A39.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公式为()。
A M=180+20(N-1)注:1.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B M=160+30(N-1)注:1.160、3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C M=120+60(N-1)注:1.120、6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D M=200+10(N-1)注:1.200、1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C40.托儿所、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并填写健康检查表。
A.两年B.一年半C.一年D.半年C41.《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于()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