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讲课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语文课堂《春晓》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
2. 理解《春晓》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春晓》——唐孟浩然2.2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 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表达。
2.3 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
3.3 实践法通过写作和表达,让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1. 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春晓》的主题。
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作者孟浩然。
4.2 新课导入1. 讲解诗歌的字词和内容。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3 朗读与背诵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 鼓励学生进行背诵。
4.4 讨论与表达1. 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表达。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5 课堂小结1. 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境。
2. 强调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5.1 作业1. 抄写《春晓》两遍。
2. 写一篇关于《春晓》的小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5.2 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进行评价。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诗歌学习1. 推荐与《春晓》主题相关的其他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6.2 自然环境教育1.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春晓》说课稿《春晓》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晓》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晓》说课稿1《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
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
这首诗描写春眠香甜,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春晨鸟鸣婉转此起彼伏。
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学词、学句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
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词句为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根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说教材】《春晓》这首古诗是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
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
这首诗描写春眠香甜,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春晨鸟鸣婉转此起彼伏。
字里行间,荡漾着春晨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学词、学句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
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词句为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根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说教法】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性格好动活泼,注意不易持久、分神走散。
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图结合诗文,直观、引导、善诱、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气氛。
激励、尊重、赞赏学生主体的细微亮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
【说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主动识字。
听、想、读、说、合作交流等学法学习本课。
【说教学过程】根据古诗的教学特点,我设想的教学过程如下:解诗题,提学法→初读诗句,学习新字词→指导朗读,领会诗意→熟读成诵,体悟意境→指导写字。
歌曲《春晓》说课稿说教材歌曲《春晓》系赵奉先、赵佳琳为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所谱的曲。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春天风光的喜爱和对春天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的惋惜。
春天气候温和,又日长夜短,夜晚睡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刚一醒来,只听得传来阵阵悦耳的鸟叫声,不禁担心有多少花儿在风雨声中飘落了。
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怜惜。
此歌为民族五声徵调式。
四小节前奏概括了歌曲的基本情绪,四个音乐短句明显地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二声部的合唱是前四个短句的变化重复。
全曲音乐九度,音乐手法十分简洁,重复时的第一句音乐提高了五度,形成了音乐的高潮。
整个歌曲非常短小,易唱易记,此歌于1996年获“海内外中华古诗词谱曲大赛”三等奖。
一、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古诗新唱有进一步的学习愿望。
并让学生掌握二声部合唱。
过程与方法:学习呤诵式演唱,感受多种表现形式,增强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对:通过学唱《春晓》,了解相关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二声部的合唱练习四、说教学方法听唱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为目的五、说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竖笛六、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歌曲《渴望春天》1、师生问好2、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生):……(师):经历寒冬,我们渴望春天的到来,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景色很迷人,同学们可以用成语、短句、小诗来描绘春天。
(生):……(师):描写春天的诗句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也很多,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春天这幅美丽的画卷里。
3、新歌教学A.展示歌谱《春晓》并播放第一遍音乐,学生仔细聆听第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区别。
(附点节奏练习)(X XX X )(X . X X)B.播放第二遍音乐,轻声用“嗯”哼唱,并注意“嗯”的发音。
感受音乐,加深印象。
C.播放第三遍音乐,并能熟悉地轻声哼唱歌词。
小讲师讲解古诗春晓教案古诗《春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春晓》这首古诗,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3. 情感目标。
通过《春晓》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春晓》这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内容。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他们深入体会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初步呈现。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春晓》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起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导入讨论。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讨论,比如诗中的春天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春天的美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
3. 诗歌鉴赏。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诗歌的结构、意象和修辞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4. 学习感悟。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感悟,让他们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
5. 诗歌创作。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通过诗歌的创作,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歌的魅力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四、教学手段。
1. 朗读。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春晓》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起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讨论。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讨论,让他们通过交流和思考,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3. 解读。
教师可以对诗歌的结构、意象和修辞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4. 朗诵。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感悟,让他们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
2024《春晓》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春晓》是2024年教材中的一首古文诗歌,属于文学与语言领域的重要内容。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文学素养,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春晓》中的意象与情感,掌握诗歌的基本元素。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晓》这首优秀诗歌,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春晓》中的意象与情感,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春晓》这样一首古文诗歌时,我认为最适合的教法是情感教育法和体验式教学法。
情感教育法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培养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追求;体验式教学法能够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和表达,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春晓》的课件和相关的图片素材,以及一些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
同时,我还备好了诗歌的朗读材料和欣赏分析的提问。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法,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感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会通过播放《春晓》的音乐和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春天的美好。
同时,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和期待。
环节二、诗歌朗读和理解。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春晓》,并提供诗歌的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此外,我还将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环节三、诗歌欣赏和情感体验。
我会选择一些与春天相关的短文或诗句,让学生进行朗读和欣赏,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引发学生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情感体验。
同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向往。
春晓古诗讲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春晓》这首古诗;2. 学生能够解释《春晓》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3. 学生了解《春晓》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简介;4.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朗读技巧,正确表达古诗的节奏和情感;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培养审美鉴赏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对古诗意境的理解;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简短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环保意识;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4. 学生通过古诗学习,激发对生活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春晓》的全文阅读与背诵;2. 《春晓》生词解析:春、晓、眠、不觉、风雨、花落等;3. 《春晓》重点句子解析:理解诗句的意象和寓意;4. 作者孟浩然简介及创作背景;5. 古诗的韵律知识:平仄、押韵、节奏;6. 《春晓》中的修辞手法:拟人、对偶等;7. 小组合作探究:《春晓》中的意境描绘;8. 实践活动:以绘画、表演等形式表达古诗意境;9. 课堂小结:总结课程要点,巩固所学知识;10. 课后作业:创作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简短古诗。
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结合教材章节,按照以下进度安排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阅读与背诵《春晓》,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第二课时: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古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第三课时:小组合作探究意境,实践活动及课堂小结;第四课时:课后作业布置与创作指导。
古诗《春晓》教学设计
城内小学岳丽萍
教材简析:
唐诗《春晓》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晨即兴之作。
诗的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教学设想:
根据低年段识字、写字是重中之重的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要引导儿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如下:定位联想,集中识字,图文结合,感悟诗境。
教学目标:
1、定位联想认识2个生字,会写“晓”、“眠”2个生字。
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图文结合,了解诗意,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3、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意,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还来了一位了不起的客人,想不想见见他?(出示“尧”的图片),知道他是谁吗?他叫“尧”(出示带拼音的“尧”字)指名拼读,齐读。
尧是我国上古时的帝王,是他把一年分成了四季,他还把帝王之位让给了一个叫“舜”的有才能的百姓,他的宽广胸襟让后人无限敬佩。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值得骄傲的祖先“尧”吧!和老师一起写写“尧”,学生书空。
2、如果给“尧”加偏旁变成新字,你会加什么?学生说,师相机板书汉字(浇、烧、饶、挠、骁、晓、侥等)同学们的识字量可真不小啊!“晓”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字,跟老师写写这个字(板书“晓”字),谁和“晓”是好朋友?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字吗?(出示图片,口述:太阳出来,天就亮了,这就是早晨,也就是“晓”)。
你能用“晓”组个词吗?
3、板书:春晓,春晓不仅是一个词,它还是一首古诗的题目呢!一起读一读题目。
你能说说“春晓”的意思吗?(春天的早晨)
过渡: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出示古诗)这首诗熟悉吗?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简介作者:孟浩然是唐代大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他写了好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的诗,表达自己对人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既然大家都会这首诗,我们就比比看,谁读得好。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自学提示:
1、读一读:借助拼音自己练读古诗,要注意诗的节奏。
2、学一学:画出生字“眠”,和小组同学一起记住它。
3、划一划:划出不理解的字词,试着和小组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讨论也解决不了的,用“?”标出。
4、想一想:这首古诗写了什么?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过渡:大家认真专注的学习态度值得表扬,此时老师很想知道你们古诗练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比一比吧!男、女生各推选一名代表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学生畅谈)相机理解诗句: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课件播放鸟鸣诗人起床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用哪句诗来把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能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你能想像一下会有哪些鸟在叫吗?(黄鹂、麻雀……)它们都是怎么叫的?大家来模仿一下吧。
睡了香香甜甜的一觉,起床后,到处都听到鸟叫的声音,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舒服)那么你能把这句诗高高兴兴地读出来吗?(你有六分高兴了、你有八分高兴了、老师觉得你十分高兴)老师可以来读读吗?(师读)大家一起来像老师这样高高兴兴地读吧!(男同学来一遍女同学来一遍)老师不仅听出了大家高兴的心情,还听出了大家对春天的喜爱!
(3)现在请大家像诗人一样,闭上眼睛睡觉,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播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于是,你触景生情,吟诵了一句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早上,孟浩然听到了百鸟争鸣非常快乐,他还看到了什么?(花落)
(2)春天的时候,花园里的花本来是怎样的?(播放春天鲜花灿烂的画面)(春暖花开柳绿花红百花齐放鲜花盛开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可是这样的美景却不见了,第二天早上,孟浩然醒来,看见花园里的花怎样了?(落了)播放满地花瓣的图片)
(3)看看花落了多少?我们来数一数,一、二……数得清吗?花落得太多了,数都数不清,这就是——花落知多少。
(4)看到花落,你的心情怎么样?(很可惜)你能通过读来表现出这种心情吗?诗人喜欢春天,喜欢花,看到昨天还是百花齐放,今天却是花落满地了,就觉得太可惜了,于是难过地说——花落知多少。
(生有感情的朗读)
(5)花为什么会落下来呢?诗中有句话告诉了我们,谁来读这句话?(夜来风雨声)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评价:这风雨正在打在花儿的身上、这风雨把花儿打落八九朵了、这风雨把花儿打落十几朵了、这风雨把花儿打落了一大片了)就是这风雨,把花儿都打落了,多可惜啊!老师也想来读读,可以吗?(师读,生给掌声)为什么给老师掌声?你能像老师这样读这句诗吗?(我听出了你对春天、对花的喜爱,花落了让你很心疼)(花落了你觉得很可惜,你也很爱花)男同学来读读,女同学也来读读(风雨把花打落了,大家都觉得那么可惜,我们更不能故意伸手去摘花了,我们要把花的美留在枝头上)
小结: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令人喜爱的,但是春天也会像落花一样流逝,所以我们要珍惜春天,珍惜时间。
三、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春晓》,不仅学会了诗中的生字,还和诗人一同领略了春眠香甜,鸟鸣阵阵,雨过天晴的春晨美景,生机盎然的春天多么令人向往!课后,同学们可以给这首诗配幅图画,也可以把诗编成小故事讲给家人听,喜欢写字的同学还可以把它写成书法作品,你还可以这样,(放《春晓》歌曲)学习唱一唱这首诗。
好了,伴随着欢快地歌声,让我们到校园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