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50
§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学习要求】1.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及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加入电路,能正确使用电流表。
3.知道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4.能用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重点】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单位、电流表的用法、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学习难点】把电流表正确连接在电路中、依据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图、实验数据分析 【预习通关】知识点一:电流1.类比法理解电流如图甲是水流的形成图,我们对电流的成 因(如图乙所示)的认识是通过分析图甲中水流 的成因来了解的,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____ ____________。
电路中___________的作用可类比 “水路”中的阀门,电路中___________的作用可 类比抽水机。
2.电流的定义:在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I 表示。
3.电流的单位: 水流的形成 电流的形成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
常用的电流单位还有毫安(mA )和微安(A μ)mA A 31011⨯= A mA μ31011⨯=知识点二:怎样使用电流表1.对电流表的初步认识(1)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电路符号: (3)两个量程:(标着“0.6”“3”的两个红色接线柱为正接线柱,标着“—”的黑色接线柱是负接线柱。
用导线将“0.6”和“—”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表示选择了A 6.0~0这个量程;用导线将“3”和“—”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表示选择了A 3~0这个量程)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的错误接法:(a):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b):电流表不可不经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造成电源短路; (c):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
(2)电流表的正确接法:1.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2.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负接线柱流出;3.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量程;4.不准把电流表的两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两级上。
教案: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4章第4节,主要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2.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3.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能运用电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重点: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能运用电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电流表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2. 讲解与演示:(1) 讲解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流向;(2) 讲解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的流向;(3) 讲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电路中的电流流向。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2. 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3.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中的电路,画出电流流向图,并说明理由;2. 请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灯泡不亮,可能是哪些原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电路,探索更多电路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这两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第十三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导学案(2)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增强合作互助的学习精神。
一、自主学习(知识回顾):1、串联电路中电流路径只有条;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径有条以上。
2、电流表使用时与被测用电器联,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若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偏到边;如果量程选小了,指针会骗到边;如果量程选大了,指针偏转角度,读值的误差。
(填大、小)3、电流表的量程选0—0.6A时,分度值一般为:A,若分度值是0.1A,说明电流表选的量程为:A,。
二、小组合作探究;每组两套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开关、电流表,导线6根)1、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的过程: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将电流表正确连接到电路图的A点、B 点C点的位置,分别测出I A= A 、I B= A 、I C= A,将结果填入下表: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2、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各支路间电流的关系?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过程: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电流表正确地连在电路图的A处、B处、C 处,分别测出I A= A、I B= A 、I C= A将数据填入下表;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中的电流间关系是: 。
三、课堂展示与评估:各组展示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小组间相互评价: 四、课堂检测:1、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路图如图21所示,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2所示.(1)电流表A 2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 1指针偏转比A 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 。
2、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 、I 1、I 2的电流,再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第十三章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导学案班级姓名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电流是电荷形成的,物理学中用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符号用表示。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常用单位的还有和·2、1 A= mA= μA 1 mA= μA3、阅读课本P73页信息窗,了解一些常用电器的电流。
请你探究1、认识电流表(1)作用:测量电路中的大小,符号是。
(2)量程和分度值:小量程,分度值。
大量程,分度值。
(3)读数时,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然后明确,再根据指针指在这排示数上的位置读出读数。
读出课本图14-30(a)(b)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a)A, (b)A。
2、电流表的使用阅读课本P74页电流表使用说明和使用方法填写知识点;(1)使用前,电流表上的三个接线柱与表盘上两排数据间的关系,连接时三个接线柱只连两个,“—”接线柱表示电流从电流表里流出端,“0.6”或“3 ”接线柱表示电流流进电流表端,若接“—”和“0.6”两接线柱,其量程为: A 分度值为: A ;若接“”和“3”两接线柱其量程为:A分度值为 A (2)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联。
(3)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4)测量时先观察电流表的,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
(5)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两极。
3、利用桌上的器材,每小组的同学尝试把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然后与邻小组互相检查,看是否正确,说出你所选的量程。
讨论与交流甲、乙、丙三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不正常,甲同学用的电流表指针向左偏,偏到了0刻度线左边;乙同学的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了很小的角度;丙同学的电流表指针偏到了刻度盘的最右侧;请各小组讨论甲、乙、丙三位同学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并与其他小组交流答案:甲:乙:,丙:。
巩固提高1.读出如图所示的电流表的示数:(1)导线接“—”和“0.6”两接线柱时读数为_______;(2)导线接“—”和“3”两接线柱时读数为_______;2、通过47cm彩色电视机的电流约200mA= A,液晶显示电子计算器的电流为130μA= A。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在设计这节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和电流的规律。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让学生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流的变化。
1. 电源2. 电流表3. 电阻4. 导线5. 开关6. 实验记录表格一、引入:我先向学生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变化,引发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好奇心。
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1. 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电源、电流表、电阻和导线。
2. 学生按照串联电路的方式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3. 学生多次改变电阻的数值,再次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规律。
三、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1. 学生按照并联电路的方式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2. 学生多次改变电阻的数值,再次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3.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规律。
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电流的变化。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自己设计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在实验过程中,我强调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