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自动活检枪在5例小儿肾穿刺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2
两种局麻方案控制儿童肾穿刺活检疼痛效果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贺兼碧;何柳静;王慧【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24(52)1【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控制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疼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住院需行肾穿刺活检的5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
治疗组予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起效后予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行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
对照组使用医用超声耦合剂代替利多卡因胶浆,其余操作方法同治疗组。
比较两组麻醉进针时、手术进针时、手术中、手术后1小时的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及使用时间,肾穿刺活检标本肾小球数及肾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
结果两组间麻醉进针时、手术进针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中、手术后1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手术后均未使用镇痛药物。
两组肾穿刺活检标本光镜下肾小球数及总肾小球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4.0%,治疗组穿刺成功率为96.0%,治疗组成功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常规局麻前加用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可取得满意镇痛效果,尤其是减轻麻醉进针时疼痛,且不增加手术及麻醉并发症。
此麻醉方案可让肾病患儿易于接受肾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及时调整治疗,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7页(P28-34)【作者】贺兼碧;何柳静;王慧【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3【相关文献】1.儿童静脉复合麻醉与局麻下肾活检的对比研究2.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两种不同局麻方法的镇痛疗效比较3.两种不同局麻方法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效果比较4.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取材质量、肾活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分析5.两种局麻方式在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中麻醉效果的对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德活检枪是种什么样的技术
我们在检查疾病的时候,常常采用一些手术的治疗手段的。
有时候我们在治疗肿瘤这一疾病的时候,会采用巴德活检枪这一技术。
为了更好的保护患者的健康,我们需要认识一下巴德活检枪这一技术吧。
那么到底巴德活检枪是种什么样的技术?今天我们请来了专业治疗的医生,我们的医生将针对这一问题为我们做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1、巴德活检枪的体积小、体重轻和符合人类工程学设计特点的MAGNUM活检枪更便于控制和操作。
此外,巴德活检枪的长度只有12CM,小于其他任何一种重复使用的活检枪。
而且巴德活检枪强有力的弹簧使发射速度更快,确保获取完美标本。
2、此外,巴德活检枪在手术过程中标是不需要开刀的,而且它是微创手术,不出血,并且不留疤痕。
还有北京巴德活检穿刺枪的手术时间很短,手术中无痛苦,手术成功率很高,手术疗效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北京巴德活检穿刺枪在其手术之后,手术伤疤的恢复速度相当快,并发症非常少,还有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巴德活检枪兼具高效性与安全性。
3、当然,北京巴德活检穿刺枪使用时是非常简单便捷的,但是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针芯伸出其套管时一定要注意,一定不要让它遭受不寻常的外力或阻力,否则会导致针的损坏或病人的受伤。
以上就是有关巴德活检枪具体内容的简单介绍。
通过以上的这些知识以后,我们了解到巴德活检枪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这不仅关系到家庭幸福,也是为了及时能够拯救我们的身体健康。
最后也祝患病的人们能够早日健康,过上幸福的生活!。
彩超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的日益发展,超声影像对各种异常肿物的检出率愈来愈高,但往往不能进行定性诊断,特别是不宜外科手术取材而又必须了解病理学诊断的病变。
超声引导下自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总结了两年来我院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49例患者穿刺自动活检术的结果,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确切可靠的诊断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经体检或超声拟诊为性质待定的实性占位及临床要求明确诊断的患者,男30例,女19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60 d。
最大肿块直径10.9 cm,最小者1.5 cm。
1.2 仪器设备超声仪和穿刺探头:使用美国ACUSONASPEN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EC7、L7及C3探头,附加相应穿刺装置。
穿刺针和引导针:BARD自动弹射活检枪、可设置穿刺长度,分别为15 mm 和22 mm。
穿刺针粗18~21 g,长为16 cm或20 cm。
1.3 穿刺方法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或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体位。
穿刺前首先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查,确定病变大小、位置、形态、内部回声及周围毗邻关系,再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或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模式观察病变周边及内部血管数量、走行及动静脉血流速度,配穿刺引导器后选择穿刺路径,确保穿刺引导线避开较大血管、胆管、胃肠腔或含气肺组织。
常规皮肤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如部位较深,则选用引导针(仅穿透皮肤),在彩超引导下穿刺直至靶部位,放枪并快速退出。
胸腹部穿刺时需注意屏气,防止穿刺划破脏器包膜。
为保证取材之可靠性,通常每例患者穿刺至少2针。
2 结果2.1 49例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100%,取材满意。
2.2 本组49例异常肿物中每例取材2~13针,标本长度8~22 mm。
除1例组织少仅查到癌细胞,未能明确分型,其他均取得病理诊断,49例患者术中2例出现轻微并发症,1例外周型肺癌术后痰中带血,治疗后消失;1例前列腺穿刺后血尿,大量饮水后停止。
前言肾活检组织学检查(简称肾活检)的创立及其临床应用为肾脏病学成为独立学科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肾活检对各类肾脏疾病的病理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操作方法包括经皮肾活检、开放式肾活检、经腹腔镜下肾活检及经血管内肾活检等,其中经皮肾穿刺活检是目前最主要的肾活检方法。
近20年来,肾活检技术更加成熟,穿刺成功率接近100%,取材合格率大大提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减少[1~4]。
一、经皮肾活检发展史1923年,Gwyn[5]进行了首例开放式肾活检。
1934年,Ball[6]采用穿刺针经皮穿刺肾组织成功诊断肾肿瘤,此后陆续有人用此方法进行肾肿瘤的诊断。
直到1952年,瑞典医师Alwall[7],丹麦医师Iversen和Brun[8,9]借鉴肝穿刺活检技术,使用静脉肾盂造影定位,采用坐位方式,首次以经皮肾穿刺的方法获取到足够用于诊断肾脏病的肾组织。
但采用该方法仅有40%的成功率。
随后,Kark和Muchrake[10]对穿刺方法作了改进:采用Franklin-Vim-Silverman型穿刺针,患者俯卧位接受手术,并在腹部垫硬枕固定肾脏,穿刺成功率达到96%,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后这一方法逐渐成为肾穿刺活检的主要方法。
早期的肾活检主要根据肾脏所对映体表解剖位置进行盲穿或静脉肾盂造影进行定位。
至1985年,B超肾脏实时定位[11](real time scanning)问世后,肾活检定位及引导更加准确。
自动穿刺枪的问世肾活检技术更易于掌握,肾活检相关并发症明显下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降至<0.1%,肾活检穿刺成功率达到95%以上[1, 2, 12, 13]。
国内,赵魁丹等[14]于1958年最先开展经皮肾穿刺活检并取得成功。
20世纪60至70年代,已有少数医院尝试了肾活检,直至80年代后肾活检才广泛应用于临床[15]。
在1983年召开的“肾小球疾病肾活检诊断”专题座谈会上,全国已有多家单位进行病例报告,但肾活检例数仅1011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281例)[16]。
12T O D A Y N U RS E.N O V EM BE R,2010,N o.11肾穿刺术后大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唐德英摘要总结5例肾穿刺术后并发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
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eA r L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局部护理和术后的健康教育。
认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介入止血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出A t;介入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0)11—0012-02近年来经皮肾脏活体组织穿刺检查术(以下简称肾穿术)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l I。
国内外许多学者证实肾活检能修正临床诊断、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
此外,肾活检对肾移植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和治疗也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是.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1%一0.5%f2t,常发生在高血压、肾硬化、肾问质病变的患者。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9年8月本科进行了肾穿术820例,发生大出血5例,经介入栓塞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
2009年9月对在本科住院患者进行肾穿术820例.其中5例术后并发大出血。
男2例.女3例。
年龄19—55岁。
平均年龄(30*0.5)岁。
病理诊断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例,肾小管一问质损害2例。
1.2方法手术方法为局麻、B超引导下使用自动活检枪进行经皮。
肾脏活体组织穿刺。
穿刺次数为l。
2次,手术均由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穿刺方法完成。
术后予以肾穿术后常规护理。
其中5例出现肉眼血尿,含血凝块,患者脉搏细速.血压F降.诉腰痛及肾区疼痛难忍。
动态血常规监测显示:血色素进行性下降,凝血酶原测定时问(啊延长。
床旁B超提示:①右肾无同声区,考虑为出血所致;②右肾下方腹膜后低回声,考虑血肿;③腹腔低回声团块。
5例患者采用改良Sel di 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进行腹主动脉一双侧肾动脉选择性造影,造影显示右侧肾下极区可见团状造影剂积聚。
Bard自动活检枪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作者:陈志云季秀珍王淼舟谭清和何松【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肿瘤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对肿瘤和可疑肿瘤患者97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
结果: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97例中怀疑转移癌37例除1例未找到癌细胞外,其余均与原肿瘤病理类型一致;14例炎性病灶;新发现肿瘤患者46例,活检后除1例未取到肿瘤组织外,确诊为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9例。
9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93%,28例恶性肿瘤手术病理符合率96.43%。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Bard自动穿刺枪穿刺活检是获得肿瘤病理诊断可靠、微创、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 Bard自动活检枪;肿瘤病理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随着介入技术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下Bard自动活检枪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快速、微创获得病理诊断的方法在各种浅表器官及部分实质性脏器如肝脏、肾脏、乳腺、前列腺等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回顾性的总结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97例患者行Bard枪自动活检的临床资料,旨在评价超声引导下Bard枪穿刺活检对肿瘤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行Bard枪穿刺活检的肿瘤和可疑肿瘤患者97例,其中男54例,女43例,年龄21~72岁,平均55.6岁。
均经过追踪随访已明确病理诊断,术前常规对患者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确认患者没有凝血障碍。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被告知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使用美国ATL公司生产的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
自动弹射式活检枪为美国Bard公司产品,及与之匹配的Tru-cut活检针16 G、18 G。
枪内有两组弹簧,分别用来引发带槽的针芯和具有锐利切割缘的套管针。
它首先将针芯高速发射至特定距离(23 mm/15 mm),随即自动将套管针快速推进,并将切割槽内组织封闭,完成整个取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