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试题:1.4 科学测量(3)
- 格式:doc
- 大小:337.12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科学入门建立健康档案--温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 •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 •刻度范围一样2 • 0 C的水和0C的冰比较()A • 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要低B . 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要高C .它们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D .无法比较3 .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四支温度计中,应选用()A .测量范围为-20〜110 C的温度计B .测量范围为35〜42 C的温度计C .测量范围为一20〜50 C的温度计D .测量范围为0〜50 C的温度计4 •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对温度计结构的改进方法,哪种是最好的()A .改变温度计中的液体颜色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C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粗一些D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制作得更小一些5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A .测量范围B .最小刻度值C .每一小格的距离D .最低测量值6 .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A . 72 CB . 55C C . 35 CD . 15 C7 .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C,最小刻度是0.1 CB .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前应先将体温计放人沸水中煮3分钟消毒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所以准确程度高D .用体温计测量同一位同学的口腔和腋下,其数值是不一样的8 .在不同的高度,水的沸点在80 C至U 100 C之间变化。
如图所示,下面哪个摄氏温度计能最准确地测量在不同高度水的沸点()■1帶10750-75D二、填空题9 .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甲和乙两个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甲:—C,读作__________ ;乙: __ C,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科学入门1.4-3科学测量——温度的测量目录 (1) (2) (2) (3) (6)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二、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和刻度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它们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记作1℃。
零摄氏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三、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如果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
3.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且要等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记录读数,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如果测量的温度低于0℃,则要注意不要漏写了负号。
【名师讲解】当被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的量程时,由于液体的膨胀,会使温度计破裂,这一点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特别引起重视。
四、体温计及其他温度计1.体温计(如图)(1)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2)构造特点:①大的玻璃泡,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水银柱长度的显著变化;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3)优点:①可准确到0.1℃;②可离开人体读数。
(4)测量范围:35℃~42℃。
(5)注意点:使用煎,必须先用力甩几下,使玻璃柱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
如电子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高温计、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七上1.2科学测量作业一.选择题(共30小题)1.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A.用分度值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C.测课本总厚度时,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课本压紧,才用刻度尺准确测出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数就测出一张纸的厚度2.小吴想测量1角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最佳的是()A.B.C.D.3.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其温度,待其示数稳定后,测得的结果是()A.体温计示数仍为38℃B.体温计示数为0℃C.体温计示数降到19℃D.体温计示数降到刻度线以下,无法读数4.四位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5.一位护士在忙碌中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人的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6.小科帮老师准备分组实验,在实验室摆放温度计时,发现有﹣支温度计示数为18℃,而其余;温度计均显示20℃。
老师告诉他,这支温度计刻度虽然均匀但示数不准确,你研究下,当环境温度为25℃时,它会显示多少摄氏度?小科想了想,然后用一支准确温度计和这支温度计同时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准确温度计显示75℃,不准确温度计显示62℃,小科经过计算,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是()A.20℃B.21℃C.22℃D.23℃7.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2.12cm、2.13cm、2.14cm、2.35cm。
则测量结果应取()A.2.1cm B.2.13cm C.2.19cm D.2.185cm8.有5把刻度尺:①零刻线一端已磨损的尺;②刻度线模糊不清的尺;③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④比被测长度短的尺;⑤刻度不均匀的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A .18℃B .20℃C .25℃D .17℃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B .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C .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D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3.甲、乙两支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的容积比乙的大,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相等,当周围温度改变时( )A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大B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小,因此甲的读数比乙的小C .甲、乙水银柱长度的变化相同,因此两温度计读数相同D .甲的水银柱长度的变化比乙的大,但读数仍与乙的读数相同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7毫升。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 、大于8毫升B 、等于8毫升C 、小于8毫升D 、无法确定5.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 )A .体温计B .量筒C .刻度尺D .量杯6.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央行发行了面值1元普通纪念币(如下图)。
小科要测量面值为一元的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好的是( )A .用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配合进行测量B .将硬币放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C .用细线绕硬币一周,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直径D .用刻度尺直接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7.下列单位转换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 .9300毫米=9300米×10001=9.3米 B .10000毫升=10000厘米3=10000×10000001米3=0.01米3 C . 0.75小时=0.75×100分钟=75分钟D .0.85千克=0.85×1000毫克=850毫克8.下列对温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B、空气温度为-1℃的冰层下表面接触的水为0℃C、测量温度的仪器有很多种D、温度的主单位是“摄氏度”9.2015年义乌市初中科学知识应用暨探究技能比赛即将开始,在学校选拔赛中,某参赛选手用一副普通扑克纸牌搭成漂亮的高度达50厘米的纸塔并进行承重比赛,裁判员记录该纸塔的最高承重量为7600,你认为该数据后面的单位可能是()A.毫克B.克C.千克D.吨10.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四次测得的数据分别是3.52厘米、3.53厘米、3.53厘米、3.61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A. 3.527cmB. 3.53cmC. 3.5475cm D.3.55cm11.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体积测量1.下列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先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放在平稳的桌面上,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2.一罐普通的易拉罐饮料的体积最接近于( )。
A.35mLB.35LC.350mLD.350L3.已知1cm3=1mL,但是“cm3”与“mL”两个相等的体积单位使用时意义略有不同。
下列物体的体积中,不宜用“mL”作单位的是( )。
A.一杯水的体积B.一小石块的体积C.某酒瓶的容积D.一听啤酒的体积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要想尽可能准确地一次量出150mL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 )。
A.量程为50mL,最小分度值为5mL的量筒B.量程为100mL,最小分度值为2mL的量筒C.量程为250mL,最小分度值为5mL的量筒D.量程为400mL,最小分度值为2mL的量筒5.一个量筒内有50mL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时,量筒的读数是56mL,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cm3B.0.6dm3C.12dm3D.12cm36.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
“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部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第7题)7.如图甲所示,要测量树叶这种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常采用方格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格法测面积时,计数小格的一般规则是将的方格都计数在内,其他的舍去,再即可求得树叶的面积。
(2)若要使用方格法测得的树叶面积尽量接近真实值,可采取的措施是,但同时带来的不便是计算方格数困难。
(3)图乙为一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2cm2,则该同学的脚印(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节科学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认识: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4﹑常用的长度粗略测量方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把尺,如:一臂﹑一步等5﹑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测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2)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3)化曲为直法:侧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直径练习: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之前,应该先观察_________的位置,以及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3.用刻度尺测量时,尺的位置要_________,刻度尺的刻度线_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_________,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
4.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_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5.某人测量一物体长度为1.568 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
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4节科学测量一、单选题1.下列是一个初中生对自己健康信息档案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 身高约170000毫米B. 质量约45000克C. 体温约35℃D. 平静时每分钟呼吸约60次2.测量一张纸币质量的方法( )A. 直接用托盘天平测量B. 先测量杯子和纸币的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 先测量100张同样纸币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D. 以上方法都可以3.质量为3.5×106mg的物体可能是( )A. 一头牛B. 一只鸭C. 一只鸡蛋D. 一粒米4.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 75℃B. 55℃C. 35℃D. 15℃5.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 体温计示数降到0℃B. 体温计示数仍为38℃C. 体温计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D. 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6.下列关于0℃的冰和0℃的水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 0℃的冰比0℃的水温度高C. 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高D. 状态不同,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7.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 偏大B. 偏小C. 不受影响D. 不能确定8.四位同学分别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所用测量方式正确的是( )A. B.C. D.9.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 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厘米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120千克C. 一本试卷一页的面积为0.5米2D. 一个保温杯的容积为50分米310.小科从学校的体育室里借了一把卷尺,用卷尺的一部分测得下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A. 5.5厘米B. 5.5米C. 4.5厘米D. 4.5米二、填空题1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选择合适的温度计B、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C、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D、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正确的步骤应该为________(填字母)。
1.4 科学测量(3)
1.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D)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B.标准状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
C.人体正常的体温(口腔)约为37 ℃
D.人的手指头伸到水中,感到不冷也不热的温度约为53 ℃
2.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分别是(A)
A.右手热,左手冷 B.两手均热
C.右手冷,左手热 D.两手均冷
3.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C)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
4.下列是几位同学在科学实验中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情况,其中做法正确的是(D)
5.如图所示,下列仪表的测量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C)
6.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温度计的(B)
A.测量范围 B.最小刻度
C.每一小格的距离 D.最低测量值
7.使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时,为了防止液体膨胀胀破玻璃管,必须注意(A)
A.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B.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
C.温度计的长度
D.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
8.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它是由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
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第8题)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9.下面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①选取适当的温度计;②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正确读出温度计的读数;④取出温度计;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②①⑤③④。
10.用温度计测量刚倒入保温杯内的开水的温度。
(1)现有最高测量温度为110 ℃、200 ℃、42 ℃的三种温度计,测量时应该选用最大测量值为110_℃的温度计。
(2)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何时读数,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越正确。
你认为三种意见中正确的是__乙__。
11.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较(C)
A.0 ℃的冰比0 ℃的水冷
B.0 ℃的水比0 ℃的冰冷
C.0 ℃的水与0 ℃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一样,冷热程度就一样,因此0 ℃的水和0 ℃的冰冷热程度是一样的。
12.有两支温度计,其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
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示数情况分别是(C)
A.上升高度一样,温度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得高,温度示数亦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温度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温度示数相同
【解】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将它们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液体就会受热膨胀,由于膨胀的体积是一样的,则内径细的温度计中液体高度会高一些。
但同一杯热水它们所显示的示数是一样的,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
13.观察下图中温度计甲和温度计乙(只画出一部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第13题)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两只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一样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解】观察甲、乙两图,甲的量程为35 ~42 ℃,最小刻度为0.1 ℃,可知甲为体温计,乙为普通温度计,体温计不可测沸水温度,普通温度计不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两者都是利用其玻璃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14.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 ℃;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 ℃。
把该温度计放在教室里的示数为22 ℃,那么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20℃。
【解】 假设这支温度计最小刻度为1 ℃,则其液柱变化90格(94-4),实际温度变化了100 ℃,
则可列式:90100 ℃=22-4t
,得t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