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描述和取样
- 格式:doc
- 大小:23.63 MB
- 文档页数:50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引言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
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1.70Ma)。
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
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
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
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
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
岩心取样方案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岩心取样方案,旨在获取岩石内部的详细信息。
岩心取样是地质勘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地下连续岩层中提取岩心样品,可以研究岩石的组成、结构、物性等特征,为地质调查、石油勘探、资源评价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引言岩心取样是指从地下连续岩层中取得的柱状样品,通常使用岩心钻探设备进行采集。
岩心样品可以提供地质勘探工作所需的大量信息,如岩石类型、岩石的物理性质、岩层组合和结构等。
岩心取样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获取准确的岩心样品至关重要。
设备与工具在进行岩心取样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设备与工具。
常用的设备包括:1.钻井设备:包括岩心钻机、钻杆、钻头等;2.岩心采集工具:包括岩心钻具、岩心管等;3.岩石实验室设备:包括岩心样品处理设备、样品切割工具、物理性质测试仪器等。
岩心取样步骤1.确定钻探点位:根据勘探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岩心取样的钻探点位,并进行地质勘察。
2.钻井准备工作:安装岩心钻机,组装钻杆和钻头,准备好岩心采集工具。
3.钻进操作:通过旋转钻头、下压钻杆等操作,将岩心钻机钻进地下。
4.取岩心样品:当岩心钻机钻进岩层后,停止钻进操作,将岩心采集工具附在钻杆下部,采集岩心样品。
5.岩心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岩心样品送到岩石实验室进行处理。
处理包括去除钻具污染、切割样品、保存样品等步骤。
6.岩心样品分析:对样品进行岩石组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获取岩石的详细信息。
7.数据处理与解读:根据岩心样品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与解读,为地质勘探和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岩心取样质量控制岩心取样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取得准确、可靠样品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1.钻杆保养:定期进行钻杆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转正常并避免钻杆变形对取样造成影响。
2.钻探速度控制:钻进过程中需要控制钻进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岩心样品的破坏或变形。
3.岩心管与钻头的匹配:选择合适的岩心管和钻头组合,以确保钻进过程中能够有效采集岩心样品。
样品的化学分析1样品化学分析通过矿样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组份)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质量,矿体与夹石、围岩界线,研究各组份间的关系及空间变化规律。
通常分为基本分析、多元素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全分析、岩石全分析。
1.1光谱全分析光谱化学分析(spectrochemical analysis)应用光谱学原理和实验方法以确定物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法。
简称光谱分析。
包括发射光谱化学分析和吸收光谱化学分析。
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光谱化学分析可以分为光谱定性分析、光谱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目的是了解矿石及围岩中有几种有益、有害元素及它们的大致含量。
光谱样可以是拣块样,也可以用具代表性地段的基本分析副样和组合分析副样进行。
光谱分析结果是提供确定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全分析项目的依据。
1.2基本分析基本分析又称普通分析、单项分析、主元素分析。
它的目的是了解矿石中主要有益、有害组份含量,为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进行资源量估算提供依据。
当经过一定数量的基本分析、证实某些有益组份含量或有害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不影响矿体圈定时,可不再做基本分析项目。
分析项目见表1-1表1-1金属矿产化学样品基本分析项目参考表1.3多元素分析一个样品分析多种元素项目。
它是根据对矿石的肉眼观察或光谱半定量全分析或矿床类型与地球化学的理论知识,在矿体的不同部位采取代表性的样品,有目的地分析若干个元素项目,以检查矿石中可能存在的伴生又一组分和有害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为组合分析提供依据。
查定结果某些组分达到副产品的含量要求、某些元素超出了有害组分允许的含量要求时,则进一步作组合分析。
1.4组合分析组合分析是了解矿体内具有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的有益组分,或影响矿产悬液性能的有害组分(包括造渣组分)含量的一种化学分析。
组合分析样品不单独取样,由基本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
按矿体、矿石类型、不同工程、单一勘探线中的样品组合。
目的是了解矿体中具有综合回收利用的有益组份或影响矿石选冶性能的有害组份含量,分析结果可用于伴生有益组份的储量计算或划分矿石类型及品级。
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ST/CNLC SOP3005-20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2007-12-31发布2008-01-01实施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 引用标准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3 内容和要求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放,严防顺序错乱,上、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3.1.3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油、冒气、情况,立即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 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m)×100%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用红铅笔作出整米、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
岩心取样方案1. 引言岩心取样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勘探活动,通过获取地下岩层的样本,可以为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开发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岩心取样方案,包括取样工具、取样方法和取样操作步骤等内容。
2. 取样工具岩心取样需要使用以下工具:•岩心钻机:用于在地下钻取岩石样本的设备,钻机的种类和规格根据具体工作需求而定。
•钻杆和钻头:钻杆是连接岩心钻机和钻头的工具,钻头用于钻进地下岩层。
•钻心管:用于收集并保护岩石样本的管状容器,一般为钢制,长度一般为1~3米。
3. 取样方法岩心取样的方法通常根据地质条件和取样目的来确定,常用的取样方法有:3.1 表层取样表层取样适用于岩层较浅且质地较松散的情况。
操作步骤如下:1.在需要取样的位置进行岩心钻机的安装和调试。
2.将钻头插入地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钻孔深度。
3.钻取一定深度后,停止钻机并将钻头拔出。
3.2 岩芯取样岩芯取样适用于需要获取连续岩石样本的情况,操作步骤如下:1.在需要取样的位置进行岩心钻机的安装和调试。
2.将钻头插入地下,开始钻取岩芯。
3.钻取一定深度后,停止钻机,使用钻杆和钻心管将取样截留起来。
4.从钻心管中取出岩石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标注和记录。
3.3 抽心取样抽心取样适用于需要获取大直径岩心样本的情况,操作步骤如下:1.在需要取样的位置进行岩心钻机的安装和调试。
2.将钻头插入地下,开始钻取岩石样本。
3.钻取一定深度后,停止钻机,并使用取心器将取样截留起来。
4.从取心器中取出岩石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标注和记录。
4. 取样操作步骤无论使用哪种取样方法,取样操作步骤大致相同,以下是一般的取样操作步骤:1.钻机安装和调试: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当的岩心钻机,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2.钻孔准备:确定取样位置,清理孔口周围的杂质,并进行固定保护。
3.钻进开始:启动岩心钻机,将钻头插入地下,开始钻孔。
4.监测和记录:钻进过程中,根据需要,对钻进深度、岩芯外观、岩层情况等进行监测和记录。
岩心录井主要内容1、取心前的准备工作2、取心原则3、取心层位的确定4、取心方式5、取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6、岩心出筒、丈量和整理7、岩心描述8、岩心采样和岩心保管9、岩心录井草图的编绘所谓岩心录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取上来(这种岩石就叫岩心),进行整理、描述、分析,获取地层的各项地质资料、恢复原始地层剖面的过程。
岩心录井资料是最直观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的第一性资料。
通过对岩心的分析、研究,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获得岩性、岩相特征,进而分析沉积环境。
2)获得古生物特征,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
3)确定储集层的储油物性及有效厚度。
4)确定储集层的“四性”(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关系。
5)取得生油层特征及生油指标。
6)了解地层倾角、接触关系、裂缝、溶洞和断层发育情况。
7)检查开发效果,获取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资料。
一、取心前的准备工作取心前的准备工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取心前应收集好邻井、邻区的地层、构造、含油气情况及地层压力资料,若在已投入开发的油田内取心,则应收集邻井采油、注水、压力资料。
在综合分析各项资料后,根据地质设计的要求,作好取心井目的层地质预告图。
2)丈量取心工具和专用接头,确保钻具、井深准确无误。
分段取心时,对取心钻具与普通钻具的替换,或连续取心时倒换使用的岩心筒长度,都应分别做好记录。
要准确计算到底方入,并记录清楚,为判断真假岩心提供依据。
3)取心工作中要明确分工,确保岩心录井工作质量。
一般分工是:地质录井队长负责具体组织和安排,对关键环节进行把关;地质大班负责岩心描述和绘图;岩心采集员负责岩心出筒、丈量、整理,采样和保管等工作;小班地质工负责钻具管理、记录钻时,计算并丈量到底方入、割心方众,收集有关地质、工程资料与数据。
岩心出做时,各岗位人员要通力配合,专职采集人员做好出筒、丈量、整理和采样工作。
4)卡准取心层位。
在钻达预定取心层位前,应根据邻井实钻资料及时对比本井实钻剖面,抓住岩性标准层或标志层、电性标准层或标志层,卡准取心层位。
岩芯取样规范岩芯取样是地质勘探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研究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和储层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岩芯样品,需要遵循一定的取样规范。
以下是岩芯取样的常见规范:1. 取样位置的选择:在进行岩芯取样时,需要根据勘探目标和需要分析的要素,选择合适的取样位置。
通常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如沉积岩、火山岩等,避免选择有明显变形或破碎的地层。
2. 取样道的设置:在岩层中设置取样道,通常选择岩层较好、质地均匀的地层,确保岩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取样的道数和间距要根据地层特征和取样目的来确定。
3. 取样工具的选择:常用的岩芯取样工具有岩芯钻具、地层取芯器等。
在选择取样工具时,需要根据地层类型、硬度和取样要求等来确定,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取样长度的确定:取样长度一般为1米到2米,根据勘探目标和取样要求来确定。
对于某些需要详细分析的地层,可以适当增加取样长度。
5. 取样时间的控制:在进行岩芯取样时,需要控制取样的时间,尽量减少局部干扰和地层变形的可能性。
通常应在地层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取样,避免在地层运动或变形较大时进行取样。
6. 取样标识的要求:在进行岩芯取样时,需要对每个取样进行标识,包括取样位置、地层信息、取样时间等。
标识应清晰、准确,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标注。
7. 取样过程的监测:在进行岩芯取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记录,确保取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对于一些复杂地层或特殊取样需求,可以进行现场取样测试和检测。
8. 取样保存和处理:在完成岩芯取样后,需要对岩芯样品进行处理和保存,确保取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通常采用密封保存的方式,将岩芯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后续测试和分析。
9. 取样质量的评估:在进行岩芯取样后,需要对取样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包括取样长度的合理性、岩芯完整性以及取样过程的记录等方面。
10. 取样成本的控制:岩芯取样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控制取样成本,提高取样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勘探目标和取样需求来制定合理的取样计划和控制措施。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引言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
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
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
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
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
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陈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
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范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引言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
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1.70Ma)。
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
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
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发展新技术,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
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
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
这应该是一份岩心处理过程最完整的原始科学记录和数据,具体要求如下:1.1.1核对钻探施工及现场描述记录;在核对钻探记录与岩心保存状况无虞的情况下才能剖开岩心,核对钻探过程的重要原始数据,如扫孔记录及残留岩心。
提取岩心次数,目的在于确认该回次岩心在钻孔中的位置。
并评价岩心可能丢失部位。
当岩心剖开以后,必须重新丈量每个回次,每管岩心的实际长度,并记录在案。
认真查看每回次岩心头尾是否是真岩心,以便决定取舍。
确认一个回次多个岩心管中岩心是否连接。
1.1.2确认岩心的扰动程度,以评价取样的可靠性对岩心进行地质编录,首先是鉴别岩心的扰动程度。
当岩心修平之后,第一件事是确认岩心的扰动程度,我们将岩心扰动分为3级:第一级——轻微扰动的,沉积构造基本未遭破坏,岩心的边缘受钻具压力,呈现轻微的上凸弯曲,但岩心的中心部分保持了原状,未变形(完全未扰动的岩心,在当前钻探技术条件下,几乎不存在。
);第二级——严重扰动的,沉积构造已遭受破坏,但层理构造中的细层还清晰可见,然而沿层理已产生拉伸和流动变形,但是尚未遭受穿越层理面的碎屑的混合。
表示沉积物尚未混杂;第三级——混杂的,混杂岩心比较容易鉴定,它呈现出不同的土块,颜色、结构、构造混杂,非正常状态沉积;或有泥浆混入;或下部软弱层液化,沿压力薄弱处穿刺灌入,它常常处于岩心的中心位置,类似变形构造的“火焰构造”。
岩心混杂可能由于孔壁坍塌或清孔不干净,或套管跟进不及时,或钻进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从钻孔岩心获取资料,主要取自扰动程度为第一级的岩心;扰动程度第二级岩心只能作为参考,它仅允许应用于在有限的较薄层位中的混合样品采集;扰动程度第三级岩心——混杂岩心,绝对不能使用,禁止在其中采取任何样品。
哪怕是稍做参考,也只会带来混乱和假象1.1.3为岩心描述和取样做好准备修平岩心是一项必要的,然而是目前最被忽视的步骤。
以自然断面或仅仅是钢丝拉平的表面作为岩心描述和照相的基面,都不足以全面细致地展现沉积构造和沉积物的变化,因此看似简单的修平岩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步骤(图1)。
修平使用的工具是刀刃锋利平整,极薄的优质钢刀,我们试验过多种刀具,最后采用了修鞋厂手工削皮子用的刀。
岩芯剖开后,在岩芯管上岩芯起始位置刻一个零点标志,以便成为今后观测岩芯的标志点。
做好固定标尺。
在丈量岩芯、描述素描岩芯和取样都要使用同一标尺,因此每剖开一管岩芯都必须安放固定标尺,从一开始到这管岩芯封存,都要避免移动标尺。
另外还需要准备多种带有各种颜色标记的牙签,以备取样时使用。
图1 修平的QC2孔岩芯表面,展现了沉积层的细微特征1.1.4按规定格式记录岩芯描述的全过程和观察结果;记录全部样品的位置、数量、分析目的和要求;记录样品的现场观察描述。
我们在岩心的地质编录过程中自定了几种记录格式来规自己的编录过程。
曾经使用过以下两种编录表格(图2、3):①岩芯描述卡片钻孔岩芯描述卡片,是为了记录最原始的岩芯地质资料而设计的。
它除了记录岩芯保存状况,地质描述和素描之外,只记录与观察岩芯直接相关的位置和涂片编号等数据,不记录其它取样数据(图2)××钻孔岩芯描述卡片标尺年 月 日图2 岩心描述卡片 ①②③为分层编号② 岩心地质综合编录表以下是钻孔岩芯地质综合编录表的格式(图3)。
由主要钻探参数,地质描述记录和取样记录三部分组成。
××钻孔岩芯地质综合编录表孔号 位置 孔深 开孔日期 终孔日期cm30401050素描图存状况岩芯保涂片编号岩心描述:① ………………………………………………………………………… ② ………………………………………………………………………… ③ …………………………………………………………………………及深度分层编号20(接下表)(接上表)图3 岩心地质综合编录表※取样记录的格式:划一横线,横线上为样品编号横线下为取样位置。
式样如下:样品编号取样位置(××m-××m)我们记录的样品位置是该样品在岩芯管中实际测到的位置,而不是换算后的深度。
这样做避免了在取样过程中花时间做换算工作。
多种样品在取样现场由不同的取样人员各自换算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出错,而在以后统一换算可以减少错误。
对于根据现场样品特征确定的某些样品分析的特殊要求或目的,应在备注栏予以注明,例如作为浊积层或韵律层的一组粒度分析样品,氧化间断面、古土壤、淋溶层、淀积层等要求做某些盐类分析的样品等等。
以备在送样单上注明,并作为后期整理资料的依据。
1.2岩心编录、观察、描述和取样流程1.2.1岩心编录、观察、描述和取样流程图处理岩心是最重要的地质观察和研究过程,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
它包括剖样、地质编录、取样及封存等几个大步骤。
制定一个科学的工作流程,是组织好一个协调的团队的重要步骤,每个项目科学技术负责人必须亲自完成这个步骤。
现将1985年以来我们曾经采用过的岩心编录、观察、描述和取样流程略加修改(图4),介绍如下,以供参考:图4 岩芯编录、观察、描述和取样流程图(椐子赓:《浅海及平原区第四纪地质钻孔原始资料可靠性的评价》。
海洋地质动态,1985年7期,3-6页修改。
)在这个流程中,还应该制定出详细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岩心处理的质量。
其中有些关键性的步骤,对提高整个钻孔原始资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这些步骤是(见1·2·2):1.2.2对流程图关键步骤的解释摘出流程图中若干关键步骤进行适当的说明:修平在(1·1·3)节中已经强调了修平岩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在,提供几点我们如何处理曽经遇到过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i)保持刀刃的锋利和刀的正、背面清洁光滑,以免带起表面的泥;ii)对于流塑状态的岩芯,应当自然风干至软塑状态时再予修平,iii)遇到贝壳、砾石、结核等大颗粒物质时,必须避开,必要时先将表面大颗粒物取出,待岩芯修平后再置放于原位。
iv)修平岩芯应该沿层理方向修整,保持修整面清洁,禁止用粗毛刷清扫表面,不可在表面“抹稀泥”。
涂片及现场鉴定这是一种可以快速、简单、经济地获得很多地质信息的手段。
只需要取微量样品(一小挖耳勺)制成涂片(在载玻片上用蒸馏水化开,摊开,在酒精灯下烤干形成薄膜)。
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
涂片鉴定可以获得如下信息:i)颗粒与基质组分;ii)颗粒组分的比例关系;iii)颗粒结构参数(可进一步区分不同矿物组分中的矿物结构参数,包括颗粒大小、颗粒形态、颗粒表面特征等);iv) 颗粒的矿物组分及其目估含量。
不仅有常见矿物,还应确定常见重矿物;碳酸盐矿物中的自形晶体、碎屑状及泥晶状等;确定自生矿物及有指相意义矿物的种类;v)生物组分。
涂片法可以在处理岩心过程中广泛应用,并可以及时将所获得成果反馈到岩芯描述的容中去。
涂片法获得的成果和数据,还可以用统计法和作图法加以归纳。
涂片鉴定的记录格式,原来我们是每个样品一卡片,记录比较自由,后来根据整理资料和统计要求,认为做个表格规一下要求还是必要的。
推荐一个参考表格如下(图5):涂片鉴定的最后步骤是封片保存。
将已鉴定的涂片加上盖玻片,用加拿大树脂封片,用玻璃刀刻上编号,保存在玻片盒中。
××钻孔岩芯涂片鉴定记录卡片图5 岩芯涂片鉴定记录卡片素描与描述描述岩芯并进行素描是对岩芯进行宏观研究的最重要步骤,其质量好坏取决于研究者的地质素养和观察能力。
在描述中应正确地使用地质术语。
由于素描是一个对岩芯细致观察的过程,建议先素描,后描述。
如实地作岩芯素描并与照片对照。
素描图首先要求真实可靠,并应反映出观察者对地质体的认识水平。
在素描时,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虽然真实,但缺乏对地质现象的明确认识;另一种倾向是只有对地质现象的主观概念化认识,而缺乏真实的形象。
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图6)。
图6 岩芯素描图举例-QC2孔第40层岩芯素描图素描之后进行岩芯描述。
描述过程是综合应用现代沉积学、海洋地质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知识观察、认识地质体并进行科学判断的过程。
任何一种忽视直接观察描述片面依赖实验分析结果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描述沉积物岩芯的基本要用准确的地质语言记录岩石学的基本属性,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划分自然层。
不同观察者对岩芯的描述常常是随意性较大,简繁不一,为了规描述容,现在重申对沉积物描述的一般要求。
对于每个“层”(bed)应描述的容是:①沉积物的颜色及其分布目前描述沉积物的颜色全凭个人感觉,差别很大;甚至同一人对同一标本在不同时间,可能描述为不同颜色。
因此急待规。
20世纪60年代土壤研究所曾经制定了一套色标,采用不同颜色土壤粉末标定后装瓶作为对比色标,其优点是与天然沉积物颜色一致,但携带使用都不方便,而且要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