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态旅游者-2011
- 格式:ppt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31
课程教学教案(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生态旅游授课系部:经济管理系授课专业:旅游管理班级: 2010 级2009级旅管班任课教师:陈彦吉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教案编写有关项目说明如下:1.课程教学非实验(实训)环节采用课程教学教案,实验(实训)环节和单设实验(实训)课程均采用实验(实训)教案2.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
教案必须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2节课)设计编写。
3.每个学时教案必须包含以下环节:授课题目授课学时课型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用具教学主要流程设计详细教学过程(详案)学生课外学习引导(作业布置)课后反思4.课程教学课型包含:讲授、讨论、习题、复习、其它等5.教学用具指教科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6.教学主要流程设计:主要知识、关键概念、主要观点、思路、体系、论证等,以粗线条描绘主要内容和清晰的教学思路。
7.备注:备注主要标记例证、索引、提示、主要方法等重要讲课线索。
8.学生课外学习引导:给学生布置作业、指定复习参考书、资料、学习方法等。
9.课后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供下一轮教学参考,可从学生反应、教学内容取舍、过程设计、方法手段选择等多种角度进行总结。
授课计划教学计划规定总学时数34理论学时34 本学期安排学时数34理论学时实践学时0 实践学时周次讲授内容(章、节、题目)学时数备注1 第一章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第一二节 22 第一章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第三四节 23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 24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25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第二三节 26 第四章生态旅游者及生态旅游市场 27 第五章生态旅游资源及生态旅游开发 28 第六章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旅游管理第一二节 29 第六章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旅游管理第三四节 210 第六章生态旅游业及生态旅游管理第五六节 211 第七章生态旅游环境及其保护第一二节 212 第七章生态旅游环境及其保护第三四节 213 第八章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设计 214 第九章生态旅游策划 215 第十一章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与解说 216 第十二章生态旅游组织与政策 217 第十三章中外不同类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与项目 2学时教案(总第1-2学时)学时教案(总第1-4 学时)5学时教案(总第1-4 学时)学时教案(总第1-4 学时)。
生态旅游学中生态旅游者的概念
生态旅游者的概念是指一种以可持续发展和自然关怀为出发点的旅行行为。
这种行为强调
的是,旅客可以同时尊重和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并且可以保护和欣赏自然环境,同时尊
重自然景观、资源和它们的系统。
生态旅游者可以象今天一样和以前一样游览美丽的自然景色,不会影响它们的完整性。
在
当地,他们可以了解各个文化,了解自然环境如何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关心居民的
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背景和历史。
努力采取有益的行动,来保护旅游发展的环境,避免当地社区受到任何影响,这也是生态
旅游者的行为准则。
实践和推广生态旅游可以减少废弃物,如垃圾和杂物,促进教育交流,倡导旅行社和政策制定者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
生态旅游者尊重地方文化,支持当地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可持续发
展理念,从而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者是一种心怀环保的旅行者,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环境,支持当地可持续发展,并采取积极和有效的行动,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生态旅游者一,生态旅游者的出现背景21世纪的到来,许多新鲜元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增添新活力。
无论是金钱,还是闲暇时间,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提高,旅游成为热点。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沉重的工作压力,城市生活的紧张,人们迫切希望“回归大自然”,生态旅游应时而生。
由于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对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传统大众旅游机制的滞后及所面临的挑战等一连串问题,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旅游必然地肩负着报护环境的重任,涉及到政府、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等组织与团体的行为。
而作为生态旅游活动主体——生态旅游者,其作用地位首当其冲,自觉保护环境,做合格的负责任的生态旅游者。
二,生态旅游的概况从20世纪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思,引发全球环境保护运动;从形式多样的环保组织的涌现,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敲响了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所带来的一系列坏境问题的警钟,到专门化的组织与个人的拥护与参与,以“绿”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出现。
1,生态旅游的定义最早在198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卡瑞首次使用西班牙语Turisimoecologico来形容生态旅游形式,并于1983年首创”Ecoturismo”,到1987年,在《生态旅游之未来》中对生态旅游作出了定义,并以此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正式创立。
其中,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指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2,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内涵要点:①当地社区的一个长期利益或利益分配②可持续性③对保护的贡献④环境教育⑤道德规范和责任⑥旅游者享受体验⑦文化熏陶⑧以自然为基础3,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具有旅游功能、保育功能、环境教育功能、扶贫功能等,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有利于区分生态旅游者的界限,规范生态旅游者的行为,加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规划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举措,培养合格的生态旅游者,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第二次作业学号:20111002758姓名:张伟文1.约翰•缪尔是一位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自然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一生致力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事业。
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他是美国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自然生态保育的倡导者,被尊称为“国家公园之父”、“生态保育先知”和“宇宙公民”。
此人具有超人的胆量,渊博的科学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坚毅执著的性格。
他一生都在“追寻大自然的美”,在46年里,多次单枪匹马,进入人迹罕至的荒野山区与原始森林,义务地探查与保护国家生态资源;为启发民众环保意识,他不遗余力,四处游说;他还撰写了大量优美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流传。
缪尔的行动与精神感动了国会和总统,并使之立法,在美国破天荒地建立起“黄石”、“优胜美地”、“大峡谷”、“赛寇雅”、“瑞印内尔”、“石化森林”和“阿拉斯加冰原”等等国家公园,使得那些地方如今仍然保有原始生态,为全世界的生态保护树立典范。
世界人民永远牢记缪尔,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刻着他的名字:“缪尔山间小道”,“缪尔旷野”,“缪尔国家森林纪念碑”,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缪尔学院”,苏格兰顿巴镇的“缪尔乡村公园”等等。
2.郝奇郝奇之争20世纪初,美国人就是否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附近的赫奇赫奇山谷修建水库一事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就是著名的赫奇赫奇争论(HetchyHetchyControvers)争论主要在资源保护主义(Conservation)和自然保护主义(Preservation)两种力量之间进行3.斯蒂芬•马瑟(1867-1930),一个百万富翁,硼砂公司的拥有者,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1914年夏天游览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红杉国家公园。
他被公园的状况所震惊,步行路破破烂烂,家禽在草地吃草,投机者准备砍伐雄伟壮丽的红杉树……他给内政部部长富兰克林•雷恩,他的一个大学同学,写了一封很愤怒的信。
雷恩的答复是如果马瑟不满意公园的管理状况,就到华盛顿来自己管理这些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