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勘察)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70
建筑工程勘察与设计真题及解析作为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环节,勘察与设计在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建筑工程勘察与设计的真题,并对其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解析。
1. 真题一勘察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环节之一。
请简述勘察的主要目的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解析: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地理环境、土壤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相关情况,为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包括确定建筑物的选址、设计承载力、地基处理计划等,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2. 真题二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请简述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素。
解析: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结构安全: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使用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结构形式、抗震要求等,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2)功能布局: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人群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确保建筑物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3)材料选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确保建筑物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4)节能环保:在设计中应注重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采用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外立面等手段,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3. 真题三建筑工程勘察与设计中,土壤地质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请简述土壤地质条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解析:土壤地质条件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承载力:土壤的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详细勘察土壤的承载力情况,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
(2)沉降性:土壤的沉降性会导致建筑物的下沉,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设计中应注意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
(3)水文地质条件:土壤中的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的基础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例题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
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例题2(6-2):我国北方某单位建一座仓库,东西向长47.28米,南北向宽10.68米,二层,高8.1米。
北方距离10米处有一荷塘。
布置详勘钻孔数量、间距、深度和类别。
解:根据给定条件,北方要考虑冻土因素,但本场地不是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地基等级为一级),加上场地附近有荷塘,所以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二级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级地基钻孔间距15~30m,考虑到冻土因素,取较小值,可取约16m,控制孔深度10~20m,考虑到一般仓库重要性等级较低(如果仓库中为危险品,则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深度加大),取较小值,10m(但宜比荷塘深度大);一般孔深度6~10m,取8m (但宜比荷塘深度大)。
绪论一、基本概念1、专门工程地质学二、简述题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第一章工程地质勘察的几个基本问题一、基本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2)、工程地质问题二、填空题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以及等六个要素,其中是最基本的要素。
2、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按工民建可分为:(1)、(2)、(3)、(4)。
三、选择题1、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它包括六个要素。
其中最基本的要素为以下哪个方面()。
A、地形地貌条件B、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结构D、水文地质条件E、物理地质现象F、天然建筑材料2、以下各勘察方法中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基本的勘察方法的是()。
A、工程地质测绘B、工程地质物探及勘探C、工程地质试验(室内、室外)D、工程地质长期观测3、砾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B、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4、卵石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B、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C、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D、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5、中砂的颗粒级配应为以下哪种()。
A、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B、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C、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50%;D、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四、问答题1、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具体有哪些?2、简述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种类。
3、工程地质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分别按水电勘察、公民建勘察、城市规划勘察分别论述)?4、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有哪些要素?第二章工程地质测绘一、基本概念1、工程地质测绘二、填空题1、是工程地质条件最基本的要素,是产生各种地质现象的物质基础。
岩土工程师岩土工程勘察试题一、勘察工作布置1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B)规划勘察、可行性勘察、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C)初步设计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D)根据工程规模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由勘察单位决定;答案:A2 、某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拟建在对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地貌简单、地基为湿陷性黄土。
应按那种等级布置勘察工作?(A) 二级;(B)一级;(C)三级;(D)视场地复杂程度确定;答案:B3 、岩土工程勘察中,岩石按强度分类可分为几个亚类?(A) 两个;(B)三个;(C)四个;(D)六个;答案:C4 、某种岩石,其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20MPa、压缩波速为3500m/s,据此判定岩体的风化等级为:(A)强风化;(B)微风化;(C)中等风化;(D)未风化;答案:B5 、按岩块的湿抗压与干抗压的比值判定岩石的软化性,其值应为:(A) 0.90;(B) 0.80;(C) 0.75;(D) 0.50;答案:C6 、土按有机质含量可分为:(A) 有机质土、泥炭;(B)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C)无机土、有机质土、泥炭质土、泥炭;(D)有机质土、无机质土;答案:C7 、老堆积土的时代界限为:(A) Q3 及以前;(B) Q4 及以前;(C) 100 年以前;(D)在50- 100 年之内视压密情况而定;答案:A8 、砂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5 击,该砂土应为:(A) 松散;(B)密实;(C)稍密;(D)中密;答案:D9 、粉土的密实度可用那种方式判别:(A) 孔隙比;(B)标准贯入击数;(C)相对密度;(D)含水量;答案:A10、粘性土的液性指数为0.2,判定土的状态为:(A) 坚硬;(B)硬塑;(C)可塑;(D)软塑;答案:B11、花岗岩的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划分应依据:(A) 动力触探击数;(B)标准贯入击数;(C)静力触探侧摩阻力;(D)金刚石钻进速度;答案:B12、在海滨地区、8 度地震区修筑六层砖混住宅,基础宽15 米,长80 米,拟定采用筏板基础。
专业案例-岩土工程勘察(二)(总分168,考试时间90分钟)1. 某工程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为64MPa,岩块压缩波速度为6.2km/s,岩体压缩波速度为3.8km/s,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为(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2. 某工程初步勘察时在地表露头测得岩体弹性波速度为2.8km/s,岩块弹性波速为3.9km/s,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为2.3,该岩体的基本质量级别应为( )。
(A) Ⅰ级 (B) Ⅱ级 (C) Ⅲ级 (D) Ⅳ级3. 某隧道工程地质钻探时,采用75mm金刚石钻头连续取芯钻进,某回次进尺1.6m,采取的块状岩芯长度分别为5.4cm、6.8cm、9.9cm、10.0cm、26cm、32cm、21cm、18cm;碎石状岩芯累计长度15cm,岩粉若干,该岩石的RQD值为( )。
(A) 97% (B) 76.3% (C) 66.9% (D) 60.6%4. 某工程钻孔ZK—4,采用75mm金刚石钻头连续取芯钻进,在某一回次进尺中钻进2.0m,采得岩芯长度为11.0cm、13cm、18cm、16cm、25cm、27cm、8cm,该岩石应为( )。
(A) 好的 (B) 较好的 (C) 较差的 (D) 差的5. 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表下15m处砂土层实测标准贯入锤击数为18击,场地地下水位2.0m,该点砂层的密实度为( )。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6. 某工业建设场地为砂土,地表下5.5m处标准贯入击数为19击,该砂土的密实度为( )。
(A) 松散 (B) 稍密 (C) 中密 (D) 密实7. 某饱和粉土试样室内试验结果:ω=32%,Gs=2.66。
该土样的密实度及湿度为( )。
(A) 中密,湿 (B) 稍密,湿 (C) 中密,很湿 (D) 稍密,很湿8. 某民用建筑场地中取得干燥粉土试样,重度为15.6kN/m3,比重为2.70,其密实度及湿度为( )。
岩土工程勘察例题例题1某单位拟建一栋六层住宅,长80米,宽11.28米。
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
该场地等级为一级。
试设计详细勘察阶段的钻孔种类、数量、间距和深度。
解: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等级为甲级。
六层,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
其他条件未知。
1)如果已知该地区同样条件下的经验条形基础宽度和埋深,可按照控制孔深度>基底下3.5b,一般孔深度>基底下3b来设计钻孔深度。
2)如果已知该地区特别是临近类似建筑场地土层结构、基础宽度和埋深、经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建筑物荷载特征(一般多层建筑物每层荷载取均布荷载12~13kPa),可算出变形计算深度,控制钻孔深度>基底下变形计算深度,一般孔深度略小一些。
3)上述条件未知,可近似按照初步勘察阶段钻孔深度要求来设计多层建筑采用浅基础的场地(如果决定采用桩基础,按照桩基础要求设计钻孔)勘察钻孔深度。
但间距应按照详细勘察阶段间距设计。
该建筑为六层,可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
一般孔深度6~10米,控制孔深度10~20米。
旧规范按照勘察等级决定详细勘察阶段钻孔间距,新规范按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决定钻孔间距。
本例为复杂场地,勘察等级为甲级,地基等级未知,一般按照邻近场地地基等级大致确定。
缺乏经验的地区,如果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该场地地基为复杂地基,一般可按照中等复杂地基设计钻孔深度,具体勘察时视具体情况来调整间距和深度。
本例为一级场地,但无地区经验,可以推断地基等级为三级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又没有确切资料说明该场地地基等级为一级,所以可按照二级地基设计间距,钻孔间距取15~30m。
住宅长80米,宽11.28米,按照规范要求,钻孔布置除了满足间距要求外,还应布置在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
综上所述,钻孔间距可取20m,控制孔深度10~20m,取15m;一般孔深度6~10m,取8m。
钻孔双排布置,每长边各5个钻孔。
共10个钻孔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孔比例在1/3以上,本例取6个,宜均匀布置,布置在四个角点。
工程地质勘察例题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
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
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例题2(6-2):我国北方某单位建一座仓库,东西向长47.28米,南北向宽10.68米,二层,高8.1米。
北方距离10米处有一荷塘。
布置详勘钻孔数量、间距、深度和类别。
解:根据给定条件,北方要考虑冻土因素,但本场地不是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地基等级为一级),加上场地附近有荷塘,所以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二级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级地基钻孔间距15~30m,考虑到冻土因素,取较小值,可取约16m,控制孔深度10~20m,考虑到一般仓库重要性等级较低(如果仓库中为危险品,则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深度加大),取较小值,10m(但宜比荷塘深度大);一般孔深度6~10m,取8m (但宜比荷塘深度大)。
五、计算题1.某二级公路连续纵坡设计时第一坡段纵坡为7%,长度为200米;第二坡段纵坡为6%,长度为300米,则第三坡段纵坡为5%的坡长最多可拉多长?纵坡长度限制表(米)5% 6% 7% 900700500.解:设第三坡段最多可拉X 米则有 1900700300500200=++x解得m x 28.154=故可拉154.28米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
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2)桩号K8+980、K9+060、K9+150、K9+220的路基设计标高。
.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1.34004.12)7008()1009(756.77356.651-=-=+-+-=K K i %2.128036.3)1009()3809(356.65716.682==+-+-=K K i=∙=ωR L 129012.0031.0300021=--⨯=-∙i i R (米)5.6421292===L T (米) 693.0300025.64222=⨯==R T E (米)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9+035.5 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100.060005.24300025.0359060922==⨯+-+=K K h (米)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1.3⨯+ 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035.060005.143000215095.164922==⨯+-+=K K h (米)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2.1⨯+ 0.035=65.991(米)3.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
岩土工程勘察习题集一、计算题1、某粉质粘土土层进行旁压试验, 结果为: 测量腔初始固有体积491cm3, 初始压力对应体积134cm3, 临塑压力对应体积217cm3, 直线段压力增量0.29MPa, 泊松比0.38, 试计算土层旁压模量。
2、某建筑场地土层为稍密砂层, 用方形板面积0.5m2进行载荷试验, 压力和对应沉降见表, 问题: (1)绘制P-s曲线,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试求变形模量(土泊松比0.33)。
3、某软粘土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以下表, 绘制抗剪强度曲线确定峰值强度, 并计算土灵敏度。
4、某软土用十字板剪切试验, 十字板高H=0.2m, 直径D=0.1m, 剪切时破坏扭矩M=0.5KN*m, 在一样深度取土进行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qu=200kPa, 试计算: (1)软土抗剪强度; (2)土灵敏度; (3)判定灵敏度等级。
5、某花岗岩风化层, 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N=30, 29, 31, 28, 32, 27, 试判定该风化花岗岩风化程度。
6、在地面下8.0处进行扁铲侧胀试验, 地下水位2.0m, 水位以上土重度为18.5KN/m3。
试验前率定时, 膨胀至0.05mm及 1.10mm气压实测值分别为△A=10kPa、△B=65kPa, 试验时膜片膨胀至0.05mm及1.10mm和回到0.05=mm 压力分别为A=70kPa、B=220kPa、C=65kPa。
压力表初读数zm=5kPa, 试计算该试验点侧膨胀水平应力指数。
7、某隧道工程地质钻探, 在某一回次进尺中共进尺1.2m, 采取岩芯长度分别为: 3.2cm、 1.5cm、9.8cm、16cm、30cm、6cm、11cm、 5.3cm, 试求该段岩石RQD值, 并判定岩体质量。
8、某场地中进行载荷试验, 承压板面积5000cm2, 试坑深度2.5m, 校正后试验结果以下: 试确定该土层百分比界限荷载、极限荷载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安全系数Fs=4)。
《现场勘查》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
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事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将其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2。
现场勘查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
3。
勘查重大、特大案件现场,一般可将勘查人员分为现场访问组、现场勘验组、现场保护组和机动组等几个组分头开展工作.4。
现场实地勘验一般要经过巡视现场、静态勘验和动态勘验等三个步骤。
5. 保护现场痕迹物证的方法主要有警戒法、标识法、遮盖法和转移法、提取法等五种.6. 根据案件发生后至勘查前有无变动,可将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7。
范围较大、中心部位不明显、痕迹物证比较分散的现场,通常可采用由外围向中心的勘验顺序。
8. 在访问开始时,侦查人员必须告知访问对象应如实提供情况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9. 对作案地点可通过研究现场上反常情况、犯罪痕迹、尸体上或者尸体附近的异常物质和调查访问等几个方面的现象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主体现场,关联现场 2、县级 3、现场访问组、现场勘验组、现场保护组4、巡视现场、静态勘验、动态勘验 5、警戒法、标识法、遮盖法6、原始现场、变动现场7、从外围向中心 8、如实提供情况9、反常情况,犯罪痕迹,尸体上或者尸体附近的异常物质,调查访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其他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
2、现场分析:又叫临场讨论,它是指现场勘查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和调查访问以后,在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主持下,根据勘验、检查和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材料,对在现场上发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力求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的活动。
3、个体勘验,也称为详细勘验,是侦查人员对现场上的各种痕迹、物品、人身、尸体逐一进行观察、检验、记录和提取的一项勘验活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简述现场保护的任务:1、核实情况,迅速上报;2、划定范围,设置警戒;3、收集案件资料,登记在场证人;4向侦查人员反映现场保护情况。
(完整版)岩⼟⼯程勘察习题及答案绪论1、试述岩⼟⼯程、⼯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1)岩⼟⼯程:是以⼯程地质学、⼟⼒学、岩⽯⼒学及地基基础⼯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体有关的⼯程技术问题,是⼀门地质与⼯程建筑全⽅位结合的专业学科,属⼟⽊⼯程范畴。
(2)⼯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类活动及各类⼯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3)区别:⼯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个分⽀,其本质是⼀门应⽤科学;岩⼟⼯程是⼟⽊⼯程的⼀个分⽀,其本质是⼀种⼯程技术。
从事⼯程地质⼯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程相互作⽤的研究;从事岩⼟⼯程的是⼯程师,关⼼的是如何根据⼯程⽬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使⽤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程或⼯程的⼀部分,解决⼯程建设中的岩⼟技术问题。
因此,⽆论学科领域、⼯作内容、关⼼的问题,⼯程地质与岩⼟⼯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4)联系:⼯程地质是岩⼟⼯程的基础,岩⼟⼯程是⼯程地质的延伸。
2、简述岩⼟⼯程勘察的任务与⽬的。
基本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程的设计、施⼯以及岩⼟体治理加固、开挖⽀护和降⽔等⼯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具体任务:(1)阐述建筑场地的⼯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程范围内岩⼟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有关的岩⼟⼯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布置、各类岩⼟⼯程设计、岩⼟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5)预测⼯程施⼯和运⾏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岩⼟⼯程勘察的⽬的是:运⽤各种勘察测试⼿段和⽅法,对建筑场地进⾏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修建各种⼯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过⼤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提供基础设计、施⼯以及必要时进⾏地基加固所需要的⼯程地质和岩⼟⼯程资料。
矿产勘察学计算题
1.某钻孔某回次孔深171.3m,残余进尺0.21m,取得岩心上部(云母片岩)长1.7m,下部(黑云母花岗岩)长
2.3m;已知上回次孔深167m,残余进尺0.1m。
试求黑云母花岗岩在孔中出露深度。
答:据题意可知,上回次孔深H 1=167m ;本回次孔深H 2=171.3m ;换层处上段岩心长m 1=1.7m ;换层处下段岩心长m 2=2.3m ;上一回次残留进尺S 1=0.1m ;本回次的残留进尺S 2=0.21m 。
1)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4分)
余进尺+上次孔底残余本次进尺-本次井底残本次提取岩心长回次采取率
2)换层孔深计算(6分)
2.有三条平行的勘探线剖面,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面积为一四边形,面积依次为S 1: 5000m2,S 2: 3200m 2,S 3: 0m 2。
勘探网度为60×30米,矿石体重4t/m 3。
求矿体的矿石储量。
答:据题意可知,各剖面所圈定的矿体面积形状相似,其相对面积差
〔(S1-S2)/S1〕=(5000-3200)/5000〕=0.36,小于40%,两剖面间用梯形体积公式,即)(221S S L V +==)32005000(260+=246000 m 3(4分)
因S3为0m 2,两剖面间用楔形体积公式,(4分)
矿体的矿石储量为:(246000+96000 )×4=1368000t (2分)
注:选择锥形体积公式亦可。
现场勘察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现场勘察的首要任务是()。
A. 确定事故原因B. 收集证据C. 保护现场D. 制定安全措施答案:C2. 现场勘察中,对于发现的物证,正确的做法是()。
A. 直接用手接触B. 用塑料袋封装C. 用纸袋封装D. 立即拍照记录答案:D3. 现场勘察时,以下哪项不属于现场保护的范围?()A. 现场痕迹B. 现场物品C. 现场人员D. 现场环境答案:C4. 现场勘察中,对于现场痕迹的记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拍照B. 录像C. 测量D. 用橡皮擦除答案:D5. 现场勘察时,对于现场物品的收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按照物品的原始位置进行标记B. 对于易碎物品,应小心收集C. 所有物品都应进行编号D. 将所有物品混合存放答案:D6. 现场勘察中,对于现场环境的记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只记录现场的物理环境B. 只记录现场的生物环境C. 记录现场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D. 记录现场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答案:C7. 现场勘察时,对于现场人员的询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询问目击者B. 询问受害者C. 询问嫌疑人D. 询问无关人员答案:D8. 现场勘察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证据收集方法?()A. 只收集目击者的证词B. 只收集物证C. 收集物证和证人证词D. 只收集现场的物理证据答案:C9. 现场勘察时,对于现场痕迹的分析,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只分析痕迹的形状B. 只分析痕迹的大小C. 分析痕迹的形状、大小和方向D. 分析痕迹的颜色答案:C10. 现场勘察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现场记录方法?()A. 只记录现场的物理证据B. 记录现场的物理证据和生物证据C. 记录现场的所有证据D. 只记录现场的化学证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1. 现场勘察中,以下哪些属于现场保护的措施?()A. 划定警戒线B.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C. 对现场进行拍照D. 对现场进行清理答案:A, B, C12. 现场勘察时,以下哪些属于现场痕迹的类型?()A. 指纹B. 脚印C. 血迹D. 物品摆放答案:A, B, C13. 现场勘察中,以下哪些属于现场物品的收集范围?()A. 现场遗留的物品B. 现场损坏的物品C. 现场的垃圾D. 现场的文件资料答案:A, B, D14. 现场勘察时,以下哪些属于现场人员的询问内容?()A. 目击者的证词B. 受害者的陈述C. 嫌疑人的辩解D. 无关人员的陈述答案:A, B, C15. 现场勘察中,以下哪些属于现场记录的内容?()A. 现场的物理环境B. 现场的生物环境C. 现场的化学环境D. 现场的人文环境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6. 现场勘察的目的是确定事故原因。
一本通例题勘察篇发散及总结题目一定要自己先动手做,再简单都要自己动手做,做题时有什么想法或思路或易错点的都可以记录下来,讨论发散,集思广益题号提出人题目讨论1-1 考察点和坑点勘察规范4.1。
18发散思维找坑修路1)题中中低压缩性土改成高压缩性土,求满足变形的勘探深度?则注意10%2)题中改成条基、柱基,求满足压缩和变形深度的勘探深度?(一般1。
5b,3b,对高层、有变形要求的按照应力比20%,10%确定)3)考试时给基础尺寸,从规范查附加应力系数来求解该题?(注意是查α,而不是α,且区别于公、铁路桥涵)(小轶)4)中低粉粘改成黄土,给黄土参数,如何求解勘探深度?黄土规4。
2。
4,6.1.65)中低粉粘改成膨胀土,给膨胀土参数,如何求解勘探深度?膨胀土规4。
1。
56)采用桩基础时,求勘探深度?桩基规3。
2.2,5.5.6,5.5.8,注意求解完后+桩长+承台埋深7)题目改成公路桥梁的浅基础,求勘探深度?自己查规范8)改成岩渍岩土、特殊岩土、不良地质、液化土(勘规5。
5.8),作为知识储备9)改成基坑,边坡,水利、路基、隧道等具体规范的深度要求一般为知识题自己查规范总结钻孔深度作为勘察的案例的储备题型,各规范都有相关深度的要求。
一般按照基础宽度倍数、压缩层深度、构造深度确定.特别注意特殊岩土、不良地质的相关钻孔深度。
基础宽度倍数:一般规范条形基础为3倍基础宽度,单独柱基为1。
5倍基础宽度;黄土规范条形基础为3倍基础宽度,独立基础为2倍基础宽度.压缩层深度:(中低压缩性)或(高压缩性),构造深度:特别注意不同规范尤其是特殊岩土、不良地质的相关钻孔深度构造要求.特别注意的一点:所有的勘探深度不要忘了加埋深。
1-2考察点和坑点勘察规范4.1.18,注意与题1-1合并发散思维找坑修路1)题目改成柱基,则注意1。
5倍2)如果加上压缩层深度,则题目难度加大,应注意总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
1.18—4.1.19如何一步一步确实深度.关键词:条形基础、独立基础、高层建筑、变形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