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5
4.《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设计(3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
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体现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设计和制作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的基本方法,并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
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了解,创作具有民族纹样特色的作品。
教具媒体准备师: 课件、纹样作品生:尺子、圆规、硫酸纸、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欣赏花卉照片教师:我们看到了美丽的花朵竞相绽放,姹紫嫣红,让我们联想到美丽的春天,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美丽的花儿装扮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像春天般充满热情和希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吧!二、学习新课1、民族花卉纹样欣赏敦煌藻井: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
藻井与普通天花一样都是室内装修的一种,但藻井只能用于最尊贵的建筑物,像神佛或帝王宝座顶上。
唐代就有明确规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
宝相花:宝相花又称、,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是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
一般以某种花卉(如、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
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象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花卉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花卉的美,能够运用花卉元素进行设计 3.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及水彩画的基本方法 4. 学会如何使用颜色和形状表达情感二、教学材料•水彩画、画笔、颜料、画纸、调色盘、水杯•PPT课件:《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如何运用花卉元素进行设计。
2.了解花卉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与学生一起分享。
第二步:学习花卉的基本形态和颜色1.通过PPT演示和实物展示,介绍花卉的基本形态和颜色。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花卉的形态和颜色,并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第三步:进行水彩画初步训练1.根据老师的指导,学生使用水彩画工具完成简单的色块填充,并逐渐学习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老师以画实物花卉为例,讲解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第四步:学习花卉的纹样设计1.通过实物展示和PPT演示,介绍花卉纹样的形态和特点。
2.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花卉元素,适当运用花卉元素进行设计。
第五步:进行水彩画作品创作1.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使用水彩画工具完成一幅具有花卉元素的作品。
2.老师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予以指导和帮助。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1.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2.老师就学生作品的技法、创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花卉元素的运用及水彩画的基本技法;•难点:如何通过形状和颜色表达情感。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和发现花卉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应积极,学生们的创作作品也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基本技法训练,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课型】:设计•应用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
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
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重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分组和竞争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法学法】:1、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2、课前预习、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课后拓展提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过程与方法: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完整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彩笔、剪刀等学具:绘画工具、彩笔、白色纸杯、笔筒、预习学案等【教学过程】:一、欣赏美图,激发情趣1、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美丽的花,学生欣赏2、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除了自然界中的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花?(学生回答)3、欣赏敦煌藻井宝相花纹样,阅读链接,回答问题你认为这个纹样描绘的是哪种花?结构上如何?用色上如何?表达了什么愿望?4、为什么这些花会这么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卉纹样的魅力又如何可以延续千年呢?(提示:可以从花的寓意说开来)(学生小组内交流,回答)因为每种花都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案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案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目标:1、领略自然中的美得形状与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在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图案的设计中,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装点会让生活锦上添花。
2、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
技能目标:设计制作一件单独纹样的图案,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图案的变形手法,图案纹样的二方连续纹样,了解其主要形式,并能独立设计。
教学难点:图案的构成方法、排列与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第一课时预习案: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花卉图案的事物。
课前预习教材,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
课堂活动案:一、导入阶段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最喜欢哪种花,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学生出示自带的花或者照片,并介绍该花的外形、色彩、特性等。
品种繁多的花卉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我们爱花,因为它给我们芳香,我们爱花,因为它带给我们美丽~花会出现在花园里,花店里,还会出现在哪里呢, 结合课件出示带有花形图案的生活器皿、墙纸、地板、布料、服装等图片。
学生欣赏后回答:花还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用品里。
二、发展阶段:花卉图案的装饰变形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美术作品里出现的花卉和生活中的花卉有什么不同, 图案很简洁夸张照片很真实很细致很有细节。
图案的概念:图案是为了达到某种装饰目的,对实用物品的外观进行的装饰设计,它包括纹样设计,色彩设计和器形设计。
思考:设计者把花放到物品上的时候,对花进行了怎样的加工,示例:荷花的图案设计(P21页)三、教师介绍图案的装饰造型方法。
学生尝试根据照片中的花卉原型,进行荷花图案的装饰造型。
“省略”:也叫简化法。
是对自然心态的简洁化,减去繁琐细节,以突出整体的特征与个性。
“夸张”:是对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变更,如使圆的更圆,方得更方,长的更长。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花卉纹样的定义和分类。
2.学生掌握制造花卉纹样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自己生活主题的花卉纹样。
教学重点:1.花卉纹样的定义和分类。
2.花卉纹样的制作技巧和步骤。
教学难点:1.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花卉纹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PPT演示、投影仪。
2.教学课件或相关图片。
3.色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5分钟)1.通过播放花卉纹样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对花卉纹样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花卉纹样的定义和分类,并进行讨论。
第二步:讲解花卉纹样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1.通过PPT演示等方式详细讲解花卉纹样的定义。
2.分类介绍常见的花卉纹样,如玫瑰花、牡丹花、荷花等。
第三步:制作花卉纹样的基本技巧和步骤(30分钟)1.针对常见的花卉纹样,介绍制作花卉纹样的基本技巧,如如何选取合适的颜色和纸张。
2.以玫瑰花为例,详细讲解制作花卉纹样的步骤,如剪出花瓣、叠加花瓣、拼接花朵等。
第四步:示范制作花卉纹样(30分钟)1.教师示范制作玫瑰花的纸质纹样,同时解释每一个步骤和技巧。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际操作,制作自己的纸质玫瑰花纹样。
第五步:学生设计花卉纹样(30分钟)1.学生根据自己对花卉纹样的理解和想象力,设计出自己的花卉纹样。
2.学生使用颜料、纸张、画笔等工具,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纸质纹样的制作。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卉纹样,并互相交流和评价。
2.教师对学生的花卉纹样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创新和提高。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花卉纹样制作方法和材料。
2.鼓励学生将花卉纹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贺卡、装饰品等。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花卉纹样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制作花卉纹样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同时,通过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花卉纹样,学生锻炼了创造力和设计能力,提高了对花卉纹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案适用年级:应用型中学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纹样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设计花卉纹样。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用花卉纹样来装饰自己的生活。
3. 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和美术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制作出美丽的花卉纹样。
教学内容:1. 花卉纹样的基本知识2. 如何设计花卉纹样3. 制作花卉纹样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践操作教学用具:花卉图案、颜料、毛笔、画笔、画板、纸张教学步骤:一、引入1. 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用花卉图案装饰的?(如衣服、头饰、家居用品等)2. 带领学生们观察一些花卉纹样,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讲解花卉纹样的基本知识1. 花卉的分类和特点2. 花卉的颜色和花朵的形状3. 花卉纹样的构成方式4. 花卉纹样的常用颜色和风格三、设计花卉纹样1. 学生们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花卉纹样。
2. 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花卉纹样的案例,鼓励他们尝试设计出更有创意的花卉纹样。
四、制作花卉纹样1. 学生们根据自己设计的花卉纹样,准备需要的画板、纸张、颜料、毛笔等材料。
2. 学生们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出自己的花卉纹样,然后再在画板或者纸张上进行实际制作。
3. 制作完成后,学生们可以再次观察自己的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五、总结1. 对本次课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2. 鼓励学生们将制作出的花卉纹样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更加美丽。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花卉纹样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设计和制作花卉纹样。
本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也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流程)
一、活动导入
春天来了。
鸟语花香,请用诗词或一句话或一首歌描绘春天的特点。
春暖花开,校园里也是春意盎然,你看楼下玉兰花已竞相绽放,很是漂亮!我们一要在春天里认真学习,积极锻炼在绿色质量建设,绽放美丽!
花的图案在生活中的有哪些运用?(衣服、建筑、布料、瓷器等等),是不是很广泛?
怎么样才能很好将花的图案运用到我们生活扮靓我们的生活呢?
导入课题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二、纹样的定义
三、身边的花卉纹样。
找一找:鸣凤山景区的长廊彩绘(看看哪些是花卉纹样)
四、猜一猜,这两幅作品是哪些花?
五、花卉纹样是将花的形象进行了变形,请大家讨论思考一下,花卉纹样变形的方式有哪些,请讨论时用铅笔画一画,分小组展示介绍。
六、刚才各小组展示他们的花卉变形作品,我们可不可以对刚才的花卉纹样进行装饰?
纹样装饰的方式
一叶子为例:点线面装饰
七:再次创作修饰作品
八、作品评价点评。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2、过程与方法: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完整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让学生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并在合作中积极发挥个人作用。
教学重点:花卉纹样的变形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变形和装饰手法设计制作花卉纹样。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提示注意事项:注意纪律、积极发言等。
2、小组长做好本小组成员的评价记录。
3、课代表做好各小组的评价记录。
4、准备好课本、铅笔、画纸等工具。
5、教师寄语诵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出示课件: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展示)你能说一说你喜欢的花吗?生1:我喜欢牡丹花,因为它颜色鲜艳、形状美丽,寓意吉祥。
生2:我喜欢梅花,因为它有着“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师:我们喜欢花,是因为它们有着芬芳的气味、缤纷的色彩、吉祥的寓意等等。
那么除了自然界中的花外,你还在哪里见过花?3生:衣服、床单、花瓶、古建的房檐。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对花是如此的喜爱。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版花卉纹样应用)那么这些形态各异的花是怎样变成漂亮的花卉纹样装饰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的美好愿望呢?来,请跟随我一起走入我们今天的课堂——《扮靓生活的纹样》。
三、新知初探,认识纹样(出示课件:花的照片与花卉纹样对比)师:对比左右两组图片,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1:左面的照片很真实,右边的纹样简单。
生2:左面的花看起来很自然,右边的有点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的很认真啊。
照片上的花真实而细致,右边的纹样简洁而夸张,装饰性强。
在生活中,很多花卉并不是直接像照片一样的运用在作品中,而是经过艺术家们巧妙地设计、加工。
花卉在生活中主要是以“纹样”的形式在作品上出现。
那么,什么是“纹样”呢?(出示课件:“知识链接”什么是纹样?)师:纹样或称“模样”,即装饰器物表面的花纹。
《美术》(湘版)七年级下册
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
2、过程与方法:学会设计与制作二方连续和四方纹样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合作探究、尝试设计、作品展示
教学准备:
教具:有装饰纹样的实物、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绘画工具、剪刀等
学具:绘画工具、彩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带有花卉纹样的实物,激发情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二、欣赏启发
1、分析纹样:请找一找物品上的纹样在组合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正是这些美丽的花纹使得生活中的一些必需品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也扮靓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继续深入学习。
【板书】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二
三、综合分析
1、教师为学生表演魔术。
问题:请同学之间讨论归纳一下,这组纹样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这组纹样的特点是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连续纹样。
2、【板书】二方连续纹样
请同学们看课本P23页,找到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并大声地齐读两遍。
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
问题:一般在哪些物品上能看到这种纹样?(例如:服装、瓷砖、腰带等)
二方连续纹样也是如此。
分析骨式:(散点式、波线式、斜线式)
3、教师出示一个四方连续纹样,请同学分析像这样的排列还是不是二方连续纹样?
师:这就是四方连续纹样
【板书】四方连续纹样
四方连续:是以一个单位纹,向上下左右四方反复延伸、不断连续的纹样组织形式。
生活中一般在墙纸、窗帘、花布上都能看到。
它们的骨式又是怎样的呢?不妨一起来看看!(P24页四方连续纹样骨式图)散点式、重叠式、连缀式
其实,简单的单元形通过不同的骨式变化,也可以产生丰富的效果。
四、尝试设计
艺术来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我们班的小设计师们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扮靓他们。
1、印有服装、花瓶、手绢等物品轮廓的学案纸,对上面的物品进行装饰。
2、教师示范:(二方连续纹样的制作方法)
3、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4、作品点评:你认为这么多件作品中哪一件最好?哪件还需要修改?能说说你的意见和建议吗?
五、本课小结:
生活中的纹样无所不在,它是我们人类的智慧凝结,也是我们发现美好世界的端口,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细心对待,就会了解世界更多美妙!
自我分析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主要根据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进行设计的,并能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装饰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整节课围绕三个目标循序渐进。
1、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
2、过程与方法:学会设计与制作二方连续和四方纹样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