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绝命诗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10大绝命诗D第三首,我选明朝杨继盛的绝命诗,杨继盛是明代谏臣,在试图推到权臣严嵩的时候自己下狱,只因为朝政昏暗。
在狱中备受摧残....好像是在押往刑场的时候他放声吟诵的这首诗,用自己死向全天下人揭示了严嵩的真面目。
从此,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严党就此走上灭亡之路。
《绝命诗》明代杨继盛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第四首是苏轼的《绝命诗》:《绝命诗》北宋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第五首选的是林世功,林世功是琉球国人,1876年,琉球国王尚泰因日本逼迫断绝中琉关系,遣林世功随向德宏赴福州,向清朝求救。
1879年得知日本吞并琉球的消息后,林世功等北上京师,多次向清政府请愿哭诉,但无效果。
1880年,林世功因抗议“分岛改约案”而自杀殉国。
《辞世诗》林世功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
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
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第六首,当属南唐后主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七首是袁崇焕的绝命诗,他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却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临刑口占》明朝袁崇焕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第八首,我选和珅的绝命诗,这个聪明绝顶,位极人臣的巨贪,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在他50岁天命之年,一切成空。
名人的临终绝笔诗,后悔还是释然?11首经典古诗词1. 李白《夜上受降城闻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的第二节,这是李白晚年的诗作,传说是他在宣宗宫的崇善寺中,听到宫外官兵迎接夜间投降的番邦使者宣宗兴圣,吹奏笛声。
2.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这四句,这是他临终时为自己写下的诗章之一,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
3. 白居易《赠汪伦》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首诗记录了白居易对友人汪伦的终情,边境烽火连天,汪伦奋战边疆,普通的友情与关切有了深沉的意味。
4. 陆游《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陆游深秋时节书写的诗句,表达了他在临终前对世间的回望,心中的幽怀和追思。
5. 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苏轼在青岩寺题写的“大江东去……”的着名诗句,无论是历史看待,还是个人生命观念,都具有深刻传奇色彩。
6.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总结了他对人生的领悟,诗词音韵和节奏也都至美。
7. 王维《蝶恋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表达了她对蝶的同情:“蝶恋花”正如王维所说的那样,生动演绎了自然意境,写景绪画心精致入微。
8.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水调歌头》是苏轼在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过程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9. 黄景仁《兰亭集序》南海刺桐想,如何久未发?灵燕双飞感限,逻逵暴怒乱翠]]。
这首诗是晋代文学家黄景仁的传世之作,也可见出临终前的无尽遗憾,而在其中也掺杂了对生活和美好的向往。
闲谈绝命诗绝命诗通常来讲是⼈临死前写的,最能表达内⼼真实情感的诗;但还不⼀定就是最后写的那⾸。
反正我认为也差不了⼏天。
不同的⼈写的绝命诗以及所表达的⼼灵世界真是两重天。
有爱国的、有⾔志的、有忏悔的、有⾃悼的……真也千奇百怪但也不⾜为怪。
今辑⼏⾸,请君品之: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灯微。
家⼭回⾸三千⾥,⽬断天南⽆雁飞。
——这是宋徽宗临死前留下的《在北题壁》诗。
⾦兵⼊侵中原把徽宗和钦宗⽗⼦⼆⼈虏去,囚禁在荒凉偏僻的北国⼩城五国城中,徽宗题诗不久就病死了。
亡国之君的孤苦凄凉和绝望之情活灵活现:蛮荒之地的五国城、四处透风的⼩⼟屋、风摇愰坠的破门、⼀盏微亮的孤灯,曾经是那么荣华尊贵的⽗⼦两⼈,蜷缩着、颤抖着。
孤苦⽆望的透过破旧的门窗,希望能看到南来的⼤雁;然⽽,两眼望穿,也没有⼀点来⾃汴京的消息,只有在这⾥受侮辱、遭活罪、等死吧。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的《⽰⼉》诗。
陆游⼋⼗多岁,临死把⼼愿托付⼦孙。
对南宋屈辱局势的悲愤、对祖国统⼀的愿望、对王师必胜的信⼼,跃然纸上。
是⼀篇爱国主义的热⾎之作。
⼀⽣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是袁崇焕将军被冤处磔刑前,随⼝吟出的⼀⾸诗,看那本性依然如故。
天公丧母地丁忧,万⾥江⼭戴⽩头;明⽇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
——这是明末清初⽂学批评家⾦圣叹临难时⼝赋七绝⼀⾸。
⾦圣叹为⼈狂傲有奇才,因“抗粮哭庙”案被杀。
此诗可见⾦圣叹的博学才略。
城社丘墟不⾃由,孤灯囚室泪双流;已拼⼀死完⾂节,肠断江南亲⽩头。
——这是刘钦邻的绝命诗。
刘钦邻是清顺治⼗⼋年(1661)进⼠,授⼴西富川知县。
吴三桂叛乱时,⼴西将领孙延龄附应吴三桂攻破了富阳城,刘钦邻率家丁与其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捕。
之后,叛军欲授官印以诱降;刘钦邻将官印掷于地并予怒斥,刘钦邻被打⼊重牢。
在狱中写下了这⾸《绝命诗》。
爽秋居⼠⽼维摩,做尽⼈间好事多;正统已添新岁⽉,⼤清重整旧⼭河。
古诗绝命诗大全
古诗绝命诗大全
万般思绪涌心头,
绝望之际无处投。
人生苦短何其少,
一朝离别泪如流。
红颜易老白发生,
岁月无情不停留。
独自徘徊在夜里,
寂寞无声如梦游。
世事如棋局局新,
人生如戏戏未休。
一场梦境难觉醒,
绝命之路无人留。
扩展:
古诗绝命诗大全,是一部记录了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离别悲伤、寂
寞无声、绝望之际的诗歌集合。
这些诗歌,或许是诗人在经历了人生
的起伏、沉浮、离合、悲欢之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或许是
在面对死亡的时刻,对生命的最后呼唤和告别。
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对生命
的珍视和呼唤。
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敬畏,对
离别的悲伤和对寂寞的无奈。
他们用诗歌记录了人生的点滴,留下了
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们告诉我们,人生如棋局,每一步都要谨慎,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轻易放弃,更
不要轻生。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让生命更加精彩。
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回味的⼗⾸绝命诗临死之前的诗作,⼤多别有⼀番风味。
或委曲,或洒脱,或豪迈,或委顿,或张狂,或⾃破红尘。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特别有名的绝命诗。
第⼀⾸,也是名⽓最⼤的,当属⽂天祥的《过零丁洋》: ⾟苦遭逢起⼀经, ⼲⼽寥落四周星。
⼭河破碎风飘絮, ⾝世浮沉⾬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叹零丁。
⼈⽣⾃古谁⽆死, 留取丹⼼照汗青。
第⼆⾸陆游的绝命诗《⽰⼉》,也是千古名篇: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 家祭⽆忘告乃翁。
第三⾸我选项⽻的《垓下歌》和虞姬的《绝命诗》: ⼒拔⼭兮⽓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的《绝命诗》: 汉兵以略地, 四⾯楚歌声。
⼤王意⽓尽, 贱妾何聊⽣。
第四⾸当属谭嗣同的《绝命诗》: 望门投⽌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横⼑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五⾸,我选⽅孝孺和他弟弟⽅孝友的《绝命诗》。
⽅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诛⼗族之时,他曾在临刑前曾作《绝命词》⼀⾸: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
⾻⾁相残兮⾄亲为仇, 奸⾂得计兮谋国⽤猷。
忠⾂发愤兮⾎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当然,我尤其佩服⽅孝孺的弟弟。
当⽅教孺看着因受⾃⼰牵累⽽⾏将就戮的弟弟,不觉泪如⾬下。
结果弟弟⽅孝友从容吟诗⼀⾸,宽慰⽅孝孺: 阿兄何必泪潸潸, 取义成仁⼀此间。
华表柱头千载后, 旅魂依旧到家⼭。
真可谓是⼀门忠烈! 第七⾸是苏轼的《绝命诗》: ⼼似已灰之⽊, ⾝如不系之⾈。
问汝平⽣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第⼋⾸是和珅的《绝命诗》: 五⼗年来梦幻真, 今朝撒⼿谢红尘。
他时⽔泛含龙⽇, 认取⾹烟是后⾝。
第九⾸是李鸿章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 临事⽅知⼀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 ⼋千⾥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泪, 落⽇旌旗⼤将坛。
海外尘纷犹未熄, 诸君莫作等闲看。
诗词赏析—中国历史上10首绝命诗绝命诗,诗人临死最后的呐喊。
人生百态,与世别离前的最后时光,他们握笔,落下一生最后的感想,细读之,你能感受到作者挥笔时难言的心境吗?人固有一死,无法回避。
当生命的历程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候,不少名人志士用“临终诗”来表达他们当时内心的感受,临终诗也就成了生命之歌的最后乐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形形色色的临终诗中也有奸臣反省,发出最后的咏叹。
死者已矣,但临终诗留与后人,发人深省。
一,《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诗意】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简析】这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谭嗣同的狱中题诗。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诗作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气概。
“去”“留”都是自己的选择,去者、留者,一样的悲壮,一样的惊天地而泣鬼神,都是“昆仑山”,顶天立地,永世长存。
二,《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简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十首乞丐绝命诗歌1《绝命诗》清·永嘉诗丐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这是一首水平极高的七律作品,对仗工整,语言清幽,格调高雅。
诗的前四句颇有柳永婉约的不羁之风,后四句却笔锋陡转,风格突变,似乎诗仙李白附体,浪漫轻狂,意境豁达,起大开大合之势。
正是因为这首诗具有如此之高的水平,其官员也是十分佩服,于是为其设墓立碑,碑文即为“永嘉诗丐之墓”。
官员为个无名惨死的乞丐立碑,碑文还叫“永嘉诗丐”,可见这首诗在当时的水平和影响。
2《乞丐诗》萧条行李此经过,只为天灾受折磨。
踏破绣鞋埋雨泞,拖残云发入风波。
沿门乞食推恩少,掩面求人忍辱多。
遥念故乡何处是,夕阳回首泪滂沱。
这首诗的作者原来是一位家境殷实、富有才情的女子,后来因为天灾流落他乡,不得已而“沿门乞食”度日。
据记载,女诗丐因自尊而羞于讨要,只得将此诗贴于后背,供他人观看,可想而知,乞讨的结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3《僧丐诗》草鞋破衲傍禅扉,日出上街夜静归。
猪骨未将穷腹鼓,虱虫偏效落花飞。
东西南北四条路,春夏秋冬一领衣。
莫向王侯门外过,一声狗叱张狐威。
这是一位日出行乞、夜静而归的僧人乞丐,不仅食难果腹,衣难蔽体,还要忍受虱虫的叮咬,更可悲的是,连王侯门前的狗都依仗主人的气焰而狐假虎威。
僧丐一诗,将除外社会最底层的乞丐之悲苦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
4宋一僧人沦为乞丐,尝尽人世间的辛酸味,深有感慨地赋诗道:草鞋破衲傍禅扉,日出上街夜静归。
猪骨未将穷腹鼓,风虫偏效落花飞。
莫向王侯门外过,一声狗吠张狐威。
乞丐的穷饿饥寒状、乞讨生涯的艰辛酸涩尽在其中。
5街头乞丐跪街头,衣衫褴褛面容残。
白发苍苍年已高,请求施舍救急难。
这首七绝诗《街头乞丐跪街头》刻画了一个街头乞丐的形象。
诗中描写了这个乞丐的衣着破旧,面容憔悴,已经年迈苍苍,请求人们施舍一些钱财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整首诗通过对乞丐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穷,表达了对乞丐的同情和对富人的不满。
中国历史上十大绝命诗词绝命诗,是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内心的呐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义士在临终前夕都曾发出永叹,成了后世的绝命诗章。
梦回千年前,看风流人物,一起探索中国历代以来最著名的十首绝命诗!何人!何时!何悲叹!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
他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助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得楚国一度出现富国强兵的局面。
后因遭楚国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领兵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一生志愿不得,于是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投江前夕,屈原写下流传至今的绝命诗:王都望断几多愁,博带峨冠立水洲。
耿耿从来依北斗,营营总是赴东流。
余生报国双行泪,孤掌回天两鬓秋。
只把微躯殉国难,渔人休竞木兰舟。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字次非,战国末期卫国人,后游历燕国成为太子丹门下剑客,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
公元前227年,随着秦国灭赵国,秦国铁骑兵团直指燕国南界,燕国举国上下一片恐慌,太子丹震惧,荆轲为报太子丹知遇之恩,决定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明知不可为之,却偏偏逆天而行,为了不让燕国遭受灭国之灾,他抱着必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只身前往秦国,易水饯别之际,记于《易水歌》中,荆轲所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被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秦朝末年,暴君当政,百姓民不聊生,人人得而诛之。
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揭竿而起,推翻暴秦,自封为西楚霸王。
而后,仗势分天下,册封十八路诸侯。
乱世之中,尔虞我诈,诸侯之间互相吞并厮杀。
中国十大绝命诗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但其中也不乏令人动容却被称为“绝命”的几首诗作。
这些诗作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展现出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残酷。
以下是中国十大绝命诗。
1.《将进酒》李白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以豪迈激越的笔调,表达了他追求名利的渴望和豪迈的人生态度。
然而,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他也渐渐意识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既表达了人生追求成功的愿望,同时也启示了人们珍惜生命和时间的重要性。
2.《长恨歌》白居易这首诗是唐代宫廷女子杨玉环的悲歌。
诗歌描绘了唐朝最盛世的一段历史,也展现出诗人的感慨与无奈。
诗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深刻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
3.《生查子》辛弃疾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以琅琊王的儿子生查及其相恋女孩的故事为背景,描写了一段纯真爱情与青春逝去之间的无奈。
这首诗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充分展现了青年才俊的壮志和人生的无奈。
4.《离骚》屈原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屈原以其一生的悲壮充满离骚。
诗中“主人何为言语少,径须沽取对君酌”一句,表达了诗人与自己挚爱的国家疏远的无奈和后来离开的无助。
5.《登高》杜甫这首诗是唐代杜甫的代表作,以登高观望为主题,从一个高处俯瞰世界,对社会上的不公和人们的苦难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诗中“俯首甘为孺子牛,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教育和家庭关爱的无奈和自我折磨。
6.《琵琶行》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唐代才女弄月的生动形象和悲惨遭遇,说明了文人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
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相见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珍惜生命和时间的重要性。
7.《南华经》庄子这首诗以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为出发点,让人们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进行反思。
中国最著名的绝命诗绝命诗,中国古典诗词⾥⾯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诗⼈在临终之前留下了辉煌的诗歌篇章。
今天⼩编就整理了历史上那些有名的绝命诗,来和⼤家⼀起欣赏。
垓下歌楚汉·项⽻⼒拔⼭兮⽓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代枭雄,在四⾯楚歌之后,发出了慷慨悲壮的呼声。
⾯对美⼈和宝马,项⽻⼼中感慨万千,唱出了这⾸流传千古的《垓下歌》。
项⽻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了,可是在某种程度上仍不失为⼀代英雄。
虞美⼈·春花秋⽉何时了南唐·李煜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李煜是南唐最后⼀位君主,⼈称“南唐后主”,他是⼀位不恤国事的君主,终于南唐在宋军的铁蹄下灰飞烟灭,李煜也成了亡国之君。
他在降宋⼤概三年后,⾯对⼼中的苦闷和故国之思,写下了这⾸著名的《虞美⼈》,据说在写完这⾸词以后,李煜就被宋太宗毒死了。
有⼀句话形容李煜恰到好处,即“做个才⼈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题⾦⼭画像宋·苏轼⼼似已灰之⽊,⾝如不系之⾈。
问汝平⽣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公元1101年,苏轼遇赦北归,在游历⾦⼭的时候,想到⾃⼰多年来的经历,有感⽽发,写下了这⾸绝命诗。
在这⾸诗⾥,诗⼈说平⽣功业都在惠州儋州黄州,说明他即使屡遭贬谪依然⼼胸宽⼴,为国为民。
⽰⼉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公元1210年,壮志难酬、疾病缠⾝的陆游已有85岁的⾼龄了,可他依然念念不忘国家⼀统的⼼愿。
就在他临终之际,他留下了⼀份遗嘱,那就是《⽰⼉》这⾸诗,既表达了诗⼈⼀⽣的志愿,同时也是诗⼈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过零丁洋宋·⽂天祥⾟苦遭逢起⼀经,⼲⼽寥落四周星。
⼭河破碎风飘絮,⾝世浮沉⾬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叹零丁。
⼈⽣⾃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绝命诗六首
第一首:
人生如梦梦如烟,浮华过眼化云烟。
生死有命不由命,绝路逢生在心间。
第二首:
悬崖峭壁万丈高,壮志凌云心未老。
生死关头无畏惧,豪情万丈冲云霄。
第三首:
风起云涌江湖路,英雄豪杰尽折腰。
生死有命不由命,绝处逢生笑傲江湖。
第四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绝处逢生靠智慧,逆境中展雄颠峰。
第五首:
铁血丹心铸忠魂,英名永载史册中。
生死关头无畏惧,热血洒满乾坤地。
第六首:
身陷囹圄命垂危,铁骨铮铮志不摧。
绝境中显英雄本色,生死关头笑傲苍穹。
这些绝命诗都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豪情壮志的精神,无论在何种困境中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同时,这些诗句也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在人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绝命诗正是激励我们在困境中保持坚强、勇敢面对的重要力量。
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从这些绝命诗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绝命诗,我们⼀起来看看诗⼈在⼈⽣终点的感慨吧!死亡,是每个⼈终将⾯对的事情。
当死亡来临的那⼀刻,你会是惊惧还是安然呢?当诗⼈⾯对死亡时,⼜是怎样的⼀番情景呢?是悲伤,抑或是解脱。
下⾯⼗⾸绝命诗,我们⼀起来看看诗⼈在⼈⽣终点的感慨吧!《风疾⾈中伏枕书怀三⼗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杜甫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乡霾⽩屋,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濛濛⾬滞淫。
⿎迎⾮祭⿁,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闷,愁来遽不禁。
⽣涯相汨没,时物⾃萧森。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汝贵⽟为琛。
乌⼏重重缚,鹑⾐⼨⼨针。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暑岷⼭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久放⽩头吟。
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
应过数粒⾷,得近四知⾦。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
却假苏张⾆,⾼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逸⾜竞骎骎。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擒。
书信中原阔,⼲⼽北⽃深。
畏⼈千⾥井,问俗九州箴。
战⾎流依旧,军声动⾄今。
葛洪⼫定解,许靖⼒还任。
家事丹砂诀,⽆成涕作霖。
在⽣命的最后时刻,杜甫回顾半⽣流离之苦。
唐代宗⼤历五年(770)冬,杜甫带着⼀家⼋⼝,从潭州(今湖南长沙)乘船往岳阳,经过洞庭湖时,风疾愈加严重,半⾝偏枯,卧床不起,百感交集,作下此诗,寄呈给湖南的亲友。
作为我国最伟⼤的现实主义诗⼈,杜甫的⼀⽣,颠沛流离,艰难困顿,闻者⽆不为之落泪。
《临路歌》唐·李⽩⼤鹏飞兮振⼋裔,中天摧兮⼒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袂。
后⼈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在临终之际,以⼤鹏作⽐,不减豪情。
李⽩的⼀⽣⾃视甚⾼,⼀直想要在政治上⼤展拳脚,有所成就,奈何时运不济,当李⽩⾏将就⽊时,他明⽩,他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古代九首绝命诗绝命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凡临终赋诗均可称为绝命诗(或绝笔诗),下面为您盘点九首绝命诗,一起感受诗人最后的呐喊!一、示儿(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既是陆游的绝笔诗也是他的遗嘱,陆游卒于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热烈、真挚!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分量却十分沉重。
二、垓下歌(两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以短短的四句,就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读完《垓下歌》,掩卷回味使人悟出无论是谁,无论他曾经怎样的不可一世,煊赫一时,如果他办事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抬的地步,到那时,即便有移山倒海之力,也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失败的道路。
三、绝命词·(近代·秋瑾)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途穷,徒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手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伦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1907年7月,鉴湖女侠秋瑾与徐锡麟分头准备于浙皖两地举行反清起义。
徐锡麟仓促举事,被捕遇害,秋瑾的秘密活动随之暴露,遭清廷逮捕。
有人劝秋瑾赶快离开绍兴躲起来,可她毫不畏惧地说:“我不想离开这里,革命总是要流血的。
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就从我秋瑾开始吧。
”绍兴知府贵福亲自审问她,逼她交代有哪些人同她交往,看她不招就对她严刑拷打,她紧闭着双眼,咬紧牙关,坚强地忍受着酷刑的折磨,还对敌人说:“革命党人不怕死,你们想杀就杀吧!”7月15日凌晨,鉴湖女侠秋瑾被被秘密杀害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10位诗人10首绝命诗词直达灵魂太有感触了1、李白的临终诗: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临路歌》唐·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面对死亡时,李白自比大鹏,感慨壮志未酬。
2、项羽的临终诗: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死亡的项羽,是对人生时运的感慨。
3、孔融的临终诗: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临终诗》魏晋·孔融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面对人生末路,孔融无可奈何,以来解脱苦恼。
4、陆游的临终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生命的尽头,陆游还在忧心着家国。
5、李煜的绝命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生命的最后时间,李煜的愁如春水般不绝。
6、苏轼的绝命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宋·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人生的最后时光,苏轼感慨人生唏嘘不已。
7、袁崇焕的绝命诗: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临刑口占》明·袁崇焕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面对死亡,袁崇焕依然保持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8、唐伯虎的绝命诗: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临终诗》明·唐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十位诗人的绝笔忠君爱国是古代仕子最高昂的呼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权臣出将入相,制衡朝权,外征边疆,为国之大计操劳奔波,甚至不惜牺牲性命。
下面为大家分享的10首绝命诗,大都是诗人身陷囫囹,慷慨赴刑时所作。
其内容或言身世、或叹遭遇、或抒情志。
读来总让人觉得有些悲壮苍凉之感,惋惜之情无以言表。
绝命诗[宋] 文天祥成仁取义在於斯,一死君恩报未迟。
杲日当空存正气,狂澜砥柱起常彝。
孔明未复中原鼎,鹏举空搴二帝旂。
可恨奸回移宋祚,阖门厉鬼泣秦师。
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的绝命诗我看过许多版本,几乎所有的版本都将其定位成《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确实为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但其真正的绝命诗是这首。
文天祥是个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忠君报国的文武全才。
可惜终究挽回不了当时的局势。
示儿[宋]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就义诗[明]杨继盛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是明代谏臣,在黑暗的朝局中试图推翻严嵩的霸权,后被严嵩所害入狱,在狱中备受摧残。
杨继盛被押往刑场的时候他放声吟诵的这首诗,用自己死向全天下人揭示了严嵩的真面目。
从此,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严党就此走上灭亡之路。
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辞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首绝命诗,言尽心中无限哀!①《垓下歌》(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被包围在垓下,兵少食尽,已经预感到败亡。
在这首词中,项羽概括了平生的业绩和壮志豪情,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也抒发了他此时的无奈和悲恨。
②《临终歌》(唐)李白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首诗作于李白去世那一年,当时李白已经病重。
诗中的大鹏展翅奋飞然而半空摧折,而李白认为自己就像这只大鹏一样。
纵然被认为是最放荡不羁的诗人之一,洒脱、不受约束也是我们对他的普遍印象,但李白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还是表达了此生未能才尽其用的惋惜。
③《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李煜写下这首词,表达对故国的怀念,随后即被宋太宗赐死。
整首词,通俗易懂,也没有拗口的词,可以说每一句都是精华,都称得上千古名句,李煜不愧是词帝!④《自题金山画像》(宋)苏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在金山寺看到自己的画像,写下这首诗,两个月后,苏轼与世长辞。
黄州惠州儋州,其实是苏轼受贬谪后呆过的地方,他没有提及自己的高光时刻,而是自侃。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轼的心情,可能是无奈,也可能是释然吧。
⑤《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终究还是带着遗憾走了。
陆游写了很多经典的爱国诗,大家可以搜一下,很提气。
陆游是个长寿诗人,活到了85岁。
推荐大家听一下杨雨老师讲的《侠骨柔情陆放翁》。
⑥《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末乱世⼗⼤经典绝命诗,感悟⼼灵震撼,世间最苦莫过壮志难酬何腾蛟(1592年—1649年),字云从,贵州黎平府(今贵州黎平)⼈。
南明重⾂,1645年任湖⼴总督,得到李⾃成旧部农民军的合作,共同抵御清军。
1647年清军攻陷湖南,他退⾄⼴西,守全州,击退了清军。
1648年反攻,收复湖南⼤部。
后在湘潭兵败被俘,遇害于长沙。
绝命诗天乎⼈世苦难留,眉锁湘江⽔不流。
炼⽯有⼼嗟⼀⽊,凌云⽆计慰三洲。
河⼭⾚地风悲⾓,社稷怀⼈⾬溢秋。
尽瘁未能时已逝,年年鹃⾎染宗周。
[8]备注:何腾蛟在临死前⼝占绝命诗。
公元1647年,南京⼤狱中⼀位年仅17岁少年,临刑前⾯不改⾊,⼀如平常。
同时赴难的⼀位⽼⼈问他:“孩⼦,你年纪轻轻,为何就要赴死呢?”他微笑答道:“宁为袁粲死,不作禇渊⽣!⽼⼈家为何看不起我呢?”说罢,慷慨赴难,从容就义。
这位少年就是史上为国捐躯年龄最轻的抗清英雄夏完淳。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南冠。
⽆限河⼭泪,谁⾔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灵旗空际看。
卢象升,宜兴⼈。
少有⼤志,读书勤奋。
22岁中进⼠,担任户部主事。
多次击败⾼迎祥、李⾃成和张献忠农民军。
崇祯⼗⼀年任兵部尚书,⼒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
与其政见不同的杨嗣昌对卢象升战胜清军的消息不但不报告崇祯,反⽽诬告卢象升按兵不动,并断绝了他的给养。
卢象升率领不到5000⼈的部队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与清军作战,陷⼈了清军重重包围之中。
激战终⽇,终因炮尽⽮绝,⼒竭阵亡。
三郡之民闻之,痛哭失声,声震天地。
如梦令此⽇郊原花柳。
暗度昨年时候。
⼼绪强⾔欢,讨得梦中消瘦。
⽣受。
⽣受。
南国江⼭如绣。
阎应元,河北通州⼈,明末抗清英雄。
当清军⼀路势如破⽵,直取江阴时,江阴军民推赋闲在家的阎应元为守城领袖。
阎应元率⼗万义民,⾯对⼆⼗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将,死七万五千⼈(史称江阴⼋⼗⼀⽇)。
城破之⽇,义民⽆⼀降者,幸存者仅⽼幼五⼗三⼝。
十首绝命诗丨一个个朝代的悲歌
绝命诗,诗人临死最后的呐喊。
人生百态,与世别离前的最后时光,
他们握笔,落下一生最后的感想,
细读之,你能感受到作者挥笔时难言的心境吗?
第一首,当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此诗名气之大,不必赘述。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首陆游的绝命诗《示儿》,也是千古名篇: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三首,我选明朝杨继盛的绝命诗,杨继盛是明代谏臣,在试图推到权臣严嵩的时候自己下狱,只因为朝政昏暗。
在狱中备受摧残....好像是在押往刑场的时候他放声吟诵的这首诗,用自己死向全天下人揭示了严嵩的真面目。
从此,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严党就此走上灭亡之路。
《绝命诗》明代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
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
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第四首是苏轼的《绝命诗》:
《绝命诗》北宋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第五首选的是林世功,林世功是琉球国人,1876年,琉球国王尚泰因日本逼迫断绝中琉关系,遣林世功随向德宏赴福州,向清朝求救。
1879年得知日本吞并琉球的消息后,林世功等北上京师,多次向清政府请愿哭诉,但无效果。
1880年,林世功因抗议“分岛改约案”而自杀殉国。
《辞世诗》林世功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
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
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第六首,当属南唐后主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七首是袁崇焕的绝命诗,他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却又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临刑口占》明朝袁崇焕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第八首,我选和珅的绝命诗,这个聪明绝顶,位极人臣的巨贪,二十年苦心孤诣地耍弄权术、搜刮财富,在他50岁天命之年,一切成空。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第九首当属谭嗣同的《绝命诗》:
《狱中题壁》清朝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十首,夏明翰的绝句,慷慨如斯,红色经典!《就义诗》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些人生中最后的呐喊,有没有那首,让你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