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试验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摘要:针对目前透水混凝土进展中不足之处(孔隙率过大导致耐久性、强度、抗冻性较差),掺入新型外加剂胶粉、高性能粘度调节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胶凝材料中掺入胶粉、高性能粘度调节剂来替代目前所采用的高分子(树脂)作为凝材料大大降低透水混凝土成本。
本文从①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试验;②胶粉、高性能粘度调节剂不同掺量透水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试验;③透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及透水性试验三个方面进行试验。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孔隙率,强度一、引言透水混凝土属于绿色环保材料,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具有连续孔径的混凝土。
它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的透水性,在保证透水混凝土透水性的同时又要兼顾其强度,因此其强度不是很大,目前国内的透水性混凝土多用于人行道、自行车道、室外停车场等不需要高强度地面的场所。
本实验针对透水混凝土材料的配制、配合比设计、透水系数、强度等方面进行了试验。
二、研究内容2.1试验原材料分析(1)水泥:透水混凝土的原料中对细骨料用量很少,甚至不用细骨料,因此透水混凝土基本是由水泥包裹粗骨料而成的结构。
由于骨料的强度比混凝土的强度高出很多,所以试块的结构破坏一般产生在骨料界面间的水泥石层中,因此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要选用高强度、低混合材料掺量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本试验就近取材,采用华新(阳新)生产的P.O42.5水泥,性能见表Ⅰ表1水泥性能指标(2)集料:透水混凝土的结构厚度和强度直接决定骨料粒径的选取,一般情况下骨料的粒径不可过大。
大于20mm 的骨料应控制在5%以内,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 。
为了兼顾混凝土的强度以及透水性,一般选用粒径较小的单一粒径作为粗骨料,本试验中石子为湖北阳新碎石,性能见表Ⅱ表2 集料性能指标(3)添加剂:透水混凝土的原料中除了水泥、石子、水这几种原材料以外,加入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STS-NT高性能粘度调节剂、HSTS-JF胶粉能明显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透水砖的透水性能试验研究余太平1,何延召1,蔡洪1,李孟2,许入义2(1.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50;2.武汉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市政系,武汉430070)【摘要】对混凝土透水砖的透水系数、电导率进行了评价,并讨论了渗透系数与孔隙率、渗透系数与迂曲度、渗透系数与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混凝土透水砖的透水系数主要在0.01-0.06cm/s 范围内,渗透系数大于0.02cm/s 的命名为一级砖,小于0.02cm/s 的命名为二级砖。
在渗流过程中,一级级砖和二级砖的电导率均逐渐增大,随着孔隙率与比表面积的增大,透水系数逐渐增加,而流道迂曲度与渗透系数呈相关性不高的负相关。
【关键词】混凝土透水砖;透水系数;电导率;孔隙率;迂曲度【中图分类号】TU5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7-0345-02混凝土透水砖是采用大粒径或统一粒径的骨料,通过水泥等胶结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大孔隙率的透气、透水的混凝土,组成透水混凝土的骨料类型一般有碎石、陶粒、卵石等,因其大孔隙的缘故,透水混凝土的部分性能不如普通混凝土,主要表现在于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方面[1]。
大多数研究都利用宏观手段对混凝土透水砖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佳配比进行讨论,以此来对混凝土透水砖的透水性能进行系统性的评价。
孙宏友[2]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分别考虑了水灰比、骨料类型、孔隙率、改性材料的掺量等因素,对各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影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主要相关量和次要相关量,并且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张贤超[3]根据混合料优化设计方法和粒子干涉理论建立了透水混凝土骨料级配与孔隙率、单位体积骨料数量、骨料比表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了水灰比、骨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得出的最优配合比为:最佳水灰比为0.29~0.33,最佳骨灰比范围为4~5,砂率掺量最佳为6%~10%。
透水混凝土试验方法研究摘要:近几年,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愈来愈多的施工单位对新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
但由于透水混凝土国内技术尚未成熟,再加之本身孔隙率高、性能差别大的特性,国内工程大多还是采用传统水泥混凝土目前国内工程大多采用一般的混凝土,孔隙率高,性能差别大的透水混凝土,很多常规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都不适合。
因此,为了改善工程质量,加快国内透水混凝土的使用进度,本文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孔隙率、透水系数等测试技术,并提出了当前的测试方法中的问题,以期为后续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透水系数;混凝土;试验方法引言:目前情况而言,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其优势在于雨水水可以快速渗透到土壤中,对地下水进行及时的补给,缓解降雨的冲刷,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滤除地表径流中的某些污染物,具有吸声、降噪、防滑、夜间防眩光等作用。
尽管目前已有几种性能测试方法和规范,但由于透水混凝土中仅掺入少量或全部未掺细集料,其工作性能、耐久性等性能均与常规混凝土存在较大差别,为了能够将混凝土试验方法应用于透水性混凝土,必须在现行常规混凝土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研究。
因此,文章结合试验方法,对混凝土的成型方式、工作性能、透水性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创新探索,为今后进一步完善透水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提供借鉴。
一、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方法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持水性是其可操作性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高流动性的混合物具有较低的粘附性和持水性。
但为了解决透水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水灰比、较低的粘度、和较低的粘性。
应用范围小、耐久时长较短等多方面问题,就需要提升透水混凝土日常的工作特性。
解决透水混凝土的流动性差是提高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关键。
1.1目测法目测法的评定准则是:水泥浆材料包覆均匀、不流浆,并具有光泽。
为了方便目测,有些文献中还附有图片作为参考。
Tennis等所提出的混合料混合水分含量低,物料间的结合强度较差,且较为疏松;混合料中的水分含量过高,会使水泥浆的流动性大,不能完全包覆物料,而且有一部分空洞是由水泥浆所填满的;当搅拌料的工作性能适宜时,可以用手握住搅拌料,而不会形成胶浆。
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试验方法研究摘要:本研究针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试验方法展开研究。
通过使用圆柱体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和渗流试验进行透水系数测试,探究了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试验结果表明,在充分养护后,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合理的透水系数,满足一定的工程要求。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试验方法,为透水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试验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排水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铺装材料在城市道路和人行道上会导致雨水无法透入地下,增加了城市排水的负担。
为解决这一问题,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关注和应用。
透水混凝土既能承受压力,又能使水通过,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
因此,研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试验方法对于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材料与试验方法(一)原材料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骨料和适量的添加剂。
其中,水泥是透水混凝土的基础性原材料,其类型和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水泥类型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
砂和骨料是透水混凝土的骨架材料,用于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间隙,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透水性能;骨料则提供了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一般选择粒径较小的砂和粒径较大的骨料,以获得较好的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
除了基础原材料外,透水混凝土还常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来改善其性能。
例如,在控制透水混凝土水泥消耗量的同时,采用掺有高效减水剂的配方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透水性能。
此外,添加剂还可用于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增加抗裂性能等。
(二)试验方法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其具有既能承受压力又能透水的特点。
为了评估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需要进行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的试验。
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抗压强度试验是评估透水混凝土的抵抗压力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透水混凝土配比试验及运用探讨摘要: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中的交通量以及车辆类型等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相应地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城市中水资源紧缺的情况变得更加严峻。
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在工程中合理运用透水混凝土,提高生态环境水平。
本文在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其配制试验以及运用要点。
城市的发展需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应合理使用透水混凝土。
但目前来看,由于相关人员对透水混凝土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性能良好发挥。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配比设计;水灰比透水混凝土又称为多孔混凝土,属于一种轻质透水混凝土。
由于其孔隙较大,且空隙率较低,因此可以有效促进雨水的渗透与滞留,对城市的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来看,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多个工程中,如公共绿地、城市广场以及市政道路等。
由于透水混凝土自身的材料特点与生态功能,其对城市建设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缓解城市缺水等问题。
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透水混凝土的研究力度,保证其应用效果良好。
1.透水混凝土概述1.1原材料(1)水泥。
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在选取材料时,应注意其强度与耐久性能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例如,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此外,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可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注意控制水泥的细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与强度。
(2)碎石。
在实际选择材料时,应优先选用直径不大于3mm、形状较为规则的碎石;同时应严格控制碎石的含泥量。
(3)集料。
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应选用粒径为5~25mm的粗集料、粒径小于3mm的细集料以及粒径为6~15mm的矿渣细集料;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材料用量确定。
其中,集料质量等级应为1~4级,并满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中所规定的最小强度标准。
浅谈透水混凝土试验检测方法摘要:透水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骨料、少量或无细骨料、水、外加剂、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多孔混凝土。
当胶凝材料为水泥时称为水泥透水混凝土,通常简称为透水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由于无细骨料或细骨料较少,在硬化后的混凝土体中存在较大的孔隙率,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能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吸声降噪、改善城市热环境,能有效解决普通混凝土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
关键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透水混凝土一般由单一级配骨料、胶凝材料、水和外加剂等经一定比例配制拌合而成,因其结构特殊性,成型工艺将直接影响透水混凝土服役性能。
对于普通混凝土,在其浇筑硬化后,可以通过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现场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强度进行评定,然而以上方法对于透水混凝土均不适用;即使对透水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直接测试其抗压强度,也可能导致骨料间水泥浆体层破坏,造成实测强度偏低。
目前透水混凝土路面自浇筑后,除了留置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外,暂没有更好的方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检测。
一、试验1.原材料与配合比。
水泥:江南田P·I 52.5级水泥。
碎石:茅迪5~10mm玄武岩碎石,紧密堆积密度1530kg/m3。
水:自来水。
增强剂: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BT-PRC(I)透水混凝土增强剂。
减水剂:某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BT-PCA (I)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所示。
式中:v———孔隙率,%;m1———试件在水中的质量,g;m2———试件在60℃烘干24h后的质量,g;ρ———水的密度,g/cm3;V———试件体积,cm3。
二、结果与讨论1.抗压强度。
首先,无论试件形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其表观密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随着透水混凝土表观密度增大,其抗压强度也逐渐提高;其次,对比立方和芯样两种试件,在相同表观密度时,芯样试件的抗压强度普遍低于立方试件,且表观密度越低,两者的偏差越大(约4~6MPa);此外,从两种试件抗压强度与表观密度的拟合相关系数观察,立方试件的R2达到0.9101,而芯样试件的R2则下降到0.7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