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阅读理解练习7(含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877.00 KB
- 文档页数:26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6分)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
近日,全国各地的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__________。
航天日期间的科普氛.围显得格外浓厚,人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__________。
今年航天日主题是以“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为主题,意在勉励广大航天人在二十大开局之年,继续秉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怀着chóng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决心,加快航天强国建设,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航天事业是一项需要持续奋斗的事业,也是一趟传递梦想的征程。
我们钟爱航天,还在于航天人为如何追寻梦想“打了个样”,激励更多人为实现个人理想努力奋斗,不断抵达人生新的高度。
即使锚定的目标如月背之暗、火星之远、银河之深,依靠科学、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我们也能像航天人一样“上九天揽月”,在__________中开拓前进、在__________中创造业绩,打通阻碍成功的关卡,更好实现人生的梦想。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氛.围()chóng尚()(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精彩纷呈兴高采烈劈波斩浪艰难险阻B.精妙绝伦欢欣鼓舞乘风破浪艰难险阻C.精彩纷呈欢欣鼓舞劈波斩浪攻坚克难D.精妙绝伦兴高采烈乘风破浪攻坚克难(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新闻特写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通讯则是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7回忆我的母亲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佃.农(diàn)仪.陇(yí)溺.死(nì)私塾.(shú)B.勉强.(qiáng) 调.料(tiáo) 和蔼.(ǎi) 旱灾.(zāi)C.和睦.(mù) 衙.门(yá) 横蛮.(mán) 瞒.着(mán)D.不辍.(chuò) 妯.娌(zhóu) 周济.(jì) 豌.豆(wā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祖藉劳碌红薯饭无可耐何B.害病分派捣蛋鬼任劳任怨C.慰勉继续吃大户勤劳简朴D.聊叙隔绝标本式结衣缩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D.母亲沉痛的滔滔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2)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3)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5.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一段中照应题目的语句是“”,表明全文叙事线索的语句是“”,表达全文感情基调的语句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
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初中阅读理解专项现代文练习荒漠中的苇王剑冰①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
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
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
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
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
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
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
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
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1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
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
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
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想望。
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
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
初二语文阅读题答案初二语文阅读题1:寻①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②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
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
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
③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
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
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远离。
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
④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
⑤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
⑥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
可在那一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显得太微弱了。
⑦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布衫的老人。
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去寻。
⑧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
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顷刻间化作愤怒,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止。
⑨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
⑩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气,轻声埋怨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她看我一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
(一)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①光初露,夕阳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乡间的草丛花径,总不乏行走的身影。
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
②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
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
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来源:学|科|网]③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货大于利益的活动,因为从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
”是的,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④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
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抛却烦恼,忘记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时,那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们,关闭了手机,远离了微信,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乱石间生长出的一棵树,天上飞过的鸟群,顺道而流的小溪……( )身处大都市,行走也会让你发现,春天,街心公园还是鸟语花香;秋天,梧桐树照例被秋风染成一片金黄。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⑥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吕布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喜欢一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因此而拥有“漫步者”的雅号;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条路行走思考,后人便将此命名为“哲学家之路”;梭罗把他以“行走”为主题的哲学随笔,命名为《散步》。
可见,无论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多是行走的热爱者。
影响世界的不多创新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出来的。
⑧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年轻的朋友们,请迈开你的双腿,甩开你的双臂,开始行走吧!1.第②段加点词“开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6篇(精选)送你一朵玫瑰花 (1)麦与镰的季节 (3)父亲的露珠 (6)飘逝的风筝 (10)鸥小姐 (14)关于桥的事 (17)送你一朵玫瑰花〔法〕阿纳托尔·法朗士①①我们住在一个堆满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大套间里。
墙上挂着缴获来的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悬吊在天花板上,同用稻草填塞的钝吻鳄的躯壳并排放着;陈列收藏品的玻璃橱里安放着鸟、鸟巢、珊瑚枝和许许多多似乎充满怨恨和恶意的骨架。
我不知道我父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之间订了什么条约。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收藏家的条约。
他是那样明智、无私,梦想把整个自然界装进一个大橱里。
他说,这是为了科学。
他这样说,也这样相信。
其实,这是出于收藏家的癖好。
②整整一套房间摆满了大自然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
这里没有蛇鳞,没有龟壳,没有骨头,没有燧石磨制的箭,没有印第安人的战斧,只有玫瑰花。
小客厅的糊墙纸上缀满玫瑰,这是含苞未放、端庄淡雅、完全相仿、朵朵美丽的玫瑰。
③我母亲非常讨厌比较动物学和颅骨测量,她在小客厅里打发日子。
我在地毯上,在她脚下同一头绵羊玩。
这头羊过去有四只脚,现在只剩下三只。
因此它不配同我父亲收集的畸胎两头兔并列在一起。
我也有个摆动臂膀的、有油漆味儿的鸡胸驼背木偶。
那时候,我准会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因为这个鸡胸驼背木偶和这头绵羊使我想起千百出奇怪的戏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当绵羊和木偶发生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就去告诉母亲,但总是白费力气。
应该说,大人永远也听不懂小孩子在解释什么。
母亲心不在焉,我说话她不大注意听,这是她的一大缺点。
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④一天,她在小客厅里撂下她的刺绣,用双臂把我举起,指着一朵纸花给我看,对我说:⑤“我给你朵玫瑰花。
”⑥为了能够认出这朵花,她用刺绣针在上面点了一个十字。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文学类阅读精选40篇目录从春天出发 (2)冰窗花 (4)我的妈妈是老虎 (5)放学 (7)34个鸡蛋 (11)一棵小白杨 (14)萨拉的夏天 (16)十一号楼的猫 (19)大声地生活 (21)卖面包的小女孩 (23)一只羊其实怎样 (25)低到尘埃的愿 (27)高贵的“伪证” (29)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31)窑变 (33)为梦想拼尽全力 (35)赶年集 (37)刷子李 (39)一碗热汤 (41)风景 (44)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47)草木恩典 (50)父亲的背影 (52)想偷一本书 (54)一平方米的爱 (56)诗人 (59)老木匠桑伯 (61)明子出师 (64)帽子 (67)最后一堂语文课 (70)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72)最后的牵手 (75)拾荒 (79)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82)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83)孤独的老乡 (85)满足的人的衬衫 (87)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90)老圣人 (92)算盘 (94)从春天出发丁立梅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
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
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约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
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
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约,冲你挤眉弄眼。
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侯..一下河边的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
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
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
八年级初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一)送花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于是这才真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
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
那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
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毫无光采。
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买花。
”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
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
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
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
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你真是这么想的?”△“是的,夫人,你别见怪。
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
他们爱看花,爱闻花。
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老夫人没有作答。
她只是小坐了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
守墓人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
不错,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
(作者:[美]F奥斯勒)1. 解释词语:(1)真谛:(2)奥妙:2. 在有“△”记号的一段话中,“那儿的人”是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2)晓雾将歇.()(3)实是欲界. 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指欣赏。
2.(1)两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相辉映。
(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C (“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表,与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
试题2: 《答谢中书书》阅读练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选出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高峰. 入云重岩. 叠嶂B.晓.雾将歇朝.发白帝C.青.林翠竹清.流见底D.夕日.欲颓不见曦.月2.选出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与: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选贤与. 能B.将:晓雾将. 歇出郭相扶将.C.是:实是. 欲界之仙都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D.自:自. 康乐以来自. 李唐来3.选出划线词解释有误的项()A.古来共谈.(称赞)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夕日欲颓.(落下)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4.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7.回忆我的母亲【基础作业】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①(miǎn)强过得下去。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②(fénɡ)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
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③(tónɡ)钱那样厚。
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tián zhàB.diàn zhàC.diàn zháD.tián zhá(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免②逢③铜B.①勉②逢③桐C.①勉②缝③铜D.①免②缝③桐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悲伤悲惨(1)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2)懦夫让自己变得懦弱,英雄则令自己勇敢,让豪迈的性情抹去一切()吧!哀痛悲痛(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
(4)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是无法补救的。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B.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C.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
D.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一)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韩逸萌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
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
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
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
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
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
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
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
“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
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
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
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
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
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
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
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
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7 回忆我的母亲基础过关全练1.(2022独家原创)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母亲勤劳一生,直到晚年还不辍.劳作。
diàn农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整日劳lù,又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尽管自己不富裕,母亲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节衣缩食供我念过私shú。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不辍.( ) 周济.( )(2)根据拼音写汉字。
diàn( )农劳lù( ) 私shú( )(3)文段中画线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所属短语类型一样,都是短语。
2.(2022独家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称为“中国首善”的他曾说,如果自己做不好,可以骂他为富不仁....。
B.面对朋友的误会,老李百口莫辩....,无奈摇摇头。
C.2022北京冬奥会,夺冠之后的黄大宪激动到热泪盈眶、跪地庆祝。
D.为了瘦身,李婷婷节衣缩食....,结果在上午第一节课时就昏倒了。
3.下面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B.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C.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D.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能力提升全练4.(2022河南洛阳偃师实验中学期中,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取一个弘扬家风的正确角度,便成为家风建设的关键。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
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
”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测试题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八下)八年级下册(一)吴均《与朱元思书》【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风烟俱.净()②一百许.里()③窥谷忘反.()④有时见.日()2、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本文主要描绘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之美,写得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之美——“”;第二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第三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
4、第一、第二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突出水清的句子是“”;表现水急的句子是“”5、美好的景致能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尘念,使人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思想得到升华。
文中用两个对偶句表现了这种感情,令人回味和思索,它们是“,;,”【参考答案】1、①都、全②左右(表约数)③通“返”,返回④通“现”,出现2、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个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水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江水异富春江两岸群山奇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6篇(精选)送你一朵玫瑰花 (1)麦与镰的季节 (3)父亲的露珠 (6)飘逝的风筝 (10)鸥小姐 (14)关于桥的事 (17)送你一朵玫瑰花〔法〕阿纳托尔·法朗士①①我们住在一个堆满稀奇古怪的东西的大套间里。
墙上挂着缴获来的装饰着颅骨和头发的原始武器;装备着桨的独木舟悬吊在天花板上,同用稻草填塞的钝吻鳄的躯壳并排放着;陈列收藏品的玻璃橱里安放着鸟、鸟巢、珊瑚枝和许许多多似乎充满怨恨和恶意的骨架。
我不知道我父亲和这些奇形怪状的东西之间订了什么条约。
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收藏家的条约。
他是那样明智、无私,梦想把整个自然界装进一个大橱里。
他说,这是为了科学。
他这样说,也这样相信。
其实,这是出于收藏家的癖好。
②整整一套房间摆满了大自然中的稀奇古怪的东西。
只有一个小客厅没有被动物学、矿物学、人种志和畸胎学侵占。
这里没有蛇鳞,没有龟壳,没有骨头,没有燧石磨制的箭,没有印第安人的战斧,只有玫瑰花。
小客厅的糊墙纸上缀满玫瑰,这是含苞未放、端庄淡雅、完全相仿、朵朵美丽的玫瑰。
③我母亲非常讨厌比较动物学和颅骨测量,她在小客厅里打发日子。
我在地毯上,在她脚下同一头绵羊玩。
这头羊过去有四只脚,现在只剩下三只。
因此它不配同我父亲收集的畸胎两头兔并列在一起。
我也有个摆动臂膀的、有油漆味儿的鸡胸驼背木偶。
那时候,我准会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因为这个鸡胸驼背木偶和这头绵羊使我想起千百出奇怪的戏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物。
当绵羊和木偶发生了什么很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就去告诉母亲,但总是白费力气。
应该说,大人永远也听不懂小孩子在解释什么。
母亲心不在焉,我说话她不大注意听,这是她的一大缺点。
但是,她习惯于睁大眼睛看着我,叫我“小傻瓜”,这就缓和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④一天,她在小客厅里撂下她的刺绣,用双臂把我举起,指着一朵纸花给我看,对我说:⑤“我给你朵玫瑰花。
”⑥为了能够认出这朵花,她用刺绣针在上面点了一个十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资料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21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一、(2017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2题。
(5分)【材料一】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
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
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
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
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收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
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
他尝试给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
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
——《人民日报》【材料二】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
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
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
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
——《阅读》【材料三】2015年1月,M.Y.L ab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
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
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
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
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变与不变的中国人》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
B.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以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表明贝聿铭是中西文化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